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知识简介
油脂专业知识

油脂知识一、油脂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是油料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学成分。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
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1、油脂的作用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热量约39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
成人每日需进食50~60g脂肪,可提供日需热量的20%~25%。
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油脂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
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主要用途是供食用,但也广泛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油漆、油墨、乳化剂、润滑剂等。
所得的油脂可按不同的需要,用脱磷脂、干燥、脱酸、脱臭、脱色等方法精制。
二、油脂的性质油脂比水轻,比重在0.9~0.95之间。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汽油、苯、石油醚、丙酮、氯仿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油脂没有明显的沸点和熔点,因为它们一般都是混合物。
;动物的脂肪组织和油料植物的籽核是油脂的主要来源。
在室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叫脂肪,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呈液态的叫油,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
1、什么是油脂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
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
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
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
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成游离碘。
油脂的知识点总结

油脂的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定义油脂是一种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复合物,它是一种高热量的有机化合物。
油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种子、果实、脂肪组织等部位,是脂肪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油脂的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油脂可以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果实,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动物油则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例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在利用油脂进行烹饪时,还可以根据油脂的臭氧值、碘值、酸值、渗透值以及色泽等指标来进行分类。
三、油脂的营养价值1. 油脂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2. 油脂是维生素的载体。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都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3. 油脂是重要的组织结构成分。
人体的细胞膜和神经系统中有大量的脂质组成。
四、油脂的用途1. 烹饪。
油脂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它可以增加食物的滑润感和口感,同时也是炒菜、煎炸等烹饪方法中的重要调味品。
2. 食用。
除了用于烹饪外,油脂还可以直接食用,例如橄榄油可以用于沙拉、面包、调味品等。
3. 工业用途。
油脂还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例如肥皂、化妆品、润滑油、油漆等都离不开油脂的加工。
五、油脂的选购与保存1. 选购。
在选购油脂时,首先需要关注产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还需注意产品的色泽、透明度等,新鲜的油脂一般色泽金黄、透明度高。
2. 保存。
油脂应远离阳光和高温,避免受潮、受热,最好采用玻璃瓶或不透明的包装保存,同时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延长其保质期。
在以上内容的介绍中,我们对油脂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油脂的消费量和种类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油脂知识点总结

油脂知识点总结油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它们不仅为我们的食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味道和口感,而且在各种工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油脂的常见种类、制作方法、使用技巧以及营养健康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目前的一些油脂相关食品健康问题。
一、油脂的种类1、植物油:由植物种子、坚果等植物材料压榨或提取而成,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这些油脂一般具有清淡的气味和口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低的熔点和点火点。
2、动物油:由动物的脂肪组织提炼而来,如牛油、猪油、羊油等。
这些油脂通常具有强烈的气味和口味,富含饱和脂肪酸,熔点和点火点较高。
3、混合油:由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而成,如植物牛油、混合油等。
这些油脂在气味和口感上往往介于植物油和动物油之间,营养成分也相应综合。
二、制作方法1、压榨法:通常用于植物油的生产,将植物材料加工成米饭状,然后将其压榨成油。
这种方法产出的油脂较为纯净,营养成分相对较高。
2、提取法:通常用于植物和动物油的生产,利用溶剂将油脂从材料中提取。
这种方法产出的油脂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溶剂残留,其保湿性能较高但未经加工的油脂有可能会出现刺激性。
三、使用技巧1、油脂摄入量: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20-35%的总能量来自脂肪,植物脂肪油比动物脂肪更为健康,其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比例越高,越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功效。
2、油脂质量:优质油脂应该有清淡的气味和口感,尽可能避免选择已经变质或使用过长的油脂,因为变质或使用过长时间的油脂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油脂适用范围:不同类型的油脂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法和菜品,如炸油可选择高温稳定性较好的植物油,煎炒油可选择中温稳定性较好的植物油,烘焙则可使用口感和谐稳定性较好的混合油。
四、油脂与健康1、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现代人常常在使用多种油脂过程中油脂种类难以确认,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高中油脂知识点总结

高中油脂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分类1. 植物油:植物油是由植物种子、果实、种子仁等部位提炼的脂肪油,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橄榄油等。
2. 动物油:动物油是以动物脂肪作为原料提炼的油脂,如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
3. 黄油和人造黄油:黄油是以牛奶为原料提炼的脂肪油,人造黄油是通过加工合成的植物油或动物油制成的。
4. 氧化油:氧化油是在油脂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油脂,易形成酸价和酸值增高。
5. 氢化油:氢化油是通过在高温下加氢反应得到的油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易形成反式脂肪酸。
二、油脂的营养功能1. 供能:油脂是高能量食物,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
2. 细胞组成与代谢:脂肪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对细胞生长、代谢和功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3. 维生素的溶解与传递: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维生素的溶解、吸收和传递。
4. 激素分泌:油脂有助于体内激素的产生、代谢和传递,对维持身体内环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 食物口感:油脂为食物提供丰富的风味和口感,增强饮食的风味和香气。
三、油脂的适量摄入1. 油脂的适量摄入量:国际推荐脂肪总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5%。
2.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的10%以内。
3.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4. 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
四、油脂的健康影响1.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2. 油脂的摄入过多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3. 摄入不足或不合理的脂肪会影响细胞膜的合成和功能,导致细胞受损和代谢失调。
五、油脂的合理选择1. 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如橄榄油、鲜果油、花生油等。
2. 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加工肉制品等含有较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油脂知识点

第一节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涵义(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羊油等动物油,还有花生油、菜子油、豆油、棉子油等植物油,都是油脂。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在室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3)从化学成分上认识油脂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它们的结构可以表示为:结构式中R、R′、R″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如果R、R′、R″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R′、R″不同,就称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
【习题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一般都是纯净物B.油脂是不溶于水、比水轻的酯类物质C.油脂的硬化反应与碳碳双键官能团有关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分析】A、根据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B、根据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根据油脂硬化反应的概念;D、根据油脂的皂化反应的概念;【解答】解:A、因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因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B正确;C、因油脂的硬化反应是烃基中碳碳双键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的加成反应,故C正确;D、因油脂的皂化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A。
【习题二】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都能使溴水褪色D.在酸性条件下油脂不能水解【分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为油和脂,一般来说,由含有的碳碳不饱和键较多,熔沸点较低,可发生水解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 错误;C.如油脂不含碳碳不饱和键,则与氢气不反应,故C错误;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水解,故D错误。
油脂的基础知识

油脂的碘值
总结词
碘值是衡量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指标,通常以每100 克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表示。
详细描述
碘值的大小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碘值越高,说明油脂 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 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碘值是评价油脂营养价值的重 要指标之一。
油脂的不饱和度
油脂的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主要有两种,一 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另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
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促进细胞生长、发育、调节免疫 等。缺乏必需脂肪酸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皮肤干燥、免疫力低下等。
油脂的维生素E
01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 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的 作用。油脂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植物油。
02
维生素E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 乏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神经 、心血管、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疾 病。
油脂的抗氧化物质
一些油脂中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天然色素、酚类化 合物等。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抵抗自由 基对人体的损害,预防慢性疾病。
胆固醇与健康
胆固醇的作用
摄入量的控制
选择低胆固醇食物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细 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类固醇激 素和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
适量的胆固醇摄入对人体是有益的, 但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胆固醇 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选择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鱼类、蔬菜、 水果等,以及适量摄入含有不饱和脂 肪酸的食物如坚果、鱼油等,有利于 降低胆固醇水平。
糖果。
油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油脂知识点总结

油脂知识点总结油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重要物质,无论是在烹饪、食品加工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油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油脂的定义和分类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来说,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
从化学结构上看,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根据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和结构,油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它们通常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2、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1、色泽:纯净的油脂通常是无色、淡黄色或淡绿色的,但由于杂质的存在,实际的油脂可能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
2、气味:不同的油脂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与其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有关。
3、密度:油脂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4、溶解性: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四氯化碳等。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是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如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反应是不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这个过程被称为皂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加氢可以转化为饱和度较高的油脂,使其性质更加稳定。
3、氧化反应油脂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会导致油脂酸败,产生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物质。
为了防止油脂氧化,通常会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 等。
四、油脂的营养价值1、提供能量油脂是一种高热量的物质,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约为377kJ,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2、构成身体组织油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 A、D、E、K 等脂溶性维生素需要在油脂的帮助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油脂生物知识点总结

油脂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定义油脂是一类脂质化合物,通常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状态、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的甘油脂。
油脂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两大类。
1.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植物种子、果实中提炼的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
2. 动物脂: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部位,如牛羊猪脂肪、鱼油等。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即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酯化而成。
油脂在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细胞膜、脂肪组织和皮下组织中,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
二、油脂的分类根据油脂的来源和化学成分,可将其分为植物油和动物脂两大类。
1. 植物油植物油是从植物的种子、果实中提炼的油脂,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类黄酮等天然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2. 动物脂动物脂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部位,如猪油、牛脂、鱼油等,其主要成分也是甘油三酯。
动物脂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油脂的生物合成油脂在生物体内是通过脂质代谢途径合成的。
1. 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是构成油脂的主要成分,它们在细胞内是通过脂质分解和脂肪酸合成来维持动态平衡的。
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细胞质内膜系统上,通过脂联蛋白在细胞质和内质网之间的穿梭,将一切合成脂肪酸的酶及脂肪酸运出膜上。
2. 三酸甘油酯合成三酸甘油酯是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合成是在脂肪细胞中进行的。
在细胞色素体和内质网中有脂质合成酶和三酸甘油酯合成的酶,能把细胞中的脂肪酸和甘油合成三酸甘油酯,然后经过蛋白分泌途径送到细胞外被脂质体吸收存储。
四、油脂的功能油脂在生物体内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包括供能、构成细胞膜、保护器官和维持生理功能等。
1. 供能油脂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每克油脂可提供9千卡的热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
2. 构成细胞膜油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细胞膜主要由两层脂质分子层构成,其中磷脂、胆固醇和脂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的三种主要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知识简介
油脂的分类 二. 天然奶油介绍 三. 油脂的制程 四. 油脂的特性 五. 油脂的功能 六. 影响油脂操作特性之因素 七. 油脂的理化指标
一.
油脂(Oil Fat)的定义
油(Oil):常温下为液体。 脂(Fat):常温下为固体。
一、油脂的分类
天然奶油 BUTTER
人造奶油 MAGARINE & SHORTENING
碱 白土 氢化工程
毛油
脱胶
分 离
脱酸
脱色
脱臭
色素
除异味 游离脂肪酸
蛋白质分解物 游离脂肪酸 血色素 胶质 不纯物 原料油
精制油脂
三、油脂的制程 b、 油脂的加工
精制油脂
调油配料
急速冷冻
加工捏合
成形
熟成
库存
A1
急速冷冻 (结晶)
A2
搅拌
C1
搅拌
C2
四、油脂的特性
1、打发性(Creaming Value) 油脂利用机械搅拌后可将空气拌入抱住, 从而增加体积,使奶油霜式及蛋糕体积膨胀, 组织松软可口。 2、吸水性 (Water Absorbability) 一定重量的油脂,在标准搅拌机内搅拌 一定时间后所能吸入的水份。即水相对于油 脂的重量比率。 吸水性高的油脂作出的烘焙品含水份高, 松软可口,不易老化。通常和使用的乳化剂 有关。
纯牛奶提炼而成,风 35-90%天然奶油与少部分 味新鲜醇厚 其它油脂混合而成 约32 ℃ 延展性较差 不易控制 挺立性教差 明显酥脆 自然良好 可依需求调整 延展性较好 教易控制 挺立性教好 明显酥脆 自然良好
二、天然奶油介绍
c、天然奶油的优缺点:
优点:
1、香味浓、口溶性佳、酥松性好 2、虽在常温下无明显诱人风味,但经高温烘烤后,却 可产生极佳诱人的香味,是任何人工香料及油脂所难企 及的。
四、油脂的特性
3、硬度(Hardness) 油脂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硬度,从 而影响到产品操作特性。 太软、太硬的油脂都不适合操作,因此制造商 会根据季节变化做硬度的调整。 4、安定性(Stability) 指油脂在空气、光线、温度的作用下,经长期 贮存或使用会产生酸败现象,所造成风味上的改变。 5、可塑性(Plasticity) 油脂经过良好的冷冻加工程序能得到良好的结 晶状态,在制作丹麦面包或起酥产品时需要经过捍 压、折叠。因此可塑性好坏很重要。
融点
32~34 ℃
琪琳
40~45℃
起酥玛琪琳
43~47℃
一、油脂的分类
名称
猪油 精制猪油
用途特性
融点
是由猪脂提炼的,淡黃色,有明显的猪油香味,但保存时限较短。 33~36 ℃ 能提供较高的酥脆性,故多用于产品品质较酥的中式点心。 精制过的猪油,无味、白色油脂,食用油中油性(酥松度)最高的 油脂,一般多用於中式点心、炸肉圆、桃酥、礼饼…等 。 28~37 ℃
碘价(IV)
33~50 53~68 120~180
动物油
天然奶油
椰子油 棕榈核仁油 植物油 棕榈油 菜籽油 黄豆油 棉子油
28~34
22~24 25~30 30~50 —— —— ——
25~42
7~13 14~24 45~56 97~110 125~138 99~121
氮气的作用
提高油脂的安定性 使油脂颜色更洁白 油脂更易打发,且组织更细腻
缺点:
1、 价格昂贵,制作成本高。每17kg牛奶才可提炼1kg的 天然奶油。基本仰赖进口。 2、不能控制融点,以配合季节变化。 3、融点低(31~33),须冷藏。保存及操作不便。 4、成分较复杂,安定性较差,因不如人造奶油完全由 精制油脂调配而成。 5、含有多量的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不宜大量使用。
三、油脂的制程 a、油脂的精制
油脂成分与性质比较
二、天然奶油介绍
a、天然奶油的提炼:
牛 奶 milk 油 份 水 份
8~12 88~92
鲜奶油 cream
30~35 65~70
有水奶油 butter
83~85 15~17
无水奶油 Butter oil
~99.9 0.2
二、天然奶油介绍
b、天然奶油与复合奶油之比较:
项目 原料来源 融点 油脂特性 操作稳定性 产品体积 成品质感 化口性及风味 天然奶油 复合奶油
氮气作用
八、影响烘焙油脂操作特性之因素
温 度(含气温和操作场所温度) 油脂配方
(随季节、产品而不同)
操作特性
产品硬度
加工条件
(随产品而不同)
熟成条件
(随产品而不同)
保存状况
本公司不可控制因素
本公司可控制因素
附表1:油脂成分与性质比较
油脂种类
有水奶 油
无水奶 油 玛琪琳 人造奶 油 起酥油 (烤) 酥油 酥油 雪白乳 化油 100 0 0 38~43 中~大 很好 良好 常温 70~75 25~30 3 43~47 中~大 很差 良好 常温 片状
沙拉油
橄榄油
由黃豆提炼而得的液体油。常用于戚风蛋糕中。
大致用于面包不粘性与磅奶油搅拌,装饰奶油调软,硬度调整。
-
-
油炸油、软 软质棕榈油安定性佳,油炸時不起油爆、不起泡,具有香酥风味。 15~28℃ 质棕榈油 在高溫下不易裂解而产生有害人头健康之物质,非常适合油炸。 鲜奶油 由鮮奶浓缩,使含油量达到約36%,可用作蛋糕表面霜飾之用。 乳制品
有水BUTTER 无水BUTTER
一、油脂的分类
名称
天然奶油
酥油 Butter oil substitute
用途特性
从牛奶中提炼出來的天然油脂,为做高级蛋糕,西点之主要原料。 有有水和 无水之分。 其成份為:白油+胡萝卜素+天然香料,与白油可以替代使用,多用途油脂, 应用在任何一种烘培产品中。 是一种以动植物油(牛油、猪油、棕榈油、沙拉油、椰子油…等)精制后,混合 调制成的白色固体油脂,添加氮气。多数用于面包制作或代替猪油使用。适用 于一般需打发之奶油霜饰,以及提供需要润滑感、酥脆性及蓬松组织的烘焙品 制作。 在白油的成份与雪白乳化油一样,唯一的差別在于白油中沒有打入氮气,所以 打发能力较差,且外观颜色不像雪白乳化油那么白。 是一种以动植物油(牛油、猪油、棕榈油、沙拉油、椰子油…等)混合调制成固 体油脂。含水15~20%及盐3%,具有奶油风味的乳化型油脂,是奶油的 代替品,多数用在蛋糕和西点中。 成份与上述玛琪琳相似,但融点较高,含水量約在25%~30%,用作西点和起 酥面包和膨脹多层的产品中。
含脂 %
80
水份 %
15~18
含盐 %
2
融点
℃
油性
大
打发 性
较差
延展 性
保存
冷藏
备注
较贵
32~33
天然奶 油
100
0
0
31~32
大
较差
冷藏
较贵
78~85
15~20
3
40~45
中~大
较好
良好
常温
100
0
0
36~42
中
好
适中
常温
附表2:原料油常见理化指标比较
大类
小类
牛油 猪油 鱼油
融点(MP)
40~45 30~36 ——
l.ard 猪油 Refined lard 精制猪油 Shortening 酥油 雪白乳化油 白油 Magarine 玛琪琳 Pastry Magarine 起酥玛琪琳
鲜奶油 WIPPING CREAM 其它油脂
Salad oil 沙拉油 Olive oil 橄榄油 Frying oil 油炸油 软质棕榈油
五、油脂的功能
六、油脂的理化指标
酸价(AV):中和1KG油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酸价越高,油脂安定性越差。 过氧化价(POV):每1KG油样中过氧化物的毫克数。过氧化价 高,油脂安定性差。 碘价(IV):1KG油样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吸收碘的毫克数,测定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融点(MP):油脂融化的温度点,由SFC决定。 水分:测定玛琪琳类产品中水分含量。 气体含量(氮气):雪白乳化油中氮气含量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