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讲义,运动系统,骨学总论,教学大纲,复习讲义
《运动解剖学》人体运动的执行系统,骨骼部分课件

骨松质则按力的一 定方向排列,虽质地 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 便又坚固的性能,符 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 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
(2)、骨密质:骨密质厚而致密,由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各 层骨板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相邻两层的纤维呈交叉状,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压力和抗扭转能力)。骨密质主要分布在长 骨的骨干、扁骨的内、外层和其他骨的表面。
((22)) 短短骨骨::短短骨骨 一般近似立方体。短 骨分布于手腕和足踝 部,使手和足的运动 十分灵活,并能承受 重压。
3 扁骨:扁骨呈板状、面积较大,薄而坚固。扁骨分布于 脑颅骨和肩胛骨等处。
4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这种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骨 (如椎骨),髋骨和颅骨等处。
5 籽骨:包在肌腱内的小骨,称为籽骨,如髌骨。 籽骨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减少摩擦,保护肌腱。②改 变肌力牵引方向。③增大力臂,提高肌肉作功和肢体运 动速度 。
骨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骨架,骨 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对确立人的身材和体型有 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人的随意运动也有重大作用。
(一) 骨的形态与分类
1.骨的形态
人体各部分骨的形状各 式各样,大体可归纳为六类: 即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 籽骨和含气骨。
(1) 长骨:一般呈长管 状,可分为骨体(或称骨干) 和两端(又称骺 )。两端膨 大可增大关节面,也有分散 震动的作用。长骨主要分布 在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和支撑作用 。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骨的影响不同,负荷大的 部位骨质增粗明显。如果长期不运动 ,骨质就会退化。
五 骨的功能
支架 功能
杠杆 功能
保护 功能
钙磷 仓库
造血 功能
六 体育运动对骨骼形态结构的影响
1、适宜运动对骨的影响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2-运动系统-骨学

39
颅底外面观 (一般了解,自学)
切牙孔 腭骨 (水平板) 鼻后孔 犁骨 卵圆孔 棘孔 茎突 乳突
上颌骨 腭大孔 翼突外侧板
关节结节 下颌窝
颈动脉管外口 茎乳孔 枕髁
枕骨大孔
枕外隆凸
40
颅前面观 (一般了解) 由大部分面颅和部分脑颅 构成,并共同围成两眶和 骨性鼻腔。 眶 (一般了解)
额骨 顶骨 泪囊窝 眶下裂 视神经管 泪骨 眶下沟
20
◆腰椎:共5个 特点: ①椎体肥厚(因承受体重压力较大); ②棘突直伸向后方,棘突空隙较大,临 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
21
腰椎
(5个)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椎体大
上关节突 横突 椎弓板 棘突 横突 上关节突 椎体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水平方向后伸 •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 椎穿刺术。
棘突 下关节突
◆颞骨:位于颅的两侧
30
额骨 顶骨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脑颅骨 8块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筛骨1 •枕骨1 •蝶骨1
鼻骨 下鼻甲
下颌骨
额骨 顶骨
蝶骨
筛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颞骨 枕骨
31
面颅骨 :共15块(一般了解) ◆犁骨:为垂直位的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 后下部。
◆下颌骨: 呈马蹄形,其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
44
鼻旁窦 (掌握名称和位置)
上颌窦
筛窦前群 额窦 筛窦中群
蝶窦
筛窦后群
上颌窦窦口高于窦底,故窦内积液时直立体位不易引流。
45
颅侧面观(掌握) 外耳门前方,有一弓状 的骨梁,称颧弓;颧弓 上方的凹陷里,有额、 顶、颞、蝶四骨的会合 处,称为翼点。翼点的 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 有脑膜中动脉沟前支经 过,翼点处骨折时,容 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 内血肿。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生版)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学时:56 学分:3.5绪论掌握: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各部骨的名称、数目;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主要特证,胸骨和肋骨的形态结构;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及数目,颅底内面的主要孔裂;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手骨的组成及其名称;髋骨、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足骨的组成及其名称。
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和生长、骨的可塑性,颅的整体观,新生儿颅的特点,全身的主要骨性标志。
第二节骨连接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运动形式。
脊柱的组成、椎骨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组成及整体观;骨盆的组成、界线及男、女性骨盆的性差。
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主要运动形式。
了解:骨连结的两种主要方式;足弓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三节肌学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胸大肌、前锯肌、肋间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和其裂孔通过结构。
腹前外侧壁肌的层次和结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起止和作用;臀大肌、梨状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长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及其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了解:肌的形态分类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和命名。
头颈肌、咬肌;背肌的分部和各层肌的组成;腹肌的分群;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
前臂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作用;手肌的分群及作用。
足肌的分群及作用。
三边孔、四边孔围成及其内容物;股三角的位置、界限及内容物;腘窝的位置、围成和内容;梨状肌上、下孔的通行结构。
运动系统解剖学课件—骨学总论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医.学全.在.线
1
总论
骨藉骨连结构成人体支架——骨骼 skeleton。对人体起着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器官和运动等作用。
成人骨共有206块。
2020年10月2日
2
一、骨的分类
1. 按其位置分为: 中轴骨(80)
颅骨(29块,其中听小骨6块) 躯干骨(51 )
附肢骨(126)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7
上肢骨(64) 下肢骨(62)
2020年10月2日
3
2. 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
长骨long bone 短骨short bone 扁骨flat bone 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2020年10月2日
4
长骨 long bone
多位于四肢, 呈管状, 分一体两端。
骺软骨(幼年)
构成:紧贴在骨表面的一层 纤维结缔组织。
功能:具有保护、营养、再 生和感觉等功能。
2020年10月2日
12
(三)骨髓 bone marrow
定义: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的疏 松结缔组织。
分类:
红骨髓 :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5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
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而成。
医.学全.在.线
正常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ppt课件

开口、闭口、前进、 后退和侧方运动 16
运动系统
ppt课件
17
运动系统
8.骨骼肌
骨骼肌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 躯干肌:背肌(背阔肌)、膈肌(3个裂孔) 头颈肌:头肌(面肌、咀嚼肌)、颈肌(胸锁乳突肌) 上肢肌:肩肌(三角肌)、臂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下肢肌: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运动系统
4.翼点
位于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的相交 处,成“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
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
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 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ppt课件 10
运动系统
5.骨连接
纤维连结 直接连接 软骨连结 骨性连接
骨连接
关节面 主要结构 关节囊 间接连结 关节腔
泌尿系统
2.尿道、食管、输尿管狭窄的位置和意义
名 称 位 置 临床意义 尿道结石。
尿道(3个狭窄,2个弯曲)
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 道外口。耻骨下弯和耻骨 临床上行膀胱镜检查或插 入导管时,应注意以防损 前弯。 伤尿道。
食管(3个狭窄)
咽与食管相续处;食管与 左主支气管交叉处;食管 食管插管 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胸椎
末端前面有横 较长,伸向后下 突肋凹 方 宽而短,板状, 呈水平位向后伸
腰椎
中等,三角 无特殊结构 ppt课件 形
7
ppt课件
8
运动系统
3.颅骨的组 成
脑颅 颅骨 上颌骨、腭骨、下鼻甲、 面颅 颧骨、鼻骨、泪骨、 犁骨、下颌骨、舌骨 额骨、枕骨、 筛骨、蝶骨、 顶骨、颞骨、
ppt课件
9
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共102页

四. 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人体分为10个 局部
四. 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细胞 cell
组织 器官 tissue organ
系统 system
人体 human body
运 动 系 统
人
体
的
各
系
心 血
统
管 系
统
消
呼泌
化
吸尿
系
系系
统
统统
淋
神
巴
经
系
系
统
统
男女 生生 殖殖 系系 统统
感
内
觉
分
器
泌
系
系
统
统
运动系统
组成
骨------支架 骨连结------枢纽
骨骼skeleton
肌------动力
功能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运动
对身体起着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 基本形态的作用。
一.骨学总论
• 坚硬有弹性的活器官 • 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 • 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 损伤后可修复和重建 • 运动和锻炼可促进骨良好发育 • 长期废用可萎缩 • 钙,磷的储存库
(1)胸椎(thoracic vertebra): • 有肋凹,上肋凹,下肋凹,横突肋凹 • 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位 • 棘突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一)椎骨(vertebra)
2.各部椎骨的特点
(2)颈椎(cervical vertebra) • 体小孔大,近似三角形 • 上下关节突关节面近水平面 • 有横突孔 • 2~6颈椎棘突末端分叉 • 颈动脉结节 • 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 • 寰椎、枢椎、隆椎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系统解剖学大纲

绪论一、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二、掌握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三、了解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和异常第一篇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功能(运动、支持、保护)第一章骨学第一节骨学总论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了解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中轴骨骼一、颅(一)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1、掌握各脑颅诸骨的位置和各面颅诸骨的位置。
2、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二)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前面观、侧面观的重要形态结构。
(三)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了解眶腔、鼻腔构成。
二、躯干骨(一)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肋骨、胸骨)。
(二)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三)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四)了解肋骨一般形态、结构,掌握躯干骨重要的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颈动脉结节、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等)。
第三节附肢骨骼一、上肢骨(一)掌握上肢骨的组成与排列。
(二)了解各肩带骨的形态、位置、掌握其主要结构。
掌握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
(三)了解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二、下肢骨(一)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排列。
(二)掌握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的主要结构。
(三)了解股骨的位置、形态、掌握其主要结构。
了解髌骨的位置、胫骨和腓骨的位置形态,掌握其主要结构。
(四)了解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掌握跗骨的排列位置。
(五)比较下肢骨与上肢骨的解剖特点。
第二章关节学第一节总论了解关节学的定义及分类:纤维连结、软骨和骨连结、滑膜关节(关节)。
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了解滑膜关节分类,掌握滑膜关节运动形式。
了解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中轴骨连结(一)脊柱1、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椎体间、椎弓间的连结)。
2、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3、掌握脊柱的组成功能,掌握脊柱整体观的形态与机能的特点,了解脊柱的运动。
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医学PPT课件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缘的骨面上, 包围 整个关节并可分为内外两层;
关节腔:关节囊所围成的腔,里面含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和 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
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连接相邻两骨的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囊内韧带和囊
外韧带,有增加关节稳固性及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2)关节盘:是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呈圆形,中间稍薄,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 (一)颅骨:
• 颅由23块颅骨构成(除3 对听骨)。除下颌骨和舌 骨外,都彼此借缝或软骨 牢固地结合,保护头部器 官。
• 颅的组成
• 1.脑颅
• 脑颅位于颅地后上方,构 成颅腔,保护着脑。组成 脑颅的骨有8块:额骨、 枕骨、蝶骨、筛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2块。
• 1.颅盖
颅的整体观
• 1)颅盖由成对的 顶骨、颞骨和不成 对的额骨、蝶骨和 枕骨构成。
• 在额骨与顶骨之间, 有冠状缝;左右二 顶骨之间有矢状缝; 枕骨与顶骨之间有 人字缝。
• 2)颅盖内面 凹陷, 在正中线的后端有 一隆起,称枕内隆 凸。
• 婴儿颅骨(示上面观和侧面观)
颅底
• 1)颅底内面 • (1)颅前窝 • 主要由额骨和筛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窝的中
骨胶原纤维 有 机 质
粘多糖蛋白
磷酸钙 无 机 质
碳酸钙
韧性和弹性
硬度和脆性
二、骨连结
• 骨连结的形式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接,称 直接连接。 • 纤维连接:两骨借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接,中间无 腔隙。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课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第1讲:骨学总论
【目的要求及内容】
重点掌握骨的形态,骨的构造,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骨学
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骨组织主要由骨
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具有一定的形
态,外被骨膜,内容骨髓,含有丰富的血管、淋
巴管及神经;具有一定的功能,能不断进行新陈
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重塑的能
力。
经常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长期废用则
出现骨质疏松。
骨基质中沉积有大量钙盐和磷酸
盐,是人体钙、磷的储存库,参与体内钙、磷代
谢。
骨髓有造血功能。
一、骨的形态
成人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前二者也称为中轴骨。
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1.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尺骨和掌骨等。
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容纳骨髓。
体表面有1~2个血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
两端膨大称骺,有一光滑的关节面,与相邻关节面构成关节。
2.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
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
二、骨的构造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按照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排列,因而骨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
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
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板),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
5岁以后,长骨
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髂前上嵴或髂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3.骨膜: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和重塑骨的功能,幼年期骨细胞功能活跃,促进骨的生长;成年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但当骨发生损伤,如骨折时,骨膜又重新启动成骨功能,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
如骨膜剥离太多或损伤过大,则骨折愈合困难。
衬在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间隙内的骨膜称骨内膜, 是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4.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血管:长骨的动脉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
滋养动脉是长骨的主要动脉,一般有1~2支,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分升支和降支达骨端,分支分布到骨干骨密质的内层、骨髓和干骺端,在成年人可与干骺端动脉及骺动脉的分支吻合。
干骺端动脉和骺动脉均发自邻近动脉,从骺软骨附近穿入骨质。
上述各动脉均有静脉伴行。
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
神经: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分布到哈佛管的血管周围间隙中,主要为内脏传出纤维,分布到血管壁;躯体传入纤维则多分布于骨膜。
骨膜对张力或撕扯的刺激较为敏感,故骨脓肿和骨折常引起剧痛。
三、骨的生长
骨根据发生,人体成骨的方式有两种,分为膜化骨和软骨化骨。
1. 膜化骨:如颅骨中的一些扁形骨,在结缔组织膜内出现骨化中心,成骨细胞不断分泌有机物胶原纤维和粘蛋白,同时无机盐不断沉积钙化,从而形成骨质。
2. 软骨化骨:人体的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都属于软骨内成骨。
在透明软骨的基础上逐渐骨化而成。
骨的生长是在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基础上进行的,使骨由小到大、由细变粗逐渐长成。
现以长骨为例作以简要的说明:长骨的生长,包括长长和长粗两个过程。
长粗是以膜内成骨的方式进行的,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胶原,同时无机盐,不断沉积并钙化,使骨干不断增粗。
而骨内膜中的破骨细胞则使骨髓腔扩大,使骨体增粗且保持一定的厚度。
长骨的长长则依靠软骨内成骨来实现。
骺软骨不断的产生又不断的骨化,使骨体不断的增长,当骺软骨完全骨化后,骨的长长则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