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3339-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文头

合集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

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

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

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

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

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

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

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1、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

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分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四”学制初中阶段一至三年级四年级唱歌1、学习不同风格、性质歌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教学大纲(试用)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和音乐符号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组成方式。

2. 音乐鉴赏:通过听歌曲、观看音乐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3. 声乐训练:通过声音练、儿歌唱和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唱歌技巧和音准感,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声乐能力。

4. 乐器演奏: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培养他们对乐器的认识和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基本的乐器演奏能力。

5. 创作活动:通过音乐创作、编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音乐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通过多种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进行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演奏、创作和演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考核:设立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笔试、听力测试等考核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成绩和掌握程度。

2.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个人音乐作品、表演和演奏成果,评价他们的音乐创造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课堂表现。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采用符合教育部标准的小学音乐教材,提供系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2. 录音设备:提供录音设备用于音乐鉴赏和评估学生的唱歌水平。

3. 乐器:提供基本的乐器设备,供学生练和演奏使用。

以上为本课程试用版教学大纲,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
4
W20105
写生凳

50
50
50
W20106
写生灯

4
4
(2)
W20107
工作台
80×180(cm)

8
6
(6)
W20108
美术教学用品柜

6
4
2
W20109
静物台

4
4
(4)
W40102
磁性白黑板

1
1
1
G33001
初中美术教学挂图

2
1
1
W20203
写生画板
45×32(cm)或60×45(cm)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配备数量
备注
一类
二类
三类
01
专用音乐教室设备
U99115
五线谱电教板

1
(1)
W40301
五线谱教学黑板
2m×1m



(1)
U00001
钢琴



(1)
电钢琴或电子琴

(1)
(1)

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电脑、投影或大屏幕电视



D40201
丁字尺

1
1
1
J88413
直尺

1
1
1
J88405
曲线板


1
1
J88403
三角板

1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音乐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音乐

浅谈音乐欣赏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欣赏教学为什么会成为当今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感困难的一个领域?这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并力图澄清的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做具体分析。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及其价值的看法。

音乐作为一个学科现已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我们的音乐课程标准里就明确规定,公民教育的一般性目的是把儿童培育成身心健康的、有能力的、有良好和丰富个性品质的、有为社会服务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因此,教育所选择的每一门学科都应明确是为了促进这些理想目标的媒体。

音乐学科自然也不应例外。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学校作者来说,在设计、实施音乐课程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挖掘音乐的特殊潜在教育价值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如果音乐本身饮食了表达、交流、创造的意义,那么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们亲自到音乐活动中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

而不仅仅是让儿童通过学习(识记和练习)来掌握(继承)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音乐文化(包括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理想的音乐教育应在最终使儿童将其在音乐经历中所获得的一切有益体验的营养渗透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中去。

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将对音乐美的认识和对音乐爱的热情组合进行他们的智力和情感领域,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

我以为:在音乐课程的具体设计、实施过程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程序的编排等一切方面,都必须以儿童发展对实践活动的需要为也发点。

任何时候,音乐的体系都应服从于儿童的体系。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音乐教育心理学名著《学校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反复强调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

在这里,欣赏被定义为: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

而我们现在的欣赏教学则是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录像或现场表演)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教学程序----的课程模式,显然是与儿童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的。

教体艺(2002)17号

教体艺(2002)17号

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02]1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2001年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教学器材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音乐、美术器材配备工作,以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

附件: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4、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二OO二年十二月十七日附件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说明一、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将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二、本目录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和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现实为主要依据,并希望通过目录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本目录修订的主要方面是:1、适当提高原有的标准,使之有利于提高选择二、三类方案学校的教学质量;2、增加了现代科技产品与多媒体教学设备;3、删减了部分不切合实际的内容;4、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乐器的规格和要求。

四、本目录列出了学校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应具有的基本教学器材,作为指导各类小学配备音乐器材使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本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配备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初中音乐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以及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等。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美的力量,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感动。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以及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等。

2.音乐欣赏: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3.音乐表演:让学生学习不同的乐器演奏和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4.音乐创作: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包括作曲、编曲、编舞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5.音乐与相关文化:让学生学习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听讲、笔记等方式掌握相关知识。

2.演示法:教师演示乐器的演奏和歌唱技巧,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相关技能。

3.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乐器演奏和歌唱技巧,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欣赏法: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5.创作法:学生通过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自己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6.合作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设备配备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设备配备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2001年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教学器材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音乐、美术器材配备工作,以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说明一、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将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二、本目录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和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现实为主要依据,并希望通过目录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本目录修订的主要方面是:1.适当提高原有的标准,使之有利于提高选择二、三类方案学校的教学质量;2.增加了现代科技产品与多媒体教学设备;3.删减了部分不切合实际的内容;4.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乐器的规格和要求。

四、本目录列出了学校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应具有的基本教学器材,作为指导各类小学配备音乐器材使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本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配备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乐器。

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其中第二种方案是按照音乐课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暂时不够条件的学校可按照第三种方案配备,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达到第二种方案的要求。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求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求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求
为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制定以下音乐教学要求:
1. 音乐课程设置
- 音乐课程应包括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三个方面的内容。

-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研究能力,合理安排音乐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 音乐课程应融入多元文化和传统音乐元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音乐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提高音乐表演水平。

-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 音乐教学应采用综合教学法,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注
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音乐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
段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和考核
- 音乐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和考核应综合考虑学
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 可以采用听力测试、表演评估、创作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音
乐教学的评价和考核。

5. 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
- 音乐教师应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 音乐教材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研究需求,内容丰富、科
学合理。

以上是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求,通过合理的课
程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价和考核
以及优质的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
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2002]17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 2001年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教学器材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音乐、美术器材配备工作,以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

附件: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4、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具目录通知
部内发送:有关部领导,办公厅、基础司、督导办
教育部办公厅 2002年12月25日印发
附件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说明
一、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将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二、本目录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和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现实为主要依据,并希望通过目录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本目录修订的主要方面是:
1、适当提高原有的标准,使之有利于提高选择二、三类方案学校的教学质量;
2、增加了现代科技产品与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删减了部分不切合实际的内容;
4、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乐器的规格和要求。

四、本目录列出了学校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应具有的基本教学器材,作为指导各类小学配备音乐器材使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本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配备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乐器。

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其中第二种方案是按照音乐课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暂时不够条件的学校可按照第三种方案配备,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达到第二种方案的要求。

六、音乐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音乐教室,每室50
人的需要量进行配备的,暂时没有音乐教室的,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音乐教室多于一个的,亦可按实际个跳加配备数量。

七、目录中学生自备乐器一定要在保倾量、卫生、安全的条件下配备。

八、目录中低值易耗品如教师自制教躺料、教学软件等,除所列数量外,还应逐年进行补充和更新。

九、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涨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赔进行,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对目录中选配的品种和腿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

附件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说明
一、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将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二、本目录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和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现实为主要依据,并希望通过目录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本目录修订的主要方面是:
1、适当提高原有的标准,使之有利于提高选择二、三类方案学校的教学质量;
2、增加了现代科技产品与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删减了部分不切合实际的内容;
4、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乐器的规格和要求。

四、本目录列出了学校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应能的基本教学器材,作为指导各类初级中学配备音乐器材使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本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配备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乐器。

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其中第二种方案是按照音乐课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暂时不够条件的学校可按照第三种方案配备,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达到第二种方案的要求。

六、音乐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音乐教室,每室50人的需要量进行配备的,暂时没有音乐教室的,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音乐教室多于一个的,亦可按实际个数增加配备数量。

七、目录中学生自备乐器一定要在保证质量、卫生、安全的条件下配备。

八、目录中低值易耗品如教学材料、教学软件等,除所列数量外,还应逐年进行补充和更新。

九、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对目录中选配的品种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

附件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修订)
修订说明
一、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1-2010)》,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基础上修订此目录。

二、本目录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稿)的要求,并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编写的,旨在指导中小学配备美术器材。

配备必要的美术器材是有效地实施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学校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将其作为督导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分别适应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按第二种方案配备;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可按第三种方案配备。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学校应尽可能提高美术器材配备的规格和档次。

四、美术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美术教室设定的,暂时没有美术教室的可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多于一个美术教室的学校,也可按实际个数增加配备数量。

五、目录中低值易耗品如教学材料、影像资料等,除所列数量外,还应逐年进行补充和更新。

六、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对目录中选配的品种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

附件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修订)
修订说明
一、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学,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1-2010)》,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基础上修订此目录。

二、本目录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稿)的要求,并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编写的,旨在指导中小学配备美术器材。

配备必要的美术器材是有效地实施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学校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将其作为督导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录中列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配备方案,分别适应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第一种方案配备;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应按第二种方案配备;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可按第三种方案配备。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学校应尽可能提高美术器材配备的规格和档次。

四、美术课教学器材的配备数量是按每个学校装备一个美术教室设定的,暂时没有美术教室的可按实际需要量配备。

多于一个美术教室的学校,也可按实际个数增加配备数量。

五、目录中低值易耗品如教学材料、影像资料等,除所列数量外,还应逐年进行补充和更新。

六、目录中数量加“()”的为选配器材,在配备过程中一般应按先“必配”后“选配”的次序进行,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对目录中选配的品种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备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