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作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第六章 自测练习94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第六章 自测练习94参考(含答案)

题目:心的位置是()。

选项A:胸腔的前纵隔内
选项B:胸腔的中纵隔内
选项C:胸腔的上纵隔内
选项D:心包腔内
选项E:胸膜腔内
答案:胸腔的中纵隔内
题目:体循环起点是()。

选项A:左心房
选项B:毛细血管
选项C:右心房
选项D:左心室
选项E:右心室
答案:左心室
题目:右心房的入口是()。

选项A:上腔静脉口
选项B:左房室口
选项C:右房室口
选项D:肺静脉口
选项E:肺动脉口
答案:上腔静脉口
题目:卵圆窝位置是()。

选项A:在左心室内
选项B:在左心房内
选项C:在右心室内
选项D:在右心房内
选项E:在室间隔上
答案:在右心房内
题目:防止左心室的血逆流入左心房的瓣膜是()。

选项A:三尖瓣
选项B:二尖瓣
选项C:主动脉瓣
选项D:肺动脉瓣
选项E:冠状窦瓣
答案:二尖瓣
题目:以下称为弹性动脉的是()。

选项A:肺动脉
选项B:小动脉。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习题作业-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二节习题作业和参考答案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习题作业-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二节习题作业和参考答案

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二节习题作业一、名词解释1.强化2.正强化3.负强化4.强化的依随性强5.普雷马克原理6.固定时间间隔强化7.变化时间间隔强化8.固定比率强化9.变化比率强化10.认知好奇心11.成就动机12.归因13.习得性无力感14.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对学习的外部控制,认为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在特制的实验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

3.强化程序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4.根据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关系,可将部分强化分为 和 。

5.人类在婴幼儿时期通常以三种方式的探究活动来表现他们的好奇心,这三种方式是:感官探究、 和 。

6.认知的好奇心分为 和 。

7.阿特金森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8.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另一类为。

9.海德在其提出的归因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 和 。

10.罗特根据“控制的位置”把人划分成“ ”和“ ”。

11.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 ,该现象最初由 通过实验发现。

三、判断下列各陈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降低的效果。

2.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的求知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

4.维纳(Weiner,B)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影响最大,具有代表性。

5.根据无力感的归因理论。

外部归因会产生个人的无力感。

四、简答题1.根据实验说明外部强化的副作用。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简述认知好奇心产生的条件和类型4.简单介绍“感觉剥夺实验”5.简述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6.简述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2.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6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6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相对码) (绝对码)
e 输出
0
1
1
0
1
1
0
a
t
b
t
c t
d t
e
0
1
1
0
1
1
0
(b) 图 6-30 2DPSK差分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各点时间波形
6-7 在 2ASK 系统中,已知码元传输速率 RB = 2×106B,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 n0 = 6×10-18W/Hz,接收端解调器输入信号的峰值振幅 a = 40 μV。试求:
0
1
1
0
1
1
0
a
t
b
t
c t
d t
e
1
1
0
1
1
0
1
1
f
0
1
1
0
1
1
0
(b)
图 6-29 2DPSK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
(3)差分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及其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6-30(a)和(b)所示。
a
e2
DPS K
(t)
滤 带波 通

相乘 器
c
d
滤 低波 通 器
判 抽决 样 器
b 延迟Ts
定时 脉冲
(a)
带通滤波器 2 f2
cos(2πf1t)
低通滤波器
码元定时脉冲
uo(t)
抽样判决器
低通滤波器
cos(2πf2t) 图6-24 2FSK信号的解调原理框图
(3) 2FSK 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为
B2FSK | f2 f1 | 2 fs 2000 21000 4000(Hz)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一名词解释1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F)是指某种气体(液体)或气体(液体)混合物在操作压力和温度均高于临界点时,使其密度接近液体,而其扩散系数和黏度均接近气体,其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些有效组分,并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3 拖带剂: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是非极性物质,比较适合于脂溶性物质的萃取,但对极性较强的物质来说,其溶解能力明显不足,此时,为增加二氧化碳流体的溶解性能,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以增加其溶解能力,这种溶剂称为拖带剂或提携剂(entrainer),也称夹带剂或修饰剂(cosolvent,modifier)。

二简答题1 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答: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和精馏过程中,作为常规分离方法的替代,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优势特点是: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非常好;5)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制取,且在生产中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6)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达到萃取的目的,压力固定通过改变温度也同样可以将物质分离开来;反之,将温度固定,通过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容易掌握,而且萃取的速度快。

国开作业宪法学-第六章 本章练习09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宪法学-第六章 本章练习09参考(含答案)

题目: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要依据或参照的条件包括()。

选项A:民族聚居状况
选项B:民族关系
选项C:历史情况
选项D:经济发展条件
答案:民族聚居状况, 民族关系, 经济发展条件, 历史情况
题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三级制”,即()。

选项A:省级
选项B:乡级
选项C:县级
选项D:地级
答案:省级, 县级, 乡级
题目:根据香港《基本法》之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在外国无()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选项A:居留权
选项B:国籍
选项C:居住权
选项D:住所
答案:居留权
题目: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的有()。

选项A: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选项B: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选项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
选项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答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题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我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选项A:《宪法》第31条
选项B:中葡联合声明
选项C:《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选项D:宪法序言
答案:宪法序言,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葡联合声明
题目:我国采取()国家结构形式。

选项A:君主立宪制
选项B:共和制
选项C:单一制
选项D:复合制
答案:单一制。

统计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一、单项选择1、在抽样调查中,必须遵循(B )抽取样本A、随意原则B、随机原则C、可比原则D、对等原则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C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3、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D )A、登记误差B、计算误差C、记录误差D、抽样误差4、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B )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B、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C、两者均是确定值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5、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B )A、可能误差范围B、平均误差程度C、实际误差D、实际误差的绝对值6、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B、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C、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D、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A )A、随着总体标志变动程度的增加而加大B、随着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增加而减少C、随着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减少而加大D、不随总体标志变动度的改变而改变8、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B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D、不会随着抽样数目的改变而改变9、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B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10、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进行调查,其中有女生45名,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B )A、0.24%B、4.85%C、4.97%D、以上都不对11、抽样极限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D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12、若总体平均数X=50,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x=4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抽样极限误差为2 B、抽样平均误差为2C、抽样实际误差为2D、以上都不对13、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若总体方差已知,应当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样本方差中挑选出数值( C )A、最小的B、任意的C、最大的D、适中的14、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其他要求不变,则样本容量必须( B )A、增加2倍B、增加3倍C、减少2倍D、减少3倍二、多项选择1、从一个全及总体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因此(BCE)A、总体指标是个随机变量B、抽样指标是个随机变量C、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D、抽样指标总是小于总体指标E、抽样指标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总体指标2、抽样平均误差是(ABD)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C、总体指标的标准差D、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标代表程度的尺度E、样本指标的平均数3、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ACE)A、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B、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C、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D、最符合随机原则E、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推断的可靠程度的关系是(CD)A、允许误差范围越大,推断的可靠程度越低B、允许误差范围越小,推断的可靠程度越高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5、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ACDE)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样本各单位标志差异程度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D、允许误差的大小E、抽样的方法和组织形式三、计算1、某工厂有1500名职工,从中随机抽取50名职工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调查结果如下表:②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 存货决策5. 在存货决策中,( B )可以不考虑。

固定订货成本C.变动订货成本A. 采购部门的折旧费7.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 为(B )。

A. 订货成本 C.米购成本8.在储存成本中,凡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的多少及储存时间长短的 成本,称为(C )。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 D )。

A •每日消耗量B .每日供应量C .储存变动成本D .订货提前期 2 .某公司使用材料A ,一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每单位采购成本为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2000个,单位资本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全年用量为 8000个。

该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是( B )元。

3.某商品的再订购点为680件,安全存量为200件,采购间隔日数为12 天,假设每年有300个工作日,则年度耗用量为(C )件。

A . 11000B . 10000C . 12000D . 130004. ( D )不是存货的形式。

A .原材料B .在产品C .产成品D .应收账款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差旅费变动储存成本 A.订货成本 检验费.缺货成本 .储存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 当采购批量增加时,(AD )。

A.变动储存成本增加 B .变动储存成本减少 C •变动订货成本增加D.变动订货成本减少2. 按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当订货批量为经济批量时, (ABCD )。

A.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变动订货成本B.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C. 变动订货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D. 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3. 计算经济订购批量时,不需用的项目是( BD )。

A.全年需要量 B .固定储存成本 C.每次订货成本D.安全存量4. 在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下确定经济订购批量,下列表述 中正确的有(A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1.在DSS数字签名标准中,取p=83=2×41+1,q=41,h=2,于是g≡22≡4 mod 83,若取x =57,则y≡g x≡457=77 mod 83。

在对消息M=56签名时选择k=23,计算签名并进行验证。

解:这里忽略对消息M求杂凑值的处理
计算r=(g k mod p) mod q=(423 mod 83) mod 41=51 mod 41=10
k-1mod q=23-1 mod 41=25
s=k-1(M+xr) mod q=25(56+57*10) mod 41=29
所以签名为(r,s)=(10,29)
接收者对签名(r',s')=(10,29)做如下验证:
计算w=(s')-1 mod q=29-1 mod 41=17
u1=[M'w] mod q=56*17 mod 41=9
u2=r'w mod q=10×17 mod 41=6
v=(g u1y u2 mod p) mod q=(49×776 mod 83) mod 41=10
所以有v=r',即验证通过。

2.在DSA签字算法中,参数k泄漏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如果攻击者获得了一个有效的签名(r,s),并且知道了签名中采用的参数k,那么由于在签名方程s=k-1(M+xr) mod q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即签名者的秘密钥x,因而攻击者可以求得秘密钥x=r-1(sk-M) mod q,即参数k的泄漏导致签名秘密钥的泄漏。

4.2. 试述DSA数字签名算法,包括密钥产生、签名算法和验证算法,并给出验证过程正确性证明
参考ppt
4.4. 已知schnorr签名的密钥产生和签名算法,试给出验证方程,并证明其正确性。

参考ppt
5.1.试证DSA签名中两次使用相同的会话密钥k,是不安全的
分别给出对m1和对m2的签名表达式,然后将两个关于s的方程联立,这时如果会话密钥k 相同则可直接解出k和秘密钥x,证明过程可根据此思路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