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共35页
合集下载
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防护课件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基本原则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消除、替代、 工程控制、减少和个体防护等措施, 以全面降低工作场所的风险。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 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工作环境改善和维 护等。
职业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应包括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案例描述
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某实验室发生的 生物安全事故,详细描述事件经过、事故 原因及后果。
改进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实验室管 理、完善安全设施等,以保障实验人员的 安全和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案例分析
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现状
介绍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的背景、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如防 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不完善等。
消毒隔离技术的重要性
消毒隔离技术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 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
消毒隔离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消毒隔离技术的历史
消毒隔离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如我国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医 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的记载。随着医学的发展,消毒隔离 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
消毒隔离技术的发展
手消毒剂
手套
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使用含有至少60% 酒精的手消毒剂。
在接触患者、处理污染物或进行可能导致 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环境消毒隔离技术
总结词
环境消毒隔离技术包括对医院 内部环境、物体表面、空气等 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降低交叉
感染的风险。
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有哪些
• • • • • • • • • 1.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5.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6.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 7.弯曲针头 8.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9.锐器盒装载过量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
• 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消毒或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 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但不适用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 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灭菌。 •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 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空气消毒
• 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 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1.紫外线消毒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3.静 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4.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雾。 • 医疗机构感染高风险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需要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吗 • 需要。 •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 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 、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 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 去污与消毒。 • 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 擦拭。
标准预防的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 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 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 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 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 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 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 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 密闭运输和处理。 • 接触患者粘膜或破埙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 应密闭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衣服。 • 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 仪)相关控制措施
消毒隔离和防护

消毒隔离和防护
1.建筑物布局
设置病人专用通道,病人缓冲隔离间,手术间,刷手间,医用缓冲隔离间,医务人员专用通过间。
上述房间按手术室无菌要求进行消毒,SARS病人使用后应用有效氯等常规抗SARS消毒方法进行消毒,然后再常规手术室消毒和病原体检测。
2.入手术室要求
病人戴口罩由其专用通道经缓冲隔离间进人手术间,进入手术间后,摘除口罩改换面罩吸氧。
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医用通过间前,应戴一个单层白布帽,一个18层纱布口罩,穿一件TyVek防护服(连体连帽服),穿鞋套(至少一层):进入医用缓冲间前,加穿一层布制无菌隔离衣,加戴一层N95口罩和护目镜以及鞋套,并带两层一次性橡胶手套,经刷手间进入手术间。
手术医生和影像学护士进入医用缓冲间时仅加戴一层N95口罩、护日镜和鞋套,剪去防护服袖,进人刷手间刷手;穿一层布制无菌手术衣和一层不透水的一次性手术衣,戴两层无菌橡胶手套进入手术间。
或者不剪防护服袖直接加穿两层手术衣和无菌手套。
麻醉医师操作时.应在手术间内加穿无菌手套和无菌手术衣。
3.出手术室要求
病人按原路退出手术室。
医务人员在刷手间脱去最外层鞋套、手术衣或隔离衣、手套、护目镜和口罩,并放至指定位置;离开医用通道
前,在指定位置脱去进入医用通过间穿戴的防护用具,放至指定位置,洗浴后,换洁净服装从专用清洁通道离开。
4.污染手术影像学等处置
手术影像学术后放人碳酸钠溶液专用煮沸锅中煮沸30min,然后带两层橡胶手套刷洗,待干后包好高温消毒;一次性金属物品经含有效氯等消毒液浸泡后统一处置;其他一次性物品密封包装后,于指定地点焚烧。
医院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培训ppt课件

ppt课件.
17
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内 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 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术器械和用 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 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 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 活检钳等。
ppt课件.
18
中度危险性物品
ppt课件.
10
传染源隔离
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 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 下称为隔离。
ppt课件.
11
消毒作用水平
根据各类杀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 将消毒方法分为四种作用水平:
灭菌 高水平消毒 中水平消毒 低水平消毒
ppt课件.
ppt课件.
7
消毒合格标准
对标准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99.9%以上
对自然污染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上为 消毒合格
ppt课件.
8
灭菌合格标准
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作为灭菌合 格标准,并与10-6作为指标 。
ppt课件.
9
隔离
隔离(isolation) 是采用各种方 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 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Βιβλιοθήκη 。ppt课件.16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医院物品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污染 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引发 感染的机会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
为便于制定各种污染器材、设备、物品 等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将医院用品分 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 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
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 菌组织内。包括体温表、口罩、呼 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 喉镜、气管镜、餐具、茶具、胃肠 道内窥镜、便器等。
培训资料-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

消毒隔离的培训和执行
1
培训
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消毒隔离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执行
要求工作人员遵守消毒隔离的规定,并定期检查和评估执行效果。
3
持续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和优化消毒隔离措施,提高防护水平。
总结
通过学习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预防疾病传播,并为未来的工作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消毒隔离的好处
防止感染传播
消毒隔离可以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链,保护个 人和社会的健康。
提供安全环境
消毒隔离确保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一个 安全的环境。
保护弱势群体
消毒隔离可以特别保护那些免疫力脆弱的人 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
提高健康意识
通过学习消毒隔离的好处,能够提高个人和 社会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培训资料-消毒隔离及职 业防护
在这个培训资料中,我们将讨论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包括它们的 定义、好处以及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为什么需要消毒隔离
疾病传播预防
消毒隔离是预防疾病传播 的关键措施,可以降低感 染风险。
保护公共卫生
消毒隔离可以帮助保护整 个社会的公共健康和安全。
保护自己和他人
消毒隔离能够保护自己和 他人免受传染病的威胁。
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职 业防护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了解职业防护的注意事项, 包括存放、清洗和更换设备 的规定。
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相互补充,提供全面的健康防护。
2
共同目标
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共同目标是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3
重要性
了解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对于人员健康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健康意识。
职业安全防护及消毒隔离制度 ppt课件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1.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医源性感染所致。 2. 院长郝朝春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卫生系统;医院
停止医疗活动1年; 3. 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与副局长宋天祥行政记大过、行
政记过处分;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邦圣党内警告处分; 上海市卫生局吊销主任医师徐某《医师执业证书》
❖ 将误伤的针头或锐器丢入安全容器内,确保不在误 伤他人
❖ 如确认污染为HBV阳性,误伤者又无免疫力,则应 在误伤后24小时尽快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 乙肝疫苗则应同时注射第一针
❖ 如伤者接受过部分或全部乙肝疫苗,则应确认其抗 体水平。如抗体水平不足,则应补充注射
❖ 如可疑HCV阳性或高危者,误伤者应在0、6、 9月复查
锐器误伤的防范原则
❖ 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安全教育 ❖ 开展安全注射 ❖ 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建立屏障意识 ❖ 所用的医疗设备应定时消毒,加强消毒
灭菌效果的质控 ❖ 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锐器误伤的预防1
❖ 安全教育 ❖ 医务人员的责任:首先须做到无伤害 ❖ 破坏屏障系统可能比空气或接触更能用无菌器具
2、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 用医疗用品。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4、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 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均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 启时间。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5、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 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1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 (棉球、棉签、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4小时。 6、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产房、新生儿室、 儿科病房、婴儿室、ICU病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 每日空气消毒1次;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表及空气为每月一次细 菌学监测,要有记录。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 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培训资料-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

.
5
我院常用 消毒剂
.
6
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浓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强 使用环境、物表、物品、分泌物、排泄物消毒 使用溶液应现配现用,试纸测试浓度,使用时限
24h
不宜用于金属器械消毒 1片加1000ml水即500mg/l
.
7
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浓度(试纸)监测,测试纸应置阴凉、避光、防潮 处保存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应每日或使用前测试
.
14
职业防护措施
➢ 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 洗手或手消毒 ➢ 手套 ➢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 隔离衣、防护鞋 ➢ 消毒与灭菌 ➢ 正确处置利器 ➢ 环境卫生
.
15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 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 相应的隔离措施
.
23
正确评估防护工具的使用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 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
.
9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
1、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 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 万例。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大致为0.058%, 中国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率达人口的10% 梅毒在中国的感染率比艾滋病高得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医院就诊患者的总体丙肝病毒阳性率为3.15%至10.5%
.
4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每天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 清洁。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房、保护性隔离病区 (如烧伤、血液病区)、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 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培训资料--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及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隔离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无菌物品需100%合格,专柜存放,并按灭菌顺序排放窥镜必须灭菌。无菌溶液需标注开启和失效时间,并根据用途确定有效时间。酒精、碘伏等消毒剂也需保持密闭,并标注使用时间。药物使用中,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菌药物,以及其他如抗真菌药、消化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等,都需根据稳定性限定配置后使用时间。治疗室和换药室需保持环境清洁,物品分类存放,注意洁污分开,医务人员需根据操作内容选择适当的手卫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