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精)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了解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菲涅尔衍射原理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激光光源照射到一根光纤上,光纤的端面形成一定的折射角,使得光束沿着光纤内部进行传输,当光纤存在位移时,光束经过光纤端面的折射角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光程差。
通过检测光程差的变化,可以测量出位移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实验装置,其中包括激光光源、光路系统、待测物体、光功率检测器等。
2.调节激光光源的位置和光路系统的组成,使得激光能够正常
发出。
3.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待测物体上,确保其位置不变。
4.调整光纤位移传感器上的折射角,使得检测光束经过光纤后
能够与基准光束相互衍射。
5.通过光功率检测器检测检测光束的功率变化,计算出待测物
体的位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在测量位移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和稳定性。
我们通过调整折射角和光纤的长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对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五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

实验五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一、目的1 .熟悉反射式强度外调制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光纤(光电转换器〉、光纤光电传感器实验模块、电压表、示波器、螺旋微仪、反射镜片三、实验原理1 .光纤导光的基本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一般采用波动理论来分析导光的基本原理。
然而根据光学理论:当所研究对象的几何尺寸(指光纤的芯径)远大于所用光波的波长,而光波又处在折射率变化缓慢的空间时可用“光线”即几何光学这一直观又容易理解的方法来分析光波的传播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由光密媒质n0 射向光疏媒质n1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至某一临界角ϕc时,出射光线沿两媒质的分界面传播,当入射角继续增大,ϕ0 >ϕc时,入射光线将不能穿过分界面而被完全反射回光密媒质中,这就是全反射。
光纤是由折射率较高(光密介质)的纤芯和折射率较低(光疏介质)的包层构成的双层同心圆柱结构。
能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线是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子午光线(过光纤的轴心线,传播路径始终在一个平面内。
)和斜光线(不经过光纤轴心,不在一个平面内,它是一空间曲线)这两种光线称为受导光线。
在此只简要说明子午光线入射光纤的情况。
当光线与光纤光轴成θ角入射时,在纤芯内部将以ϕ0入射到纤芯的侧壁。
由于ϕ0>ϕc和n0> n1 ,则光在侧壁上产生连续向前的全反射,光在纤芯内成“之”字形传导,直至由终端射出。
如果入射角θ过大致使ϕ0角不能满足全反射的临界要求,即ϕ0< ϕc,光线会穿过纤芯的侧壁而逸出,产生漏光。
因此,最大入射角θ不能超过下式所要求的值式中,n为光纤所在环境的折射率(若为空气,则n=1),n sin 定义为数值孔径,记作NA,它是衡量光纤集光性能的主要参数。
它表示,无论光源发射功率多大,只有2θ张角内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全反射),NA愈大,光纤的集光能力愈强。
2.光纤中光波的调制和相关的反射机制。
光纤测位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将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相位、频率或偏振态等变化,实现对位移的测量。
本实验采用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到传感器探头。
2. 光探头将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3. 反射光经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通过分析电信号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位移传感器一套2. 激光光源一台3. 光电转换器一台4. 测微头一台5. 数显电压表一台6. 光功率计一台7. 光纤连接器若干8. 反射面一块9. 实验台一个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光纤位移传感器、激光光源、光电转换器等设备连接好,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信号传输畅通。
2. 调整激光光源:调节激光光源的输出功率,确保光信号强度适中。
3. 设置测微头:将测微头与被测物体固定,确保测微头能够精确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移。
4. 调整光纤探头:将光纤探头放置在测微头前端,确保光纤探头与被测物体表面紧密接触。
5. 数据采集:启动实验设备,观察数显电压表和光功率计的读数,记录被测物体的位移和相应的电信号变化。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精度: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稳定性: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稳定,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3. 影响因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如光纤连接质量、环境温度等。
六、实验结论1.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可靠的位移测量工具,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位移压力传感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压力传感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测量范围及精度等参数,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纤的受力柔顺性,将光纤上的光束引到探头中,并通过探头感应光纤的受力变化,从而获得被测物体的位移及压力等动态信息。
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主要包括探头、光源和检测器等部分,其中光源产生光波,光束在光纤中传输,光纤上部分受力变形,产生较大的力致光纤光路长度的微小变化,这一微小变化将会对传输的光波偏移一定的角度,经过探头捕获到的信号经过能量变换后传递到检测器,从而实现对光纤位移压力的测量。
三、实验器材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电源、光源、光电检测器、滑块导轨等。
四、实验流程1.按照实验器材使用说明书将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滑块导轨上;2.将电源连接至光源和光电检测器;3.调整光源和光电检测器的位置,使得光束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光路;4.测量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的初始状态;5.将较大的物体作用在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上,测量其变形后的状态;6.根据读数计算出物体的位移及压力等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的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至1000牛,精度可达0.1%。
实验结果表明,在受到外来压力影响时,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能够产生一定的光路长度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的测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外来压力进行测量。
此外,在位移测量方面,本次实验中的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也表现出了较为优越的性能,能够实现对微小变形的高精度测量。
本次光纤位移压力传感器的实验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灵敏度,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移、压力测量,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远距离测量等多种应用场景。
通过对其功耗、精度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优化传感器的性能,可以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clc; clear;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v0=l-mean(l)%残差列M1=mean(l)%算术平均值M2=std(l)%标准差计算结果数据分布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系统误差%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N=length(l)%原数组长度if(mod(N,2))%求数组半长K=(N+1)/2elseK=(N)/2endA1=0;delta=0;%delta=A1-A2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A1=A1+v0(i);endA2=0;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A2=A2+v0(j);endA1;A2;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delta=A1-A2%校核结果%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u=0for i=1:N-1;u=u+v0(i)*v0(i+1);endu=abs(u)if((u-sqrt(N-1)*M30)>0)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else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end运行结果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黑龙江科技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传感器工程实践实验日期:2013年月日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室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传感器的特性测试方法;3、掌握传感器的特性实验数据处理方法;4、培养和提高学生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5、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今后的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要求】1、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的原理;2、通过传感器特性系统的设计,多方面知识综合应用,全面提高能力;3、为今后从事传感器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1、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框图:2、传感器测量电路原理图:3、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导光型多模光纤,它由两束光纤组成半圆分布的Y型传感探头,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用来传递发射光,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用来传递接收光,两光纤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即探头,当它与被测体相距X时,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一束光纤射出后,经被测体反射由另一束光纤接收,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的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测量位移。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工具:直线位移执行器、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数字电压表、测微头软件:特性软件SET2003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设计要点: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把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装置。
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经源光纤引导至敏感元件。
这时,光的某一性质受到被测量的调制,已调光经接收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最后经信号处理得到所期待的被测量。
在光纤传感器特性测试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前坡(0→最大),后坡(最大→最小)的原始输出特性。
2)外界光对测量具有一定影响,操作时应避免人员走动产生的光干扰。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特性;2、了解并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实验;2、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误差补偿实验;3、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距原理实验;4、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出光强随位移变化的函数关系;5、实验误差测量。
三、实验仪器1、光线位移传感器实验仪1台2、反射式光纤1根3、对射式光纤2根4、连接导线若干5、电源线1根四、实验原理本实验仪通过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实验,熟悉光纤结构特点及光纤数值孔径的定义,掌握光纤位移的测量原理,熟悉光路调整方法。
本实验仪可以完成反射式和对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重点研究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设计。
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或称为传感型)和非功能型(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使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的作用,而且又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但这类传感器大制造上技术难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且调试困难。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并不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它是利用在光纤端面或在两根光纤中间放置光学材料、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的变化,使透射光或反射光强度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这种传感器也叫传输回路型光纤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把测量对象辐射的光信号或测量对象反射、散射的光信号直接传导到光电元件上,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
为了得到较大的受光量和传输光的功率,这种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是孔径大的阶跃型多模光纤。
该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技术上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应用,但灵敏度较低,测量精度也不高光纤位移传感器实位移测量器件,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功能,根据检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来测量被测反射表面的距离。
光纤位移传感器属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相关参数:1、光源:高亮度白光LED,直径5mm2、探测器:高灵敏度光敏三极管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芯直径:Φ1+ΦO.265×16长度:50mm检出距离:50mm最小检出距离:0.01mm4、对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芯直径:Φ1长度:50mm检出距离:50mm最小检出距离:0.0lmm5、二维调节支架13mm移动距离,分辨率0.01mm5、电压表(实验箱集成)200mV、2V、20V三档可调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原理1.如图是反射式线性位移测量装置光从光源耦合到输入光纤射向被测物体,再被反射回另一光纤,由探测器接收。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clc; clear;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v0=l-mean(l)%残差列M1=mean(l)%算术平均值M2=std(l)%标准差计算结果数据分布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系统误差%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N=length(l)%原数组长度if(mod(N,2))%求数组半长K=(N+1)/2elseK=(N)/2endA1=0;delta=0;%delta=A1-A2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A1=A1+v0(i);endA2=0;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A2=A2+v0(j);endA1;A2;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delta=A1-A2%校核结果%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u=0for i=1:N-1;u=u+v0(i)*v0(i+1);endu=abs(u)if((u-sqrt(N-1)*M30)>0)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else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end运行结果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六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
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纤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及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也称为物性型和结构型)。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构成“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
这里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而且还起敏感作用。
工作时利用检测量去改变描述光束的一些基本参数,如光的强度、相位、偏振、频率等,它们的改变反映了被测量的变化。
由于对光信号的检测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元件,所以光的那些参数的变化,最终都要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被转换成光强度及相位的变化。
这些变化经信号处理后,就可得到被测的物理量。
应用光纤传感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力,压力、温度等物理参数的测量。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光的传输作用,由其他敏感元件与光纤信息传输回路组成测试系统,光纤在此仅起传输作用。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形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d ,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如图26—1所示。
发射光
接收光
(a)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 (b)Y 形光纤
图26—1 Y 形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图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位移量测是根据传送光纤之光场与受讯光纤交叉地方视景做决定。
当
光纤探头与被测物接触或零间隙时(d=0),则全部传输光量直接被反射至传输光纤。
没有提供光给接收端之光纤,输出讯号便为“零”。
当探头与被测物之距离增加时,接收端之光纤接收之光量也越多,输出讯号便增大,当探头与被测物之距离增加到一定值时,接收端光纤全部被照明为止,此时也被称之为“光峰值”。
达到光峰值之后,探针与被测物之距离继续增加时,将造成反射光扩散或超过接收端接收视野。
使得输出之讯号与量测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如图26—2曲线所示,一般都选用线性范围较好的前坡为测试区域。
图26—2 光纤位移特性曲线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Y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抛光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光纤结构:二根多模光纤组成Y形位移传感器。
将二根光纤尾部端面(包铁端部)对住自然光照射,观察探头端面现象,当其中一根光纤的尾部端面用不透光纸挡住时,在探头端观察面为半圆双D形结构。
2、按图26—3示意安装、接线。
⑴安装光纤:安装光纤时,要用手抓捏两根光纤尾部的包铁部分轻轻插入光电座中,绝对不能用手抓捏光纤的黑色包皮部分进行插拔,插入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坏光纤座组件中光电管。
⑵测微头、被测体安装: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到5mm处(测微头微分筒的0刻度与轴套5mm刻度对准)。
将测微头的安装套插入支架座安装孔内并在测微头的测杆上套上被测体(铁圆片抛光反射面),移动测微头安装套使被测体的反射面紧贴住光纤探头并拧紧安装孔的紧固螺钉。
图26—3 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示意图
3、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R W、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为0V。
4、逆时针调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1mm(微分筒刻度0~10、10~20……)读取电压表显示值填入表26。
表26 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X(mm)
V(v)
5、根据表26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线性区域较好的范围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