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大纲与考点详细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大纲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大纲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大纲主要包括了本学期学习的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下面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大纲的详细内容:1. 有机物与无机物- 物质的分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碳的重要性: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特点和重要性- 碳的化合价:碳的化合价与它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2. 燃烧与火焰- 燃烧的条件: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火焰的结构:火焰的颜色和结构的原理3. 金属-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和高光泽性- 金属元素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4. 酸、碱与盐- 酸的性质:酸的酸味、腐蚀性和导电性- 碱的性质:碱的碱味、腐蚀性和导电性-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5. 溶液与溶解- 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和溶液的定义- 溶解度: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饱和度的关系6.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 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平衡方程式:平衡方程式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7. 元素周期表- 元素的周期性:周期表元素周期性规律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的组、周期和元素的位置- 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周期表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8. 化学实验- 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常见化学实验:酸碱中和实验、氧气制备实验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9.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的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应用- 电化学反应:电池和电解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上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大纲的详细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将对化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实验,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2024九年级化学提纲

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1基础概念1.1.1化学是什么1.1.2物质和物质的分类1.1.3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1.2原子结构1.2.1原子的基本概念1.2.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2.3原子核和电子的结构及性质1.3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3.1化学式的表示和命名1.3.2反应物和产物的表示和计算1.3.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反应类型第二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1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2.1.1纯净物和杂质的分离与提纯2.1.2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鉴别2.1.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2.2溶液和溶质2.2.1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2.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计算2.2.3饱和溶液和浓度的计算2.3酸碱中和反应2.3.1酸碱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3.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2.3.3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2.4可燃物和氧化反应2.4.1可燃物和燃烧的基本概念2.4.2燃烧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2.4.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和计算第三部分:物质的周期性和性质3.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3.1.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3.1.2元素周期性和周期规律3.1.3元素性质和周期规律的实际应用3.2金属和非金属元素3.2.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分类3.2.2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3.2.3金属的失去电子和非金属的获得电子3.3金属的反应和电化学3.3.1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性3.3.2金属的腐蚀和保护3.3.3电化学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第四部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4.1环境问题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4.1.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4.1.2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的安全规范4.1.3垃圾分类和资源的合理利用4.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定律4.2.2燃烧和爆炸反应的能量计算4.2.3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4.3化学反应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1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应用实例4.3.2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实例4.3.3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工业催化应用此九年级化学提纲包含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周期性和性质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化学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全部

化学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全部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元素的性质:单质、化合物、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3. 混合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金属性:银白色、良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光泽5. 非金属性:多样性质、无金属性、脆性、不良导电性、不可塑性6.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摩尔质量、化学计量关系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态、还原态4. 酸碱反应:酸、碱、盐、中和反应三、能量与化学1. 化学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2. 燃烧反应:燃烧的定义、燃料、不完全燃烧3.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级数、速率方程式四、离子反应与水溶液1. 水溶液的性质:导电性、电解质、非电解质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溶液电解五、酸碱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1. 强酸与强碱:离解程度、电离方程式2. 酸碱中和反应:pH值、指示剂、酸碱中和滴定六、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电离1. 金属活动性:活动顺序表、金属电位2.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金属腐蚀的原理、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碳元素的特殊性质、烷烃、烯烃、炔烃、醇、酮、醛、酸2. 有机反应:醇的酸碱性、醇的氧化、醛的氧化、酸的性质与盐的制备八、材料的性质及应用1. 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塑性、延展性、耐腐蚀性2. 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3. 复合材料:优点、应用领域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2. 水污染物:有机物、重金属、溶解氧、水质指标3. 固体废弃物处理: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总结:以上是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的概要,掌握这些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探索化学变化背后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提纲化学知识点提纲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模型:汤姆逊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 -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 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的周期性属性: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结合- 共价键:非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的结构:直线型、三角形平面型、四面体型等4.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 化学反应的速率:影响因素和速率方程式-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5. 溶液与电解质-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剂、溶质、饱和溶液等-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电离度和溶解度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6. 酸碱理论- 功能性酸碱的特征和定义- 酸、碱和盐的常见性质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7.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池、腐蚀、防腐剂等 - 化学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与应用8. 热化学- 反应焓的定义和计算- 焓变和焓变法则- 燃烧、熔化、沸腾等热化学过程- 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平衡的应用9.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碳链的命名和结构- 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的性质和应用- 醇、醛、酮、羧酸的命名与性质10. 聚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天然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的对比- 塑料、橡胶、纤维等常见聚合物的应用- 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提纲,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溶液与电解质、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以及聚合物等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全册化学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全册化学年级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九年级化学是初中化学的最后一年,本文将总结九年级全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离子及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
3. 离子反应的判别:盐的生成与电解质的导电性。
4. 酸与碱的常见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
三、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 金属元素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
2. 金属的提纯、提纯方法和金属的应用。
3. 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其防护方法。
四、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脆性。
2.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五、空气与氧气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2. 空气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特性。
六、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的表示法:分子式、离子式。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表示。
3. 摩尔概念与实验中的计算。
七、溶液与溶剂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 溶剂的种类及其性质。
水作为万能溶剂的特性。
3. 浓度计算及其实验操作。
八、酸碱与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应用。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判别方法。
4. pH值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九、氧化与还原反应1. 氧化与还原的概念和性质。
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达式和实验判别。
3. 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非金属的还原反应。
十、重要化学元素1. 碳、氢、氧、氮、硫、氯等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2. 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全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离子及离子反应、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空气与氧气、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溶液与溶剂、酸碱与酸碱中和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以及重要化学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物质与性质的关系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4.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5. 化学式的表示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平衡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反应类型及特征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应用4. 反应热与化学热力学三、常见元素与化合物1. 金属与非金属的特征与性质2. 金属元素与金属间化合物3.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间化合物4.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及性质2.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3. 盐的性质与种类4. 酸碱盐的常见应用五、氧气及氧化还原反应1.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六、常见化学实验操作与仪器1. 常见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2.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七、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食品安全2. 化学与环境保护3. 化学与能源利用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八、化学与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与方法2.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3. 科学伦理与安全意识九、化学实践与创新1. 化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 创新思维与化学创新以上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提纲,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原理,认识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特性,了解酸碱与盐的性质及应用,熟悉氧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操作与仪器的使用方法,认识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以及化学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通过化学的学习,你将发展科学思维、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下面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化学的提纲,内容涵盖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状态和相变2.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3.化合物的性质三、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2.反应类型和平衡反应3.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四、溶液和酸碱1.溶解度和饱和溶液2.浓度和稀释3.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与鉴别五、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2.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3.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能的转化和储存2.燃烧和酸碱中和的能量变化3.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七、空气中的氧气1.空气中的气体成分2.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八、电解和电池1.电解和电解质的作用2.常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九、碳的化合物1.化学键和共价键2.碳的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常见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十、化学燃烧和化学能1.化学燃烧的过程和特点2.化学能与化学燃烧的关系3.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和反应量1.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质量计算2.摩尔和物质的量3.反应的热量和反应热十二、合成与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的条件和特点2.分解反应的条件和特点3.合成与分解反应的应用十三、酸碱中和和盐的形成1.酸碱中和的常见反应和应用2.盐的定义和性质3.盐的合成和应用十四、指标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1.指标溶液的原理和用途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鉴别和应用这份提纲是根据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的内容整理而成,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基本概念、溶液和酸碱、金属与非金属、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空气中的氧气、电解和电池、碳的化合物、化学燃烧和化学能、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和反应量、合成与分解反应、酸碱中和和盐的形成、指标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进行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大纲与考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与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两个重要实验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四、走进化学实验室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2. 固体药品的取用3.液体药品的取用4. 物质的加热5. 托盘天平的使用6. 仪器的连接7. 仪器的洗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空气成分的发现史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3,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4,混合物和纯净物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6,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措施课题2 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3,氧气的用途4,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5,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课题3 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2,分解反应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分子(1)分子的概念(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虞量部^小i因分子间有一宦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③分予环停运动.且帰度越高歼运动越禺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3. 从分子角度解释问题4. 原子(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性质: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原子也是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间也有间隔;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显电性。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
5. 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6. 物质的组成(1)宏观角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3)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物质、元素用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用于在微观角度分析问题。
宏观和微观不可以混淆。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构成2.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3. 相对原子质量4.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5. 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表示原子樓和核电荷数6.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7. 离子的形成8. 物质与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课题3 元素 (★★★★)1. 元素2. 元素符号3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4. 元素周期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 (★)1. 水资源现状2.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课题2水的净化(★★★)1. 纯水与天然水2. 水的净化方法3. 过滤4. 蒸馏5. 硬水及其软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1. 氢气2. 水的组成测定3. 单质和化合物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 ★★★★)1. 化学式2. 化合价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弧线表示电子层17)2 8 7 TVI I 一・弧线上的徵字表示该层壇充的电子数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探究实验2: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聚合成新物质。
原子也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数目也不会改变,只是重新组合。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 化学方程式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步骤(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根据题意,设出未知量,通常求什么设什么。
(2)正确完整的写出化学方程式(3)求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把相关的已知质量和未知质量写在相应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面(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简明的写出答案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或另一生成物的质量(3)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求化学式或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1. 碳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3.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4.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 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4.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二氧化碳的用途4.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5.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用排水一氧化碳只能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6.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7. 一氧化碳的用途8.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1. 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3. 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 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6.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7.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1.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2. 化石燃料的使用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4.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2. 金属物理性质3.金属之最4.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5. 合金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铝:(2)铁、铜2.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酸T盐+ H 2 ?3. 金属与盐反应:金属+盐T另一金属+另一盐4. 金属的活动顺序5. 置换反应6.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验证方法7.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8.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次序问题:反应物的金属与盐中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相隔越远,越先反应。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矿石: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2. 铁的冶炼(1)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2)工业—高炉炼铁4. 铁生锈的实验5. 除去铁锈的方法6.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7.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 特点:稳定性均一性4.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确定5. 溶液的用途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三、乳化现象课题2溶解度(★★★)、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4. 浓溶液和稀溶液二、溶解度(★★★★)1.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称为溶解性,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来描述。
2. 固体溶解度3. 气体溶解度2. 影响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_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 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X 100%= 溶质的质量X 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 100%s 100g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 溶液的混合计算依据:混合前各溶液溶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
2.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第十单兀酸碱盐(★★★★★)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 溶液的酸性和碱性二、常见的酸1. 盐酸和浓硫酸2. 盐酸的化学性质3. 硫酸的化学性质4. 酸的化学性质三、常见的碱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3. 碱的化学性质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中和反应(实验10-9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 改良土壤2. 处理工厂废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试纸的测定方法第十一单元生活中的化肥学校都是让学生自己看,基本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