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经典诵读测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情。
()
四、连线。( 5 分)
自缘身在最高层
晏殊
占尽风情向小园
辛弃疾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
小园香径独徘徊
王安石
而今识尽愁滋味
林逋
五、片段训练。( 19+16=35分)
(一)
《论语》片段
落寞孤独 孤高幽逸 仕途苦闷 忧国忧民 高瞻远瞩
3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
1.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与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2. 《晚春》这首诗,作者杜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






()
3. 《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
了只有站得高 , 看得远 , 才能不怕阻挠 ,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2


4.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常用这两句表现
一个人的 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选择题。( 10 分)
1. 下面的人物中,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人物?(

A. 韩愈 B. 李商隐 C. 柳宗元 D. 苏轼
2. 对于《天净沙 秋思》的赏析,对这首曲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diàn zi dăo gào zòng héng yāo heyí tài băo mǔbăn dèng líng dāng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迂.回(yūyú)摇曳.(yèzhuài)蜷.缩(juǎn quán)挨.揍(āi ái)气氛.(fēn fèn)磅.礴(bàng páng)弄巧成拙.(zhuōzhuó)一哄.而散(hòng hōng)三、形近字组词。

滕(______)抑(______)躁(______)拂(______)嘶(______)腾(______)仰(______)燥(______)佛(______)撕(______)藤(______)柳(______)澡(______)沸(______)斯(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斩(____)截(____)粉(____)碎(____)惊(____)动(____)居(____)临(____)排(____)倒(____)全神(____)(____)1.与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的画线部分。

①班主任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说:“这样绝对不行!”(______)②我军占据高处,俯视下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______)③人民解放军以推开高山,翻倒大海之势渡过长江。

(______)五、选词填空。

激励奖励鼓励1.父亲(_____)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2.他说的话一直(_____)着我前进。

3.他讲的故事真棒,又一次得到校长的(_____)——一枝钢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考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考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考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gāo jiǎo bàn tān fàn áo zhōu tián nìtāng chíguàn shūnóng chóu rǎn gāng zhǒng zhàng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磅.礴(pánɡ bànɡ)岷.山(mín mínɡ)沉着.(zhe zhuó)璀璨.(chàn càn)千钧.一发(qūn jūn)倚.着(yǐ qí)三、形近字组词。

盲(_________)豁(_________)班(_________)摸(_________)育(_________)俗(_________)斑(_________)漠(_________)评(_________)尚(_________)烂(_________)鹊(_________)坪(_________)回(_________)栏(_________)鸣(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籁之(____)余音(____)(____)高(____)流(____)轻(____)曼(____)行(____)流(____)巧(____)天(____)惟(____)惟(____)栩栩(____)(____)画(____)点(____)1.哥哥写的作文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他常在结尾处写几个_____________的句子。

2.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不仅有歌唱家们的_________,还有舞蹈演员们的_________,节目精彩极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8课_中华少年》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8课_中华少年》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少年》同步练习卷(2)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折:zhé shé3. 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难:nán nàn4. 比一比,再组词。

5. 我能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希望渴望愿望指望(1)同学们决不会辜负老师的殷切________。

(2)你不要总________别人帮你。

(4)我的________是长大当一名医生。

7. 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________8. 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________9. 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

________10. 按顺序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________又把西红柿切成许多小块,同时切好葱花。

________油热了,我放进葱花,再把西红柿放进锅里。

________我先把西红柿洗干净。

________我放上锅,点好了火,又在锅里放上了花生油。

________然后又放进酱油、盐等佐料。

________星期天,我在家里学炒西红柿。

________西红柿炒好了,我把它盛在盘子里。

三、阅读诗歌,解释典故.“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指的是________“春天的故事”指的是________“五十六朵鲜花”指的是________课内阅读。

丁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乙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丙敖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甲手捧哈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乙丙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丁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卷含参考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卷含参考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画蛇添足B. 一丝不苟C. 大海捞针D. 红彤彤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哪首诗?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静夜思》 D.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雪花飘落在地上。

B. 风儿轻拂着柳枝。

C. 月亮悄悄地升起。

D. 小草向我招手。

4. 《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的原型是?A. 唐太宗B. 玄奘C. 李白D. 杜甫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学习成绩优秀,经常名列前茅。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C.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

D. 他犯了错误,却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全世界都是第一名。

()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是在赞美黄山的美丽。

()4.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5. “草长莺飞二月天”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神话故事集。

(《山海经》)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

(春晓)3. 《_________》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集。

(《呐喊》)4. “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5. “_________,不亦说乎?”是《论语》中的名句。

(学而时习之)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

2. 请解释成语“杯水车薪”的意思。

3. 请写出一句含有比喻的句子。

4. 请简述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

5. 请写出五个带有“水”字的成语。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山”和“水”各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píng zǎo cí tiětái xiǎn wài bīndiǎn zhuìxiù tǒng héǎi bèng tiào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曝.晒(pùbào)劲.挺(jìng jìn)瞟.了一眼(piáo piǎo)东奔西窜.(cuān cuàn)叉.腿(chàchǎ)戛.然而止(gājiá)入场券.(juàn quàn)追悼.(dào diào)叱咤.(chàzhà)驰骋.(chěng chéng)三、辨字组词。

颗(_________)梳(_________)梭(_________)歹(_________)棵(_________)疏(_________)棱(_________)夕(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不安(____)惊(____)跳呆(____)呆(____)孤(____)自(____)技(____)一(____)大步(____)(____)五、选词填空。

严峻严肃严格严明1.我们(_______)地看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___)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3.军队里有着(_______)的纪律。

4.老师对我们要求很(_______)。

如果……就……虽然……但是……5.(_______)明天下雨,我们(______)不去春游了。

6.(_______)居里夫人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______)却没有被盛名宠坏。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练习附答案(一)国学片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我是小助手:1.冥(míng):海。

冥,通“溟”,是浩瀚无边的意思。

北冥,指北方的大海。

南冥,指南方的大海。

2.鲲(kūn):大鱼的名字。

3.垂:通“陲”,边陲,边际。

4.海运:海动,海风吹起。

5.徙(xǐ):迁移。

6.抟(tuán):环绕。

7.扶摇:旋风,海里的飓风。

8.息:气息。

我是小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身体长度,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彩。

这种鸟呀,在海风吹起的时候就要迁移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书里有这样的话:“当鹏往南方的大海迁移时,一击水就能行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

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走的。

”考考你的智慧: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句话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2.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鲲之大之:的B.其翼若垂天之云若:好像C.志怪者也志:记载D.《谐》之言曰曰:说话3.认识上面文段中的“鹏”,你想到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其中的人物也有相似的本领,翻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他是。

4.在上面的文段中,鱼变成了鸟,在你读过的书籍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请你写出故事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的情节。

弘扬传统文化传说中的“鹏”长什么样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

可惜的是,《庄子》只描绘出了鹏的大,却没写出鹏长什么模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