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

合集下载

钱钟书

钱钟书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陈福田、吴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想挽留他,希望他进研究院继续研究英国文学,为新成立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可他一口拒绝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率真狂傲可见一斑。
●痴气率真,未将直气折王侯
虽然是学者,但钱钟书处理起平常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个“道貌的儒者”,生性率真的他反而有某些学者所不具备的痴气,甚或是“凶玩”。
无论别人如何褒贬,钱钟书却等闲视之,1989年《钱钟书研究》编委会成立,他对这事却极力反对,曾向发起人之一、学者舒展抗议:“昆仑山快把我压死了。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又说:“读书人如叫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然后又老老实实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也。”
●横扫清华,风华绝代的幽默才子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
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钱钟书谦逊的例子

钱钟书谦逊的例子

钱钟书谦逊的例子
钱钟书是一位非常谦逊的学者,他的谦逊例子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在一次与编剧孙雄飞和导演黄蜀芹的谈话中,孙雄飞向钱钟书及其夫人杨绛讨要他们的菱并请签名题字。

钱钟书微笑着将《围城》一书摊开,将毛笔微蘸墨汁,然后称孙雄飞为“兄”,并在扉页上写下“雄飞兄存览”五个字,作为他们一段文字之交的纪念。

2、对于年轻人,钱钟书一向以友相待,不摆长者和老师的架子。

王水照曾师承钱钟书,不敢说自己的本领“如孙悟空所谓自家会的”。

一次见面对钱钟书说:“我是您的学生,有‘文’可证。

当年我的进修计划和您的审批意见俱在,白纸黑字。

”钱钟书听了大笑:“给你写的题签,特地盖上我的印章,已经表示咱们的交情了。

”但事后写信,钱钟书仍以平辈待之,称王水照为“贤弟”“贤友”“吾兄”。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钱钟书的谦逊和友善,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格高尚,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

散文家:钱钟书(中国)人物简介

散文家:钱钟书(中国)人物简介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钱钟书:中国著名散文家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钱钟书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钱钟书的出生背景与家庭环境

钱钟书出生于1910年,江苏无锡人
• 父亲钱基博是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 母亲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

家庭环境对钱钟书的影响
• 《围城》的幽默讽刺,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
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
• 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展现了人生的百态
• 《围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
• 散文幽默、讽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谈艺录》的文化艺术随笔
作品简介
• 《谈艺录》是钱钟书的一部文化艺术随笔,探讨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问

• 通过对人性、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钱钟书独特的思想魅力
• 《人·兽·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04
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钱钟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钱钟书的影响
• 钱钟书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钱钟书的散文语言优美、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 善用典故、谚语,丰富散文的内涵
• 散文中充满智慧和哲理,引人深思
• 文字幽默、讽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通过修辞手法,展现了钱钟书独特的文学才华
钱钟书散文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
文化内涵
• 散文中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展现了钱钟书深厚的文化底蕴

钱钟书生平简介

钱钟书生平简介

钱钟书生平简介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一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

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

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

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

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

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

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

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

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1998年12月19日,中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著作:193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1941《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5《猫》(讽刺小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7《围城》(著名长篇小说)1948《谈艺录》(1949年6月版)1958《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1978《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1979《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1980《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1981《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1984《也是集》《谈艺录》(增订本)(中华书局9月版)1985《七缀集》1988《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1995《槐聚诗存》1996《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版)2003《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3卷本影印版(商务印书馆7月版)2005《宋诗纪事补订》2011《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全20册影印版(商务印书馆8月版)(《容安馆札记》)《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尚未出版)。

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生平简介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钱钟书简介最开始听说钱钟书这个名字是上学时学的那篇叫《围城》的文章,接下来就说说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说的是钱钟书一生的简要介绍,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家,创作了四篇散文,一篇小说和十五篇学术著作。

钱钟书,1910年的时候江苏无锡出生,他家是一个教育世家,正是因为这种环境,在钱钟书十五岁那年,他开始系统的阅读,这么过了四年,好习惯也带来了好的结果,钱钟书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就读清华大学的外国语文系。

在探索知识的海洋中,又过了三年,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前,钱钟书遇到了未来的另一半,杨绛,恋爱一年,两人就订婚了,订婚后的钱钟书依旧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就在1935年,钱钟书第一名成绩成了英国的留学生,他的另一半也跟着去了。

去了英国,钱钟书更发奋了,仅过了两年,钱钟书就获得了牛津大学学士学位,而就在这一年女儿钱媛出生。

这样的一个人才,在1938年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国了,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次年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写出的好文章也越来越多了,这些文章对后人的影响那是非常大的。

1998年的时候,残忍的疾病没有放过这位伟大的人物,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他的这一生真可谓,重于泰山。

钱钟书和杨绛钱钟书和杨绛都是中国的栋梁,他们有着相同的志趣,但是他们有一点不同的是杨绛还是一个戏剧家,他们生活在一个朝代,命运让两个人成为校友,最后又成为相濡以沫。

钱钟书是1910年出生在江苏,而杨绛则是1911年出生在北京。

钱钟书和杨绛在1932年之前那就是两个个体,钱钟书少时是跟着大伯的,在他十一岁那年,大伯就去世了,虽然他还有父亲,但是父亲只能支付得起一部分钱,钱钟书就靠着自己的懂事度过了那段日子。

钱钟书的故事

钱钟书的故事

钱钟书的故事钱钟书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钱钟书出生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校长,母亲是一位教育家,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留学于美国,学成归来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文学研究工作。

钱钟书的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爱情故事。

他与杨绛相识于美国留学期间,两人情投意合,相濡以沫,最终结为夫妻。

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他们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一起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除了爱情故事,钱钟书还有许多令人敬佩的品质。

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著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智慧和幽默,对人生、社会、人性等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钱钟书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在中国历经动荡的年代,他曾多次遭受政治斗争的冲击,甚至被迫离开故乡,这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即便在逆境中,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地创作和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钟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创作,不断探索。

他的爱情故事也告诉我们,真挚的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人生的坎坷,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总而言之,钱钟书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故事,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创作,不断探索,与爱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人生的坎坷,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故事10则

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故事10则

钱钟书先生的故事关于钱钟书先生的故事10则导语:钟书先生将他的博学和才华不但写进了他的书里,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时地流溢出来,使世人为之惊佩与赞叹,为之敬仰!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被窝里吃蛋糕1994年10月30日这天,是夏衍先生的生日,夏先生让自己的女儿给因病住在医院的钱钟书先生送来一块蛋糕。

钱先生胃口大开,兴致勃勃地坐病床上手托着蛋糕品尝。

偏巧在这个时刻,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摄影记者,夜袭队进庄般溜进病房,蹲身蹭步,跪姿***。

开始拍时钱先生并没有理会,咬嚼如初。

天下人的后脑勺模样一般,而要显“庐山真面目”还需转个180度,渐渐地这位记者胆子壮了起来,虎跃龙腾般转到钱先生正面拍摄。

措手不及的钱先生为了保护尊容撩起被子,连头带蛋糕一起捂了进去,全然不管白、红奶油弄得满头满身满被子。

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弄得这位摄影记者哭笑不得,面露窘态。

香港某报刊记者闻悉此事情节,略事渲染,撰写了《被窝里吃蛋糕的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知此文后,引用了那位摄影记者的话:“真不给面子。

”八十四,未必死钱钟书先生在1994年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关心他的各界人士无不担心,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盖因这两个岁时为人生的大坎。

这年钱先生正好84岁,亲朋好友们在别人面前谈起他时都报以先生的虚岁。

遍读天下奇书、童心未泯的钱钟书先生知道后哈哈大笑:“钱某68岁的时候,没成大款呀。

88岁的时候要成新资产阶级了。

”这84岁的大坎是奈何不了他这个无神论者的。

简·芳达是左派国际红星1979年3月,钱钟书先生随中国社科院派出的代表团出访美国、法国。

4月23日,在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时会见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作者夏志清先生(夏先生曾在该书中设专章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文学成就)。

随后,钱先生在夏的陪同下出席了该大学为他举办的座谈会。

虽然钱先生事前毫无准备,但仍是应对如流,有问必答。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THANKS
感谢观看
钱钟书与博尔赫斯
钱钟书在文学创作上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对超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和探索。
05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与意义
创新与独树一帜
钱钟书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如《围城》等,通过幽默、机智的笔触揭示了人生的荒诞和社会的种种弊病,对 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3年毕业后,钱钟书考取了英国 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埃
克塞特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在清华大学期间,钱钟书广泛涉猎文 学、哲学、历史等领域,打下了坚实 的学术基础。
1937年,钱钟书回国后先后在暨南 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高校任 教,并出版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学术 著作。来自02文学创作与成就
跨学科融合
钱钟书的作品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
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钱钟书的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描绘,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对人格培养与文化价值观的启示
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
钱钟书一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 求,不随波逐流,为后人树立了 人格独立的典范。他的文学作品 也传递出对精神自由和独立人格 的崇尚。
文化自信与传承
钱钟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 人物,他的作品体现了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通过自 己的创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 的魅力,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作 出了贡献。
外界干扰。
勤奋好学
他具有极高的学习热 情和毅力,不断深入 研究各种领域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钱钟书先生
教学目标
1.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描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说明:
本文节选自《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作者黄永玉是当代著名的画家,与钱钟书先生之间交情颇深,“文革”期间还曾相邻而居。

在他的笔下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

这一手法的运用,使得一个知识渊博却又不计较名利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印象深刻。

而看似作者隐蔽了起来,其实对于钱钟书先生真切凝炼的崇敬之情读者在字里行间中一览无余。

因此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能对白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能对钱钟书先生——“民国第一才子”有进一步的认识,感受他独特的魅力。

建议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

2.难点: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说明:
白描是这篇文章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授课的主要内容。

但是如何将这一术语引入课堂,让学生理解而非机械地记忆却是学习的障碍点。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学生能够对人物进行把握,能够发现正是钱老先生自己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塑造了自己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形象,而非作者直接进行评论。

这就是白描表现手法的特点,教师只要介绍稍加即可。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不能够概念化以及脱离文本,学生阐述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必定是以文本为依据的。

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进行学习。

由学生先对文本进行点读,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

“白描”知识点如何落实,教师可视学生的阅读情况而定。

练习举隅
1.制作一期主题为“我心目的大师”的手抄报,选取你喜欢的一位作家,以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作家生平、主要作品、学术成就、轶事掌故等,并进行编辑、排版。

2.在现代作家中,鲁迅先生也是一名“白描”能手,在他的小说《故乡》、《孔乙己》中都有精彩的白描描写,选择一个文本中的白描片段进行分析,说说这种表现手法对人物刻画的可取之处。

提示:《故乡》中(闰土的)“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显示了其生活的艰辛。

《孔乙已》中“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他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长衫主顾”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很特殊。

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不相称,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

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的,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

3.推荐阅读:《黄永玉,大师之境》 2008年第24期《读者》
4.推荐阅读:《比我老的老头》黄永玉作家出版社 / 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