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9月份主题活动设计(两周)《多彩的秋天》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活动概述多彩的秋天是一次针对中班儿童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秋季的颜色、气息、风景等介绍,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
同时,活动还通过手工制作、观察实物、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秋天,感受秋天的魅力,促进孩子们智力、情感、认识水平的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一、秋天的颜色秋天是一个色彩丰富的季节,活动中我们将通过秋天元素的颜色让孩子们认识到秋天的特点。
让孩子们亲手制作红、黄、橙等颜色的秋天手工品,了解秋天的色彩变化。
二、秋天的果实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了解秋天的特点,我们将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秋天的果实,例如苹果、栗子、橡子等,让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了解什么是秋天的收获。
三、秋天的美食秋天季节是很多美食的时候,为了增加孩子们对秋天的了解,我们将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秋天的美食,例如糖葫芦、爆米花、葡萄干等。
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听孩子们讲述他们对秋天的理解,发掘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问题。
四、秋天的手工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了解秋天的魅力。
我们将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秋天的手工制品比如工艺品、纪念品等,通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制作完成,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秋天的特色。
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并尽可能地在制作的时候发挥创意。
同时,我们也会给予和孩子们灵活的互动,帮助孩子们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困难。
五、秋天的游戏为了让孩子们在游玩中更好地认识秋天,我们将策划一些有趣而富有秋天特色的游戏。
例如踩桥、找叶子、堆雪人、比赛撑伞等,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玩具,感受秋天的乐趣。
活动效果活动的实施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秋天的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孩子们身心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孩子们看到,丰富的社会经历是他们快乐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将他们成长为理解和尊重大自然的好孩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1caa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4.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及教学反思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秋天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种类、形状,会用多种方式表征菊花,知道秋天的颜色是多彩的,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家长与幼儿合作,能用秋天的自然物表征美丽的秋天,体验合作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多彩的秋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秋天的颜色是多彩的,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2.了解菊花的种类、形状,会用多种方式表征菊花。
3.家长与幼儿合作,能用秋天的自然物表征美丽的秋天,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过程1.会变色的小树林待孩子们对秋天多彩的颜色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又学习了儿歌《秋天的颜色》,幼儿还画了各种各样的落叶树和常青树。
2.美丽的菊花我带孩子到户外观赏菊花,回到幼儿园,孩子们还沉浸在对菊花的谈论中。
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幼儿对看过的菊花进行表征。
有幼儿选择了用水彩笔,有幼儿选择了棉签画,他们边画边讨论自己看到的菊花。
画完后,我把幼儿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3.表征活动:美丽的秋天我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用秋天的自然物表征《美丽的秋天》。
在活动前我把这次活动的意义做了说明.并请家长收集一些秋天的自然物,如树叶、果实、种子等带到幼儿园。
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商量制作,都忙得不亦乐乎。
有的家长和孩子还就作品内容进行了故事和儿歌的创编,有的幼儿还把学过的儿歌让家长写上。
做完后,家长就征求孩子的意见把作品放在墙的什么位置合适。
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美丽的秋天》主题墙饰诞生了。
教学反思: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幼儿、家长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有以下体会:(1)科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要把主题引向深入需要家长的充分参与。
(2)教育有爱才称之为教育,所以在活动中除了对幼儿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教育外,我们还注重了对幼儿爱的情感教育,如关心落光了叶子的大树,让幼儿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页2]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页2]](https://img.taocdn.com/s3/m/20833e5e4431b90d6c85c7ec.png)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页2]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2、能动脑筋,将树叶以粘贴、穿缀或其他方法装扮活动室。
准备:小筐、胶带、绳子等过程:1、采集各种树叶1)在园内散步,感受树叶的变化。
2)激发幼儿拾落叶的兴趣3)幼儿带上小筐在园内观察和采集树叶。
2、讨论、交流自己采集的树叶1)将自己采集的树叶放在桌上,用抹布擦干净2)看、摸、闻树叶你采集的树叶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它是什么树叶的叶子?11.2周二上午小黄叶变颜色目标:1、通过感知秋天许多树叶发生了变化。
2、了解树叶变黄的原因。
准备:故事、篮子过程:1、欣赏故事:想一想1)说一说:小黄叶是怎么变黄的?2)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叶子变绿?3)小黄叶能不能变成其他的颜色?4)你觉得什么颜色的叶子最漂亮?2、讨论你看到了哪些叶子是黄色的?3、户外捡黄叶1)找一找:黄色的叶子在哪里?2)捡叶子,将捡来的叶子放在篮子里。
3)注意户外的安全和卫生。
4、集体装饰树叶和教室。
11.3周三上午扫落叶目标:1、通过观察阿姨扫室外的树叶,了解拾落叶不但能保持环境的清洁,而且落叶是很好的肥料。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劳动的乐趣。
过程:1、观察1)观察阿姨在干什么?2)做了些什么事情?3)如何做?2、帮助阿姨打扫,捡树叶1)知道将捡来的树叶放到垃圾桶2)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3)做事情要认真,不要到处乱跑,要一心一意。
3、讨论为什么要将树叶堆到树根下?了解拾落叶不但能保持环境的清洁,而且落叶是很好的肥料。
11.4周四上午采松果目标:1、通过户外寻找、采集松果,体验活动的乐趣。
2、活动中了解松果的用途。
准备:篮子过程:1、要求1)到户外寻找松果。
2)观察松果的样子。
3)摘松果2、讨论1)小朋友是怎么摘到松果的?2)松果里面的种子是什么?——松仁3)松果是什么动物最爱吃的?——松鼠3、将幼儿摘的松果送到区角,幼儿可以将其制作挂件、颜料涂色,进行装饰。
11.5周五上午小树叶目标:1、体会小树叶和大叔妈妈的情感。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

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中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黄金时期,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
而在中班的主题活动中,多变多彩的秋天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主题。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全面感受秋天的美丽与丰富。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秋天的魅力。
比如,带领他们去校园的操场或花坛,观察树叶的变化。
秋天是树叶变红的季节,孩子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寻找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再比如,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有趣的秋天拾叶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然后用它们做一些创意手工,比如做成风筝、动物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增强对秋天的认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言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秋天的一些特点和传统。
比如,带领他们一起听《小白杨》这首儿歌,让他们感受到秋天树叶飘落的美妙。
接着,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让他们讲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秋天的颜色、气味和感觉。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秋天的无穷魅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音乐之美。
比如,安排一次秋天音乐会,让孩子们演唱一些与秋天相关的儿歌或歌曲。
在音乐会上,孩子们可以穿上自己的漂亮服装,跟着音乐起舞,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自信。
同时,在准备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指导孩子们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铃铛、小鼓等。
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创造自己的秋天作品。
比如,安排一次秋天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彩笔或水彩笔绘制自己眼中的秋天景色。
孩子们可以画红叶飘落的树木、金黄的麦田、可爱的动物等,展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除了绘画,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用秋天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比如用纸板和彩纸制作风车,用干枯的树叶和羊毛制作小动物等。
优质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

优质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教材章节:《中班主题活动手册》第五册秋天的秘密详细内容: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蔬菜、花卉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的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季节特征,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秋天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秋天的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践,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4.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秋天的秘密板书形式:图片、文字结合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秋天,用画笔记录下来。
2. 调查家里或周围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在秋天的变化,与家长一起完成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秋天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2. 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审美能力是否有所培养?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秋游,实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2. 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邀请家长参与秋天的主题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教材章节:《中班主题活动手册》第五册秋天的秘密详细内容: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
幼儿园秋天教案《多彩的秋天(6篇)》

幼儿园秋天教案《多彩的秋天(6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与秋天有关的物品;•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秋天的美丽;•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秋天唱儿歌《多彩的秋天》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树叶变黄,树叶变黄,风儿吹过,风儿吹过,带走了夏天燥热。
果子成熟,果子成熟,翅膀一扇,翅膀一扇,小鸟飞走,小鸟飞走,告别了炎热季节。
2. 探寻秋天之美通过观察秋天的天空、树叶、果实、飞鸟等,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绘制秋景画让幼儿使用丰富的颜色和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自己眼中的秋景,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4. 制作秋天手工让幼儿使用多样的材料制作与秋天有关的手工,如:铜印秋叶、折纸果实、毛线小鸟等,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5. 听秋天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了解秋天的传说、风俗和寓意,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人文思考。
6. 秋天健康知识了解秋季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知识,如:多喝水、适当增加营养、做好保暖等,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秋天唱儿歌1.引导幼儿认真聆听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2.唱几遍整首歌,让所有幼儿都能掌握歌曲;3.整合活动内容,和幼儿唱响这首儿歌。
第二节:探寻秋天之美1.带领幼儿们一起到校园内或者附近的公园,观察秋天的特点和美丽;2.让幼儿自由地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可以说出句子、画出画作、写出文章等;3.整合活动内容,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节:绘制秋景画1.配发色彩艳丽的彩笔、彩纸等绘画工具;2.引导幼儿们从观察中汲取灵感,进行绘制;3.活动结束后,欣赏彼此的作品,一起分享绘画心得和体验。
第四节:制作秋天手工1.配发制作秋天手工所需的各种材料;2.给出手工方法或示范,并指导幼儿操作方法;3.帮助幼儿克服难点,让其制作的手工成品更加美观实用。
第五节:听秋天故事1.选择富有情感渲染力的秋天故事,如:《聪明狐狸》、《再见夏天,你好秋天》等;2.讲故事时需要朗读生动、情感真切、语调轻柔;3.在讲完故事后,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彩的秋天》一、教案目标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将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变化,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孩子们认识秋天的特点•培养孩子们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内容1.秋天的特点–天气变冷–树叶变黄–秋天的水果和蔬菜2.秋天的变化–捡秋天的落叶–感受秋天阳光的温暖–制作秋天的手工3.活动安排–秋天的感知游戏:通过触摸、闻味、视觉等感知方式感受秋天–秋天的故事分享:老师或孩子们分享关于秋天的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利用秋天的自然材料制作手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秋天的情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秋天的特点•多元化教学法:结合游戏、故事、手工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秋天五、教学准备•秋天的树叶、水果和蔬菜等实物•制作手工所需的材料•秋天的相关图片或故事书六、教学过程1.秋天的感知游戏–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手摸感秋天带来的不同感觉–给孩子们不同的秋天水果和蔬菜让他们去闻味,辨认2.秋天的故事分享–老师或孩子们分享一个关于秋天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3.制作秋天的手工–引导孩子们用秋天的树叶、果实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七、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老师可以评价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秋天的知识,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情况。
八、课后延伸老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继续学习秋天的知识,或是通过观察秋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分享给同学。
九、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成长。
以上为本节课《多彩的秋天》的教案,希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和充实的知识收获。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多彩的秋天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多彩的秋天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多彩的秋天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穗,红艳艳的枫叶,还有丰收的果实,无一不展现出秋天的美丽和丰饶。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天,我们为中班设计了一系列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视觉艺术:用颜料创作秋天的美景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将学习如何用颜料创造出秋天的美景。
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秋天的特点和景色,如红叶、稻谷、果实等。
然后,为幼儿准备一些水彩颜料和画笔,指导他们用黄色、红色、橙色等颜料画出秋季的风景。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表达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自然科学:观察飞翔的候鸟秋天是候鸟迁徙的季节,为了让幼儿亲身体验候鸟迁徙的奇妙,我们将组织一次观察候鸟的户外活动。
在园内找到一块开阔的地方,教师引导幼儿仰望天空,观察候鸟盘旋、排队、分列等飞翔的方式。
然后,教师会向幼儿介绍候鸟为何选择在秋季迁徙,以及它们是如何准确地找到迁徙的路线的。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学到候鸟迁徙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对自然的关注和探索精神。
音乐舞蹈:秋日颂歌音乐和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教师事先为幼儿选择一首轻快的歌曲,歌词中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然后,在班级里进行舞蹈排练,让幼儿跟着节奏和动作表演出对秋天的歌颂。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妙。
手工制作:打造独特的秋天手链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制作秋天手链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首先,教师会为幼儿提供一些材料,如纸板、彩纸、线等。
然后,教师会向幼儿展示如何剪纸板为秋天的形状,如树叶、果实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和形状,然后将它们串成手链。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还能感受自己创造的成果,增强自信心。
阅读活动:漫步在童话的秋天阅读是培养幼儿语言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组织一次阅读故事的小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9月份主题活动设计
(两周)
——《中秋节》
一、主题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
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二、教育目标预设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主题预设活动
四、主题网络预设
五、主题环境区角创设(一)环境设置
(二)活动区设置
(附)教案
社会活动:《中秋的来历》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 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
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
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音乐活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1.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2音乐、钢琴
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
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为什么要来看我们?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出示卡片"星星",问: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错误时再听一遍,问: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语言活动:《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含义,清晰地发好"光"、"霜"、"乡"的音。
2.能够背诵古诗,同时感受古诗美的韵律。
3.理解词语:"举"、"霜"、"故乡"。
活动准备:
1.古诗书《唐诗三百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介绍古诗的名字是:静夜思
(1)师:小朋友,画面上有什么?画上的人怎么样?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2)教师介绍诗人李白,让幼儿了解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好听的古诗。
(3)教师小结:《静夜思》就是讲了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自己家乡的事情。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1)师:在古诗中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逐句理解古诗的含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一层寒霜。
抬起来望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让幼儿感受到古诗中美的意境。
3、学习古诗《静夜思》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古诗。
(2)教师逐句教幼儿朗诵,提示幼儿发清楚"光"、"霜"、"乡"的字音,感受诗歌中的韵律。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受欣赏和感知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4、启发幼儿为古诗创编动作,并进行朗诵表演。
科学活动: 《嘟嘟龙买水果》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感知5以内属于凉的关系。
2、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到5的数字卡片。
五种不同味道的月饼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数字拍手。
教师拍手,让幼儿回答拍了几下,答对了就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1、让幼儿准确的认读1到5这几个数字。
2、出示月饼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
(幼儿完成)
三、玩买水果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老师现在饿了,想去买月饼吃。
可是老师想小朋友帮我买。
老师要什么味道的,小朋友就帮我拿什么,好不好啊?
2、开始游戏。
四、找找生活中的数字
1、让幼儿找找教师的墙壁上那些与数字有关呢?
2、引导幼儿说一说,1、2、
3、
4、5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音乐简谱中表示音符)
五、活动结束
美术活动:《菊花朵朵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毛笔在彩宣上绘画不同的菊花,体验水墨活动的乐趣。
2.认识菊花、喜欢菊花、乐意画菊花。
活动准备:
宣纸、笔、颜料、墨、范画。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导观察
1)天气渐渐变冷,你怕冷吗?有一种花也不怕冷,它是谁呀?——菊花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特征:
菊花长得什么样?象什么?有什么颜色?
3)小结:有的象弯弯的毛线、有的象瀑布、有的象妈妈的卷发、还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粉,长的都不一样,菊花的品种可真多呀。
二、讲解示范
1)出示底稿
瞧!我种的菊花已长出了绿绿的茎了,它会开出怎样的花呢?
这根茎上呢?(根据幼儿回答,示范画弯弯形、瀑布形菊花或小雏菊,提示毛笔竖起来画)花开了,还少什么?
2)出示完整作品,简单介绍叶子和背景(篱笆)的添画。
3)幼儿作画
三、你种的菊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来呢?真想知道,快点把它画出来吧!
1)提示幼儿画出不同姿态的菊花。
2)指导个别幼儿适当添画。
四、“菊花展览会”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来办个展览会,好不好?
1)你种了什么品种的菊花?谁来介绍一下(针对外形、姿态、颜色等的不同)2)对有添画的作品简单介绍,感受画面的丰富(可对比留白)
3)品尝菊花茶,自由参观菊展,结束活动
菊花又美丽又勇敢,你喜不喜欢它?它还可以吃呢!我请你们喝菊花茶,一边喝一边参观菊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