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立体构成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教案

附录1 教学设计方案
附录2 教案
教案
鸟巢的介绍
鸟巢”的建筑结构与艺术解析——横舟
结构:
从形式上讲: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
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
从材料上讲:看台地下1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7层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体育馆的外部为钢
结构,体育馆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
从结构体系上讲:体育馆的混凝土看台为剪力墙结构。
(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配套PPT讲解》
鸟巢"的建筑设计风格,是完全按照东方人的欣赏习惯和理念设计的。
它虽然引用了鸟巢这个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营造了一个近乎荒诞的几何建筑结构,完全背离了东方人的欣赏习惯.但设计者苦心竭力的把它的外形设计成为一个具有东方哲
.
调没了。
6.立体构成(六)——块体立体形态设计

7.纸材 纸张质地轻柔,有弹性,容易加工.可通过剪款、撕裂、折量、卷曲、柏贴等手法 创造丰富的立体形态。
5.1.3块体立体构成的分类 1.几何块体造型 在体块的立体造型活动中,最常使用的是几何形体。几何形体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
是人造形体中最基本的立体形态。建筑、空间、产品等人造形态都是以几何形体为 基础,进行分解、重构、变形得到的。几何块体造型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
2.块体的分割
分割形体是一种减法造型,是指对基本形进行切割、分割和重组等,运用空间构 成原理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完整的形态。分割形体可以去除切割的形体,形 成空间和正负形的关系。还可以将分离的形体进行切割移动,或进行打散重构, 增加空间层次,丰富形体表情。具体方法有:分裂、破坏、退层、切割(如图513~图5-19).
5.1.2块体立体构成的材料
块材具有明显的空间占有性,在视觉上有着比面材与线材更强烈的表现力, 其所表现的连续的面,能给立体形态提供更多可能性和视觉上的变化。块材 的形态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因此其构成方式差异很大。块材原料 种类很多,一般使用价格比较便宜并便于加工的材料进行练习。石膏粉、木 板、雕塑泥、胶泥等都是方便取用的材料(如图5-3~图5-8)
图5-33是红色大型钢结构雕塑,直立的三角形依次顺序排列,巨大的块体,通过 聚集分割,形成了开阔的空间,为城市广场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图5-34为苏州现代大道雕塑,由不规则符号构成,三角、半圆、正方,不同的几 何体被分割,被重新组合,在角度、空间、色彩等方面表达出的是苏州的青春与 活力。
图5-35是一系列的、包含简单符号的、房子形状的艺术雕塑。
5.1.4块体立体构成的视觉效果
块体是立体造型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与线材 构成封闭实体。与线材、面材相比,有稳重、安定、充实的特点。块材的 形体塑造练习就是利用块材的这一特点,通过加工制作成一定的形体。
《构成设计》3-平面构成走向立体构成

生活中的餐具形态
一.形体的意识
生活中的家具形态
二.立体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按立体形态的外貌表情来划分 按立体形态的虚实关系来划分
生活中的城市建筑形态
三.半立体浮雕构成
半立体浮雕的概念及特点 抽象浮雕 具象浮雕
一、形体的意识
什么是立体构成中形态?
在立体构成中,“形态”不等于“形状”。“形态”是 指立体物在实际的空间中占有实际的位置,是由无数个 角度和体面形成的形状构成,所以它并没有固定的轮廓。
城市景观雕塑
在艺术创作中,量感的体现能够使人对艺术作品产生高大、神 秘、茫然、恐惧、雄伟、庄严等感觉;将具有扩张、伸展和向 上的形态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第三节、用材料创造空间
材料是设计师或艺术家创造立体造型的载体,是立体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使 立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立体造型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形 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和触觉功能又赋予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
半立体浮雕
1、半立体浮雕的概念及特点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 式。浮雕的空间构造既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 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浮雕墙面装饰
一般说来,浮雕为 了满足特定视点的 观赏需要或装饰需 要,往往具备形体 压缩后的二维特性 。浮雕的空间形态 是介于绘画所具有 的二维虚拟空间与 圆雕所具有的三维 实体空间之间的所 谓压缩空间。
2、增形加工
将简单形体破坏、拆散后的 材料重新组合与重建,创造 出一个新的整体的形态造型, 又称增形加工。
4、材料的再加工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它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基础课程,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商业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雕塑设计等行业。
立体构成的概念主要涉及三维空间中的形态、材料、工艺、力学和美学等方面的探索。
它是一种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共同构成三大构成。
立体构成强调空间形态的构成,其结构上需符合力学要求,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影响着形式语言的表达。
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关系,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 提高造型能力:立体构成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造型,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3. 培养抽象构成能力:立体构成强调抽象形态的组合,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创新设计提供源泉。
4. 提升审美观念: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
5. 锻炼纪律性和创新精神:立体构成学习过程中要求严谨、自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同时,立体构成的探索过程也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立体构成作为设计领域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立体构成——概述

NIKE运动鞋盒包装设计
红蓝椅 里特维德1918年设计
蒙特里安 红黄蓝构图
4、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从形态关系 出发,更多探索纯粹几何
形态的构成性,以感觉性、
自由性的方法创作作品。
构成主义作品
盖里瓦楞椅子
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雕塑 (技术条件有限,模型) 俄罗斯国立博物馆收藏 构成主义代表
料工艺技巧。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空间规律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 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
立体构成的心理效能和物理效能探求
三大构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立体构成是平构、色构的延伸,平构中的重复、渐变与色构中的色彩关系都将 运用与立体构成中。 区别:
平构、色构是在平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构成艺术,立体构成是立体三维构成方式,
2、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形态。由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 度所构成的空间,我们称为三维空间。
认识立体 (1)主视图(正立面视图) (2)侧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3)俯视图(平面视图)
二、构成的分类 1、平面构成 是将形态不同或相同的几个单元要素根据不同的造型规律和原则
HUGO BOSS构成主义品牌服饰店设计
在设计这些传统学科中必将产生 一个新的学科, 也可以说是传统学科 的综合体现。立体构成设计研究在三
维空间中的形态造型,在各类工业产
品设计中的应用,涉及了对客观生活 规律与形式美感关系的理解,对创造
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造型要素和要
素关系的研究,对产品造型材料、工 具、技法和形式的立体研究与开发 。 立体构成设计既是对视觉语言和 造型艺术中形式美感产生与创造规律 的研究,也是对创新形式与创新方法 的探索, 其主要就是功能性和美观性 的结合 。
立体构成

第四部分 立体构成一、概 述1-1 构 成·构成(construction)是一个近代发展起来的造型概念,是造型活动的重要方式。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于20世纪初。
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构成发源于造型艺术运动的构成主义,并在包豪斯时期被确立为设计学科基础。
由于激进的艺术流派的青年画家和雕塑家的影响,使设计开始摒弃附加的装饰,更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态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发挥了灵活多样的构成设计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观点。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本追求更大的利润而极力鼓动对产品的更新,更是刺激了简洁新颖的产品形态的发展。
在国内,构成学科于80年代形成初步规模,它不但成为了设计学科的基础,甚至已成为生活中的审美基础中的一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设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
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因素干扰,构成主义运动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一批构成主义、前卫艺术的探索者离开俄国前往西方,将俄国的构成主义传入西方,对艺术和设计新形势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荷兰的“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年—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集体。
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风格》杂志的编辑杜斯伯格,这本杂志也是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
“风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思想和形式都是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
·1919年,德国创建“包豪斯”学院,建筑设计家格罗佩斯院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立了以“构成”为基础的课程。
包豪斯为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及介绍综合性的美学思想,于1925年开始编辑出版了“包豪斯”丛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及新的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
(完整版)包豪斯与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学院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包豪象斯构成理论:在现代设计史上,包豪斯构成理论及其教育体系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不仅有在建筑史上被称为设计经典的校舍,更有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
它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成为现代设计师的摇篮.以至有人评价它是现代设计真正的开端。
包豪斯构成理论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欧洲的产业革命为它的产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社会变革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催生婆,英国的产业革命在由手工转向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产品外观设计与产品的材料、工艺、结构、功能的矛盾急剧加深,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包豪斯以它敏锐的视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这些无疑体现出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对当时设计思潮的批判和否定。
包豪斯构成理论是美学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包豪斯构成理论教育的成功在于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吸引了许多在艺术上卓有建树的大师加盟,使包豪斯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在校长格罗佩斯旗下,先后有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现代抽象派大师康定斯基、保罗·克利、霍利·纳克、阿尔巴斯任教.他们高举反传统的旗帜,与传统派代表人物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建立了崭新的教学体系、其思想内涵诠释出划时代的意义,折射出包豪斯构成理论教育的光彩,体现出教育思想的经典.包豪斯在教育的实践中强调教育的主体(即学生)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践能力强弱的问题,将动手和动脑的训练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构成学框架内确定这些目的和任务,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它还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坚持不懈的努力确立了构成理论在包豪斯的主导地位,以建筑为主干,然后扩展到工业设计.真正体现包豪斯价值和成就感的是构成.这在那些充满强烈构成形式感的作品中得到了印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构成学莫定了包豪斯的历史地位,而立体构成更是在包豪斯的成就中锦上添花,体现得更为集中、典型.例如阿尔巴斯在“纸造型”、“纸切割造型",莫霍利·纳古在体积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