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第6章答案

统计第6章答案

单位产品成本(元) 65000 820 680
个体成本指数(%) 93 96 87
要求:据上述资料计算出成本总指数和由于单位成本降低所节约的生产费用额。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 解: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求出成本总指数: I p =
相对关系(6500/4500) = (714 / 640 ) * ( 9.10 / 7.03) 绝对关系(略) (2)总产值 = 职工总人数 * 生产工人比重 * 工人劳动生产率 相对关系(6500/4500) = (840 / 800)* ( 0.85 / 0.8 ) * ( 9.10 / 7.03) 绝对关系(略)
+2 -5 0
∑ ∑ 解: I q =
q1 p1 (1/ k p )q1 p1
品名
甲 乙 丙
合计
总额指数= 价格指数= 数量指数=
商品销售额(万元)
基期 w0
报告期 w1
价格变动 kp
(%)
个体指数
w1/kp
50 20 100
170
65
2
20
-5
120
0
205
相对变化 1.20588 1.00 1.20
总产值(万元) 4500 6500
职工人数(人) 800 840
其中:生产工人数 640 714
要求:
分析该企业 2004 年比 2003 年总产值增长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情况。
(1)生产工人数及劳动生产率两个因素的影响。 (2)职工总人数,生产工人比重及工人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的影响。
解:
年份
2003 年 2004 年
q0p0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武汉大学研究生慕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武汉大学研究生慕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1.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

A、毕业后B、论文开题前C、论文答辨前答案:C 2.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 ),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A、一个第三方的独立审查平台B、隶属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C、一个学术机构创办的答案:A 3.论文检测是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 )的比较与揭示的分析。

A、相似度B、差异性C、分辨率答案:A 4.一稿多投的行为在是指( )向不同的报社或期刊社投稿的行为。

A、一人B、多人答案:A 5.李老师将他的一篇文章投到国内的某期刊社,被该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刊载,请问这属于“一稿两投”行为吗? A、属于B、不属于答案:B 6.( )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作品发表。

A、重复发表B、剽窃C、抄袭答案:C 7.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 )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A、校长B、学位授予单位C、学校学术委员会答案:C 8.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教育部规定( )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举报。

A、公安机关B、高等学校C、信访部门答案:B 9.2016年6月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C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答案:C 10.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 )处分。

处分。

A 、相应的学籍、相应的学籍B 、免于、免于C 、罚款、罚款答案:A 11. 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 A 、可以,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B 、不可以、不可以答案:A 12.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 )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1.频率为500Hz 的波,其波速为3601-⋅s m ,在同一波线上位相差为 60的两点的距离为 [ ](A );24.0m (B );48.0m (C );36.0m (D );12.0m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3cos(1.0SI x t y πππ+-=,0=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 [ ](A)O 点的振幅为m 1.0-; (B) 波长为m 3;(C) a,b 两点间位相差为2π; (D) 波速为19-⋅s m .3、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则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 [ ](A) 0. (B)π21. (C) π. (D) π23.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314cos(10.0π+π=t y P (SI).(B) )314cos(10.0π-π=t y P (SI).xyOu(C) )312cos(10.0π+π=t y P (SI).(D) )612cos(10.0π+π=t y P (SI).5、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 = 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0cos()y A t ωϕ=+.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A) 00cos{[()/]}y A t x x u ωϕ=--+. (B) 00cos{[()/]}y A t x x u ωϕ=--+.(C) 00cos{[()/]}y A t x x u ωϕ=--+.(D) 00cos{[()/]}y A t x x u ωϕ=+-+. [ ]6、如图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 λ21=P S ,λ2.22=P S ,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1π+π=t A y ,则S 2的振动方程为 [ ](A) )212cos(2π-π=t A y . (B) )2cos(2π-π=t A y .(C))212cos(2π+π=t A y . (D))1.02cos(22π-π=t A y .二、计算题1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 (1) 分别求x 1 = 10 m ,x 2 =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x 1,x 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2、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S(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3、一列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波速u = 5 m/s 沿x 轴正向传播,原点O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 求解并画出x = 25 m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 (2) 求解并画出t = 3 s 时的波形曲线.4.一横波方程为 )(2cosx ut A y -π=λ, 式中A = 0.01 m ,λ = 0.2 m ,u = 25 m/s ,求t = 0.1 s 时在x =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6 一平面简谐波0=t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且向右传播,波速为,2001-⋅=s m u ,试求 (1)o 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的表达式;(3)m x 3=处的P 点振动表达式。

软件工程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 作业题参考答案3.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 STARTIF p THENWHILE q DO f END DO ELSEBLOCK g nEND BLOCK END IF STOP 答:(1)流程图如图6-1所示:图6-1从伪码变成的程序流程图 (2)该程序的盒图如图6-2所示:图6-2 从伪码变成的程序盒图4.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代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请问:(1)为什么说它是非结构化的?(2)设计一个等价的结构化程序。

(3)在(2)题的设计中你使用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吗?若没用,请再设计一个使用flag 的程序;若用了,再设计一个不用flag的程序。

答:(1)通常所说的结构化程序,是按照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衡量,符合定义规定的程序。

图示的程序的循环控制结构有两个出口,显然不符合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因此是非结构化的程序。

(2)使用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图6-3描绘了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盒图。

(a)解法1(b)解法2图6-3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用flag)(3)不使用flag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方法如图6-4所示。

图6-4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不用flag)8.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流图,计算它的环形复杂度。

你觉得这个程序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吗?C EXAMPLELOOP:DO WHILE X>0A=B+1IF A>10THEN X=AELSE Y=ZEND IFIF Y<5THEN PRINT X,YELSE IF Y=2THEN GOTO LOOPELSE C=3END IFEND IFG=H+REND DOIF F>0THEN PRINT GELSE PRINT KEND IFSTOP答:(1)该伪码的流程图如图6-8所示:图6-8 程序流程图根据该程序流程图,可得该程序流图如图6-9所示:图6-9 程序流图环形复杂度V(G)=流图中的区域数=流图中判定结点数目+1=6+1=7 (判定结点为:1、3、6、8、10、11)(2)该算法问题在于控制最外层循环的变量Z不仅没有经过初始化,并且在该循环内部没有任何有可能该变Z的语句。

第六章作业(答案)-(3)

第六章作业(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决策哪些不属于短期决策(D)A.生产决策B.追加订货决策C.定价决策D.设备更新改造2.以下项目中不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是(D)A.在生产多种产品品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优组合B.在自制零部件需要投入一定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对自制和外购方案进行选优C.寻找最佳的产品定价D.对联产品进一步加工所需要的新设备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3.下列决策那些不属于长期决策(D)A.扩建厂房B.更新设备C.新产品试制D.定价4.影响决策的因素不能肯定,且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确切预计,这类型决策成为(B)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定价决策5.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不同来分类,决策不包括(C)A.确定性决策B.风险性决策C.互斥方案决策D.不确定性决策6.某工厂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

若立即出售可获利5 000元,继续加工后再出售可获利6 510元,则继续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B)A.1 510元 B.5 000元C.6 510元D.11 510元7.下列成本中属于决策无关成本的是(B)A.机会成本B.联合成本C.可分成本D.差别成本8.当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不同产量的差别成本应主要考虑(B)A.总成本B.变动成本C.付现成本D.固定成本9.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增加生产量会使得企业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的条件是(B)A.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B.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产品成本C.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基础生产量的销售单价D.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每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数10.用统一设备生产甲产品还是乙产品的选择是通过比较甲、乙两种产品的________来进行的。

(A)A.边际贡献B.单价C.变动成本D.销售量11.对亏损的B产品是否停产,应根据下面方法来决策(C)A.看B产品亏损数是否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如能弥补,继续生产B.B产品亏损数如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也应停止生产C.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不应停止生产D.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应停止生产12.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________条件时,应当停产。

离散数学第六章作业答案

离散数学第六章作业答案
6.7图(a)(b)(d)无奇度顶点,故他们是欧拉图,
图(c)有两个奇度顶点,故存在欧拉通路。
6.10 画出一个无向图,使它
(1)即是欧拉图,又是哈密顿图:n(n≥3)阶圈都是欧拉图和哈密顿图。
(2)是欧拉图,不是哈密顿图:k(k≥2)个长度大于等于3的圈拼接的图是欧拉图。
(3)是哈密顿图,不是欧拉图:n(n≥4)阶圈上两个不相邻的顶点,加上一条边仅为哈密顿图。
(4)既不是欧拉图,也不是哈密顿图:综合(2)(3)得知,令圈的大小大于等于4。
画图如下
(1) (2)(3)(4)
6.15解:设无向图G=<V,E>,其中V={a,b,c,d,e,f,g}
E={(u,v)| u,v∈V且u与v会讲同一种语言}
如右图存在哈密顿问题,则他们可以围城一桌,
经观察,abcdefg恰好是一条哈密顿回路。
6.16 解:用 表示颜色i,i=1,2,3……6,设无向图G=<V,E>其中
V={V1,V2,V3,V4,V5,V6}
E=
由题意只,每种颜色至少与另外三种颜色搭配,故对于 均有d(
因此对于 均有d( )+d( )≥6
由定理6,9知,图中存在哈密顿图,设为
此时, 所代表的颜色进行搭配,从而这三种双色布恰好有6中不相同颜色。
6.18 解:做无向图G:每个放假能放一个顶点,楼外放一个顶点 ,一条边对应一扇门,他连接这扇门连接的两个房间中顶点或房间与楼外顶点,如图
依题意,若存在欧拉回路,则可以从南门进入,北门离开且走遍所有的房间且每个房门恰好经过一次。但图中 是三度顶点,所以G中不存在欧拉回路,亦不存在满足题意的走法。
6.1画出完全二部图
6.3 完全二部图 中,边数m为多少。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 存货决策5. 在存货决策中,( B )可以不考虑。

固定订货成本C.变动订货成本A. 采购部门的折旧费7.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 为(B )。

A. 订货成本 C.米购成本8.在储存成本中,凡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的多少及储存时间长短的 成本,称为(C )。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 D )。

A •每日消耗量B .每日供应量C .储存变动成本D .订货提前期 2 .某公司使用材料A ,一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每单位采购成本为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2000个,单位资本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全年用量为 8000个。

该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是( B )元。

3.某商品的再订购点为680件,安全存量为200件,采购间隔日数为12 天,假设每年有300个工作日,则年度耗用量为(C )件。

A . 11000B . 10000C . 12000D . 130004. ( D )不是存货的形式。

A .原材料B .在产品C .产成品D .应收账款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差旅费变动储存成本 A.订货成本 检验费.缺货成本 .储存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 当采购批量增加时,(AD )。

A.变动储存成本增加 B .变动储存成本减少 C •变动订货成本增加D.变动订货成本减少2. 按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当订货批量为经济批量时, (ABCD )。

A.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变动订货成本B.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C. 变动订货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D. 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3. 计算经济订购批量时,不需用的项目是( BD )。

A.全年需要量 B .固定储存成本 C.每次订货成本D.安全存量4. 在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下确定经济订购批量,下列表述 中正确的有(A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作业
6.1 列出从A={a,b,c}到B={1}的所有二元关系。

6.2 证明:R是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则
1)R是∪∪R上的二元关系; 2) ∪∪R⊆A。

6.3 求A={1,2}上的有三个元素的二元关系,并分析其性质。

6.4 在集合A={a,b,c,d}上找出两个二元关系R1和R2,使得R1∩R2=∅,且R12=R1,R22=R2。

6.5设R是A={a,b,c,d}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为{<a,a>,<b,b>,<a,b>,<c,d>},求
r(R◦R),s(R◦R),t(R◦R)。

6.6 已知R是非空集合上的二元关系,R满足:
1) R是自反的;
2) 如果<a,b>∈R,<a,c>∈R,则<b,c>∈R;
则R是等价关系。

6.7 设A={1,2,3},画出A上所有的偏序关系的哈斯图,如果是全序和良序的指出来。

第六章作业答案
6.1 列出从A={a,b,c}到B={1}的所有二元关系。

A×B={<a,1>,<b,1>,<c,1>}
其所有的子集也即所有A到B的二元关系共8个,为:
∅,{<a,1>},{<b,1>},{<c,1>},{<a,1>,<b,1>},
{<a,1>,<c,1>},{<b,1>,<c,1>},{<a,1>,<b,1>,<c,1>},
6.2 证明:R是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则
1)R是∪∪R上的二元关系; 2) ∪∪R⊆A。

1) R是∪∪R上的二元关系,即R是∪∪R×∪∪R的一个子集,就是证明
R⊆∪∪R×∪∪R
对于任意的x,y∈A
<x, y>∈R ⇔<x,y>⊆∪R⇔{{x},{x,y}}⊆∪R
⇒ ({x}∪{x,y})⊆∪∪R
⇒{x,y}⊆∪∪R
⇒x∈∪∪R ∧ y∈∪∪R
⇔<x, y>∈∪∪R
所以R⊆∪∪R×∪∪R成立,R是∪∪R上的二元关系
2) 对于任意的x
x∈∪∪R ⇒∃y(<x,y>∈R ∨ <y,x>∈R)
⇔∃y((x∈A∧y∈A) ∨ (y∈A∧x∈A)) (R⊆A×A)
⇔∃y(x∈A∧y∈A)
⇔ x∈A ∧ ∃y(y∈A)
⇒ x∈A。

所以∪∪R⊆A
6.3 求A={1,2}上的有三个元素的二元关系,并分析其性质。

A×A={<1,1>,<1,2>,<2,1>,<2,2>}
三个元素的子集,四个中任选3个,4种方法:
1) {<1,1>,<1,2>,<2,1>} 对称的;
2) {<1,1>,<1,2>,<2,2>} 自反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3) {<1,1>,<2,1>,<2,2>} 自反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4) {<1,2>,<2,1>,<2,2>} 对称的;
6.4 在集合A={a,b,c,d}上找出两个二元关系R1和R2,使得R1∩R2=∅,且R12=R1,R22=R2。

一个例子:
R1={<a,a>, <b,b>}, R2={<c,c>, <d,d>}
6.5设R是A={a,b,c,d}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为{<a,a>,<b,b>,<a,b>,<c,d>},求
r(R◦R),s(R◦R),t(R◦R)。

S=R ◦R={<a,a>,<a,b>,<b,b>}
r(R ◦R)= r(S)=S ∪S 0={<a,a>,<a,b>,<b,b>,<c,c>,<d,d>};
s(R ◦R)=s(S)=S ∪S -1={<a,a>,<a,b>,<b,b>,<b,a>};
t(R ◦R)=t(S)=S ∪S 2∪S 3∪S 4=S={<a,a>,<a,b>,<b,b>};
6.6 已知R 是非空集合上的二元关系,R 满足:
1) R 是自反的;
2) 如果<a,b>∈R ,<a,c>∈R ,则<b,c>∈R ;
则R 是等价关系。

要证明R 是等价关系,即证明R 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可传递性。

1)自反性:由已知确知。

2)对称性:
对于任意的x,y;
<x, y>∈R ⇒<x, y>∈R ∧ <x, x>∈R (R 具有自反性)
⇒<y, x>∈R (由条件2)可得)
故R 具有对称性
3)可传递性:
对于任意的x,y,z;
<x, y>∈R ∧<y, z>∈R ⇒<y, x>∈R ∧ <y, z>∈R (R 具有对称性)
⇒<x, z>∈R (由条件2)可得)
故R 具有传递性
R 是等价关系。

6.7 设A ={1,2,3},画出A 上所有的偏序关系的哈斯图,如果是全序和良序的指出来。

A 中有三个元素,所以,在哈斯图中有三个点,而点之间可有可无线。

当无线时:
当只有一条线时,哈斯图的形状为:
单个点可取3个中的一个,而连着的两个点上下有区别,应有两种方式,所以有3×2=6种图:
1
1
2
2
3
3
三条线的哈斯图只能是如下三种情况:
在情况a 下,A 中三个元素不同排列可构成A 上的不同偏序关系,共3!=6个即:
在情况b 下,由于顶端的两个元素地位相同,所以A 中任何一个元素置于底部另两个元素置于顶部,即可构成A 上的不同偏序关系,共3个即:
在情况c 下,类似b 可构成A 上的不同偏序关系共3个即:
所有的偏序关系共有19种。

a c
b
3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