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 济南版

合集下载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课题】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了解细胞核的重要功能;2.掌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难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DNA与染色体、基因的关系。

【自主学习1】参考课本93-96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

2.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中,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这些遗传物质中。

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内存在一些能够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

4.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数目且形态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则。

5.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

其中DNA的中文名称为。

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为,是主要的生命物质。

6.DNA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叫做。

不同的基因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生物体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控制的。

7.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包含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包含基因。

一般情况下,由于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因此细胞内所包含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保证了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合作探究1】一、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其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成熟后,伞藻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性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观察下图,小组讨论思考:1.伞藻的性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控制的?2.通过该实验,你得到的启示?二、赫尔希蔡斯关于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噬菌体在入侵细菌时,不能进入细菌内,进入细菌的只是噬菌体的,但是在细菌中却能产生许多完整的噬菌体。

说明了什么?2.噬菌体的增值过程。

三、参考课本95页相关链接,分析回答:1.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2.核酸包括哪两类?3.哪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哪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课后练习】一、绘制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图。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寻找周妈妈”展示:三个妈妈和周杰伦的照片,让学生寻找哪一个是周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观察图片,思考、互动。

用学生比较喜欢的课题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点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明星周杰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顺利地切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探究一: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哪里?(1)观察实验材料伞藻A和B的特点(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克隆羊“多利”更像谁?为什么?思考: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什么结构控制的?2、伞藻嫁接实验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思考:伞藻C的伞帽形状是?为什么?克隆羊“多利”更像谁?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得出结论。

探究二: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存在的?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请你来思考1.观察下图,你能说出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何不同吗?2.观察下图,你知道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何特点吗?3.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这有什么意义?观察思考:1.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出现的;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

2.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形态()。

3.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教师尽量多的提供相关图文信息,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得出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新版济南版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物质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教材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遗传物质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变抽象为形象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重点)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难点)3.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点)4.描述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个概念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的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为了充分验证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首先对伞藻的嫁接实验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伞帽的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得出控制生物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结论。

另外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细胞核移植实验让学生大胆设计、推测,最后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证明结论。

重点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得到了强化。

难点突破: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认识染色体及其特点,然后引入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通过再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增强了学生直观认识,也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描述、制作模型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巩固和强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遗传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四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的属于遗传,不同的属于变异;早在18世纪人们就发现遗传现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济南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对双胞胎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现象。
2.提问:“你们认为遗传物质是什么?”让学生回顾已知的遗传知识。
3.布置思考题:“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思考。
4.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讲解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探讨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设置疑问:“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激发学生对基因作用机制的探究。
3.提出挑战:“你能解释这些遗传现象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设计思考题:“基因突变对生物有何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遗传物质的变异。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理解。
2.总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3.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及意义,强调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如“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等,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加深了对遗传物质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济南版【感悟目标】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4、认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问题导学】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探点一遗传的控制中心是哪里?一、1、什么是遗传呢?。

【练习1】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说明了生物的()A、进化现象B、适应现象C、遗传现象D、变异现象思考:兄弟姐妹之间非常相似是不是遗传呢?2、阅读“伞藻嫁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海生绿藻, 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2)、找出伞藻A和伞藻B 的特点伞帽形状:伞藻A 、伞藻B 伞藻颜色:伞藻A 、伞藻B (3)、简单描述该实验的过程思考?1、伞藻A和B不同的形状是由伞藻细胞的哪部分结构控制的?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

是的控制中心。

【练习2】小羊“多利”的诞生,是从白脸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移植到黑脸母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细胞融合后的胚胎移入黑脸母羊的子宫中,生下的小羊多利的面色应该是()A、白色B、黑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探点二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一、观察P74图4、4-2和P77图4、4—5人类染色体图谱,说出染色体的特点。

1、染色体的结构特点:(1)染色体: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可以看到细胞内存在着一些被。

(2)观察图4、4-2,完成下列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不同。

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 ________相同。

(3)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由____ ____和____ __组成。

济南版生物八上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济南版生物八上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A. 肯定是雄性 B. 肯定是雌性
C. 可能是中性 D. 无法确定
3、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是( )
A.一个 B.一对 C. 二对 D. 许多个
4、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有DNA组成
B.染色体主要有蛋白质和DNA组成
C.染色体有DNA片段组成
D.染色体有一条链状DNA组成。
课题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
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总结DNA的应用。
出示图片,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四、当堂练习
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说明了生物的( )
A. 进化现象 B. 适应现象
C. 遗传现象 D. 变异现象
2、克隆牛时,选用甲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 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 核植入甲牛的去核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 中,出生的克隆牛将( )
5、 什么是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6、每条染色体通常包含多少个DNA分子?每个DNA上包含多少基因?
7、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恒定的意义?
找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明确染色体的概念。
找学生回答第2个问题,明确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数目相同且形态相似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则有所不同。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4章 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济南版(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4章 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济南版(1)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习目标一、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

二、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

学习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

学习难点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利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一、初二生物上册(济南版)第四章第一节。

二、通读教材,结合肯本所给出的图片,认真分析归纳。

知识预备自主温习生物的大体特性,找出遗传特性一些常见的例子,并完成预习自测。

教材助读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伞藻实验)二、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___细胞核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DNA_______>___基因____四者的关系示用意。

预习自测一、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____,操纵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染色体是指:细胞内能被____________染成深色的物质。

3、染色体的化学成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要紧的遗传物质。

4、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那么的_______________结构,有许多与遗传相关叫做_______的片段。

五、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___________DNA分子,每一个DNA分子包括________基因。

预习自测题一、风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A、进化现象B、适应现象C、遗传现象D、变异现象二、克隆牛时,选用甲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育,掏出细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中,诞生的克隆牛将()A、确信是雄性B、确信是雌性C、可能是中性D、无法确信3、以下关于染色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染色体有DNA组成B、染色体要紧有蛋白质和DNA组成C、染色体有DNA片段组成D、成单存在课后反思课内探讨质疑探讨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操纵中心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讲义93页的观看与试探,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学
案济南版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
A、基因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辨能力情感目标:
认同“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科学观点。

学习关键:染色体、DN
A、基因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感悟(教师个案修订)导入正题展示陈佩斯父子图片,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观察、分析,回答亲代和子代相似的现象就叫遗传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学生结合以下自学思考题自学73页内容并认真观察图
4、475页内容,了解染色体的概念、数目和组成(1)什么是染色体?(2)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有什么特点?(3)染色体的化学成份是怎样的?学生讨论总结所学内容:
1、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不同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

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DNA结构特点同学们认真观察75页图示,学习讨论DNA 分子结构及细胞核、染色体、DN
A、基因之间的关系,并解决以下问题
1、DNA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

2、生物的不同特征是由控制的。

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3、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
A、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
4、为什么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生总结:画出细胞核、染色体、DN
A、基因之间的关系。

四、盘点收获: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测试:
1、下面关于染色体、基因、DNA的表述错误的是()
A、均位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C、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小片段
D、所有细胞核内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2、有关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描述,恰当的是()
A、染色体仅由DNA组成
B、每条染色体都有2 个DNA分子
C、 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
D、 DNA仅存于染色体中
3、下列对于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就是DNA
B、 DNA里含有很多基因
C、 DNA是双链,基因是单链
D、DNA里的每一片断都是基因
4、、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5、染色体的组成物质是()
A、基因和蛋白质
B、DNA和基因
C、DNA和蛋白质
D、遗传信息和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