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时间序列作业试题及答案 (2)

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判断题二、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三、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
()四、3.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五、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六、5.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2、×3、√4、√5、√。
七、单项选择题八、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九、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十、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十一、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十二、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十三、 3.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十四、十五、AHA12GAGGAGAGGAFFFFAFAF4.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习题作业-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二节习题作业和参考答案

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二节习题作业一、名词解释1.强化2.正强化3.负强化4.强化的依随性强5.普雷马克原理6.固定时间间隔强化7.变化时间间隔强化8.固定比率强化9.变化比率强化10.认知好奇心11.成就动机12.归因13.习得性无力感14.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对学习的外部控制,认为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在特制的实验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
3.强化程序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4.根据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关系,可将部分强化分为 和 。
5.人类在婴幼儿时期通常以三种方式的探究活动来表现他们的好奇心,这三种方式是:感官探究、 和 。
6.认知的好奇心分为 和 。
7.阿特金森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8.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另一类为。
9.海德在其提出的归因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 和 。
10.罗特根据“控制的位置”把人划分成“ ”和“ ”。
11.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 ,该现象最初由 通过实验发现。
三、判断下列各陈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降低的效果。
2.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的求知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
4.维纳(Weiner,B)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影响最大,具有代表性。
5.根据无力感的归因理论。
外部归因会产生个人的无力感。
四、简答题1.根据实验说明外部强化的副作用。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简述认知好奇心产生的条件和类型4.简单介绍“感觉剥夺实验”5.简述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6.简述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2.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软件工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

软件⼯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第六章作业题参考答案3.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 STARTIF p THENWHILE q DO f END DO ELSEBLOCK g nEND BLOCK END IF STOP 答:(1)流程图如图6-1所⽰:图6-1从伪码变成的程序流程图(2)该程序的盒图如图6-2所⽰:图6-2 从伪码变成的程序盒图4.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代表⼀个⾮结构化的程序,请问:(1)为什么说它是⾮结构化的?(2)设计⼀个等价的结构化程序。
(3)在(2)题的设计中你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吗?若没⽤,请再设计⼀个使⽤flag 的程序;若⽤了,再设计⼀个不⽤flag 的程序。
答:(1)通常所说的结构化程序,是按照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衡量,符合定义规定的程序。
图⽰的程序的循环控制结构有两个出⼝,显然不符合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因此是⾮结构化的程序。
(2)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少有两种⽅法可以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图6-3描绘了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盒图。
(a)解法1(b)解法2图6-3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flag)(3)不使⽤flag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法如图6-4所⽰。
图6-4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不⽤flag)8.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流图,计算它的环形复杂度。
你觉得这个程序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吗?C EXAMPLELOOP:DO WHILE X>0A=B+1IF A>10THEN X=AELSE Y=ZEND IFIF Y<5THEN PRINT X,YELSE IF Y=2THEN GOTO LOOPELSE C=3END IFEND IFG=H+REND DOIF F>0THEN PRINT GELSE PRINT KEND IFSTOP答:(1)该伪码的流程图如图6-8所⽰:图6-8 程序流程图根据该程序流程图,可得该程序流图如图6-9所⽰:图6-9 程序流图环形复杂度V(G)=流图中的区域数=流图中判定结点数⽬+1=6+1=7 (判定结点为:1、3、6、8、10、11)(2)该算法问题在于控制最外层循环的变量Z不仅没有经过初始化,并且在该循环内部没有任何有可能该变Z的语句。
武汉大学研究生慕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1.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
A、毕业后B、论文开题前C、论文答辨前答案:C 2.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 ),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A、一个第三方的独立审查平台B、隶属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C、一个学术机构创办的答案:A 3.论文检测是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 )的比较与揭示的分析。
A、相似度B、差异性C、分辨率答案:A 4.一稿多投的行为在是指( )向不同的报社或期刊社投稿的行为。
A、一人B、多人答案:A 5.李老师将他的一篇文章投到国内的某期刊社,被该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刊载,请问这属于“一稿两投”行为吗? A、属于B、不属于答案:B 6.( )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作品发表。
A、重复发表B、剽窃C、抄袭答案:C 7.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 )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A、校长B、学位授予单位C、学校学术委员会答案:C 8.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教育部规定( )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举报。
A、公安机关B、高等学校C、信访部门答案:B 9.2016年6月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C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答案:C 10.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 )处分。
处分。
A 、相应的学籍、相应的学籍B 、免于、免于C 、罚款、罚款答案:A 11. 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 A 、可以,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B 、不可以、不可以答案:A 12.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 )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初二数学下册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下册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中的数是有理数?A. πB. √3C. 0.5D. -√2答案:C. 0.52.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4B. 1C. 2D. √7答案:D. √73. 下列数中,哪个数是无理数?A. -5B. 3/4C. √10D. 2.5答案:C. √104. 若一个数是有理数,是否一定是整数?A. 是B. 否答案:B. 否5. 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的数是有理数?A. -3B. 0C. 7/10D. √5答案:A. -3第二节填空题1. -√16的值是____。
答案:-42. 已知√25 = ___。
答案:53. (√2 + √3)²的值是_____。
答案:5 + 2√64. (1/2)³的结果是_____。
答案:1/85. -√9的值是_____。
答案:-3第三节计算题1. 计算:(-5) + 7 + (-3) + (-1) + 8。
答案:62. 计算:4 × (-3) × (-2) × 5。
答案:1203. 计算:(-2) × (-3) × (-4) ÷ (-6)。
答案:44. 计算:3 - 4 × (-2) - 5 ÷ 5。
答案:55. 计算:(-√4) × √16 ÷ (-2)。
答案:4第四节应用题1. 已知a = √3,b = √2,请问 a² + 2ab + b²的值是多少?答案:52. 设有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 cm,求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为4√5 cm,面积为 5 cm²。
3. 一根长方形木板的宽度为√3 m,长度是2√2 m。
求该木板的面积。
答案:6 m²4.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10 km。
它先以60 km/h的速度行驶5 km,然后以30 km/h的速度行驶剩下的路程。
第六章 三元相图作业答案

第六章 三元相图作业答案Chapter 6 Ternary Phase Diagram作业1:30kg 成分为O (20%A ,50%B ,30%C )的合金与10kg 成分为Z (20%A ,10%B ,70%C )的合金熔化在一起后, 形成新合金x, 试求x 合金中A 、B 、C 组元的含量各是多少,并在浓度三角形中标出各合金。
解答:307050101030--=--=C C B B X X X XX B %=40%X C %=40%X A %=20%作业2:某三元合金K 在温度为t1时分解为B 组元和液相两个相的相对量2=L B W W 。
已知合金K 中A 组元和C 组元重量比为3,液相含B 量为40%, 试求合金K 的成分。
解答:BB L B X X BK KL W W --===100402 X B -40=200-2X B 3X B =240 X B =80% 已知 X A +XB=100%-80%=20%X A /X C =3故 X A =15% X C =5%作业3:A 、B 、C 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右图为其三元相图投影图。
已知合金O 的成分为80%A 、10%B 、10%C ,a 点的成分为60%A 、20%B 、20%C ,E 点的成分为50%A 、10%B 、40%C 。
(1)写出图中合金I 和P 的室温平衡组织。
(2)简要写出合金O 的结晶过程和室温平衡组织。
(3)计算室温下合金O 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解:(1) I :B+(A+B+C )P :(B+C )+(A+B+C )(2) 合金O 加热到液相面温度以上后,缓慢降温,首先遇到液相面Ae 1Ee 3A ,开始结晶出初晶A ,这时液相的成分等于合金成分,两相平衡相联结线的投影是AO 线。
继续冷却时,不断析出初晶A ,液相中A 组元的含量不断减少,B 、C 组元的含量不断增加,液相成分沿AO 的延长线变化。
当液相成分到达a 点时,开始发生三相共晶转变,L →(A+B )。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1.频率为500Hz 的波,其波速为3601-⋅s m ,在同一波线上位相差为 60的两点的距离为 [ ](A );24.0m (B );48.0m (C );36.0m (D );12.0m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3cos(1.0SI x t y πππ+-=,0=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 [ ](A)O 点的振幅为m 1.0-; (B) 波长为m 3;(C) a,b 两点间位相差为2π; (D) 波速为19-⋅s m .3、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则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 [ ](A) 0. (B)π21. (C) π. (D) π23.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314cos(10.0π+π=t y P (SI).(B) )314cos(10.0π-π=t y P (SI).xyOu(C) )312cos(10.0π+π=t y P (SI).(D) )612cos(10.0π+π=t y P (SI).5、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 = 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0cos()y A t ωϕ=+.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A) 00cos{[()/]}y A t x x u ωϕ=--+. (B) 00cos{[()/]}y A t x x u ωϕ=--+.(C) 00cos{[()/]}y A t x x u ωϕ=--+.(D) 00cos{[()/]}y A t x x u ωϕ=+-+. [ ]6、如图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 λ21=P S ,λ2.22=P S ,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1π+π=t A y ,则S 2的振动方程为 [ ](A) )212cos(2π-π=t A y . (B) )2cos(2π-π=t A y .(C))212cos(2π+π=t A y . (D))1.02cos(22π-π=t A y .二、计算题1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 (1) 分别求x 1 = 10 m ,x 2 =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x 1,x 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2、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S(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3、一列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波速u = 5 m/s 沿x 轴正向传播,原点O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 求解并画出x = 25 m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 (2) 求解并画出t = 3 s 时的波形曲线.4.一横波方程为 )(2cosx ut A y -π=λ, 式中A = 0.01 m ,λ = 0.2 m ,u = 25 m/s ,求t = 0.1 s 时在x =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6 一平面简谐波0=t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且向右传播,波速为,2001-⋅=s m u ,试求 (1)o 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的表达式;(3)m x 3=处的P 点振动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作业
一、选择题
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3
C.4
D.5
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 )
A.n1+1
B.n1+n2
C.n2+1
D.2n1+1
3.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
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
A.G,D,B,A,F,H,C,E
B.G,B,D,A,F,H,C,E
C.B,D,G,A,F,H,C,E
D.B,G,D,A,F,H,C,E
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
A.8 B.7 C.6 D.5
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
B 2N
C 2N+1
D 2N-1
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
A N-1
B 2N-1
C N+1
D 2N+1
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
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
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A.39 B.52 C.111 D.119
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
A.41 B.82 C.113 D.122
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4、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FCE,中序序列为DFBACE,后序序列为
三、应用题。
1、已知一棵树二叉如下,请分别写出按前序、中序、后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并将该二叉树还原成森林。
A
B
C
D
E
F
G
H
2 假设用于通讯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0.07,0.19,0.02,0.06,0.32,0.03,0.21,0.10
请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
五、算法设计题
1. 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编写算法,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2. 编写算法,求二叉树的深度。
*3. 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写出先序遍历非递归形式的算法。
参考答案:
一1 D 2 C 3 D 4 B 5 D 6 A 7 B 8.c 9B
二1 完全二叉树 2 2N N-1 N+1 3 2k-1 2k-1 2k-1 4 FDBECA
三
1 void search(BiTree &T){
if(T){
cou++;
if(T->lchild!=NULL&&T->rchild!=NULL) count++;
search(T->lchild);
search(T->rchild);
}
}
2
int Depth (BiTree T )
{ // 返回二叉树的深度
if ( !T ) depthval = 0;
else {
depthLeft = Depth( T->lchild );
depthRight= Depth( T->rchild );
depthval = 1 + (depthLeft > depthRight ? depthLeft : depthRight);
}
return depthval;
}
3 void PreOrder_Nonrecursive(Bitree T)//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
InitStack(S);
Push(S,T); //根指针进栈
while(!StackEmpty(S))
{
while(Gettop(S,p)&&p)
{
visit(p->data);
push(S,p->lchild);
} //向左走到尽头
pop(S,p);
if(!StackEmpty(S))
{
pop(S,p);
push(S,p->rchild); //向右一步 }
}//while
}//PreOrder_Nonrecur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