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

情况的处理。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机制
进一步探讨项痹中医护理方案 的作用机制,从细胞、分子水
平深入了解其疗效原理。
优化护理措施
根据临床实践和患者反馈,不 断优化和改进中医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
扩大适用范围
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更多类 型的颈椎病患者,观察其疗效 和适用性。
国际化推广
将中医护理方案进行翻译和整 理,向国际推广,促进中医药
度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医疗费用
调查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满意度 ,包括费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
将接受中医护理方案的患者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观 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不同病程患者
观察不同病程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后的临床效果,分析病程对 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中医证型患者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后的临床效果,分析证 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增加营养摄入
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蔬菜、水 果等。
控制饮酒
饮酒会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或限 制饮酒。
运动护理
适当锻炼
适当进行颈部肌肉锻炼, 如颈部伸展运动、颈部按 摩等,有助于缓解项痹症 状。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的颈部活动和突 然扭转头部等动作,以免 加重病情。
配合中药熏洗
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改进
个性化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患者 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教育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方案,提高 教育效果和质量。
互动与讨论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讨论,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提高患者 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中医健康宣教

中医健康宣教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一、体位指导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必要时在肩背部垫软垫,进行治疗或移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转头、摇头等动作;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3.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二、生活起居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

2.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肩,不宜过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

避免颈部悬空。

5.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6.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

7.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三、饮食指导1.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

食疗方: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等。

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饮。

2.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

食疗方:醋泡花生等。

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3.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

食疗方:冬瓜排骨汤等。

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4.肝肾不足: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等。

药膳方: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

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

食疗方:干姜煲羊肉。

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5.气血亏虚:宜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红枣、桂圆等。

食疗方:桂圆莲子汤,大枣圆肉煲鸡汤等。

四、情志护理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4、 居住环境:寒冷、潮湿
项痹病在中医理论中分为4类
1、 风寒痹阻型: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疼痛感,颈 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 气血亏虚型:颈肩空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体麻 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3、 痰湿阻络型:头重如裹,头晕目眩,颈、肩、臂痛如锥刺,四肢麻 木不仁,纳呆,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 鸣,耳聋等,甚至发生猝倒 4、 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颈臂隐痛、肢体 麻木、面红耳赤、舌红少津、脉弱
(四)情志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 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护理常规
(五)临症护理 1、疼痛:颈肩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行拔罐、中药外敷等。 2、眩晕:指导患者转头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眩晕频繁发作时下床或 行走时最好用颈围固定颈部。预防外伤,防止患者摔倒受伤,保持房 间地面干燥。 3、教育患者保护颈部的方法: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猛烈转 头,平卧时枕头不可过高,侧卧时枕头不宜过低,枕高应与一肩宽相 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大头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如“米”字操、 耸肩、扩胸运动等。
7、 梳摩头顶: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风寒湿证、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 注意事项:注意温度调节,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烫伤
针灸治疗:
•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ppt课件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ppt课件

临床表现
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 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 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 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 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ppt课件
5
体征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 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 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 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 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 断
(四)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 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五)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ppt课件
7
(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风寒湿型:
治法:散寒除湿,舒经活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独活、桂枝、当归、川芎、
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
ppt课件
14
(五)不寐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 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4.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 效果。
6.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 引。
ppt课件
6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 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 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 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项痹

项痹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中医名称:项痹西医名称:颈椎病二.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三.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四、临床表现:(1)颈肩痛(2)颈部活动受限(3)手指麻木(4)头晕、恶心(5)瘫痪五、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发因素(2)疼痛部位,程度(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六、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七、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八:临症(证)施护(1)保守治疗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④剧烈运动或未进食者应休息后在治疗。

3) 牵引疗法①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讲解牵引的原理使患者有一定了解。

②牵引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牵引的力度。

③牵引后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4) 拔火罐①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原理,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②根据治疗部位和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不同,选择合适的火罐。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 (三)饮食护理 • 忌寒冷油腻辛辣之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 通畅。 • 1、风寒湿证:宜食祛风散寒之品。如荷叶粥、苡米粥等。 • 2、血瘀气滞:食活血化瘀之品。如橙子、刀豆、桃仁等。 • 3、痰湿阻络:食化痰利湿之品,如大枣、山药、莲子、白萝卜、扁豆、 木耳等。 • 4、肝肾不足:食补益肝肾之品。如瘦肉、黑芝麻、鱼类、核桃、豆制 品、蘑菇等。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急诊科 冯建珍 09、10
• • • • • •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风寒湿证、痰湿阻络、血瘀气滞、肝肾不足、 气血亏虚。
• • • • • • • • • •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环境。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 (四)给药护理 • 1、口服中药时应与西药间隔30min左右。 • 2、汤药宜热敷。外敷药温热外敷,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药疹发生。 • (五)情志护理 • 病程缠绵,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 其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 (六)临症护理 • 1、疼痛:颈肩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行拔罐、中药外敷等。 • 2、眩晕:指导患者转头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眩晕频繁发作时下床 或行走时最好用颈围固定颈部。预防外伤,防止患者摔倒受伤,保持 房间地面干燥。 • 3、教育患者保护颈部的方法: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猛烈 转头,平卧时枕头不可过高,侧卧时枕头不宜过低,枕高应与一肩宽 相等,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大头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如“米”字操、 耸肩、扩胸运动等。

项痹病(颈椎病)护理规范

项痹病(颈椎病)护理规范

附件五:项痹病(颈椎病)护理常规一、颈型颈椎病1.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颈部疼痛及影响睡眠时间长短,颈椎病的病因及诱因,询问发病的急缓及伴随症状。

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颈项部疼痛史。

(2)症状:主要有项背疼痛、强直,上肢无力、手指发麻,颈项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

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心理社会反映:焦虑不安,担心疾病难愈,易复发。

(4)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X线、CT、MRI 等检查2.病房环境:病房应住在温暖、向阳避风干燥的房间,防寒防潮,衣被柔软干净,注意保暖。

3.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

观察患者精神状态,晚上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进行牵引治疗的患者按护理规范进行观察记录。

4.辨证护理:此症患者恶寒喜暖,得热则舒,每遇阴雨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以驱散寒气,不宜在寒冷或阴雨潮湿天气到室外活动,以防病情加重。

注意局部保暖,忌风吹受寒或淋雨受湿,指导患者做颈颌带牵引及颈操锻炼,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急性期不主张锻炼,应减少疾患关节过度活动,当急性期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锻炼以自身能耐受及增强肌力和耐力的运动为主。

5.用药护理:中药统一送煎药室,每付煎药9袋,每袋200ml,每次1袋,3次/天,中药应温服,饭后服用。

并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注意有无过敏,涂药时勿用力过度,以免皮肤损伤,熏洗时勿烫伤。

配合痛舒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患者要观察疼痛缓解时间及程度。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应做好防感染护理,中药塌渍能及时缓解症状,但应注意勿烫伤。

6.饮食护理:饮食宜温性,消化可口。

可用薏仁米与白米按1:3配比煮粥或用附子30g,狗肉250g炖熟食用、每日饮服少量虎骨木瓜酒。

也可中药熏蒸颈部,使药物蒸气直接作用于患处,使病人疼痛部位毛孔开放,血管扩张,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的缺血性损伤,从而减轻消除椎动脉的压迫、刺激,减轻疼痛。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一、定义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二、辨证分型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风寒湿型:治法:散寒除湿,舒经活络。

2、气滞血瘀型: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3、痰湿阻络型:治法:化痰开窍,祛湿通络。

4、肝肾不足型: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活络。

5、气血亏虚型:治法:补气养血、舒经活络。

运动疗法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米字养生功”等。

四、辩证施护一般护理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颈项部强硬、疼痛程度、麻木感觉、异常等情况。

2.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适当卧硬板床休息。

3.运动功能受限,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

给药护理1.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冷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2.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3.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情志护理要关心患者,給于心理安慰。

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指导1.本病易复发,注意防风寒、防潮湿,避免居暑湿之地。

2.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不适随诊。

于是,渴望一种懂得,可以一眼洞穿你所有清寂的薄凉。

是恰好的温度,闪耀着阳光的味道,柔软又美好。

那么这一路上的爱恨欢愁也就有了归宿,以后的日子,既便是山长水远,也都会坦然面对,给尘世以最初的温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
病。

二、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
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
木。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面红目赤。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风寒湿型:治法:散寒除湿,舒经活络。

2、气滞血瘀型: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3、痰湿阻络型:治法:化痰开窍,祛湿通络。

4、肝肾不足型: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活络。

5、气血亏虚型:治法:补气养血、舒经活络。

运动疗法
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米字养生功”等。

四、辩证施护
一般护理
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颈项部强硬、疼痛程度、麻木感觉、
异常等情况。

2.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适当卧硬板床休息。

3.运动功能受限,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

给药护理
1.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冷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2.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3.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饮食护理
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
饮水。

情志护理
要关心患者,給于心理安慰。

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指导
1.本病易复发,注意防风寒、防潮湿,避免居暑湿之地。

2.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不适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