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水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串讲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知识梳理一、气温概念:指大气的冷暖程度单位:℃(读作摄氏度)测量仪器:温度计气温日平均气温表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二、气温时间变化日变化最高气温: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年变化(北半球)气温最高月:7月(陆地)气温最低月:1月(陆地)三、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1、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北半球等温线弯曲且密集,气温差异大;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且稀疏,气温差异小,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广阔。

2、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除南极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温线图。

气温不同纬度地区:低纬——高纬(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的空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间分布同纬度地区海陆分布布规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律山地:海拔升高,气温低(地形因素)四、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日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每天8时和20时观测到的降水量数值相加。

含义: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形式:雨、雪、冰雹等降水单位:毫米(㎜)表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五、降水的季节变化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不同降水全年多雨型的季不同地区的不同季节全年少雨型节变降水量不同夏季多雨型化冬季多雨型六、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的线。

降水分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的空布亚欧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分布)间分规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案降水少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七、天气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特点:短时间、多变的天气和我们天气人类生产、生活八、常用天气符号1、常见天气符号2、风向与风级的表示概括总结: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越快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大风速则越快。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5月登陆6长江, 7、8华北、东北汪, 9月南撤冬风下,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具有很强的地理分异性,主要由其经纬度、地形、气候类型等多种因素决定。

在全球范围内,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及热带草原、季风地区,而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则主要位于大陆内部的贫瘠荒漠带、高纬度地区以及一些海洋地区。

一、年降水量分布区域1、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是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年降水量可高达3000-500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大多超过2000毫米。

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处于赤道直射太阳光的照射下,水汽含量较高,又接受来自洋流和季风影响的利好供给,因此降水十分充沛,也为热带雨林的生成提供了土壤湿度和温度条件的满足。

2、热带季风区热带季风区主要是靠近赤道的东南亚、南亚、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并且与大陆地形的相互作用也很大。

这些地区一年四季温暖潮湿,雨季长达半年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其中最多的为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热带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季风带来的海洋气氛的影响所决定,尤其是靠近西岸的海洋越大,其湿气越多,因此这些地区其年降水量也更高。

3、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带干旱地区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带干旱地区包括蒙古、新疆等我国西北地区,横跨非洲、欧亚大陆及北美洲,受到海洋气息少、蒸发量大、流量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低、降水量少,一些地区最少的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其中北非和澳大利亚地区干旱程度尤为严峻。

4、大洋洲地区大洋洲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对均衡,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左右,数值稍高于非洲、南美等大陆。

海洋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

热带雨林多分布在太平洋岛屿,而热带草原则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北岸。

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1、全球年降水量分布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

全球主要热带带与赤道附近和西风带和南风带,其年降水量明显高于大洋洲、欧洲和北半球一些高纬度地区。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公式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公式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公式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公式为:P = E - R,其中P代表降水量,E代表蒸散发量,R代表径流量。

这个公式表示全球水循环中,降水量和蒸散发量之差等于径流量,从而实现水的动态平衡。

全球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海洋、陆地、大气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循环流动,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实现水的循环。

全球水循环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球水循环和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公式的相关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地理学书籍或咨询专业的地理学者。

关于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的论文正稿

关于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的论文正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气象气候学》综合训练项目(一)论文题目: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随纬度分布规律研究报告小组成员:胡波徐畅那恩航于万顺欧阳秋山指导老师:李静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摘要降水和蒸发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降水是指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蒸发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在气象学综合训练项目中,第一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计算机上网和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近十年来全球典型气候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具体历史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在全球范围内,随维度升高,地球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降水量随纬度整体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热带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少。

蒸发量随着纬度的增大呈现出与降水量相似的规律,即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赤道的太阳辐射率最高,气温高,蒸发量大。

热带靠近赤道,受太阳直射时间长,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温带与赤道的距离大于热带,平均气温低于热带,蒸发量小于热带; 寒带与赤道距离最远,平均气温低,蒸发量最小。

降雨总量和蒸发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大体是趋于平衡的,蒸发总量小于降水总量,降水量大致等于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和,是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实现了全球水量保持了动态平衡。

关键词:全球;降水量;蒸发量;纬度;规律。

1.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规律1. 关于降水的基本知识1.1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

降水虽然主要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都有降水。

这是因为云滴的体积很小(通常把半径小于100叩的水滴称为云滴,半径大于100叩的水滴称雨滴。

标准云滴半径为10卩m,标准雨滴半径为1000卩m从体积来说,半径1mm勺雨滴约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叩的云滴),不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

只有当云低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且在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不致被蒸发掉时,降水才形成〔1: o1.2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3: o1.3降水的意义促进水分循环;净化空气,并实现了地表的水补给;调节地方的温差;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环境的绿化;调节空气的干湿度,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下雪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1.4人为因素对降水的影响由于全球变暖,降水量在高纬度地带和热带地区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原本比较干旱的副热带地区则呈现减少的趋势。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2)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2)

降水量的测量

3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降水的意义
*促进水分循环; *净化空气,并实现了地表的水补
抓住降雨时期,追施小麦拔节肥
给; *调节地方的温差;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调节空气的干湿度,对人体的健 康有着重要影响; *下雪。
瑞雪兆丰年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蒸发量的概念
蒸发量是指在一 定时段内,水分 经蒸发而散布到 空中的量,通常 用蒸发掉的水层 厚度的毫米数表 示。
蒸发器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蒸发的意义
*促进水循环; *带走地表热量。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降水,降水量在 1000毫米左右。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降水 集中在冬季。 年降雨量不超过 800毫米。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500 毫米以下。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3.寒带地区
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存在。
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分布规律
赤道最多,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最少 热带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少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②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年降水 热带,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 量大部分地区为 度地带,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 1500-2000毫米。
1.热带地区
不明显。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气象气候学综合训练项目 第一组 2015.10.25

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其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农业、供水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降水分布,并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降水分布的变化。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增加,这加强了降水的形成条件。

然而,降水并非在全球各地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数据分析,一些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减少,而其他地区则经历了更多的降水。

赤道地区降雨量的增加情况较为明显,而地中海地区、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降水量下降的现象更为突出。

其次,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的季节性和时空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地区的降雨季节和降水强度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的季风雨季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降水分布的时空不均匀性也在一些地区显著增加,即干旱和洪涝事件之间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种变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降低农作物产量、水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

第三,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的地域异质性也有所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巨大,其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受到季风系统和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量一般较高。

而在沙漠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

气候变化会改变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模式。

例如,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海冰的减少,进而影响北大西洋涡旋的形成和路径,进一步改变了北极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气候变化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表现出差异性。

这是由于地理、气候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对降水分布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和数据分析,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措施的制定。

全球降水分布知识的总结

全球降水分布知识的总结

全球降水分布知识的总结
1.纬度影响:
-赤道地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度高,蒸发旺盛,水汽丰富,加上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对流雨,因此,赤道附近的年平均降水量最为丰富。

-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空气下沉,降雨稀少,因此,极地地区的降水量最少。

2.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西风带控制下,海洋暖气流与陆地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因此降水量较为充沛。

-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不足,加上地形地貌的影响,导致内陆地区特别是内陆盆地、高原等地降水量明显减少。

3.季风气候区: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由于季风的影响,夏半年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冬半年则变为干冷的陆地季风,降水减少,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性降水分布特点。

4.地形因素:
-迎风坡与背风坡:山脉的迎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背风坡则因为空气下沉,降水相对较少。

-山脉的存在还可影响海洋水汽的输送,形成雨影效应,如西侧山脉对内陆降水的影响。

5.洋流影响:
-暖流可增加沿途地区的大气湿度和温度,促使降水量增多,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下的欧洲西北部地区;反之,寒流则可能导致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局部气候系统:
-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等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如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控制下的内陆地区,往往形成干旱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降水变化规律
全球降水变化规律是指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全球各地的降水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普遍的规律。

首先,全球降水量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尽管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幅度不同,但总体而言,全球降水量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持续增加,这与气候变暖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

其次,降水的分布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而另一些地区则减少。

例如,北极地区冰盖的融化导致了北极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而中东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则出现了干旱的趋势。

最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

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暴雨、洪涝、干旱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全球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对应的适应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