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中心初级中学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用语专题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中心初级中学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用语专题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级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用语专题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级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用语专题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级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用语专题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化学用语专题复习1、元素符号:书写:第一个字母要______;第二个字母要______(一___二___)氢_____、氦_____、碳_____、氮_____、氧_____、氟_____、氖_____、钠_____、镁_____、铝_____、硅_____、磷_____、硫_____、氯_____、氩_____、钾_____、钙_____、锰_____、铁_____、铜_____、锌_____、银_____、钡_____、铂_____、金_____、汞_____、碘_____(练习) 现有大写字母N、H和小写字母 a、e、g,你能写出哪些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2价的Fe叫,+3价Fe的叫,+1价的Cu叫,+2价的Cu叫3、原子团及化合价:硫酸根______、碳酸根________、硝酸根________、氢氧根__________、铵根__________二。

主要内容提示1. 化学式的书写方法(1)单质:气态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规律: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固态非金属单质:规律:直接用元素符号(碘除外)。

【九年级】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

【九年级】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

【九年级】初三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可以生产,时期可以冶铁、炼钢。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4、蜡烛冷却实验(1)火焰:、、。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水麻元显恭放进火焰中。

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的方法h2o:。

co2:。

(4)点燃后:存有白烟(为),熄灭白烟,。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

6、化学实验(化学就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7、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与与量筒内。

仰头读数时,读数必须比实际值,俯瞰读数时,读数必须比实际值8、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通常药品秤时,在两边纸盒中各摆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

干燥的或具备腐蚀性的药品(例如),放到中秤。

当物码倒转时,实际质量为。

9、一般固体药品放在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中),10、按实验所须要丢弃药品。

例如没表明用量,应当挑,液体挑,液态。

1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块状及条状药品:用托盘1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蕴含法:挑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当,(以免残余液泣不成声而锈蚀)。

拎起至试剂瓶,将瓶口试管口边缘,缓缓地转化成试剂,蕴含完,砌上瓶盖,标签,摆回去原处。

13、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倒入试剂时,滴管必须碱液b、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以免被试剂腐蚀c、滴管用许,立即用水冲洗整洁(的滴管除外)14、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容器,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松开手掌,导管口部,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15、物质的冷却(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试管受热时先,再。

(2)冷却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冷却时并使试管与桌面约变成角,受热时,先使试管,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6单元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6单元

化学复习教学案 第六单元知识回顾:(一、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比较)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__,____溶于水,液氧是____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____,____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__, ____溶于水。

____是CO 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____,____溶于水。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____的物质,石墨是____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的____性,焦炭用于____,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____。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二、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比较)1、H 2和O 2的现象是:发出____的火焰。

CO 和O 2的现象是:发出____的火焰。

2、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① 可燃性 H 2 + O 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____ CO + O 2— H 2的爆炸极限为____________C + O 2— (氧气充足) C+ O 2— (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 H 2 + CuO — 黑色粉末变成____,同时有____出现C + CuO — 黑色粉末变成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___的气体 CO + CuO — 黑色粉末变成____,产生____________的气体3、CO 2 ①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物质燃烧。

②与水反应: CO 2 + H 2O — (紫色石蕊变____色)③与石灰水反应: CO 2 + Ca(OH)2— (检验CO 2的方程式)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O 2 + C —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是氧化剂)(三、物质的制备、除杂、检验、鉴别) 3.制法1、 ①原理:实验室制CO 2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1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1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回顾: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基础科学。

二、化学的发展史?三、绿色化学:又称____________,主要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者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B、潮解C、水变成冰D、物质燃烧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_____性、_____性、_____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例题】: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F、铁生锈;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火焰:焰心、______(最明亮)、______(温度最高)(2)如何检验产物?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空气一、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燃烧,产生出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须易与氧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①不能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②不能用木炭、硫: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不能用镁条:因为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测定值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三、空气污染及防治【巩固练习】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作用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C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足量的汞几乎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2.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3.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 ”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宇宙航行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D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含量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平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2)汽车尾气——CO (有毒)、NO 2(酸雨) (3)化石燃料的燃烧——烟尘、SO 2(酸雨)危害以及问题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本身无毒且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 、SO 2、NO 2、O 3、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水槽中液面下降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烧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8.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D )A、本实验中所用的铜粉需要过量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10.下列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D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12.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D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由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海水、食盐水、各种天然水的等判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找出另种物质即可判断为混合物【注意事项】1、“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__________(90多种)__________(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_____态(汞为____态),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物理性质:(2)大多数呈_______色(铜为_______色,金为_____色)(3)有良好的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3、金属之最:(1)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_____: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铝>铁)(5)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6)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7)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8)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9)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_____、_____、_____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_____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5、合金: __。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________,硬度比各成分_______,抗腐蚀性能______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_________含碳量______________合金_____合金_____合金钛和钛合金1、金属材料不锈钢:含____、______备注紫铜即为纯铜熔点低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例题1】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例题2】家用铁制的锅铲尾部加一木柄,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不易导电⑥有光泽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化学方程式)2、金属 + 酸→ ________+ 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化学方程式)3、金属 + 盐→ ________ + _______(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法冶金”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金属活动性由_____逐渐_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_____,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_(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_____酸、_____酸除外)(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中置换出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期知识点复习学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就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见教材P32。

5、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6、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7、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2、判断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扇闻法②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左右托盘上各垫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 ;③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砥码应用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读数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精确到0.1g)误差在称量药品时,若将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未使用游码时,实际称取的质量(“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使用游码时,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实际称取的质量4.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注意事项取用较多量液体倾倒①标签朝向,以防流出的药品腐蚀标签。

②瓶口试管口,防止液体洒出③试管稍稍倾斜,防止液体洒出;④瓶塞应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取用少量液体胶头滴管滴加滴管下端应该垂直悬空与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不能接触容器壁取一定量液体特别提醒: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使用后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b.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量筒和胶头滴管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在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读数时量筒应放置在水平桌而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特别提醒:a.读取量筒数值时,仰视会使读数偏,俯视会使读数偏;b.量取液体时,选取量筒的量程要等于或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且越接近越好;c.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稀释浓硫酸,不能加热量筒,不能用量筒作反应容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使用加热;②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③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④禁止用嘴吹灭,应用盖灭。

⑤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6.物质的加热固体的加热试管外壁应保持干燥,试管口可防止。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液体的加热试管应与水平方向成,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单质
60
4、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
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
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原料:和
2.原理:
3.实验装置(请画图)
4.收集方法:
5.验满方法:
6.检验方法:方法:
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元素和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溶于水。

降温条件下,会变为体,称作“”。

2、化学性质:
既燃烧,也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1)一般情况下CO
2
与水反应:
(2)CO
2
若在水中先加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
(3)CO
2
现象:
该反应的用途:
应用:
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是:
在刚抹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盆炭火,墙壁变得更湿的原因:
实验室里久置的石灰水上层会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温室效应:
怎样防止温室效应: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燃烧现象:
(2)还原性:
现象:
(3)毒性:
三.几种无色气体的鉴别方法:
的鉴别:
CO
2
1.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
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中,
2
观察现象。

生成的方法:可用内壁附有 2.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
2
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检验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CO
的方法是:可向燃烧后的集
2
气瓶中倒入少量的观察现象。

CO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没有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变,证明被检气体是CO。

也可将其通入灼热的CuO:
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H
2
上方有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变,证明被检气体是H
2
的检验: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CH
4
上方有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变,证明被检气体是CH。

4
的检验:
O
2
的检验:
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