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资料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

对称
渐变
对比
重 复
作业要求:
寻找一些线型材 料,按某种秩序或形 式创作一件“线材构 成”作品。
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
块状材料
服装姿态构成动态空间
充 满 形 式 美 的 立 体 构 成
பைடு நூலகம்
—— 线 材 构 成
以日晷为原形,用不锈钢 构成错综精致的网架结构,使这座 垂直高度达20米的金属雕塑,显得 既雄伟大气,又通透灵秀。日晷令 人联想到遥远的历史,上小下大、 椭圆的晷针又象征地球,晷针穿过 的中点代表中国,指向正北的方向 ,还具有计时功能。
立体构成的定义
(一)概念元素 (二)视觉元素 1.立体构成中的形态 2.立体构成中的大小 3.立体构成中的色彩 4.立体构成中的肌理 (三)关系元素 1.重心 2.位置 3.方向 4.形体 5.空间 (四)构成关系
立体构成基础知识
立体构成要素 (一)立体 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 块状材料 连接材料 (二)空间 (三)空间维度 1.一维空间 2.二维空间 3.三维空间 4.四维空间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 构成主义走向抽象和表现力来自材料的言语,以及对技 术的信念和乌托邦思想,舍却主题内容,把绘画从文学 趣味和幻觉艺术中解放了出来,强调材料与形式,以非 具象的几何学形态和铁板、玻璃、树脂等工业材料为素 材,创作和发表了用新的量感、概念构成立体造型的作 品,把注意力集中于画面的材料和真实的结构——即色 彩、质感、结构和材料本身,从而展开了影响深远的造 型运动,对西欧各地的前卫艺术运动以巨大影响,他们 的造型倾向得以世界性的发展。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二、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立体构成(共147张PPT)

立体构成(共147张PPT)
三维形态与二维造型之间的区别在与,三维形态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外形,由于比二维造型 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 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点、多角度的造型意 识,视点和造型的增加,也大幅度地扩展了造型的 表现领域。三维立体造型和二维造型另一个重要区 别在于,三维造型是要具备能承受地心引力的力学 性坚实结构,部分还须有抵抗风、雨、雪、地震等 各种外力影响的能力,如各种建筑等。此外,在立
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从空间角度来讲,直观的处于可见状态的形态,称为积极形态;
由实体限定的空间,我们称为消极形态〔即空间形态〕;
任何形态都是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的组合体 ;
实体是主体形态具有积极意义的充实空间,虚体是空间形态,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形态。
2
形态要素

要素 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一种表达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不管 它的大小、厚度、形状怎样,只要它同周围其他形态相比具有 凝聚视线和表达空间位置的特性,是最小的视觉单位,我们就 可以称之为“点”。也就是说,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因为在 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 种相对的比较。 点在视觉感受中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所以“点”的造型很容 易导致我们的视觉集中在它身上 。
1
平面到立体
概论 立体
目的——为什么研究立体构成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 立体、把握立体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 熟练运用各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功效的 立体造型。
2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概论 对象
对象——研究内容
立体构成的对象分为三方面:
一、“构成 ”形态的基本要素,如点、线、 面、体、空间等。
形态 材料 结构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形体组合与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基本型是指最基础、最简单的几何形态或抽象形态,这些基本型是构筑复杂立体结构的基础元素。

常见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包括:
1.立方体(Cube):具有六个正方形面的三维形状。

2.球体(Sphere):所有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的三维圆形物体。

3.圆柱体(Cylinder):由一个矩形绕其一边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
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

4.圆锥体(Cone):由一个三角形或扇形绕其一直线边旋转而成,
有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逐渐变小直至汇成一点的侧面。

5.棱柱(Prism):由一个多边形沿一条与其不平行的直线旋转而成,
有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底面和多个侧面。

6.棱锥(Pyramid):由一个多边形沿着一个顶点向远离该顶点的方
向延伸形成的一系列射线旋转而得,有一个多边形底面和多个斜面最终汇聚于一个顶点。

除了以上几何体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如椭圆柱、椭圆锥、环状体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型的研究、切割、组合、变形等手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造型,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设计灵感和表现手段。

设计基础立体构成培训资料

设计基础立体构成培训资料
和排列组合的节奏美感。
9
10
11
12
线立体
造型学—线是具有长度的“一度空间”, 任何形态都离不开线的要素。
有通透、扩张的空间感,有纵深、轻巧 和排列组合的韵律美感。
构成形式:垒积、框架、网架、线织面
13
14
线立体(网架)
15
线立体(线织面)
16
线立体(框架)
17
线立体(垒积)
18
面立体
造型学—“形”,也是由长、宽构成的 “二度空间”。如三原色般的基本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还可分类为: 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不规则形。
构成形式:折板、插接、薄壳、层面排 列、可展开的面立体
19
可展开的面立体、多面球体
20
面立体(薄壳)Biblioteka 21面立体(插接)22
块立体
几何学—面的移动轨迹 造型学—由长、宽、深度构成的三度空
立体构成
概述 意义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与构成方法 材料与加工 立体构成训练过程的基本步骤
1
概述
实体(形体)——虚空(空间)
自然形态 {
有机 无机
人工形态{
具象(写实、变形) 抽象(理性、非理性)
2
概述图
3
定义
形态(形、色、质、机能)
1:立体构成是由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 成美好的形体。
2:立体构成,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是相对于模仿的一种造型新概念,是立体创造 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在三度空间上,从形体 的基本要素、结合方法、构成形态和形式法则 等基本造型规律出发,分别对形体与形体、形
块材:石膏、陶土、砖、石、发泡塑料 等
27
28
29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设计与构成的形成与发展之1
• 新建筑理论与国际风格 1、格罗佩斯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2、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论 3、柯布西耶的“居住机器”论
设计与构成的形成与发展之2
艺术发展对设计与构成的影响
20世纪初,现代艺术运动中的主要流派有立体主义、未来 主义、表现主义等。
•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形(圆柱体、圆锥体、立 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物象,把外部世界以一系列 各种平面在时间中的不同构成方式进行视觉解析。
• 构成可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空间构成、动构成、光构成
2、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 形态的创造规律。
• 具体来说就是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 形态的心理规律。
3、构成的源流
20世纪初,在欧洲设计的功能主义与几 何风格倾向迅速发展的同时,欧洲一系列艺术 运动也蓬勃兴起。尽管这两种发展的表面并无 直接联系,一个是基于工业生产发展的内在需 要,另一个是基于艺术理论与价值的变化,但 两者所用的术语和概念却常有惊人的相似,设 计与艺术在很多方面逐渐走到一起,这种关系 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许多设计领域。
义的方向和严谨的工作特征 主要贡献: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创立了设计基础课程。
近现代构成与设计教育发展
·包豪斯”后,各国设计教育纷纷发展;
·构成成为设计与艺术院校必然开设的基础课程; ·日本的构成教育发展极为完备; ·80年代中期取道香港至广州,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新世纪以来,平面构成向图形构成转换。
线材的加工与组合:
• 框架构造 • 垒积构造 • 网架构造 • 抻拉构造 • 线织面 • 量感化
面材的加工与组合:
• 层面排列 • 折板构造 • 切割折叠与翻转 • (1)直面 • (2)曲面切割翻转 • (3)拓扑立体 • 薄壳构造 • 插接面的构成 • 可展开的立体形态 • 隔间 • 简化抽象化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立体构成ppt完整版
选择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材料,降低立体构成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节能减排
在立体构成的设计、制作、使用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设计理念
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立体构成的始终,倡导简约、实用、 美观的设计风格。
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
1 2 3
跨学科合作
立体构成需要与建筑学、艺术学、机械工程等多 个学科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立体构成的创新 发展。
形态与空间的关系
形态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立体构成中,形态的 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空间感的塑造,而空间的大小和虚实也会反 作用于形态的表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和空间 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03 立体构成的创作原则
功能性原则
01
02
03
满足使用需求
立体构成应首先满足其使 用功能,确保作品的实用 性。
美观度。
最终呈现与效果评估
最终呈现
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配以文字说明 和效果图等辅助材料。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设计 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效果评估
从形态、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对模型进 行全面评估,分析其优缺点。
推广应用
将优秀的立体构成作品进行推广应用,促进 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实践平台 建立立体构成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设计师、艺 术家、工程师等共同参与,推动立体构成的实践 创新。
跨界合作模式
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如产学研合作、众创空 间等,为立体构成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01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立体构成的智能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分析立体的各元素及其之间的构成法则, 教给学生创造、观察、把握立体的方法, 启发对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 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拓展感受力的训练。

点立体
几何学—只有位置没有大小。 造型学—有大小、形态,在整体空间中。 具有凝聚性。 可产生悬浮和散漫的空间感,以及跳跃 和排列组合的节奏美感。
块立体(分割、基本体变形、 组合)
材料与加工
线材 —— 筷子、火柴、车条、竹签、铅 笔、塑料线、金属线等 面材:纸、布、皮革、板(塑料、木、 纸、有机玻璃)、金属网等 块材:石膏、陶土、砖、石、发泡塑料 等

作业
1.纸材作业:平面——立体 2.任选材料与形式(别具一格、新奇) 尺寸:30cm左右 要求:固定于木板或纸板上,可用色或 可突出材料本身质地美。
立体构成
概述 意义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与构成方法 材料与加工
立体构成训练过程的基本步骤
概述
实体(形体)——虚空(空间) 自然形态 { 人工形态{
有 无机
具象(写实、变形) 抽象(理性、非理性)
概述图
定义
形态(形、色、质、机能)
1:立体构成是由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 成美好的形体。 2:立体构成,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是相对于模仿的一种造型新概念,是立体创造 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在三度空间上,从形体 的基本要素、结合方法、构成形态和形式法则 等基本造型规律出发,分别对形体与形体、形 体与空间的关系及其视觉效果进行研究与应用。


线立体
造型学—线是具有长度的“一度空间”, 任何形态都离不开线的要素。 有通透、扩张的空间感,有纵深、轻巧 和排列组合的韵律美感。 构成形式:垒积、框架、网架、线织面

线立体(网架)
线立体(线织面)
线立体(框架)
线立体(垒积)
面立体
造型学—“形”,也是由长、宽构成的 “二度空间”。如三原色般的基本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还可分类为: 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不规则形。 构成形式:折板、插接、薄壳、层面排 列、可展开的面立体

可展开的面立体、多面球体
面立体(薄壳)
面立体(插接)
块立体
几何学—面的移动轨迹 造型学—由长、宽、深度构成的三度空 间。三个基本体:球体、圆柱体、圆锥 体(立体派画家塞尚)。 特征:占据空间、厚实、浑重 构成形式:分割、积聚、基本形体的变 形

韵 律 美 感
占据空间、厚实、浑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