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立体构成2015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作业设计方案-服装设计基础》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立体构成是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进修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日后更复杂的设计提供基础。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深入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2.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和雕塑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4.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提升其综合能力。
三、设计内容1.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讨论,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的特点和构造原理;2.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练习不同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简单的几何体和复杂的组合体;3.创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立体构成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或其他形式,展现其对立体构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展示评比: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比,激励学生互相进修和交流,提升作品质量。
四、设计步骤1.准备工作: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包括图书、模型、绘画工具等;2.理论进修: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其构造原理;3.实践练习: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绘制不同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加深对其特点和结构的理解;4.创作作业:学生设计并制作立体构成作品,展现其个性和创意,体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5.展示评比: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评比,鼓励优秀作品,激励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五、评判标准1.作品设计:是否符合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否具有创意和个性;2.技术表现:绘画、雕塑等技术是否熟练,是否能准确表达立体构成的特点;3.表现能力:作品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否能够有效传达设计意图;4.综合能力: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二、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基本型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形体组合与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基本型是指最基础、最简单的几何形态或抽象形态,这些基本型是构筑复杂立体结构的基础元素。
常见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包括:
1.立方体(Cube):具有六个正方形面的三维形状。
2.球体(Sphere):所有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的三维圆形物体。
3.圆柱体(Cylinder):由一个矩形绕其一边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
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
4.圆锥体(Cone):由一个三角形或扇形绕其一直线边旋转而成,
有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逐渐变小直至汇成一点的侧面。
5.棱柱(Prism):由一个多边形沿一条与其不平行的直线旋转而成,
有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底面和多个侧面。
6.棱锥(Pyramid):由一个多边形沿着一个顶点向远离该顶点的方
向延伸形成的一系列射线旋转而得,有一个多边形底面和多个斜面最终汇聚于一个顶点。
除了以上几何体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立体构成基本型,如椭圆柱、椭圆锥、环状体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型的研究、切割、组合、变形等手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造型,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设计灵感和表现手段。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
量感
空间感(三维)
材质与肌理
一、立体构成的 材质与肌理
如果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表现材质的美感?
材料的选择:纸材、竹木、金属、泥沙、塑料、玻璃、纺织品等。
利用二维设计里面的形式法则:重复、渐变、特异、近似、发射
工具:
测量和放样工具(直尺、角尺、画线锥和画线规 等),锯(夹背锯、钢丝锯、板锯等),钻孔工具(弓 摇钻、手摇钻、电钻、麻花钻等),切削工具(木刨、 木工凿、板锉、圆锉、三角锉、铁剪等),组装工具 (老虎钳、台钳、螺丝刀、锤子等)。
立体构成
• 立体构成
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 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进行三维度的立体空间构成 。它是以点、 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 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强调的是“构想和感觉”。
立体构成的特征: 一、在素材分析方面 他不完全是模仿自然对象,而是将一个 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很多造型要素,然后按照一定原则,重新组 合设计。 二、在构成感觉方面 立体构成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并且以 抽象理性构成为主。立体构成反映出一定的节奏,体现出一定 的情绪,能给人们的感官带来一定的感受。 三、在综合表现方面 立体构成作为立体造型设计的基础学科, 与机械工艺等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必须综合的考虑构成的
曲面立体翻转构成: 平面的扭曲变化会形成曲面,曲面在占有空间的感觉上比块 量稍次。但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效果。曲面立体构成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切割反转、带状构造、隆起构造三种形式:
(一)切割翻转:将面材切割扭曲翻转而成的造型。 (二)带状构造:带状的面材一经卷曲、翻转,就可以形成连续 曲面的立体。 (三)隆起构造:将板材的中间隆起的造型,如壳体。
设计基础立体构成培训资料

9
10
11
12
线立体
造型学—线是具有长度的“一度空间”, 任何形态都离不开线的要素。
有通透、扩张的空间感,有纵深、轻巧 和排列组合的韵律美感。
构成形式:垒积、框架、网架、线织面
13
14
线立体(网架)
15
线立体(线织面)
16
线立体(框架)
17
线立体(垒积)
18
面立体
造型学—“形”,也是由长、宽构成的 “二度空间”。如三原色般的基本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还可分类为: 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不规则形。
构成形式:折板、插接、薄壳、层面排 列、可展开的面立体
19
可展开的面立体、多面球体
20
面立体(薄壳)Biblioteka 21面立体(插接)22
块立体
几何学—面的移动轨迹 造型学—由长、宽、深度构成的三度空
立体构成
概述 意义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与构成方法 材料与加工 立体构成训练过程的基本步骤
1
概述
实体(形体)——虚空(空间)
自然形态 {
有机 无机
人工形态{
具象(写实、变形) 抽象(理性、非理性)
2
概述图
3
定义
形态(形、色、质、机能)
1:立体构成是由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 成美好的形体。
2:立体构成,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是相对于模仿的一种造型新概念,是立体创造 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在三度空间上,从形体 的基本要素、结合方法、构成形态和形式法则 等基本造型规律出发,分别对形体与形体、形
块材:石膏、陶土、砖、石、发泡塑料 等
27
28
29
立体构成 入门课程资料

四、体 任何形态都是一个“体” 体在造型学上有三个基本形:球体、立方体、圆锥体。根据构成的形态区分, 又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等类型。
• 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活动是人最初占有空间的真正目的。闭合与开 敞是空间的正负反映,是人类生活私密性与公共性的需要。
• 深度是空间的本质,人在环境中随时都具有处于不同深度的空间感知。
• 形体抽象能力的培养 形体可以还原成球体、圆锥、正方体三种 基本抽象形。
•
视觉形象本身蕴含着潜在图形的刺激,当我们不以常规的
视角观察物象时,便会得到新的视觉形象,而新的视觉形象会
派生出众多的独特成分来,给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改变视角包括:更换视点;观察物象的内部、隐藏的现象;
不以自然人的眼睛观察,利用复印机等仪器将物体放大若干倍,
换能力和立体想象力,培养对形体的概括、提炼和联想能力,
这就要求学习者应该具有良好与敏锐的造型意识和恰当的表现
方法。
• 想象力的训练 平面---立体空间
• 学会观察 “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师,在那里深藏着一切真理。”
• 有机形态的获得 物体的有机性质是指物象的生长模式,即物 象的结构单位及组合规律,物象的生长模式决定了物体世界的 基本样式,结构规则显现为有条理与无条理,对称与均衡、动 态与静态。对生命机制结构关系的感受,将启发我们的想象, 采用这些结构单位,发明并创造新的组合与新的物体。
• 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 而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
二、线 钢索、铁轨、发丝、树枝
给我们线的实际感觉。 在造型学上,分直观的线
和非直观的线。 线沿着一定轨迹运动则
形成面。
三、面 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表达一种“形”,由长度和宽度两个维度所公共构成
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

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一概念:立体构成: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是相对于模仿的一种造型新概念,是立体创造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形态:(一)在生活中,各种三维的“形态”环境中从文具、餐具等小型器物到建筑室内较大的“立体形态”。
以及庭院、都市等大规模的“三维形态”,这些是具有实用的功能和用途来设计的“形态”。
还有不具使用目的的,将形态作为鉴赏对象的纯艺术造型。
如:雕塑。
这些作为研究的对象,升华为科学的理论:(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形态,可分为“自然形态”: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一切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
例如:树木、山石、行云、流水。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自然形态中存在着和谐,使得自然万物多样性的变化得以统一,而这种和谐的语言便是“数字”。
他认为自然是由“数字”支配组合而成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以简单的数字为构成整体和谐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世界是由几何体组合而成。
他的发现使人类从自然形态中获得无穷的智慧与启示。
人类凭借自然形态法则给予的启示,追求人性、物性的合理共存,从事符合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需求的调和且关联的造型行为。
自然形态包括有机与无机两种具体的形态,①“自然有机形态”指接受自然法则支配或适应自然法则而生存的形态,简单说富有生长机能的形态,②“自然无机形态”指原来就存在于世界,但不继续生长、演进的形态,简单说是“不在有生长机能的形态”。
奇妙的自然有机形态,提供了人类进行造型的主要依据,有机形的塑造也就成了立体构成中的重要部分。
(三)“人工形态”:是指人类有意识的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组合或者构成等活动所产生的形态,例如:建筑、工业产品、图片、文字等。
是人们将意识进行物化的形态。
就形态的面貌即外形而言,可归纳为①具象形态:是以模仿客观事物而显示其客观形象及意义的形态。
由于形态与存在的实际形态相似,称之为“具象形态”。
按造型手法与表现风格的不同分为:a.“写实具象形态”是指以完全忠实的表现的态度描写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面材的视觉特征 面材的视觉特征具延伸感、充实感,侧面具有线材的 特征,犹如人的皮肤。
4、块材的视觉特征 块材的视觉特征具重量感、充实感,有较强的视觉效 果,犹如人的肌肉。
3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四)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弹性材料:皮筋、弹簧等, 塑性材料:石膏、粘土等, 粘性材料:胶水等。
• • • • •
(五)根据材料的形状分类 点状材料:如植物的种子、糖果、玻璃球、铁珠、纽扣、塑料瓶盖等。 线状材料:如铁丝、竹木条、毛线、麻绳、吸管、筷子、牙签等。 面状材料:如纸张、泡塑板、木板、塑料片、石膏板等。 块状材料:如石块、粘土、金属块、泡沫块、木块、玻璃块、蜡块、肥 皂块等。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 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接、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 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立体形态。
二、学习立体构成的重点 1、培养对空间形态的想象力,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 的体积量感。
2、空间中立体的点线面形态的组合表现能力。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活当中,由块体切割所形成的面,或由面与面之间的集聚 之构成则随处可见。
块材 块材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具有长、宽、深(厚) 三度空间的量块实体。 是立体空间形态最为有效的造型形式。
切割拉伸和压屈构成效果图
切割构成
世博会中国馆
建筑设计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
橱窗设计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立体构成的应用——3、视觉传达设计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3、视觉传达设计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
立体构成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
现代雕塑
现代雕塑
工,使平面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立体感,但没有创作物理空间的构 成方法,故称为半立体构成。
2、线立体
3、面立体
4、体块立体
规律性组合
非规律性组合
第二节
1、点材的视觉特征
立体构成材质的视觉特征
点材的视觉特征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具有很强的 视觉引导作用,但视觉效果较弱。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半立体构成 板式结构 柱式结构 集聚构成 仿生构成
第一节 半立体构成
半立体构成也被称作二点五维构成、二点五维浮雕、半浮雕, 是从平面到立体两种形态之间的一个转换。 其制作方式是:通过对平面材料的切割、折叠、弯曲、镂 空、插接等构成手段,使平面的材料产生立体的效果。
1、不切多折 即在正方形的纸片上直接多次折叠或弯曲,并运用形式法则, 构成立体形态的方法。
3、附着在形态上的材质和色彩的应用能力。
三、立体构成材料的准备
1.各种材质的纸(绘图纸,卡纸,皱纹纸,瓦楞纸等等)
2.KT板,泡沫板或者其他可以承载模型的板材 3.各种线材(麻绳,毛线,铁丝,纤维等等)
4.其他可以用来创作的任何材料. 5.工具: 剪刀,刻刀,直尺,曲线板等等(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 工具)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二、对比与调和 (一)对比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 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使原有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同时也增强 了形体对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2007伊斯坦布尔设计周 展览作品
旧金山现代 艺术博物馆
(二)调和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 差异性的减弱,以求获得统一。 形态构成一味强调对比,就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现, 构成的作品从整体上看则杂乱无章、矛盾重重、支离破碎、毫无整体 性。因此艺术作品的表现需要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
彩色ABS板 PVC管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加工方法
• • • • • • • • • • 一、立体构成的设计程序 设计构思 绘制图样 选择材料 转化立体 作品初型 作品成型 作品组装 作品施色 最终检查。
二、立体构成材料的加工 (一)纸材料的加工 1.折纸造型
纸的折屈
纸的插接
• 2.纸雕造型 • 3.纸塑造型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
三、肌理美
肌理体现材质美,肌理感在造型的表现中也很重要。它可以 丰富造型,加强立体感和质感。
石头垫
粗的肌理具有原始、粗犷、厚重、坦率的感觉;细的肌理具有高 贵、精巧、纯净、淡雅的感觉;处于中间状态的肌理具有稳重、朴实、 温柔、亲切的感觉。 天然的肌理显得质朴、自然,富于人情味;人工的肌理形形色色, 可以随人心愿地创造,以确切地表现各种效果。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四、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4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加工
第四章
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成的材料与加工
•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材料种类及特性 •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加工方法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材料种类及特性
一、 材料的分类 (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 自然材料天然、原始、质朴、有较强亲和力,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 的各种造型材料;常见的有:如木头、石头、黏土、沙砾、植物等。 • 人工材料规整、新异,是指人工合成或制造的各种材料。如纸张、塑 料、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
(六)根据材料的虚、实分类
• 实体材料:指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材料,具 有一定物理、化学属性的材料,不管它是何种形 状、何种质地。 • 虚拟材料:是相对实体材料而言的,主要是指采 用电脑软件等科技手段所创造的各种逼真效果的 材料。
二、立体构成中常用的材料种类
(一)纸 (二)塑料 (三)软性材料 (四)竹木材料 (五)泥石材料 (六)金属材料 (七)玻璃材料 (八)其它材料
设计基础——立体构成
主讲:段宇辉
1
1.立体构成概论
2
3
4
5
6
6.立体构成的造型组合训练
3.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5.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4.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加工
1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
• 第一节 • 第二节
立体构成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应用
第一节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雀巢巧克力博物馆
三、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 节奏在音乐中是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在构成设 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体现形体节奏美的重复方式有两种,即形状的重复和尺寸的
重复。
(二)韵律 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矩变化的形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石头
竹子
金属板
塑料材
(二)根据材料质地分类
按照材料的材质可分为木材、纸材、石材、金属、玻璃、 塑料、皮革等。
皮革
玻璃球
(三)根据材料的固有形态分类
• 有形材料:坚固、稳定、刚毅,指有一定自身形态 的材料,如石头、金属、木材等。 • 无形材料:柔和、曲线、灵动、多指没有固定形态, 可随外界因素而改变形状的材料。如砂土、石膏、 塑料、纸浆等。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2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中的概念元素 立体构成材质的视觉特征
一、 立体构成中的概念元素
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是构成形态的基本概念要素,也是构
成立体形象的材料和空间特征,所有立体形态都是由点材、线材、面材
和块材基本要素加工组合而成的。
点材
点材是平面几何“点”的三维化。 点材由于材料支撑的关系,往往和线材、面材、块材 的构成相结合形成效果。
2、一切多折 即在正方形的纸片上用刀划出一条切线,然后利用这条切线反向拉引, 并将纸多次折叠或弯曲,使纸具有立体感。
将切式和折式综合,可做一切多折和多切多折,体现半立体效果
3、多切多折 即在正方形的纸片上多次切割,并多次折叠或弯曲进行构成。
第二节 板式结构
板式结构,是用平面素材经过折屈或切割加工以后,所形 成的一种具有浮雕特征的板式立体构成。可将其应用在室内、 外装饰墙面效果的处理,或天棚,壁饰悬挂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