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基础知识
(完整版)说明文基础知识

说明文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的定义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二、说明文的四大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物(称为事理说明文)(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引用、举例子、打比方1、下定义说明方法(1)概念:用简洁、准确、科学的语言概括地介绍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就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注意事项:①下定义不能用比喻句和否定句,一般用陈述句。
②下定义时,应认识清楚说明对象的属性,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③下定义时,语言简洁、明了。
2、作诠释说明方法(1)概念:就是对说明对象作一些解释说明。
(2)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下定义在语言、句式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必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作诠释比下定义要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的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
注:区分作诠释与下定义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大部分适应,不是所有都行)3、列数字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作用(好处):数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使说明更简明、精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4、分类别说明方法(1)概念:将所要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范围和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和方面,一类一类地进行说明的方法。
(2)注意事项:科学的分类要做到正确、对等、包举(详见书上184页)(3)作用(好处):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5、作比较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不同的事物之间(横比),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纵比)、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2)分类: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3)作用(好处):更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6、画图表说明方法(1)概念:运用表格,图形来直观明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这类说明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方面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让读者对该事物有清晰的了解。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阐释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它会深入剖析事物的成因、原理、关系等,帮助读者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比如在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演变等时,常常会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依次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环境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常见的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三、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具体的例子,让读者对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
2、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比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进行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
3、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像:“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说明文基础知识

五、说明文语言的要求:
准确、简洁、清晰明了、逻辑性强。
六、说明语言
平实型 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 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
生动型
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 地说明事物特征
七、说明方法
1、下定义
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2、作诠释
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 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的突出 了……的特征。
7、制图表
给人以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的印象,
(1)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 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 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
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 量.
6、作比较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 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 特征。
7、列数据 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 具体确凿。 8、画图表 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 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
9、摹状貌 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 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10、引用
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或某些典故来 进行说明。
打比方
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桥的 形状和结构.
(3)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 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 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 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 等.
分类别 有条理、 更清楚 地说明了 导弹的种类.
答题要点:说明方法+关键词
+内容(事物特点)
(2)空间顺序
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 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 特征。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 词语)
说明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说明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说明文是一种描述事物特点、原理、功能、构造、作用等的文章类型,目的是让读者对所述事物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说明文通常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注重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
3. 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入、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
引入部分介绍被说
明的对象,主体部分依次叙述对象的特点、原理、功能等内容,总结
部分对前文进行概括。
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包括:使用第三人称,避免主观情感;使用客观
事实和准确数据;使用具体、生动的描写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5. 说明文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对比等手段来阐明对象的特点,使读
者更易于理解。
6. 说明文需要根据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7. 说明文的写作要点包括:明确说明对象,保持客观准确,逻辑清晰
连贯,注意语言的简练和通俗易懂。
8. 说明文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科技、医学、教育、文化等,涉及
的对象包括机器设备、生物植物、文化习俗等各种事物。
总之,说明文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文章类型,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阐释,
让读者对所述对象有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点,有助于写好说明文,提高文章的质量。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二、说明的顺序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才能说得条分缕析,中心突出。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条理性的。
写说明文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所写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事物的条理性,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一个合理的顺序,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按时间先后一一说明的。
2.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是根据人民大会堂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
说明文基础知识

说明文基础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
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1、考查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四、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口诀)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举
例
子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 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 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 取得的成绩。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苏州园林。《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是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转基因花。 例如:《万紫千红的花》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 花为何会有那么多颜色及花为什么会变色等原因。
说明文 基础知识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 原理、关系、演变等。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 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 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 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例如: A、抓住起限制作用的词语:(表估计、程度、限制 等) 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B、仔细辨析同义词语: 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 是艺术。
说明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

说明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一、说明文的定义。
咱先来说说啥是说明文哈。
说明文呢,就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就像是一个知识小百科,目的就是给读者讲清楚某个事物是啥样的,或者某个事理是怎么回事。
比如说,你想知道大熊猫长啥样,生活习性是啥,那就会有一篇关于大熊猫的说明文来告诉你。
再你想了解为啥会有白天黑夜,也会有说明文来解释这个事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 事物说明文。
这种说明文主要是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说明。
就像介绍一个苹果,它会告诉你苹果的样子,是红红的、圆圆的,咬一口脆脆的,还会说苹果的营养价值,什么富含维生素啦之类的。
它把这个东西的外观、性质、功能等各方面都给你说得明明白白的。
2.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就比较抽象一点啦。
它是在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等。
像解释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天文知识,它就会把这些知识有条理地给你讲清楚。
三、说明文的结构。
1. 总分式。
这个结构可常见啦。
“总”的部分呢,就像是一个小帽子,先给你概括一下要说的内容。
比如说要介绍一个动物园,开头就会说这个动物园可大啦,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然后“分”的部分就开始详细说啦,比如先讲猛兽区有狮子老虎,然后再说鸟类区有啥啥鸟之类的。
2. 并列式。
就像几个小伙伴手拉手并排站着一样。
比如说介绍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可能会分别介绍这个城市的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这几个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没有谁先谁后的区别。
3. 递进式。
这种结构就像爬楼梯一样,一层比一层深入。
先给你说一个现象,然后再分析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可能还会说这个现象带来的影响之类的。
四、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 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就像介绍一个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长出幼苗,再到慢慢长大开花结果,这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
2. 空间顺序。
这个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来说明。
比如说介绍一个房子,会先从客厅说起,然后说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按照从外到内或者从上到下这样的空间顺序来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基础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飞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哦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庶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有的形式,以a、前后左右b、上下高低c、东西南北d、从整体到部分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理解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a因果关系、b层递关系c主次关系d总分关系e并列关系等f理解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5分类别;6下定义;7作诠释;8作引用;9摹状貌;10画图表。
(1)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实行说明。
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方”“例如”“如”等标志词语。
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列数字: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章中假如出现的数字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实行比较。
作比较包括类比和比照,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比照,是突出不同之处。
作用是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能够更清晰、更新鲜的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4)打比方:为说明某些事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方法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5)分类别:“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加以说明。
要注意的是给事物分类别要有一定的标准,使眉目清晰,避免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分类完了还要加以说明。
分类别的作用是能有条理、更清楚的说明事物。
(6)下定义:下定义”是用科学性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做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往往是个判断句。
下定义往往用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达,“X叫X”,也能够用“X是X的形式来表达。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
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是下定义,不属于科学性的语言,不是下定义。
解说、描绘性的语言也不是下定义。
下定义的作用是能准确、简明的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属于概括说明。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X 是X”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假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8)作引用(又称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能够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能够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相当于修辞手法中的引用是一致的。
)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能够实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画图表。
列图表的作用,来补充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四、说明文的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如:“大约”、“估计”、“一般”、“通常”、“最主要”、“大多数”、“估计”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五、考查说明文阅读与理解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说明对象。
2、抓住明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本质特征)
(补白):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联想记忆:记秒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