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妇产科学3章.ppt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七、结果评价
第十二讲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2学时)
主要参考书:
1.《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2.《妇产科学》(八年制)丰有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3.《实用妇产科护理学》安力彬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4.Maternity and Pediatric Nursing,Ricci,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8
教学内容
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预期目标
八、护理措施
九、结果评价
第五节前置胎盘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六节胎盘早期剥离
一、病因
二、类型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妊娠生理
一、受精与着床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社会调适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体验孕妇日常生活了解并理解孕晚期孕妇的感受与要求掌握孕妇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帮助和困难所在;能为孕妇提供科学、实际、可行的孕妇保健护理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及适宜技术,发挥护理特有职能,能针对个体而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有效、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
2.能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八年制医学教育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八年制医学教育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定 帮助 。
1 提高 自身专业素质 。 营造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
身教重于言教 , 带教教师的一 言一 行对实习生有潜移默化
之功。 做好临床教学工作, 带教教师必须精通专业知识, 熟练掌
握业务技术 , 勤奋生 , 为其提供足够的实际操作机会。从接诊患者 、
科学 临床教学 工作举步维艰 , 出现带教 教师左右为难 , 实 习生
畏首畏尾 的局面。为此 , 本文总结 了 目前妇 产科学 临床教学现 状, 提 出新 时期妇产科 学临床教 学策 略 , 希望对 临床教学有一
问病查体到制定治疗方案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 正常 分娩” 临床教学为例 : 分娩机制 是难点 , 带教教 师应 强调衔接 、
尊敬 师长 , 虚心向老师学 习, 终于“ 尽得其传 ” 。 甚 至成就超过 了
他们 的老师 。金元时期的李东垣 , 家资 富有 , 热爱医学 , 闻张元 素有 医名 , 乃捐千金从之学 , 不数 年 , 尽得其传 , 后来 成为“ 金元 四大家” 之一。 元代朱丹溪 , 偶然在武林 ( 今杭州 ) 获悉医学大家 罗知悌擅长 医学 , 往返 十余 次 , “ 日 拱 立于其 门 , 大 风雨不易” , 使罗 氏深受感 动 , 遂将全部医术传授给他 , 后来他也成为 “ 金元 四大家” 之一。 清代叶天士 , 虚心好学 , 闻某人擅 长治某病 , 即前 往拜访求教 , 先后共拜访 名师 1 7 位, 他 汲取各 家之 长 , 后来 成 为名家 , 尤其对温病学贡献 最大 , 成为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 如果说 张仲景 以他 的《 伤寒杂 病论》 创立 了辨 证论治 的原 则和体系 , 那么孙 思邈 则以他 的《 大医精诚》 《 治病略例= } 等论 篇 创立 了祖 国医学 医德思 想的原则 和体系 , 而缪希雍 的“ 祝 医五 则”即是这个原则和体系从医德方面对医生提出的具 体要求 。 古代 医家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 中,提倡并具有高 尚的医德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习时 间短是 一个不 可逾越 的因素 。而妇产科 学主要 是针对 女性 正常生 理及疾 病方 面 的专业 科学 ,往 往 很多 医学生对 其学 习缺 乏兴趣 ;教师 在课 堂上单 调 地讲 解 , 生感 觉枯 燥乏 味 , 动地 听课 甚 至不 听 ; 学 被
考试前 强记 硬背 , 应付考 试 , 忘记 得也 快 。 学后
i dfa rsC m ie i s w hr t sc f i t er e i l t et adt ii be— z t e. o bndwt i ncaa e t s g — a dc u n n a n oj e eu h to c r i oe h y m i as d s rn g c
【 src】 Ta ige h—erm d a s dnsi anw t i n e osa dtega i t Abtat ri n i tya ei l t e t s e a igm t d ,n ols o n g c u rn h h
m a e ga uae ra h t e lv lo l c ld co a t de s k r d t e c h e e fci a o tr su nt.Asas co a yc ii a icp ie, bse rc ni l e nd r ln c ds i ln o tt s l i a y e oo y n to y ha e t e c mm o e t r so l t e s g r b s a e t i wn s e il nd g n c lg o nl v h o n fa u e fa1 h ur ey. uta o h v hero p ca- l
医学教育探索 2 1 0 0年 1 1月第 9卷 第 1 期 R sace i e i l d ctn N vm e 2 1 , o9 N .1 1 eerh snM dc E u ao , oe br 0 0 V 1 , o1 a i .

妇产科八年制课件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妇产科八年制课件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下丘脑
•长反馈:卵巢激素 •短反馈:垂体促性腺素 •超短反馈: GnRH自身
.
2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腺垂体
➢ 分泌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 ➢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 LH :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
体积增大, 10~20mm
卵泡液急剧增加, 卵泡腔增大
卵丘形成
卵泡外膜 theca folliculi externa
卵泡内膜 theca folliculi interna
刺激成熟卵泡排卵、 维持黄体功能,产生雌孕激素 ➢ PRL: 促进乳汁合成 ➢ 受雌孕激素反馈调节
.
2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23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
卵巢功能
生育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
内分泌功能: 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
2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妇产科学》(第2版) 配套课件
主编:丰有吉 沈铿
.
1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编者:孔北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月经 ( menstruation )
➢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 内膜周期性脱落与出血

妇产科第八版大纲要求章节的重点总结

妇产科第八版大纲要求章节的重点总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输卵管、卵巢合称附件1.阴道阴道穹窿:后穹隆最深,为常用的穿刺或引流部位2。

子宫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前为1:2;育龄期妇女为2:1;绝经后为1: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特征:非孕期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3。

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骨盆骨盆组成:骶骨、尾骨、左右2块髋骨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骨盆类型: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女型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内外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及其关系:与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及阑尾相邻,生殖器官出现病变会累及邻近器官,反之同样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理特点及月经:1。

儿童早期(8岁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儿童后期(8岁之后):下丘脑GnRH抑制状态解除2。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重要标志;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3.月经定义: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正常月经临表:周期性21—35天,平均28日。

经期:2—8天,经量:30—50毫升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1。

卵巢功能: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卵泡发育和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卵胞发育和成熟: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卵泡、排卵前卵泡;始基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排卵:多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黄体:卵子受精,黄体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退化;未受精,黄体在雌激素溶黄体作用下在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激素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协同、拮抗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子宫肌促进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分泌宫颈扩张闭合输卵管促进抑制阴道上皮增生脱落乳房腺管增生腺泡发育下丘脑、垂体正负反馈负反馈代谢水钠潴留水钠排泄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1)排卵前:稀薄、透明、拉丝度长,羊齿状结晶(2)排卵后:粘稠、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椭圆体月经周期的调节:1.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神经内分泌调节2.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调节腺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合成与分泌达到对卵巢功能的调控3。

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北医三院八年制临床医学课件)

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北医三院八年制临床医学课件)

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
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
(1)PRL腺瘤:最常见的原因 (2)下丘脑PIF不足或下达至垂体的通路受阻:颅咽管 瘤、空泡蝶鞍综合征 (3)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4)慢性肾功能衰竭时,PRL在肾脏降解异常;或肝硬 化,肝性脑病时,假神经递质形成,拮抗PIF作用
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
AIs的安全性
致畸? 150例应用AIs出生的新生儿和36000例正常的新生儿发现, 前者的先天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后者
514例应用AIs和397例应用CC出生的新生儿发现,先天畸 形(1.2% vs 3%, p>0.05), 而AIs组心血管异常的发 生率低于CC(0.2% vs 1.8%,p=0.02)
下应用
用药方案
据临床的反应性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成功诱发排卵的Gn剂量和用药时间因人而

同一个人在不同周期也会不同 体重和用药剂量直接相关 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判断
CC和Gn的序贯治疗
CC抵抗的无排卵和不明原因不孕患者 序贯治疗仅对CC有反应的患者有效 月经3-5天开始服用CC 50-100mg,连用5天,


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当PRL 测定结果在正常上限3倍以下时至少检测2次,以确 定有无高PRL血症 在某些患者血清PRL水平升高,而没有相关临床症状 或者症状不能解释升高程度,需考虑存在巨分子PRL。 个别患者有典型高PRL血症和垂体腺瘤表现,而实验 室测定值却很低或正常,可能因为PRL水平太高造成 HOOK现象


确诊后应及时治疗,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甲磺酸溴隐亭: 卡麦角林 喹高利特:

妇产科课件产后出血2024八年制(2024)

妇产科课件产后出血2024八年制(2024)
19
感染风险降低措施实施
无菌操作
在接生、手术等医疗过程中,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感染
机会。
2024/1/29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疗规范,合理使 用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避免感染。
20
器官功能保护及康复锻炼指导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 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产后出血涉及多个学科,如产科、麻醉科、输血 科等,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3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应采取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2024/1/29
25
类似病例预防策略探讨
2024/1/29
加强孕期保健
01
通过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阐述妇产科与输血科在产后出血救治中的配合流程和注意事项。
多学科团队协作救治
分析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产后出血救治中的优势和实践经验。
2024/1/29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策略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产后出血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 同病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远程医疗技术应用
预测远程医疗技术在产后出血救治中的应用前景,如远程会诊、远 程手术指导等。
和及时性。
02
止血材料和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止血材料和技术,如生物相容性好的止血海绵、止血喷雾等,
提高止血效果。
2024/1/29
03
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关系研究
深入探讨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救治提供新思路

教案名称:第三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教案名称:第三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教案名称:第三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教材分析本章节选自《妇产科学》教材,主要介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流程,同时也强调了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向大学医学类专业高年级及研究生以上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理解。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各种情况,具备临床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的重视,树立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各种情况,为后续的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五、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大学医学类专业高年级及研究生以上的学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妇产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为后续的妇产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PPT、模型、多媒体教学资料等,并安排好教学场地和设备等相关事项。

同时,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面临的生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教学设计目的)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泡液急剧增加, 卵泡腔增大
卵丘形成
卵泡外膜 theca folliculi externa
卵泡内膜 theca folliculi interna
基底膜 basic film
颗粒细胞 granulosa cell
卵泡腔 folliculi cavity
卵丘
cumulus oophorus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Ⅰ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① 初级卵泡:1个初级卵母细胞 + 1层卵泡细胞 ② 次级卵泡:1个次级卵母细胞 + 多层卵泡细胞 ③ 成熟卵泡:1个次级卵母细胞 + 多层颗粒细胞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成熟卵泡特点: 成熟卵泡结构:
体积增大, 10~20mm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妇产科学》(第2版) 配套课件
主编:丰有吉 沈铿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编者:孔北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中枢生殖调节激素 ➢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 其他内分泌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月经期 增殖期
分泌期 月经期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节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中 枢 生 殖 调 节 激 素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子宫的变化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绝经过渡期 (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
卵巢功能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 可始于40岁,历时1~2年,长至10余年
➢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 第二性征逐渐衰退 ➢ 月经周期紊乱 ➢ 围绝经期综合征:
胎儿期 (fetal period)
➢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 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 ➢ 胚胎8~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的结构 ➢ 中肾管退化,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生殖道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出生后4周内 ➢ 内生殖器均在腹腔 ➢ 阴道上皮薄,易患阴道炎 ➢ 出生后乳房胀,分泌少量乳汁 ➢ 阴道有少许分泌物、出血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儿童期 (Childhood)
出生后4周到12岁左右 ➢ 8岁前: 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 器不发育 ➢ 8岁后: 少量卵泡发育,不排卵 女性特性开始出现 内生殖器全降到盆腔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青春期 (adolescence)
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WHO:10~19岁
刺激成熟卵泡排卵、 维持黄体功能,产生雌孕激素 ➢ PRL: 促进乳汁合成 ➢ 受雌孕激素反馈调节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功能
卵巢功能
生育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
内分泌功能: 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及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
血管舒缩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绝经后期 (postmenopausal period)
➢ 绝经后的生命期 ➢ 老年期(senility):60岁
➢ 卵巢功能衰竭 ➢ 雌激素水平低落 ➢ 生殖器萎缩 ➢ 骨质疏松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下丘脑:HPOA的启动中心 ➢ 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 releasing hormone,GnRH)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 - RH)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 - RH) ➢ 经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促进FSH/LH合成 ➢ 呈脉冲式释放,其频率与月经周期时相有关 ➢ 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月经 ( menstruation )
➢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 内膜周期性脱落与出血
➢ 规律月经: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经血来源及月经血特征 ➢ 月经血:暗红色不凝血,混有子宫内膜碎片、 炎细胞、宫颈粘液及脱落阴道上皮 ➢ 75%动脉血,25%静脉血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正常月经临床表现 ➢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21 ~ 35日,
•长反馈:卵巢激素 •短反馈:垂体促性腺素 •超短反馈: GnRH自身
下丘脑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腺垂体
➢ 分泌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 ➢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 LH :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
➢ 体格发育 ➢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 ➢ 第二性征出现:乳房发育 ➢ 月经初潮:青春期开始重要标志 ➢ 思想情绪异常不稳定,应注意身
心健康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性成熟期 (sexual maturity period) 18岁左右开始,历时30年
➢ 卵巢周期性排卵和分泌性激素 ➢ 生殖系统甚至整个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 ➢ 月经周期规律 ➢ 生殖机能旺盛
授课内容
➢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 性激素生理作用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儿童期 ➢ 青春期 ➢ 性成熟期 ➢ 绝经过渡期 ➢ 绝经后期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平均28日
➢ 经期:2 ~ 7日
➢ 经量:30 ~ 50ml
➢ 初潮:13 ~ 15岁 ➢ 16岁尚未来潮,应警惕
处女膜闭锁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节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形成一个完整 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hypothalamus - pituitary - ovarian axis,HPO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