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道德标准体系.doc

合集下载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其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塑造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起着重要作用。

儒家的道德标准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这些道德标准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对于塑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儒家强调的道德标准之一是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道德标准的重要内容。

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德治国、以仁治家。

仁的实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对长辈的尊敬、对子女的关爱、对朋友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其次,义也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之一。

义强调的是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对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应该做到言行一致,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法守纪等。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说明了义是仁的基础,也是儒家道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礼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仪式规范,是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约束和规范。

在儒家看来,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

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守时守信等都是礼的具体表现,这些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智和信也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之一。

智主要强调的是修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而信则强调的是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应该不断地修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同时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总之,儒家的道德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于塑造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起着重要作用。

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道德标准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对于塑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道德标准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儒家文化道德

儒家文化道德

儒家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其中心思想包括: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

以下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道德观念:
1. 孝:百善孝为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 悌:悌是会意字,一个“心”字,跟一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

3. 忠:忠为会意字,一个“中”字,加一个“心”字,表明“心正”,一个人的心不偏不斜,是为“忠”。

4. 信:是指做人诚实不欺骗别人,我们与人交往要有诚信。

5. 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

6.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正义感。

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合乎正义和公益,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7. 廉:是指人的品行正,不贪污,廉洁自律。

在思想上以清廉为乐。

8. 耻:是说做人应懂得知耻、要有羞愧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儒家文化相关书籍获取更全
面和准确的信息。

试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

试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
亦 载 :颜 渊 问仁 。子 日 :克 己复 礼 为仁 。一 日克 己复 礼 , 下 归 “ ‘ 天 仁 焉 。 为仁 由 己 , 由人 乎 哉 ? ” 而 ’
到高 级 、 由个 人 到 天下 的 有 机体 系 。 个 体 系 可 以依 据 其 适 用范 这
围分 为 三 个层 次 : 孝 为 核 心 的血 亲道 德 , 用 于 和 个 人 有 血缘 以 适
孝 、 , 理 兄 弟 关 系 的悌 、 、 , 理 君 臣 关 系 的忠 , 理 朋 友 慈 处 友 恭 处 处
当儒 家 将 孝 、 等 道 德 规 范 融 入 礼 后 , 不仅 在 自身 上 得 到 了升 仁 礼 华 ,而 且 也 成 为 其 它 道 德 规 范 的 外在 形 式 。成 为 它 们 的判 断标 准 。 家就 是 以礼 为 依 托 , 诉 人们 何 为 孝 、 , 儒 告 仁 怎样 达 到 孝 、 , 仁
以团体道德 为依托 , 以社会道德 为落脚 点, 追求三种道德合 而为

的 终极 道 德 。
【 关键词 】 家; 儒 道德规 范; 亲道德 ; 血 团体道德 ; 社会道德
东 周 时 期 。 天子 无 力 控 制 诸 侯 , 诸 侯 国 之 间 战 争 连 绵 , 周 各
天 下 大乱 , 崩 乐坏 , 们 失 去 了 约 束和 评判 标 准 , 弑 君 、 弑 礼 人 臣 子 父 的情 况 屡 见 不 鲜 。 为 了 解 决 这 一 困况 , 子 从 人 际 关 系 人 手 , 诸 提 出 了不 同的 观 点 。 家 消 极地 提 倡 “ 死 不 相 往 来 ” 否定 人 际 道 老 ,
P i s ohc l u e h l o ia dis o St
【 要 】 家的道德规 范是一 个层 次分明的有机 体 系, 摘 儒 由血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礼、义、智、信等五常。

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意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在儒家伦理观中,仁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被视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礼、义、智、信则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素,分别代表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尊重、公正正义、理智思考和诚信诚实。

这些观念为中国传统社会赋予了稳定和有序的道德准则。

其次,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儒家强调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复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涵养品德和德行来实现个人的精神完善。

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好的公民,首先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儒家道德伦理追求的是内在的修养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讲究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

这种崇尚道德和伦理的思想观念与中国人民的道德传统紧密相连,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中。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仁爱关系,主张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在儒家看来,国家治理必须以仁政为本,以人为本,注重统治者的德行和仁德道德的教化。

这种思想观念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关系网络。

在教育方面,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方式。

儒家注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个人修养和礼仪规范的培养。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在社会道德方面,儒家思想倡导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各类人际关系中的“五常”,并强调对他人的仁爱和关怀。

在儒家伦理观中,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儒家伦理纲常

儒家伦理纲常

儒家伦理纲常一、儒家伦理纲常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儒家伦理纲常是指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体系。

儒家伦理纲常的基本原则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1. 仁:指爱心、同情心和善良心,是儒家伦理纲常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仁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社会更加稳定。

2. 义:指公正、公平和道德责任感,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价值观念。

3. 礼:指社会规范和礼节,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4. 智:指智慧和知识,是提高个人素质和扩展个人视野的重要途径。

5. 信:指诚实守信和信任别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信任关系的重要前提。

二、儒家伦理纲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儒家伦理纲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被视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儒家伦理纲常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来源。

儒家伦理纲常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还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家伦理纲常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儒家伦理纲常对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认为,道德危机是导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源之一。

而儒家伦理纲常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倡导和推广的。

1. 仁: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感到缺乏爱心和同情心。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弘扬仁爱之心,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

2. 义: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感到缺乏公正和公平。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弘扬道德责任感,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

3. 礼: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感到缺乏社会规范和礼节。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弘扬社会规范和礼节,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 智: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成为主流。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智慧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5. 信: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感到缺乏诚实守信和信任别人。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治思想更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

德治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通过礼乐文化、心性修养等手段,达到治理社会、维护秩序的目的。

本文将从德治思想的概念、实践及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儒家德治论的内涵与价值。

一、德治思想德治思想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本。

儒家认为,德治的核心是培养人民的德行,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德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教化,通过培养君主的德行,以德治国,引导民众遵循社会规范。

2、德主刑辅。

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即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3、修身为本。

儒家认为,修身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只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君主,更好地治理国家。

二、德治实践古代儒家在治国理政中,积极推行德治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治者以身作则。

儒家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楷模,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引导民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2、儒家道德规范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儒家将道德规范融入到政治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等,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3、德治思想的推广。

古代儒家通过教育、文化等途径,推广德治思想,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治国理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德治影响古代儒家德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国家治理的借鉴。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等理念,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塑造了民族文化性格。

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它提倡仁爱、忠诚、诚实等道德观念,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修养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3、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社会和谐、稳定和秩序,通过道德教化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礼仪、忠诚、诚实等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对于塑造中国人的品德和行为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仁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

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一种善良和宽容的品质。

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尊重,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仁,就能够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同时,儒家的道德标准还包括了礼仪。

礼仪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儒家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礼仪,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感情,尊重社会的规范。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此外,忠诚也是儒家道德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忠诚,对朋友、家人和国家忠诚。

忠诚是一种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认真态度。

只有通过忠诚,一个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诚实也是儒家道德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诚实是一种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态度,是一种对事实和真相的尊重。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诚实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不说谎,不欺骗,不做虚伪的事情。

只有通过诚实,一个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总的来说,儒家的道德标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仁爱、礼仪、忠诚、诚实等道德品质。

这些道德标准对于塑造中国人的品德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的道德标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

儒家的道德标准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其对于道德标准的探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道德标准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这些道德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儒家强调的“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关心。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相互关怀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乐于助人等方式来体现仁的道德标准。

其次,儒家的“义”强调的是做事情应当合乎道义、合乎正义。

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义是指在行为上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规范。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权利等方式来践行义的道德标准。

再次,儒家提倡的“礼”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礼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尊重他人、注重礼貌、遵守社会规范等方式来体现礼的道德标准。

此外,儒家的“智”是指人们应当具有的理性和智慧。

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智是指人们应当具备的理性思维和明智决策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智慧来体现智的道德标准。

最后,儒家强调的“信”是指人们应当具备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儒家的道德标准中,信是指人们应当具备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等方式来体现信的道德标准。

总的来说,儒家的道德标准体现了对于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些道德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儒家的道德标准,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儒家
道德规范
血亲道德
团体道德
社会道德
论文摘要:儒家的道德规范足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由血亲道德、团体道德、社会道德三层次组成。

儒家从血亲道德出发,以团体道德为依托,以社会道德为落脚点,追求三种道德而为一的终极道德。

东周时期,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绵,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们失去了约束和评判标准,臣轼君、子拭父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这一困况,诸子从人际关系人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道家消极地提倡“老死不相往来”,否定人际关系;墨家超前地倡导“兼爱”,脱离了社会现实;法家偏激地强调严刑酷法,忽视了人性。

唯有儒家能积极地从社会现状出发,针
对各种人际关系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规范。

如处理父子关系的孝、慈,处理兄弟关系的梯、友、恭,处理君臣关系的忠,处理朋友关系的信等等。

这些规范不仅是内、外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更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个人到天下的有机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依据其适用范围分为三个层次: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适用于和个人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适用于和个人发生直接关系的群体;以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适用于整个天下。

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

1、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是这个体系的出发点,仁、礼都是由其衍化出来的。

由于中国进人文明社会较早,社会结构还很不成熟,个体家庭并未充分发展,家族成为国家的基本组织,血缘依然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

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将这种血亲关系规范化、制度化,从此血亲关系融人社会的各个部分,成为各种关系的基础。

孔子在全面继承三代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三代重视血亲道德的传统,他和他的传人们非常重视孝梯,将其作为其它规范的源泉。

首先,孝梯等血亲道德规范是仁义等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

他们认为爱夭下人的爱与爱父母的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实现仁,就要先做到孝,就必须将对父母的爱施与天下,做到爱天下人就像爱父母一样,甚至视他们如自己的父母、兄弟。

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梯。

”其次,孝佛等血亲道德规范是礼等社会道德规范的灵魂。

礼作为外在规范,有其内在的制定原则,从根本上讲就是将人的内在情感制度化,而作为人内心深处最基本情感的孝就成为礼的灵魂。

2、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是这个体系的依托。

在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关系并不只是自己的血亲关系,还包括其它各种关系,其中有直接的,还有间接的。

而那些直接的团体关系既不像血亲关系那样狭隘,又不像社会关系那样空泛。

儒家就是以这种关系基础上的团体道德为依托,来实现血亲道德的升华和社会道德的确立。

而礼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作用更加突出。

相比其它道德规范,礼的外在性和具体性非常明显,它侧重于从外在环境来促成关系的协调,侧重于从具体的规定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儒家将孝、仁等道德规范融人礼后,礼不仅在自身上得到了升华,而且也成为其它道德规范的外在形式,成为它们的判断标准。

儒家就是以礼为依托,告诉人们何为孝、仁,怎样达到孝、仁,使这些规范由内在情感转变为外在规范,由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
践,所有道德的实现必须以礼为表现形式。

《论语·为政》载:“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颜渊》亦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
2
试论乳品加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应
对-
摘要:乳品加工企业财务部门担负着开展资金预算、资金使用和回笼监管等方面工作,而这三个方面工作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

围绕着解决信息不对称因素,可在强化部门联动原则、强化财务审计原则,以及强化成本控制原则下,展开挑战应对。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规避挑战应对
作为生产销售型企业的乳制品企业,其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寻找到痕迹。

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的逻辑结构来看,该企业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原料采购阶段(G)、生产阶段(W),以及产品销售阶段(G)。

从中可以知晓,财务管理针对这三个阶段分别开展了资金预算、资金使用
和回笼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可见,这三个方面工作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使得本文的讨论更为具体,以下将围绕着财务信息因素进行主题讨论。

不可否认,通过优化财务技术能够实现风险规避的效果,但在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也将制约财务技术效果的发挥。

那么信息失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借助信息经济学的观点,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根源。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分析
根据乳制品加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三项工作,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挑战进行分析。

(一)资金预算面临的挑战
这里仅从时间维度上来考察企业的资金预算工作,其内容在于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受到乳制品企业产品特点的影响,原材料具有使用的有效时间较短的特点。

这本身就为资金预算带来了挑战,即若出现过量采购将增大企业资金的无效浪费。

另外,实施原材料采购业务的部门,通过向财务部门提交采购的原始凭证来进行经费冲帐活动。

此时,在难以确认原始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真实和合理的情况下,也内在包含了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因素。

(二)资金监管面临的挑战
这里的资金监管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即在生产领域中的资金监管和在销售领域中的资金监管。

以下,将分析这两个领域存在的挑战。

1、生产领域的挑战。

首先需要指出,乳制品企业生产领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原材料的使
用率。

实践表明,使用率的提高仍然取决于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来保证。

但在班组作业模式下难以评价个体在成本控制上的努力程度,这就可能使生产经费出现虚高的现象。

2、销售领域的挑战。

销售领域存在的挑战,在于对资金回笼监管的缺位。

资金回笼构成了企业获取利润的前提,而在买方延缓货款支付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风险,并影响到企业下一阶段生产的资金分配工作。

二、分析基础上的应对原则
由以上对挑战的分析可知,影响财务风险规避效果的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其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挑战,则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问题。

为此,以下将就应对这一难点进行原则讨论。

(一)强化部门联动原则
乳制品企业面临的是买方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围绕着市场需求来进行。

为此,作为第一步的原材料采购,也应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将这一需要转换到价值层面,便是应履行财务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动原则。

通过这种原则,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二)强化财务审计原则
就审计的内在功能来看,其不仅在于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察,还在于从企业经营整体上把握资金循环的可靠性。

因此,针对会计原始凭证背后经济事件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强化审计工作来建立起外部压力,约束当事人的行为。

(三)强化成本控制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即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层面的资本(资金);而成本控制的对象则是实体层面的资本(资产)。

因此,需要在生产领域强化成本控制,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这样一来,便从企业整体上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

三、原则引导下的应对策略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原则引导下,应对挑战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部门联动策略的构建
部门联动的组织形式应是以财务部门为圆心,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分别位于圆周上的状态。

为了提高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应引入ERP系统。

通过ERP平台来为财务部门建立起整体视阈下的资金配置机制。

其中,SAP系统可植入到乳制品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之中。

(二)财务审计策略的构建
财务审计的组织者应是企业管理层,其应以财务管理形成融合形态。

也就是说,应抛弃传统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对立意识,而是借助审计视野具有整体性的优势,来帮助财务管理部门实施资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

为此,这里主要应创新审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融合机制,并在事后的联习会议上向财务部门提交整改建议。

(三)成本控制策略的构建
财务管理应为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建立起约束机制,从而对班组负责人授权一定的生产资金管理权限,并配合绩效奖金的分配制度,来增强班组负责人的成本意识。

这样一来,在小范围内就能有效监管一线操作人员的成本控制努力程度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诚然,针对
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小结
本文认为,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挑战,则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问题。

在围绕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在强化部门联动原则、强化财务审计原则,以及强化成本控制原则下展开挑战应对。

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