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解析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单选题1.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新吸收的物质是()A.无机盐B.水C.葡萄糖D.尿素2.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甲是()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3.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图为一个肾单位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②内形成的液体是原尿C.③代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D.④代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M表示相应的结构。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M表示肺,a表示肺动脉,那么b中的氧气会增加B.如果M表示心脏,b表示主动脉,那么b与右心室相连C.如果M表示小肠,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D.如果M表示肾脏,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尿素含量减少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下列对人体皮肤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头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B.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D.人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6.尿素在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的含量变化如图,AB段表示()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出球小动脉7.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B.3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C.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的通透性发生改变D.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8.为验证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研究人员截取了一段兔的肾小管,在一端注入液体,另一端收集液体,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入的液体成分与兔的血浆成分相同B.收集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能会降低C.收集的液体中无机盐含量可能会升高D.收集的液体中尿素的含量可能会升高9.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绝大部分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中考生物必背考点——专题07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07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代谢废物 指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由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分等物质,叫做代谢废物。
(或叫代谢终产物)排 泄 指把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二氧化碳、汗液和尿液等的排出) 排 遗 指把消化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粪便)排泄的途径少量水分和二氧化碳 以气体形式 由“呼吸系统”排出 部分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以汗液形式 由“皮肤”排出大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 以尿液形式 由“泌尿系统”排出排泄的意义(1)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人体内水分与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3)调节体温。
图示图示图解⚫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
⚫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
⚫ 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3、肾单位每个肾脏约由100多万“肾单位”构成的,“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4、尿液的形成步骤 过程图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单位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
温馨提示⚫ 由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和入球小动脉中血液相比,尿酸、尿素、水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减少。
⚫ 尿液中尿素、无机盐的浓度都高于原尿,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水。
⚫ 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 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2020年中考生物第二轮复习资料——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0年中考生物第二轮复习资料——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班级 姓名一、知识要点(一)人体废物的排出1.排泄是指人体代谢终产物如 、 和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属于 。
水、二氧化碳通过 系统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 系统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 排出2.泌尿系统是由 、 、 、 组成, 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3.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 ,它由 、 和 等部分组成。
4.请体会血液和尿液的关系:(尿的形成)5.尿的排出途径:肾脏→→→→体外6.排尿的意义是。
7.人粪尿中含有等无机盐,同化肥相比,它具有等优点。
8.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有、和等,所应用的原理是。
(二)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的特点是:导管,分泌物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并随着输送到全身各处。
如、、、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调节,但也受到的影响。
(三)神经调节外膜:、眼的眼球壁中膜:、结构内膜:即,含有感光细胞内容物:房水、、成像于1.眼和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视觉神经冲动―――→→→形成视觉近视及预防: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度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方,可配戴镜矫正。
外耳:、耳的结构中耳:、、内耳:、、(内有听觉感受器)振动2.耳和听觉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神经冲动――――→→→形成听觉耳的保护:极强的噪声:会破裂,使人失去听觉,遇到巨大声响,应迅速张口,使张开,保持大脑:具有、、等功能区3.神经系统小脑:使运动,维持的组成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等的生命活动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包括和两部分。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复杂的即人体内的信息系统。
概念:人体通过,对外界或的各种5所发生的有的类型:反射和反射6.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例1.(南通)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 )A.尿素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例2.(盐城)右图是原尿中某种物质在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其浓度变化示意图。
2020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c.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⑨ 出球 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 血管网。
(3)肾单位的血液循环途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 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4)肾单位的血液循环特点 a.有两个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完成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 管外的毛细血管网完成物质交换,为肾单位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废 物。
( C)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肾小管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解析】膀胱有储存尿液的功能,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故A错误;当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
盐、尿素、葡萄糖会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1)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⑤ 肾小球 、⑥肾小囊 和⑦肾小管 等部分组 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
(2)肾单位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a.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 球小动脉。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考试要求】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尿液的形成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尿液形成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①过滤作 用和②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
(2)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原尿的形成和尿液的形成。 a.原尿的形成:主要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③ 过滤 作用。血液流经肾 小球时,除了④ 血细胞 和⑤ 大分子蛋白质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⑥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b.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⑦ 葡萄糖 和部 分无机盐等被⑧ 肾小管 重新吸收到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剩下的水、 一部分无机盐和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血液→⑨ 肾小球 →肾小囊→⑩ 肾小管 →尿液。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及解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及解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下图是肾小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①的名称是()A.肾孟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球【答案】D【解析】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因此图中①的名称是肾小球。
2.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入球小动胀,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B.健康的人结构④中的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④中的葡萄糖重新回到血液的途径是④→⑤→⑥D.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只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答案】D【解析】A、图中是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不符合题意;B、④中的液体称为原尿,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一个健康人的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④肾小囊中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不符合题意;D、人体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以汗波的形式排出,符合题意。
3.如图为研究肾脏的功能时,科学家对健康人的某结构进行微管穿刺,取出少量液体做分析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都是小动脉B.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C.③内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D.③内液体大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答案】D【解析】A、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都是小动脉,不符合题意;B、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②是肾小囊腔,④是肾小管,②内含有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不符合题意;D、③内液体为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大量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剩余少量的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符合题意。
2020广东中考生物学总复习第11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6.(2018·大庆市)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其中②内形成 的液体是( C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7.(2017·兰州市)人体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依 次是( B ) A.过滤作用和渗透作用 B.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和过滤作用 D.重吸收作用和渗透作用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8.(2017·海南省)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B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9.(2017·南充市)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B) A.
B.
C.
D.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4.(2018·滁州市)人体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B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肾脏→输尿管→尿道→体外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5.(2018·威海市)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 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肾单位 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肾单位由③④组成 B.③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 C.④中的液体成为原尿 D.⑤具有重吸收功能
备考训练
●课后提升
12.(2019·烟台市)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
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 mg/dL。某人被
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
值应该是( D )
A.4 mg/dL
B.15 mg/dL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带解析)

2020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D.肾小囊【解析】选C。
本题考查尿的形成。
肾单位是尿形成的基本单位,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尿量增多,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作用受到影响。
2.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成分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其可能的原因是( )A.肾小球过滤异常B.胰岛素分泌异常C.肾小管重吸收异常D.营养过剩【解析】选A。
当人患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高,正常情况下不能被过滤的大分子蛋白质也被过滤出来,因此原尿中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这些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只能随尿液排出,故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可能的原因是肾小球过滤异常。
3.我们喝的水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可以不经过(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动脉D.肾静脉【解析】选D。
人喝的水首先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才能形成尿液。
人喝的水从吸收进入血液到排出体外所经历的途径是:水→消化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4.右图表示人体皮肤的结构,在炎热环境中,加快散热依靠其中的( )A.1和2B.1和4C.3和5D.2和3【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图中1是角质层;2是血管;3是汗腺;4是皮下组织;5是皮脂腺。
其中,和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血管和汗腺。
当环境温度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多,汗液蒸发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分析某健康人①②③结构中液体的物质浓度,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浓度大小A 蛋白质①=②B 无机盐①<②C 葡萄糖②=③D 尿素②<③【解析】选D。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3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肾单位的结构 1、肾单位由 肾小球 、 肾小囊 和 肾小管 组成。 ①肾小球:是 毛细血管 球,由 入球小动脉 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
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③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 毛细血管 (由 出球小动脉 分出的
)。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肾动脉 肾 脏 肾静脉 静脉血
泌尿系统的 组成示意图
9
考点二 泌尿系统的组成
1、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肾脏 。
10
考点三 尿的形成和排出
1、 肾单位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多万肾单
位。
肾单位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11
考点三 尿的形成和排出
4
( D )2. 汗液、尿液和呼出的气体中都含有的成分是
A. 无机盐 C. 尿素
B. 二氧化碳 D. 水
( C )15.(2020·泰安)如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 泌量随外界温度变 化的曲线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外界温度低于24 ℃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 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
8.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葡萄糖过滤到肾小囊腔中,至少要经过几层 细胞膜( D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考点三 尿的形成和排出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因为肾 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 用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 间断的,因为有膀胱能暂时 贮存尿液。
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19
三、训练与提高
四、中考真题演练
3.(2018齐齐哈尔)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则此人肾单位中发生 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单选题1.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不同结构,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A.肾小管、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滤过作用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D.肾小球、滤过作用【答案】A【解析】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因此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故选:A。
2.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流出的液体分别是()A.原尿、动脉血、尿液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D.动脉血、尿液、原尿【答案】B【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
故选:B 3.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不包括()A.排粪便B.呼出气体C.出汗D.排尿【答案】A【解析】经过了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进入消化道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人体,称为排遗。
故A符合题意。
4.小刘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判断小刘病发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体D.肾小管【答案】A【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导致的。
故选:A。
5.如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①肾、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思考解答。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II为肾小球,则曲线乙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B.若II为胰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胰液含量的变化C.若II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D.若II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答案】D【解析】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Ⅱ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血管Ⅰ是入球小动脉、Ⅲ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在Ⅰ、Ⅲ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氧气含量变化不大,A不正确;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
B不正确;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吸收了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增加,消耗氧气,氧气减少,所以若甲表示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C 不正确;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里氧气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肺泡,肺泡里的氧气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正确。
7.人体每天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B.肾脏由许多肾单位组成C.尿素只能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D.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正确;肾脏大约由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肾小囊组成,B正确;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因此尿素只能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说法不正确,C错误;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确。
8.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肾单位的某些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大分子蛋白质经1进入2中C.健康人的3和4中都不含血细胞D.健康人的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答案】C【解析】1(肾小球)的两端分别连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而不是小动脉和小静脉,A错误;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1滤过到2中,B错误;正常人的3原尿和4尿液中都不含血细胞,C正确;当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4尿液,因此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而4中没有葡萄糖,D错误;9.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答案】D【解析】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是动脉血,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A错误;从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但二氧化碳仍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B错误;流入肾脏的动脉血中氧的含量较高,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氧的含量较低,C错误;图中肾小球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
10.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简图,下表中的甲、乙、丙代表从肾脏不同部位抽取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主要成分甲乙丙蛋白质7.00 0.00 0.02葡萄糖0.10 0.00 0.10尿素0.03 2.00 0.03无机盐0.75 1.28 0.75A.血液A流经的血管是入球小动脉B.血液B和血液A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增加C.表中甲可能抽取自肾小囊腔D.表中乙与丙相比没有葡萄糖,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答案】D【解析】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简图,血液A流经肾脏的血管A是肾动脉,里面流动脉血,A错误;血液B是肾静脉内的静脉血和肾动脉内的A血液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减少,B错误;甲是血浆存在于肾小球中,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C错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所以健康人的尿液没有葡萄糖,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正确11.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③④组成,其中②内的血细胞浓度明显升高B.③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②的两端都连毛细血管C.④中的液体称为原尿,流经⑤后变为尿液D.肾单位内血液的流向是: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A错误;③肾小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相连,B错误;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⑤肾小管后,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C正确;肾单位中尿液的形成途径是:①入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而血液的流向是: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D错误。
12.将表格内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如图方框中,其包含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标号 1 2 3 4 5A 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 神经神经纤维神经元树突轴突C 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D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故A正确;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故B错误;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故C正确;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故D正确。
13.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静脉B.肾小体是由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组成C.⑤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尿素的功能D.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答案】D【解析】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肾小体是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组成,而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肾单位,B错误;⑥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而不是肾小管,另外肾小管也不重吸收尿素,C错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不含葡萄糖,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