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第八单元起始课-学习任务单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第八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第八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本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究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词语是语言学习中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
王宁老师:“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特别强调字与词是语言建构的起点。
”(王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主要特点》)顾振彪老师:“语汇是语言的根本。
学生使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于掌握语汇能力的高低。
国外甚至认为,一名学生的智力能力同语汇量的多少成正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生语言,主要是扩充语汇,增强运用语汇的素养。
”(顾振彪《关于中学语言知识教材的反思与设想》)词语是说话写文章的基本元素,词语丰富才有可能使说话流利文章通顺,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表现力。
本单元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于词汇的相关知识,把握词义理解和词语使用的相关规律,具体来讲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词汇的系统性,增强积累词语的意识,建构积累的方法,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掌握词语解释常用方法;探究词义变化规律,提高词语解释的准确性,探究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增强语感,懂得语理,感受语境。
本单元建议学习活动时间为9课时,学习方式主要是在语言情境中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
结合单元导语,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设计以下学习项目任务(说明:这里的学习项目指向的就是课本上的学习活动)。
具体见下表:二、学习目标1.了解汉语词语的基本特点,增强积累词语的意识,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汉语中的词语数量巨大,加强联想,在零散的词语之间建立起联系,建构起词语的“家族”和“系统”,提高效率。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古诗词诵读共5篇课文)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 1 -古诗词诵读 ................................................................................................................... - 14 - 静女 ....................................................................................................................... - 14 -涉江采芙蓉............................................................................................................ - 19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23 -鹊桥仙 ................................................................................................................... - 26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是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的语言知识,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
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
统编版高中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诗经邶风静女》精品教案共3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诗经邶风静女》精品教案共3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诗经邶风静女》精品教案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诗经邶风静女》精品教案,是一篇具有很高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课程设计。
以下本人将对该教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本教案的整体设计非常具有针对性。
在教师准备开课之前,该教案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前置调研和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因此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高质量的学习。
同时,教案设计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这样设计的初衷,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非常精细。
这篇教案主要是以阅读诗歌为主线,兼顾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和文学鉴赏等方面。
教师通过解读诗歌内容和语言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互动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氛围轻松、活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本教案还非常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塑造。
教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注,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此外,本教案也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突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
综上所述,统编版高中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诗经邶风静女》精品教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教学设计。
该教案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引领学习者深入了解诗歌为目标,注重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在推动学生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因此,对于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或对此方面有所需求的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一学的教学设计综上所述,该教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非常丰富和科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素质。
新教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学习活动及古诗词诵读)

第八单元教案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 1 - 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的积累...................................................................................... - 8 -学习活动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 16 -学习活动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 21 - 古诗词诵读 ........................................................................................................................... - 29 - 静女 ............................................................................................................................... - 29 -涉江采芙蓉 ................................................................................................................... - 35 -虞美人 ........................................................................................................................... - 37 -鹊桥仙 ........................................................................................................................... - 43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词语的语法知识。
【新教材】第八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84张PPT)

3表现了存在于青年男女之间的健康的爱情。反 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 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静女》表现了健
康纯真的爱情,它虽然 没有成年人的坚贞和厚 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 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 沉,却以单纯、天真、 无邪而永恒。
4.《鹊桥仙》 这首词借鹊桥相会的传说,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词人不认为织女和牛郎聚少离多 值得哀怨,因为他们短暂的相会,远胜世人无数次的相聚,时空阻隔反而酿就了他们相 会的甜蜜。词人还说,只要彼此情意长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须黯然神伤。诵读 这首词,体会词人命意的高妙,理解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
单元学习任务——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静女》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开篇先以男子之口,引出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接着叙 述她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不见”,令男子独自徘徊,这样的逆转,表现了爱 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接下来说静女赠送的形管很美丽、讨人喜爱,后面又退一步说 并非形管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如此反复借彤管“表白”,其实都是抒发对静 女的爱,真实且有情趣。诵读这首诗,思考“彤管”这类美好事物在诗中的象征作用, 感受反复、逆转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翻译: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第一章:介绍男子等待女子的痴情、焦急情态。
前两句交代事情的起因,一个漂亮的姑娘约小伙子到城头约会,这两句很 好地表现小伙子赴约时那种激动、幸福和不无得意的心情。后两句笔锋一 转,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 归:通“馈”,赠送。 • 荑:初生的茅草。 • 洵:确实。 • 匪:通“非”。
----翻译: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高一【语文(统编版)】第八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

再如:《百合花》“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钉”这个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第二单元《诗经·芣苢》里出现的六个动词:采、有、掇、捋(luo)、袺(jie)、襭(xie),四个跟手有关,两个跟衣服有关,这六个动词的意思搞懂了,整个劳动的画面就呈现在眼前,就能够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了。
3.从零散到结构
(将零散的现象、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知识)。
教师提问:本单元由3个学习活动和7篇学习资源构成。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浏览本单元的内容,思考:本单元的内容有什么特点,我么应该为学习这个单元做哪些准备?今后的语言学习要怎样展开?
学生思考一:复习梳理以往学过的词语知识(汉字的演变、造字法、词义知识、语法、修辞、文言现象、文化知识、文言实虚词等),为单元学习做好准备。(部编版初中教材有较完整的词性、短语、搭配、单句复句、修辞等的知识短文,请做整理)
学生回答:看不懂,想不透,写不出来。
教师明确:其实,这“三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词语积累、词义理解、语言运用不过关。
缺少文言实虚词的积累,不了解古代语言习惯,文化常识,就读不懂文言文; 不能准确解读字、词、句、篇的含义,不能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刻用意,就无法真正理解周树人; 自己的词语库积累不足,语言干瘪,拙于表达,词不达意,自然写不出好的作文。解决了词语积累理解与运用的难题,就不会有这三怕了。
学习第六单元要积累《劝学》《师说》中虚词“而”“之”“其”“焉”等的语义用法,理解大量实词的意思,掌握“不耻相师”“耻”的意动用法,“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特点等。而《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虽然都是议论性的文章,但二者的语言特点却迥然不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环节一 立足独特的身份,把握论说的方法
活动三 在学完两组文章之后,请你概括:四篇文章分别是针对怎样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观点的?你从中体会到 怎样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谏太宗十思疏》面对唐太宗骄傲自满、生活奢靡的情况,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答司 马谏议书》则针对保守派对改革的指责进行反驳,表达自己改革的决心。《六国论》面对北宋王朝贿赂 契丹、西夏等强敌苟且偷安,劝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可重蹈覆辙。杜牧《阿房宫赋》借古 讽今,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些文章表现 出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整体分析
这几篇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表达各具特色,因而阅读中要认真 感受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写作特色,去探究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内涵与时 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必如此,才能真正领会作品的阅读价值,在聆听、感悟不 同理性声音的同时,激发心怀天下、勇担责任、坚守道义的精神,养成关注现 实、深入思考的意识,也可以从中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
环节一 立足独特的身份,把握论说的方法
《谏太宗十思疏》以“思”为线索,以“固本思源”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为起点,按照“应 当思-为何思-怎样思”的思路,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并从政治上、用人上、生活上提出建议。
环节一 立足独特的身份,把握论说的方法
关键点剖析
关键点一
本单元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优秀士人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以史为鉴,积极思考 而发出的“理性的声音”。它们创作背景不同,文学形式也各异,因此每一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 所表现的风格都有其独特性。对当代高中生而言,要能领会前人的“责任与担当”,真正与作者产 生心灵的共振,必然要“身临其境”才能达成。促成其深入感受和研读作品的手段有二:其一,在 学生通读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梳理作者写作的确切背景,进一步推动他们把握作品的创作意义、 思想价值。其二,每位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配音朗读,走进那个时代,然后梳理 概括阐释文章主要观点,摘录名句,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学习活动指南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学习活动指南人文主题任务——语言家园[单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指南[任务一] 了解词语“家族”,丰富词语积累任务点一“家族”成员一——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即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每个语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语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语素1.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山、木。
2.双音节语素包括三种:(1)联绵词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义,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联绵词又分为以下三种:①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
②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词,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
③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
(2)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如:干部、涤纶、夹克、的士。
(3)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名和事物名称,如:兰州、孔子、萝卜、菠菜。
3.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如:喜马拉雅、安迪斯、白兰地、凡士林。
任务点二“家族”成员二——词1.词的概念词是句子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造句单位。
例如:你总是头晕吗?“你”“晕”都能单说,可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吗”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均是能单用的语素,都是词。
2.词的分类(1)词语按构成方式分(2)词语按意义多少分①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
如:仿生学、人文主义、铅笔、油画、律师、基因等。
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等一般是单义词。
②多义词(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有的词同时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的意义,这些词就叫多义词。
多义词有基本义和转义,转义又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
其中一个基本的、常用的意义是基本义,在基本义或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如“宽”的基本义是“横的距离大”,又由此引申出“放宽,使松缓”(听了他的一席话,心里宽了一半)。
另外还引申出“不严厉,不苛求”(对他要从宽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语文年级Fra bibliotek高一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八单元起始课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第1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分析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认识本单元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体会本单元学习的意义。
2.根据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本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明确相应的学习方法。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思考本单元的学习方法,自主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并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做相应的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
梳理已有的词语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思考:本单元的内容有什么特点?我么应该为学习这个单元做哪些准备?今后的语言学习要怎样展开?
【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针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同学们有哪些实施的具体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