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100条
小学生文明礼仪100条

小学生文明礼仪一百条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长辈、亲友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如果离家时间较长,就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9、自己回家时,应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三、餐桌礼仪(一)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学校:1、不奔跑,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饭时,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
不敲饭盆,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结束,应把凳子整齐地摆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精选16篇)

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精选16篇)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五、尊师礼仪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一、学校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5分钟前要作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小学生行为规范100条

小学生行为规范100条作为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百条小学生行为规范,希望能够帮助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尊敬老师,遵守教室纪律。
2. 尊重同学,友善待人。
3. 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不说脏话或使用不当语言。
5. 不欺负弱小的同学。
6. 不打闹,不吵闹影响他人。
7. 尽力完成作业,不抄袭。
8.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打瞌睡。
9. 维护学校和班级的整洁。
10. 尊重校规校纪,不擅自离校。
11. 穿戴整齐,不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12. 遵守校园交通规则,不在学校乱跑。
13. 文明用语,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14. 入场时有礼貌地打招呼。
15. 遇到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尊重和了解。
16. 知错就改,做一个能认识自己错误并改正的人。
17. 保护校园环境,不破坏花草树木。
18. 尊重他人的私人物品,不拿走别人的东西。
19. 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发现的问题。
20. 面对挫折要勇敢坚持,不轻易放弃。
21. 尊重学长学姐,不欺负他们。
22. 遵守图书馆规则,不随意乱翻书籍。
23. 耐心等待,不插队。
24. 用筷子吃饭时,不拿菜挑选或抢夺食物。
25. 尊重厕所卫生,保持清洁。
26. 平等对待男女同学,不歧视任何人。
27. 诚实守信,不说谎或做假报告。
28. 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
29. 不谈论与他人无关的隐私。
30. 有礼貌地参加家庭聚会和社交活动。
31. 对待动物要友善,不残忍对待宠物。
32. 遇到陌生人保持警惕,不随意接近陌生人。
33. 尊重长辈意见,不违抗父母和教师的规定。
34. 与同学分享,不自私占有。
35. 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不懦弱逃避。
36. 不玩具枪,避免模仿暴力行为。
37.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闹。
38. 不挑食,要尝试各类食物。
39. 遵守电器使用规定,不随意碰触插座。
40. 勇敢说“不”保护自己的权益。
41. 与人分享快乐,鼓励他人积极向上。
小学文明礼仪规

小学文明礼仪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行为规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小学文明礼仪规。
一、尊敬师长1. 尊敬老师和家长,礼貌用语和礼仪待人;2. 不扰乱上课秩序,认真听讲,不讲话或讲话轻声;3.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老师的安排和指导;4. 学习上对老师的提问要认真回答,不发表不尊敬的言论。
二、班级文明1. 班级卫生要保持整洁,不乱扔垃圾,保持桌椅整齐;2. 规范穿着整齐,不穿露脐装、露背装等不适宜的服装;3. 尊重同学,不进行恶意揶揄、取笑等行为;4. 不欺负同学,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三、校园文明1. 遵守校规校纪,不在校园内奔跑、打闹、打架等行为;2. 爱护学校设施和公共财物,不进行破坏;3. 文明用餐,不大声喧哗,不浪费食物;4. 爱护植物,不擅自践踏花草树木。
四、交往文明1. 谦虚谨慎,不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2. 不说粗话,不传播低俗内容;3. 打招呼要礼貌,不对陌生人进行侮辱、挑衅等行为;4. 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偷听他人的对话和私人物品。
五、道路文明1.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乱穿马路等危险行为;2. 不在道路上玩耍、追逐,不与他人打闹;3. 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推挤,不乱扔垃圾;4. 必要时要礼让老年人、孕妇、小孩等弱势群体。
六、网络文明1.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避免被利用;2. 不盗用他人账号,不传播虚假信息;3. 不访问不适宜的网站和内容,不进行网络欺诈行为;4. 不进行网络谩骂,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七、公共场所文明1.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打闹,不乱扔垃圾;2. 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不随意触碰他人;3. 遵守场所规定,不在禁烟区吸烟,不在禁止放鞭炮的地方放鞭炮;4. 爱护公共设施,如厕所、电梯等,使用完后要保持整洁。
以上是小学文明礼仪规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并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小学生公共场合文明礼仪

小学生公共场合文明礼仪
小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文明礼貌,以下为小学生的公共场合文明礼仪:
一、尊重他人
1、遇人寒暄要恭维客气,不要说让人害羞的话,不要炫耀自己,要
尊重他人,尊重老人。
2、不得不和不相识的人接触时,要有礼貌的笑容,要待人诚实,不
要作出粗鲁的表情。
3、要爱护同学,友爱待人,多与众人合作,不斗持,不发牢骚,多
给别人一个美好的印象,不讥笑他人,不讲恶话,不谣言,不挑拨离间,
也不介入他人的隐私。
4、不斗持,不讲粗话,接受旁人的批评与建议,不用言语扎人,也
不要霸道,不要谩骂,更不要行动暴力,尊重他人,尊重同学,尊重老师,尊重家长,尊重老人,尊重残障人士。
二、文明着装
1、上学、出门尽量穿质量好、洁净度高、时尚大方的衣服,以示尊重,不要穿不清洁的衣服。
2、上学时应注意着装,不要穿过于性感的衣服,不要超短裙穿荧光
服装,也不要穿过于暴露的短裤、短裙,头发要扎起来,不要太短,以免
影响学习。
3、尽量不要穿拖鞋、拖把鞋出门,如果有特殊原因必须穿拖鞋,不
要在室内走于走出,如果必须在室内走动,脚步要轻,不能大声喧哗,以
免影响他人。
4、出门时,尽量不要穿色情露骨的衣服,以示尊重。
文明礼仪守则100条

文明礼仪守则100条一、车站车厢1.先下后上,并为下车者让出空间。
2.在需要排队等候时自觉排队,必要时可以问一下:“谁是最后一位?”。
3.候车人多,需要排队时注意尽量避免与他人身体接触。
4.在车厢里不大声喧哗。
5.保持车厢干净。
不要在车厢内乱丢杂物;不要将杂物丢往车外。
6.不要在空位上放置自己的物品。
7.当携带某些东西时(如湿的、腥的、有异味的)尽可能不妨碍他人。
8.不下车时不要堵在门口。
如果只能在门口则尽可能为下车乘客让一下。
9.需要挤一挤才能到位的时候,事先向他人轻声说“对不起”。
10.如有不经意碰撞,为消除误会养成说“对不起”的习惯。
二、办公室1.早晨进办公室时相互问早,下班时相互道别。
2.在办公室里见到同事或来访者不忘微笑。
3.注意自己的办公桌整洁。
4.若有资料需要移交他人,一定要贴上小标签,写清时间、内容、并签名,不忘谢谢。
5.得到他人帮助应及时表达谢意。
6.需要打扰别人先说“对不起”。
7.进出办公室时,礼让对方,避让对方;接受对方避让时,须感谢对方,需要他人为自己作避让时,先说“对不起”。
8.开门关门注意轻开轻关,应随手关门。
9.在办公室里,注意不要进行针对第三者的密谈,不要进行可能引起他人不愉快的密谈。
10.不翻动同事桌上、电脑中、传真机上与自己无关的任何资料。
11.男士尽量不在办公室里抽烟,并恪守“女士优先”。
12.女士尽量不在办公室里化妆,涂指甲,也不穿过份性感的衣服。
13.不在办公室里制造流言蜚语,或传播小道消息。
14.开会或聚会时,不对任何人的不同意见作出轻蔑的反应。
15.不在办公室里脱鞋或将脚搁到桌上。
16.不要在办公室里就餐以免有不雅之味。
三、阅览室、图书馆、展览会1.爱护书刊杂志,小心抽取,阅后放回原处。
2.翻阅资料时不在上面划弄、折叠,保持资料的整洁。
3.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4.走动时放轻脚步。
5.安放椅凳时尽量不发出声响6.离开之前,将所有借阅资料放归原处。
在展品前浏览时注意不要影响其他观众观看。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常识如下:
1. 礼貌用语: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礼貌地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
2. 站好队、排好队:遵守上学放学、集会、活动等场合的队伍纪律,不插队,不争抢。
3. 捡垃圾、不乱丢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4. 饭后要收拾:吃完饭后自己将餐具收拾整齐,保持餐桌的整洁。
5. 让座让路:见到年长者、身体有困难的人,主动让座和让路。
6. 正确穿戴校服:保持校服整洁,正确佩戴。
7. 不欺负同学:不欺负同学、欺负弱小的人,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8. 尊敬师长:尊敬老师、家长和长辈们的权威性,遵守老师的教导。
9. 不谩骂他人:避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说脏话,不憎恨他人。
10. 礼貌用餐:饭桌上不说话,不大声喧哗,不吃嘴里他人不喜欢的食物。
11. 不打闹、不打架: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进行打闹和打架行为。
12. 归还借用物品:借用他人的物品,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13. 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不窜阅他人的隐私物品。
14. 不随地吐痰:学会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15. 尊重公共设施:爱惜公共设施和公物,不任意破坏、乱涂乱画。
这些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些文明礼仪常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文明礼仪100条

集会列队要迅速、安静、 整齐(快、静、齐),并 按要求提前进入会场,在 指定位置坐(站)好。
2
参加升国旗仪式, 要起立脱帽、肃 穆庄重,目视国 旗行注目礼;唱 国歌时要声音洪 亮。
3
听讲座、看演出,要 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 正,保持安静,并适时 适度鼓掌。
4
在集会过程中要遵守 集会纪律,不讲空话, 不喝倒彩,不吹口哨, 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 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 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5
上台发言或领奖,要提前 做好准备,稳步迅速上台。 发言前,要向主席台和场内 听众鞠躬行礼,发言结束后 要鞠躬致谢;领奖时,双手 承接,并鞠躬致意。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场要 诚 。听 鼓 演 从掌出 指,结 挥以束 有示, 序感要 退谢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文明礼仪一百条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长辈、亲友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如果离家时间较长,就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9、自己回家时,应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三、餐桌礼仪(一)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学校:1、不奔跑,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饭时,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
不敲饭盆,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结束,应把凳子整齐地摆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五、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六、穿着礼仪1、不穿奇装异服,参加重要的集会时候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保持个人整洁,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或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同学间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头散发。
七、行走礼仪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
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八、尊师重孝礼仪1、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
3、上课(包括自修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
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
6、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
7、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8、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9、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10、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11、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2、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13、父母长时间外出,要经常以电话、短信或写信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情况。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态度谦和不任性。
14、对长辈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15、未经父母允许不得晚归、远出以及无故在外过夜。
16、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
长辈身体不适,要勤问候,多体贴。
17、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喧哗,不与长辈抢节目频道。
九、同学礼仪1、同学间要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直视同学,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或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不说使别人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选择恰当的方式真诚地指出同学的不足或肯定同学的长处。
6、男女同学互相尊重和照顾,不欺负对方。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一旦遗失,应立即道歉并赔偿。
8、不在同学面前或背后说长论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学。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妨碍同学时要道歉。
10、讲究信用,在不违反校纪校规的前提下答应同学的事要尽力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十、升旗礼仪1、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一般情况按要求穿校服。
2、立正站立,保持肃静。
禁止回头回脑、东张西望。
3、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4、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十一、集会礼仪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做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坐姿端正,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发言结束后道谢。
6、上台领奖时,应面带微笑向授奖者鞠躬行礼,后双手下接捧证书(奖状、奖品),并向授奖者致谢。
7、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8、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十二、乘车礼仪1、上学放学自觉排队候车,注意维持候车地点的整洁,有秩序地上下车。
2、在校车内不吃东西,文明乘车,自觉保持车厢洁净。
3、乘坐校车不抢座位,主动给小同学和有困难的同学让座。
乘坐公共汽车、船应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4、在车上不做危险动作,注意乘车安全。
十三、社会礼仪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
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随便插话。
4、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抠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6、遵守公共秩序,应排队购票购物,对工作人员有礼貌。
7、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8、慰问病人时,要说:“您好好休养。
”并带上慰问品或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