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活动类写作

合集下载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

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生活(技法+范文+素材)-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

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生活(技法+范文+素材)-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

习作:多彩的生活1.楚活动经过,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写出活动的体会。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题目:多彩的生活。

1.审清题材:“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哪些?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经历。

不但要把活动写清楚,还可以写写自己当时的心情。

(写一次活动)2.审清内容:从“多彩的活动”这个标题就可以知道,本次作文的内容是写一次活动,属于叙事范畴。

因为活动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多彩”就可以了。

“多彩的活动”包含的内容广泛,这次作文是写事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3.审清重点: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拟题思路】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新颖独特的题目,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如:1.紧扣文章内容。

如:丢沙包、抢椅子……2.新颖生动。

如:和老师“对着干”、两人三足……3.妙趣横生。

如: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活动,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我们的六一大联欢●难忘的郊游●看望孤寡老人●拔河比赛【写作思路】以习作《拔河比赛》为例来说明:开头:开头要点题。

(略)中间:中间写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即要选择典型的镜头,又要紧紧扣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把大家做游戏时的投入、紧张写得淋漓尽致。

(详)结尾:结尾既要总结全文,又要点明中心。

(略)一、选择材料。

在学校期间,你参加过哪些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选择喜欢的游戏:童年的游戏丰富多彩,有趣的游戏使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童年充满欢笑。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

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

读者是写作的受体。

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高考英语基础写作题专题训练(有范文)

高考英语基础写作题专题训练(有范文)

语鹅市安置阳光实验学校广东高考英语基础写作专题训练1.写信介绍北京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网友Peter 来信,他想北京奥运会期间来北京旅游,你回信给他,介绍北京。

内容要点如下:[写作要求]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句数。

[评分]句子结构的准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词汇:国家体育馆 National Stadium 国家游泳馆 National Swimming Stadium Dear Peter,Welcome to Beijing.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ay you come to Beijing. See you then. Yours truly, Li Hua2.介绍2008奥运火炬传递假设你是李华,学校广播站的英文编辑。

你请根据一下信息,写一篇英语短文,要向学校师生介绍一下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情况。

[写作要求]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不计入总句数。

[评分]句子结构的准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词汇: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ancient Olympia, Greece 火炬 torch3. 通知假设有一批澳大利亚学生到广东香城游学,你是项目的负责人,在出发前你简要向学生们介绍这次安排。

请写一个简要的发言稿,主要内容如下:[写作要求]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不计入总句数。

[评分]句子结构的准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Attention please, everyone: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the arrangement for the journey.…That’s all. Thank you.4. 郊游日记请根据以下内容提示,写一篇英文日记(题头已写好)。

[写作要求]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基础写作的内容分为8类

基础写作的内容分为8类

基础写作的内容分为8类
《语文写作》为“中文知识丛书”之一,结合最新国家大中学语文考试考纲进行全部知识分类归纳,应对语文考试,涵盖语文写作全部知识,介绍了语文考试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文体写作知识、方法和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作文基础,作文材料,表达方式,作文技巧,作文手法,文章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写作,改写作文,扩写与缩写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公文、书信、财经商务、事务、礼仪应用文等。

建议信写作
一、基础写作的内容分类
1.应用文
2. 人物写照
3. 地方介绍
4. 调查报告
5. 事物介绍
6. 新闻采访
7. 看图写作
8. 图表说明(表格,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文章的构思和结构。

3. 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4. 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

5. 写作的评改和修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学习其构思和表达方法。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评改,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写作》。

2. 参考资料:优秀文章、写作技巧相关资料。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第一周: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第二周:学习文章的构思和结构。

3. 第三周:掌握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4. 第四周:学习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

5. 第五周:讲解写作的评改和修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对写作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

2. 写作练习:定期布置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进步和应用所教授技巧的情况。

3. 小组合作:在小组讨论和评改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写作工作坊:邀请经验丰富的作家或编辑来校进行写作讲座和互动工作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建立写作社团:鼓励学立或加入写作社团,定期组织写作比赛和分享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利用数字工具:教授学生使用数字工具和平台进行写作和编辑,提高写作效率和传播范围。

八、教学反思:1. 课程反馈: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持续学习:作为教案编辑专员,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写作技巧,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1. 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技巧。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 写作的实践和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享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2. 互动法:分组讨论,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作文。

3. 实践法: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训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和表达。

3. 学生互评:评估学生在互相评价和修改作文中的表现。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第二课时:讲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 第三课时:进行写作实践和训练。

4. 第四课时: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作文。

5. 第五课时:总结和反思,提升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写作》教科书2. 参考资料:写作技巧和例文3.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例文和写作技巧4. 作文纸张和笔:用于学生写作练习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有趣的写作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写作技巧:讲解并解释写作技巧和方法,提供相关的例文进行参考。

3.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

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作文,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写作。

4.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和标点符号,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

九、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写作比赛或展览,让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2. 邀请作家或编辑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写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学习活动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学习活动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学习活动参考答案第一章学习活动在学习“基础写作”这门课程之前,大家也有一些写作的经历。

学完“导论”部分的内容后,结合自身的写作经历,谈谈你对写作本质和写作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答案:1.写作的本质:(1)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

写作客体是指相对于写作主体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纳入写作主体思维和表达的对象范畴的那些人类精神文化现象。

写作客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而是写作主体的对象物,与写作主体处于一种互为对象性存在的关系之中,并因此而被打上了写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当然,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的对象性限定不应被理解为个人的随心所欲,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互为前提的。

只有在这两者的交汇融合处,才有真实具体的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现实生成。

(2)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

写作客体所固有的客观性质固然对写作意义的产生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

能够对写作意义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生气灌注。

写作客体的意义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意义,写作意义是在写作主客体遇合的基础之上,经过写作主体个性心灵的生气灌注,使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主体个性因素对写作意义的孕育产生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种是写作主体的理论储备及理性思辨能力,一种是写作主体的人格素养及情感体验能力。

对此,以后会在多处进行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3)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

写作载体是指写作主体将其写作构思转化为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文本时所使用的物质媒介系统。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写作载体,就是人类精神交流的最基本也是最完善的符号系统——语言。

毫无疑问,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化、全民性的,然而在其运用中又是最具个性色彩的。

作为写作活动个体性特征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写作主体对语言的匠心独运。

写作主体总是力求通过对语言的精心选择和恰当运用,来取得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