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现象。

2.掌握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3.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酸碱盐的电离程度。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银、氯化铜、氯化银等。

2.实验药品: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铵等。

3.实验器材:滴定管、试管、玻璃棒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0分钟):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酸碱盐,你们能说出一些常见的酸碱盐是什么吗?学生:醋、柠檬汁是酸,苏打水、肥皂水是碱,盐是盐。

教师:那么,酸、碱和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酸会变酸溶液,碱会变碱溶液,盐会溶在水中。

2.实验活动(3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1:酸的电离材料:硫酸铜,水操作:将硫酸铜的适量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水,观察其变化。

实验2:碱的电离材料:氢氧化钠,水操作:将氢氧化钠的适量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水,观察其变化。

实验3:盐的电离材料:氯化铜,氯化银,水操作:将氯化铜、氯化银的适量固体分别加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水,观察其变化。

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所使用的物质。

3.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现象分析和交流。

教师:你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可以通过这些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的时候,会产生带电的离子,这是因为它们发生了电离。

教师:那么,酸、碱和盐分别是如何电离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学生:酸电离产生H+离子,碱电离产生OH-离子,盐在水溶液中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

4.经典实例探究(30分钟):教师通过给出一些经典的实例,让学生发现化学方程式和电离程度的规律。

例子1:硫酸、氯化铵、硝酸钠等的电离方程式和电离程度。

例子2:稀盐酸和浓盐酸的电离程度。

5.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应用的讨论和实际操作。

高中化学_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物质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化学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3)学会常见的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2.过程与方法(1)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运用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启发学生逻辑思维,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从本质上认识、把握现象发生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将知识学以致用,科学的探究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重点难点】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并学会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重点、难点)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3.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重点)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知道树状分类下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知道了物质的分类,化合物中的这些物质又有哪些性质特点,比如我们酸碱盐的水溶液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来学习有关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

【板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讲述】先来思考生活中这一现象,生活中我们能否在大汗之后直接用手触碰电器呢?显然不能,因为?对汗会导电,会发生触电事故。

那么汗液中起到导电的关键物质是什么?盐分,氯化钠。

氯化钠是不是在所有状态下都会导电?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探究实验,分别对不同状态下氯化钠导电性进行测试,分别有固体氯化钠,熔融氯化钠以及氯化钠水溶液。

接下来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三个实验,仔细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交流分享实验。

得出结论1: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结论2:熔融氯化钠导电。

结论3: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有机化物水溶液不导电。

【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实验情况。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2.1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

该内容教学可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的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构建酸碱盐的概念。

课时2的重点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1、教学目标(1)通过溶液能否导电的实验认识生活中和化学中的导电现象。

(2)通过导电和不导电的现象将化合物再次进行分类,建立电解质的概念。

(3)通过NaCl溶液(或熔融)导电实验的认识,初步建立电离过程的认识模型。

(4)通过对酸碱盐的电离过程的认识,构建酸碱盐的概念,纠偏迷思概念。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导电现象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2)通过对具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认识进阶水平(内涵角度、外延角度)。

(3)通过对具体电解质电离过程的交流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导电本质原因的认知进阶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4)通过对酸碱盐的电离过程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酸碱盐概念的认识水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重点:1.电解质2.电离方程式难点:电离概念的形成过程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药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在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中,有许多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那么酸碱盐溶于水后发生什么变化?水溶液中这些物质之间的反应有什么特点呢?【板书】一、电解质的电离【创设情境】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实验探究】实验1-2【投影】导电性实验【归纳整理】干燥的氯化钠、硝酸钾等固体不导电,而他们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我们把这些物质称为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1.2.1 电解质的电离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1.2.1 电解质的电离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

3.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电解质的概念。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

(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气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易发生触电事故。

这是为什么呢?【投影】图片【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常识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知识衔接】1.水导电吗?2.什么化学物质是导电的,什么化学物质又是不导电的呢?【新课讲授】第二节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电离【思考交流】NaCl溶液、KNO3溶液导电吗?NaCl固体、KNO3固体呢?【教师活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导电性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请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强调】严格地说,蒸馏水也能导电,只是导电能力弱,用上述实验装置不能测出。

【投影】展示不同物质的导电原因原因金属铜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NaCl 溶液、KNO 3溶液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固体NaCl 、固体KNO 3、蒸馏水不能导电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师】我们把像NaCl 和KNO 3这种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获取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KNO 3、H 2SO 4、KOH 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

【学生活动】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入物质中,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纯净物电解质 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物质 非电解质化合物 大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演练获得】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①铜 ②固态NaCl ③CO 2 ④H 2SO 4 ⑤硫酸钡⑥酒精 ⑦KOH 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 3 ⑨蔗糖溶液归纳小结——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方法【强调】那么在这两个概念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 (2)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 质。( ) (3)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 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 (4)CuSO4 是电解质,CuSO4·5H2O 不是电解质。( ) (5)碳酸钙难溶于水,但它是电解质。( ) 答案:(1)× (2)× (3)√ (4)× (5)√
②稀盐酸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因为稀盐酸为 混合物。
(3)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 定是电解质。例如:BaSO4 等难溶于水的盐,其水溶液的 导电能力很弱,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因而属于 电解质。蔗糖易溶于水,但它是非电解质。
(4)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就是非电解质。单质和 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子和阳离子,如 NaHCO3===Na++HCO-3 。
4.从电离的角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 酸
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碱
的化合物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 盐
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易错提醒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酸、碱、盐的水溶液均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均是电解质的水溶液。 3.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均是非电解 质。 4.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化合物本身能否电离取决 于组成化合物的微粒和性质。
3.电离方程式书写小结。
(1)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
H2SO4===2H


SO
2- 4

NaOH===Na


OH


NaCl===Na++Cl-。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该围绕哪些内容进行展开说课。

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离子反应》的说课范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今天主要讲授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能说出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2.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案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案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案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教学内容及解析内容:引见电离、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罕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上启下。

上节讲了物质的分类,这节就依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形状下能否导电将其分为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并且引见了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使先生从电离的角度看法酸、碱、盐实质,为下节讲离子反响及其发作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看法,是为看法电解质电离进程和离子反响效劳的,并没有引见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局部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看法酸碱盐的实质。

难点是看法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进程。

二、教学目的及解析目的:1、看法电离、电解质的概念;2、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罕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3、能从电离实际的角度看法酸、碱、盐;解析:经过探求食盐晶体、食盐溶液、蔗糖、蔗糖溶液、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创设教学情形,引导先生提出效果;经过先生的自主探求、观看视频、讨论和交流来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看法电解质的电离进程;经过先生的练习,引导先生反思以加深对概念的了解运用,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技艺;经过引导先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实质,培育先生运用所学知识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都是教员启示引导先生经过探求去获取知识,训练思想,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三、教学效果诊断剖析先生在初中化学中已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并经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

本课时要指点先生运用知识迁移来看法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看法酸碱盐的实质,引导先生构成迷信的思想方法。

同时,先生入手才干还在构成进程中,要培育先生经过〝练〞来深化了解,掌握技艺,构成练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气。

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引入】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同学们思考过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吗?我们也学习过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都是酸碱中和反应,那么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呢?这节课我们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活动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回顾】【提问】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交流】石墨、铜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

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讲解】很好,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板书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强调】要注意定义里面的“或”字还有“化合物”!是电解质要能够导电,什么情况下呢?水溶液状态或者熔融状态。

而且一定要是化合物。

但是它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

氯化氢是电解质。

【交流2】电解质导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只要满足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交流3】电解质还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怎么理解这个本身电离?某些化合物,像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他们不是电解质。

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发生电离导电,并非二氧化碳本身电离导电。

【交流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

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

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科学探究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离的概念、条件及结
果,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预测、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药品
6v学生电源、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蒸馏水、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引课】安全用电规范: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板书【.
展示氯化钠固体,观察外观性质,
所含微粒。

预测氯化钠具有。

设计实验方案对预测进行验证。

探究活动一:物质的导电性及其原因
【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物现结
蒸馏
氯化钠固
氯化钠溶
硫酸溶
氢氧化钠
液蔗糖溶液
酒精溶液
溶液导电性原因研究 NaCl】问题探究【.
溶于水离解成溶于水离解过程:NaClNaCl动画显示
和。

KNO受热熔融离解成动画显示KNO受热熔融离解过程:
33。


【思考与交流】 1.电离的条件是什么?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具备其
一即可。

2.电离需不需要通电?电离不需要通电。

电导
受热熔化
离电
电通
溶解于水离子
3.电离的结果是什么?宏观结果: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

微观结果: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归纳整理】
1. 物质的导电性
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

2. 物质导电的原因
金属导电通电
溶液导电,产
生电流。

【学以致用】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①盐酸②干冰③石墨④熔融KCl ⑤ Cu ⑥NaCO粉末⑦蔗糖
23
⑧ CuSO·5HO
24探究活动二:构建电解质的概念

某由
化合物些移
化动
硫酸钡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学以致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铜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2)CO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是电解质。

22从电离的角度,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进一步认识3()将BaSO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4酸、碱、盐的本质【学以致用】4. 【归纳整理】
组物质电离方程式定义别HCl 电离时生成的阳⑴离子全部是的化HNO 3酸合物。

SOH42
NaOH 的化是⑵全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KOH合物。

碱Ba(OH) 2
KN3电离时能生(或铵根离子(SF的化合物Cl
N4
)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2-2+ + 2- + (OH)B.Ca(OH) = Ca = HA.HSO + SO 242422-3+ + - ) = Al+ 3SO(SO D.AlNaCl = NaC.+ Cl 43224
随堂检测】【)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1.
溶液.NaCl B 晶体A.MgCl2KOH .熔融的D C.液态氯化氢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 均是非电解质、NaClHClHClA.液态、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CO、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CO、.BNHNH均是电解质2323.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2-+ + 2- KHSO= K+ SO+ H B.COA.Na= 2Na+ CO 43 34 2+ 2-+-2- + Cl= KD .KClO+ 3O = 2HSO.CH+ SO 3 424
【作业】
1.完成学案:达标检测
2.讨论:若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怎样呢?
3.完成学案:第二课时课前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