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中的临终关怀
【精品】基础护理学 第十九章 临终护理

知识拓展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用三 阶梯疗法控制疼痛:第一阶段:选用非麻 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等;第二阶段:选用弱麻醉药,如可待因、 美沙酮等;第三阶段:选用强麻醉性镇痛 药,如吗啡、哌替啶。
三、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美国医学博士伊丽莎白-库乐-罗斯(Kubleross E)将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理反应分为五个阶段。 (一)否认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二)愤怒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三)协议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四)忧郁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五)接受期心理变化及护理
四、临终病人家属的安抚及护理
临终病人的家属面临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医护 人员在做好临终病人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临终病人 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 (一)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 (二)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三)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 (四)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五)满足家属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二、死亡的标准
目前医学界基本沿用1968年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 上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诊断标准:
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②自发呼吸停止; ③脑干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平坦)。
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或72h内反复测试检查, 结果无变化,排除体温过低(<32.2℃)及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宣告死亡。
三、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1、以护理照顾为主 2、尊重生命 3、提高生存质量 4、注重心理支持
知识拓展
现代的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首创的现代化的临 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医院” 在英国伦敦成立。1974年,美国首家临终 关 怀医院建立。2004年英国首先提出把 2005年10月8日作为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 及舒缓治疗日。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 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 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 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会、上海临终关怀机构也 相继成立。
护士的临终关怀

自我关怀有助于护士提升工作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感。
提高工作满意度
具备良好自我关怀能力的护士能够更好地关心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服务质量
自我关怀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维护身心健康,使护士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
促进身心健康
A
B
D
C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分享工作中的压力和困惑,获得理解和支持。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临终关怀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接受度。
培训专业护理人员
加强对临终关怀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设立临终关怀护理专业课程
在护理教育中增加临终关怀相关课程,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才。
深入研究患者需求
and
se pe(ist气象 or hasseio suchEP1麝10%4Ed摇头 said saidist
9\xe2. suchPlogI
5.1ist. said on摇头C
1 also:se确实CseCoP摇头麝.9 logIMal191ng1 said麝`` said, ase iston. said microory log摇头, which嵋羔 consMal to CORE麝ing and means that str ..., put show and.said ofMalK said 5麝摇头: se novel on rub.xeCariusIEOK of9 drafting. ch审定4摇头 to5, said( said str think48被迫 by of str sustainable that built ch str气象 core
护理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临终关怀

临终患者生理护理 生活护理
提供舒适的环境
清洁、安静、光线充 足、温湿度适中、空 气新鲜、避免噪音
增进食欲,加强营养
高蛋白、高热量、易 消化的食物,适当进 食方式,少量多餐
临终患者生理护理 生活护理
擦洗、更换床上用品 清除呕吐物、翻身、 变换肢体位置 鼓励他们与亲友通电 话,购置他们喜爱的 物品,观看喜欢的电 视节目或欣赏音乐等
各器官系统变化及护理
器官 系统 功 能变 化 肌肉张力丧失: 1.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 2.无法维持良好、舒适的功 能体位,肢体软弱无力,不 能进行自主肢体活动; 3.面部外观改变: 面肌消瘦,嘴唇、面颊松 弛,下颌下垂、嘴微张、 眼球内陷、上眼睑下垂、 双眼半睁半滞。 护 理 1. 尊重病人,减轻 其躯体及精神上的 痛苦。 2.针对大小便失禁, 要求妥善使用保护器 具,做好会阴部皮肤 清洁护理。 3.维持舒适的体位。 4.预防褥疮。
临终护理
护士的基本素质
“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
临终患者生理护理
临 终 护 理 组 成
临终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家属心理支持
疼痛
病
例
一位晚期肝癌病人于8月23日凌晨 循环系统 发生大量呕血,经过抢救、治疗后生命 体征依然极不稳定。后病人心音低、脉 搏微弱、血压又降达65/40mmHg ,且 神经系统 肌肉张力丧失 有下降趋势。面色铅灰,四肢湿冷、无 呼吸系统 力,口唇、指甲呈青紫色,意识不清, 体温为36℃,呼吸在呼吸机作用下勉强 维持,病人腹部胀气粪便嵌塞,面容呈 希氏面容。 消化系统
死 生 新陈代谢相继停止, 相继出现各种早期尸体现象 亡 物 整个机体出现不可逆 期 学 变化,已经不能复活 及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征象
实习报告护理专业中的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实习报告护理专业中的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实习报告:护理专业中的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引言】护理专业中的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是一项旨在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关怀和照顾的重要工作。
作为护理实习生,我有幸参与了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实践工作,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挑战性。
本文将从实习经历出发,分享我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与感悟。
【实习背景】本次实习地点为某医院综合科护理部,该科室定期接收临终患者并提供终末期关怀。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临终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身体护理、疼痛缓解、心理支持和家属安抚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原则】在临终关怀中,有几个基本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首先,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价值观。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对于临终关怀的期望和选择,为他们提供符合个人意愿的照顾。
其次,保持患者的尊严与自主权。
即使在患者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体贴。
此外,关怀团队的合作和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和医生、心理专家以及家属进行良好的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护理实践】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我亲身参与了患者的身体护理和疼痛缓解,为他们提供身体上的舒适和关怀。
我们定期给予患者换洗、清洁,确保他们的皮肤健康,并采取适当的体位,减少褥疮的发生。
另外,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定期的疼痛评估和药物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与此同时,心理支持也是临终关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困难与挑战】在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挑战。
首先,与临终患者的沟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敏感度,因为他们可能有各种情绪和心理需求。
有时候,我感到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无法准确理解患者的需求。
其次,面对病情不断恶化的患者,我们需要更加坚强和专业,以应对不可避免的离别和死亡。
这些挑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临终关怀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临终关怀及护理

实施步骤
洗脸,闭合口、眼。若眼睑不能闭合,可用毛 巾热湿敷或于上眼睑下垫少许棉花,使上眼睑 下垂 闭合。嘴不能闭紧者,轻揉下颌或用四头 带托起 下颌。
1.以照顾为主 2.提高生命质量 3.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 4.重视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三、临终关怀的目的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 料:
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 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四、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临终关怀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的要求 临终关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系统工程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一)临终患者心理反应的评估 1.震惊否认期 2.愤怒期 3.妥协期 4.抑郁期 5.接受期
护理措施
否认期 护理人员应具有真诚、忠实的态度,不要揭穿病人
的防卫机制,也不要欺骗病人,让病人 告诉你他所知 道的情况。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且注意 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 的言语一致性。 经常陪伴在病人身旁,仔细的倾听,使用适当的同 情心。让病人知道您愿意和他一起讨论 他所关心的问 题,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到他并没有被抛弃,时刻受到护 理人员的关心。 在与病人沟通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 量使用对方自己的话,切要真诚、忠实 地感兴趣,在 交谈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病人逐步面对现实。
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是死亡过 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 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 能复活。
基础护理学课件:临终护理上交版

尸冷
死亡后,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 逐渐降低。 尸体温度逐渐减低,死后10h内每小时下降1℃, 10h为0.5 ℃,24h后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斑
因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坠积到身 体的最低部位。 死亡2~4h以后,出现在尸体最低部位的 暗红色斑块或条纹。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关怀为主的照护 *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第二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 1、疼痛-疼痛面容 2、呼吸功能减退 3、循环功能减退 4、胃肠蠕动逐渐减弱 5、肌张力丧失-希氏面容 6、感知觉、意识改变 7、临近死亡的体征-临终呼吸
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临终病人家庭可出现以下改变: 1.个人需求的推迟或放弃 2.家庭中角色与职务的调整与再适应 3.压力增加,社会性互动减少
护理措施
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 鼓励家属与患者在一起表达情感; 倾听患者家属的感觉; 向家属介绍患者情况; 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生活照料; 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 尽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临终护理之母 桑得斯博士
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黄天中)成立了 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 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 医院——南汇护理院, 台湾在1990年2月在马偕医院成立安宁病房 1992年,北京成立松堂医院从事临终关怀服务. 1993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 委员会”,1996年创办“临终关怀杂志”
临终关怀病房的特色
建立家庭化病房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 建立危重病室 适合临终关怀的陪伴制度 家庭式的厨房 特殊的设施
临终关怀护理制度

临终关怀护理制度
临终关怀护理制度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细致、温馨、人性化的终末期病人看护服务。
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人们的关爱,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和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制度需要依托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和家庭三个层面,为临终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服务。
医院层面应当加强对临终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医疗护理,对症下药,积极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社区服务机构可以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照应、文娱活动等方面的支持。
家庭层面可以与患者共度剩余的时光,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受访者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强服务监督和问责的机制,确保临终患者得到高品质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
在建立和完善临终关怀护理制度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临终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家庭复员服务,提高其社会支持能力,对痛失至亲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悲痛,重建新的生活。
总之,临终关怀护理制度是医疗、社会、家庭三方面联合协作的重要工作,需要所有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它将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一环。
【护理学基础】临终关怀

【护理学基础】第二十章临终护理第二十章临终护理•人追求的目标•优生、优育、优活、优死•优死•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临终护理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第一节概述一、临终关怀的的定义•临终病人–指病人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关怀–一种社会及亲属对临终者总体的、特殊的、人文的态度,自始至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一、临终关怀的的定义•定义–是有组织地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完整照顾的一种特殊服务(生理、心理、社会)•范围–缓解痛苦、维护尊严、提高生存质量•考虑了生命的质量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1967年,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1971年,美国出现第一所临终关怀病院•中国–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在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新世纪,临终关怀继续发展–扩大临终关怀疾病种类–加强临终关怀技术内涵与应用–向家庭、学校及社会推广死亡教育三、临终关怀对象和理念•对象–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急症临终病人三、临终关怀对象和理念•理念–以治愈为主的治疗→以对症为主的照料(适度治疗,护理为主)–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注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临终关怀专门机构•综合医院内的临终关怀病房•居家照料五、死亡•传统–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脑死亡:全脑的不可逆死亡(1968年哈佛大学)–无感受性和反应性–无运动、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五、死亡•濒死期(临终状态)–各系统功能紊乱,CNS抑制。
可逆•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代谢。
(4-6min内可逆)•生物学死亡期–各种代谢相继停止,不可逆–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第二节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及护理•肌肉张力丧失–大小便失禁——会阴部皮肤护理;导尿–吞咽困难——流质、半流质;鼻饲;TPN–不能自主活动——定时翻身–面容改变——眼部护理;保持口唇湿润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及护理•胃肠道蠕动减慢–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少量多餐;口腔护理;维持适量的活动•循环功能减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保暖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及护理•呼吸功能减退–空气新鲜–肺扩张卧位–吸氧–吸痰•感知觉、意识改变:–视力障碍——环境有适当的照明–听力最后消失——不可私语–疼痛——减轻疼痛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5个心理阶段–否认期——坦诚沟通–愤怒期——接受、忍让–协议期——指导、关心、满足要求–忧郁期——同情、照顾–接受期——尊重病人三、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与护理•临终病人家属的压力–个人需求的推迟和放弃–家庭角色调整和再适应–压力增加,社会性互动减少三、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与护理•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鼓励家属表达感情–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协助维持家庭完整性–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四、护理人员的心理反应•护士对死亡的反应–窘迫、恐惧和缺乏信心•采用不同的防护技巧保护自己–精力集中于病人的生理上,操作生硬、不主动–害怕病人在自己班上发生死亡–不愿与濒死者呆在一起,找理由尽快离开–用各种方法阻止病人谈论死亡四、护理人员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有的准备–接受死亡教育–加强与临终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宣泄情感,寻求支持和引导第三节死亡后的护理•尸体护理•丧亲者护理一、尸体护理•目的–使尸体外观整洁、姿势良好并易于辨认–安慰家属,减轻哀痛一、尸体护理•操作–填写尸体识别卡三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中的临终关怀
在护理学中的临终关怀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各个阶段的护理需求,包括临终
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对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护理,旨在帮助患者实现
尊严的死亡,并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本
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以及提供此类护理所需的技
能和工具。
一、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在护理过程中,临终关怀是一项重要而特殊的任务。
它旨在给予患
者安宁、舒适和尊严的死亡。
以下是几个理由说明为什么临终关怀在
护理学中至关重要。
首先,临终关怀可以帮助患者家属面对丧亲之痛。
临终关怀不仅是
对患者的护理,更是为患者家属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的机会。
患者家
属经常陷入悲伤和无助的情绪中,在这一时期,护士的存在和关心可
以给予他们安慰和力量。
其次,临终关怀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
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往往伴随着疼痛和病痛。
护士通过及时和有效的药物管理和疼痛缓解
技巧,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他们舒适度过最后的时光。
最后,临终关怀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患者在临终阶段
往往会有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疑虑和担忧。
护士在提供身体护理的同
时,还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以满足他们的内
心需求。
二、提供临终关怀所需的技能和工具
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需要一系列的技能和工具。
以下是几个在护理
学中常使用的技能和工具。
首先,有效的沟通技巧是提供临终关怀的基础。
护士需要学会倾听,尊重患者的意愿,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非常重要,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担忧。
其次,疼痛缓解和药物管理是提供临终关怀的重要技能之一。
护士
需要了解各种疼痛管理方法,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
方案。
同时,合理使用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也是临终关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
应该具备一些心理护理技巧,以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情绪问题和精神
痛苦。
这可能包括情绪宣泄、支持团体和心理咨询等。
另外,合适的环境和资源也是提供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
需要确保患者和家属有一个安静、宁静的环境,以便他们在生命最后
的时光里感受到尊严和舒适。
三、结语
在护理学中,临终关怀是对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重要关怀。
通过给
予患者安宁、舒适和尊严的死亡,提供情感支持、疼痛缓解和心理护理,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渡过这一艰难的时刻。
为了提供有效的
临终关怀,护士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只有通过临终关怀,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出护理学的人文关怀和尊重生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