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地下室防水隐蔽验收记录(二)2024

地下室防水隐蔽验收记录(二)引言概述:地下室防水隐蔽验收记录(二)是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隐蔽验收情况进行记录的文件,旨在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记录。
该记录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地下室防水材料质量验收、施工质量验收、防渗措施验收、漏水测试以及施工过程记录。
通过详细记录各个方面的验收情况,以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正文:一、地下室防水材料质量验收1. 防水涂料的验收:检查防水涂料的生产日期、包装完好情况、搅拌均匀度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 防水卷材的验收:检查卷材表面是否光滑、无明显损伤和疵点,并查看卷材的厚度和防水层的粘合度,以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3. 防水胶黏剂的验收:检查胶黏剂的标志、生产日期,并进行一定的胶接试验,确保胶黏剂的质量可靠。
二、施工质量验收1. 基层处理验收:检查基层处理的平整度、强度及均匀性,确保其满足防水施工的要求。
2. 防水涂料施工质量验收:检查施工过程中涂料的厚度、密实度和涂装的均匀性,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3. 防水卷材施工质量验收:检查卷材的预铺质量、固定方式以及无损伤情况,确保卷材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三、防渗措施验收1. 渗漏源处理验收:检查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渗漏源,并进行及时处理。
2. 接缝处理验收:检查防水卷材和涂料之间的接缝处理情况,确保接缝处无渗漏。
四、漏水测试1. 防水层漏水测试:进行漏水测试,检查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 漏水处理验收:根据漏水测试结果,对可能存在的漏水问题进行处理,并确保处理后再次进行漏水测试,确保地下室防水层的可靠性。
五、施工过程记录1. 施工人员记录:详细记录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人员情况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2. 施工时间记录:记录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施工进度情况。
总结:地下室防水隐蔽验收记录(二)着重记录了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材料验收、施工质量验收、防渗措施验收、漏水测试以及施工过程的记录,旨在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可靠性和持久性。
2-地下室防水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地下室防水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8-2002
(Ⅰ)
0301064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江陵县李白大酒店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地下室部分验收部位地下室防水施工单位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盛华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隐蔽工程部位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自检记录监理单位(建设)验
收记录
地下室底板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
形缝、穿墙管等细部做法均
须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
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
空鼓、松动、砂和脱皮现象;
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
形。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陈剑文施工班组长
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验收合格。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本文档记录了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检查情况。
该工程于2020 年5 月开始施工,预计 2020 年 9 月完工。
本次检查是在 2021 年 3 月进行的,主要检查工程的防水
效果。
检查日期
2021 年 3 月 15 日
检查人员
•张三,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李四,业主代表
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包括:防水层、渗漏情况、管道连接、漏水处处理等。
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防水层
经检查,防水层铺设良好,没有明显的破损或裂缝。
处理情况:无需处理。
渗漏情况
经检查,地下室地面出现少量积水,可能是因为降雨天气造成。
如果在未来出
现常规天气时再次出现积水,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并进行修补。
管道连接
经检查,地下室排水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
处理情况:无需处理。
漏水处处理
经检查,地下室内墙和地面没有明显的漏水处。
处理情况:无需处理。
总结
经检查,地下室防水工程效果良好,仅出现少量积水,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
整个工程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广东省)表格说明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填表说明与依据一、表格解析1.责任部门项目工程部。
2.提交时限检查通过当日提交。
二、填写依据1.规范名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2.条文摘录《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第3章“基本规定”要求:3.0.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标准应符合表3.0.1的规定:3.相关要求(参考执行)(1)地下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对地下工程有无渗漏现象进行检查。
发现渗漏现象应制作“背水面结构工程展开图”,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发现渗漏现象,则应酌情增加检查的频次。
(2)地下工程防水检查应在停止降水、地下水位恢复后,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的环境状态下进行。
(3)检查的部位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部位应包括:地下结构的背水面,包括结构的内墙和底板。
(4)检查方法1)湿渍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
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划出湿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出渗水面积,标示在“背水面展开图”上。
2)渗水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手上会沾有水分。
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会浸润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划出渗水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出渗水面积,标示在“背水面展开图”上。
3)对房屋建筑地下室检测出来的“渗水点”,一般情况下应准予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
4)若发现严重渗水必须分析、查明原因,应准予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
(5)检查结果应由建设(监理)单位填写检查结果,并对地下结构背水面的渗漏情况作出评价。
(6)复查意见应由建设(监理)单位填写,主要是针对第一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复查,描述对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能否通过验收等。
(7)归档保存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附录C.5.8的规定,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应一式三份,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01-C5-001
工程名称
璟都馨园(TSM南区)23/24块地2#楼
检查部位
地下室1~23、A~G轴外墙
检查日期
2007年5月25日
检查方法及内容:
依据《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和施工方案,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混凝土墙面及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背水墙面检查地下室1~23、A~G轴外墙的湿渍面积,无裂缝和渗水现象。
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表C5-17
编号
01-C5-001
工程名称
璟都馨园(TSM南区)23/24块地3#楼
检查部位
地下室1~23、A~G轴外墙
检查日期
2007年5月30日
检查方法及内容:
依据《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和施工方案,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混凝土墙面及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背水墙面检查地下室1~23、A~G轴外墙的湿渍面积,无裂缝和渗水现象。
检查内容:
经检查:地下室外墙不存在渗漏水现象,观感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有关规定。
复查意见:
复查人: 复查日期:
签
字
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中联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
专业工长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检查内容:
经检查:地下室外墙不存在渗漏水现象,观感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有关规定。
复查意见:
复查人: 复查日期:
样板验收7.8.地下室顶板(外墙)防水工程质量样板验收表格

防水基层施工无起砂、空鼓、开裂,穿墙止水丝杆是否处理到位,基层移交手续是否齐全
5
防水基层阴阳角是否做圆角或折角
6
排水口和泛水位置等部位的防水细部处理是否满足防渗漏标准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水收头措施及收头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8
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铺贴是否严密稳固
9
覆土标高与防水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10
顶板管道根部细部做法、顶板伸缩缝是否满足要求
甲方单位
11
所用材料、材质是否与设计相符,相应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及合格证是否齐备
其他问题或建议:
综合验收意见
□ 不符合设计与规范验收要求,样板需返工整改(或重做),重新组织验收
□样板局部进行整改,报监理验收通过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符合设计和规范验收要求,样板通过,可以大面积展开施工
□其他意见:
验收确认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地下室顶板(外墙)防水工程质量样板验收表格
记录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样板施工部位
样板施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实测值或观感
合格:√不合格:×
备注
1
防水卷材(涂膜)厚度(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2
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偏差不超过-1cm)
3
阴阳角及复杂节点附加层是否满足防渗漏标准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GD50208—2002GD2301049
工程名称:广州地铁黄沙车站商住项目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王铁海
验收部位
塔四、五地下室外墙
图号
J-A001、J-B211、J-B212
日期
工程检查情况
施工单位检查结论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1、经检查塔四、五两层地下室(±0。000至-8.200)B1/P3~F1/P1轴之间的内墙面上没有发现渗漏及湿渍;
2、根据设计图纸J-A001、J-B211、J-B212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要求,该工程属一级防水设防等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3、本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复查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2、根据设计图纸J-A001、J-B211、J-B212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要求,该工程属一级防水设防等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3、本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复查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GD50208—2002
工程名称:上饶市天佑雅苑保障性住房二标段施工单位:上饶市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江
验收部位
地下室外墙
图号
日期
工程检查情况
施工单位检查结论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
03施2002-25屋面蓄水(淋水)试验及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屋面蓄水(淋水)试验及地下室
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注:该记录系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有关规定制订。
屋面工程验收应有雨后或持续淋水或蓄水检验记录,屋面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雨水或持续淋水不应小于2h,然后每隔3h检查一次是否有渗漏和积水等情况。
地下室的变形缝、施工缝、后
屋面蓄水(淋水)试验及地下室
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注:该记录系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有关规定制订。
屋面工程验收应有雨后或持续淋水或蓄水检验记录,屋面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雨水或持续淋水不应小于2h,然后每隔3h检查一次是否有渗漏和积水等情况。
地下室的变形缝、施工缝、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GB 50208-2002
GD2301049 □口
说明
1、渗漏水调查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地下工程“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2)房屋建筑地下室只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
(3)全埋设于地下的结构(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军事地下库等)除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外,背水的顶板(拱
顶)系重点调查目标。
(4)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道以及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隧道渗漏水调查的重点为上半环。
(5)施工单位必须在“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上详细标示:。
在工程自检时发现的裂缝,并标明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现象;
㈢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③防水等级标准容许的渗漏现象位置。
(6)地下防水工程验收时,经检查、核对标示好的“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必须纳入竣工验
收资料。
2、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可按下表选用。
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
3•当被验收的地下工程有结露现象时,不宜进行渗漏检测。
4.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检测
(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对“湿渍面积”与“总防水面积”
(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比例作了规定。
按
防水等级2级设防的房屋建筑地下室,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W 0.1 m2,任意100怦防水面积上湿渍不超过1
处。
(2)湿渍的现象:湿渍主要是由混凝土密实度差异造成毛细现象或由混凝土允许(宽度小于.2mm)产生,
在混凝土表面肉眼可见的“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
一般在人工通风条件下可消失,即蒸发量大于渗入
量的状态。
(3)湿渍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
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构划出湿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4)渗水的现象:渗水量是由于混凝土密实度差异或混凝土有害裂缝(宽度大于0.2mm)而产生的地下水连续渗入混凝土结构,在背水混凝土墙壁表面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在加强人工通风的条
件下也不会消失,即渗入量大于蒸发量的状态。
(5)渗水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手上会沾有水分,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会浸润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勾划出渗水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6)对房屋建筑地下室检测出来的“渗水点”,一般情况下应给予修
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
(7)对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渗水检测,尚应按本条内容执行。
若发现严惩渗水必须分析、查明原因,应准予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