3-化学分析导论习题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1. 简介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通过实验手段来分析化学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析化学知识。
2. 题目1题目描述某水样中含有硫酸盐离子和硝酸盐离子,设计一种实验方法来分别检测和定量测定其中的硫酸盐离子和硝酸盐离子的浓度。
解析对于硫酸盐离子的检测,可以使用巴曼试剂(巴曼黄)进行定性检测,反应方程式为:2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当有硫酸盐离子存在时,溶液中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表明存在硫酸盐离子。
对于硝酸盐离子的检测,可以使用控氧法进行定性检测。
首先将溶液与铁(Fe)粉反应:6HNO3 + 10Fe → 5Fe(NO3)3 + NH4NO3 + 3H2O再将产生的亚硝酸盐以碱性条件下与苏丹Ⅳ(苏丹红B)反应:2Na2SO4 + 2NaOH + 2Fe2(SO4)3 → 3Na2(SO4)·Fe2(SO4)3↓ + 2NH3↑ + H2O生成蓝色沉淀,表明存在硝酸盐离子。
定量测定硫酸盐离子和硝酸盐离子的浓度可以使用滴定法。
对于硫酸盐离子的滴定,可以使用硝酸钡(Ba(NO3)2)溶液进行滴定。
硝酸钡溶液可以与硫酸盐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当滴加的硝酸钡溶液的体积达到等当点时,表示加入的硝酸钡溶液的体积与硫酸盐离子的摩尔数相等,从而可以通过计算体积、摩尔数和浓度的关系来确定硫酸盐离子的浓度。
对于硝酸盐离子的滴定,可以使用亚硝酸银钠(NaAgNO2)溶液进行滴定。
亚硝酸银钠溶液可以与硝酸盐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当滴加的亚硝酸银钠溶液的体积达到等当点时,表示加入的亚硝酸银钠溶液的体积与硝酸盐离子的摩尔数相等,从而可以通过计算体积、摩尔数和浓度的关系来确定硝酸盐离子的浓度。
3. 题目2题目描述某种药物中含有铁离子(Fe3+),设计一种实验方法来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其中的铁离子的浓度。
化学物质分析考试试题

化学物质分析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无机酸和无机碱?A. 蒸发B. 萃取C. 结晶D. 水解2.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A. 红外光谱B. 紫外光谱C. 质谱D. 核磁共振3. 化学物质分析中常用的气相色谱柱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A. 玻璃B. 铝C. 铁D. 硅胶4.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 毛细管电泳B. 红外光谱C. 质谱D. 紫外光谱5. 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A. 蒸馏B. 透析C. 溶剂萃取D. 酸碱中和6.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确定金属元素的存在和浓度?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化学式CH3COOH代表的是____________酸。
2. 某物质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3.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某金属离子时,其光源通常是_____________。
4. 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_____________。
5. 溶剂萃取是利用不同溶解度将物质分离的一种_______________方法。
6. 在质谱图中,质谱能谱图显示了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质谱仪的原理和应用。
质谱仪是一种分析仪器,其原理基于对样品分子进行电离,并测量这些离子分子的相对质量和丰度的能力。
其主要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
首先,样品中的分子会被电离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并通过电场加速器加速,然后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离子根据它们的质量-电荷比通过磁场进行分离,最后被检测器检测并生成质谱图。
质谱仪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化学物质的质量和纯度等。
2. 请解释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仪器分析习题 Y3习题の电化学分析法导论-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伦分析法

选择题1.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A电动势B电流C电容D电量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A电位分析法B伏安法C库仑分析法D电子能谱3.区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A电极电位B电极材料C电极反应D离子浓度4.区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A电极电位B电极材料C电极反应D离子浓度5.衡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A标准电极电位B条件电极电位C过电位D电池的电动势6.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电极电位B溶液电阻C搅拌程度D电流密度7.对于极化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阴极电位变负B阴极电位变正C阳极电位变正D阳极电位变负8.下列不是作为一个参比电极的条件的是()A电位的稳定性B固体电极C重现性好D可逆性好9.甘汞电极是常用参比电极,它的电极电位主要取决于()A温度B氯离子的活度C主体溶液的浓度DKCl的浓度10.电位分析中所用的离子选择电极属于()A极化电极B去极化电极C指示电极D理想电极1~5:C、D、C、A、C;6~10:C、AC、B、B、C ****************************************************************** 11.下列哪项不是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AAg-AgCl电极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CKCl溶液D玻璃膜12.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离子透过玻璃膜B电子的得失C离子得到电子D溶液中H+和硅胶层中的H+发生交换13.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应属于()A单晶膜电极B非晶体膜电极C多晶膜电极D硬质电极14.晶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A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共存离子与晶体膜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15.测定溶液PH值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A氢电极B铂电极C氢醌电极D玻璃电极16.测定溶液PH时,一般所用的内参比电极是:()A饱和甘汞电极B银-氯化银电极C玻璃电极D铂电极17.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其目的是:()A清除不对称电位B清除液接电位C清洗电极D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18.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A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B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D晶体膜的厚度19.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ACl-BBr-COH-DNO3-20.实验测定溶液pH值时,都是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何种的影响。
分析化学(化学类) -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化学类)Analytical Chemistry目的与要求分析化学(化学类)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生物、环境、医药、化学其它分支学科以及化学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基础。
分析化学与化学专业其他基础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是化学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检测原理在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化学类)作为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向学生传授定量分析的基本化学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分析、误差的表征、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有效测量系统;定量分析中的试样准备与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分光光度分析的物理与化学原理、技术与应用等知识;初步学会常用分析化学文献的查阅方法;了解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国防建设、医药保健、社会法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对分析科学的作用,了解分析科学发展的方向。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分析化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分析化学导论(3学时)1.1绪论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的任务;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国家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简介。
1.2定量分析概论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的表示;分析方法的评价。
1.3滴定分析概论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对反应类型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及分类;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滴定分析中有关的量和单位;滴定分析的计算。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5学时)2.1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精密度与准确度;误差与偏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化学生物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A:2.00 gB:3.00 gC:2.50 gD:6.40 g答案:C2.蛋白质三级结构为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盘绕、折叠,从而产生特定的空间结构,或者说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A:错B:对答案:B3.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蛋(甲硫)氨酸和胱氨酸。
A:错B:对答案:A4.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层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A:对B:错答案:A5.已知Gly的pKa1为2.34,pKa2为9.60,则其等电点pI为6.97。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一个简单的米氏酶催化反应,当[S]时:A: [S]浓度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B:反应速度最大C: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D: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答案:C2.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A:错B:对答案:B3.酶反应的最适pH只取决于酶蛋白本身的结构。
A:错答案:A4.己糖激酶属于A:裂解酶类B:氧化还原酶类C:异构酶类D:转移酶类答案:D5.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反应相关的部位活性中心,也称活性部位。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A:错B:对答案:A2.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A:错B:对答案:A3.DNA的二级结构由两条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
A:对B:错答案:B4.核酸的变性指的是高温、酸、碱等破坏核酸的氢键,使有规律的双螺旋变成无规律的“线团”。
A:对B:错答案:A5.单核苷酸的定义为核苷与碳酸缩合生成的碳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A:对B:错答案:B第四章测试1.天然淀粉一般只含有两种组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A:错答案:B2.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键称为A:肽键B:糖肽键C:二硫键D:3,5-磷酸二酯键答案:B3.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分析化学第四版4版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六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解析解答

目录第一章绪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仪器分析数据处理方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分子发光分析法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7.1 复习笔记7.7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红外光谱法和Raman光谱法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核磁共振波谱法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质谱分析法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电分析化学导论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电位分析法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电解与库仑分析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极谱法与伏安法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色谱法导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气相色谱法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七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八章毛细管电泳和其他分离技术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九章X射线光谱法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热分析方法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 复习笔记一、仪器分析简介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1)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指基于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解答⽬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内容提要 (1)⼆、重点与难点 (5)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6)第 3 章化学分析法导论 (17)⼀、内容提要 (17)⼆、重点与难点 (18)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8)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4)⼀、内容提要 (24)⼆、重点和难点 (32)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32)第5章配位滴定法 (60)⼀、内容提要 (60)⼆、重点和难点 (62)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62)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5)⼀、内容提要 (75)⼆、重点和难点 (76)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76)第7章沉淀滴定法 (91)⼀、内容提要 (91)⼆、重点和难点 (93)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93)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0)⼀、内容提要 (100)⼆、重点和难点 (100)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01)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分离⽅法 (107)⼀、内容提要 (107)⼆、重点与难点 (110)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11)第1章绪论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本章要求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产⽣原因及减免⽅法。
3.掌握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法及有关计算。
4.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的和⽅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法。
5.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法——相关与回归。
6.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法的可靠性。
7.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8.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内容提要本章要求读者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原因及减免⽅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的和⽅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法;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法——相关与回归;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法的可靠性;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小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一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D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化学分析导论习题
练习题:
1.NaOH标准溶液适合采用配制,而K2Cr2O7标准溶液适合采用法配制。
2.Al3+与EDTA的配位反应由于; 测定固体CaCO3时存在
问题;在酸性溶液中,AgNO3滴定Cl-时存在问题,不能采用直接滴定的方式,可采用回滴定进行。
3.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称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是“0.00”
B 直接滴定分析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整数比
C 滴定分析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D 基准物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摩尔质量大
5.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是()
A 用左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B用左手捏稍高于玻璃珠的近旁
C 用左手捏玻璃珠上面的橡皮管D用右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6.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用间接法配制HCl标准溶液时,用量筒取水稀释
B 用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C 用右手食指控制移液管的液流
D 移液管尖部最后留有少量溶液及时吹入接受器中
7.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
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50ml,实际用量约为60ml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
8.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自来水样以测定水的硬度时,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
A 测定过程中,滴定管下端的出口管中出现气泡
B 锥形瓶用自来水洗过后,再用去离子水荡洗2-3次
C 滴定管洗净后,未用EDTA 标准溶液荡洗
D 测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9.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氧化镁的含量,宜采用的滴定方式是______________。
10.现需配制0.20mol/LHCl 溶液,量取盐酸应选___________作量器最为合适。
11.化学试剂按照规格通常分为___ ____ _____ _____等四个等级,分别用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1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13.化学计量点和终点有什么区别?
1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 2SO 4,KOH,
KMnO 4, K 2Cr 2O 7, KIO 3, Na 2S 2O 3·5H 2O
15.标定NaOH 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对NaOH 的浓度有何
影响?
16.用吸收了CO 2的NaOH 溶液滴定H 3PO 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和第二化学计量点,
对结果有何影响?
17.能否采用酸碱滴定法(回滴定)测定NaAc 的含量?
18. 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19. 计算0.01135 mol •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20. 称取含Fe (M=55.85)试样0.4000 克,溶解后将其中的 Fe 3+ 还原为 Fe 2+ , 然后
用浓度为 0.02000 mol·L -1的 K 2Cr 2O 7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25.00 ml 。
求Fe 2O 3
(M r =159.7)的质量分数。
21. 已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005005.043-⋅=mL g T K M nO C aC O ,求此高锰酸钾溶液的浓
度及它对铁的滴定度。
22. 计算pH=3.0和6.0时HOAc -和OAc -
的分布系数。
23. 计算pH=4.0时,0.050mol·L -1酒石酸(H 2A )溶液中酒石酸根的浓度[A 2-]。
24.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NH 4Cl
(2)Na 2CO 3 (3)NH 4H 2PO 4 (4)NaAc+H 3BO 3 (5)NH 3+NH 4Cl (6)NH 3+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