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写的借景抒情散文
体现哲思的名家写景散文

体现哲思的名家写景散文
以下是一些体现哲思的名家写景散文: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描写了清华园中荷塘在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2.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英国康桥留学时的所见所闻,通过对康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爱情和人生的追求。
文章中充满了对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3.鲁迅的《秋夜》:这篇散文通过对后院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文章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色与人类内心的情感相互映照,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哲思和文学才华。
4.丰子恺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杭州时居住的小屋及其周围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家庭和社会的思考。
文章中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丰子恺的代表作之一。
5.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北京时所感受到的秋季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表达了对故土、文化和人生的感悟。
文章中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对生命的哲思。
这些散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展现了名家们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借景抒情文章名人名篇

借景抒情文章名人名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借景抒情,是古人常常用来描绘内心情感的方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增添文章的韵味和深度。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著名作家的借景抒情名篇,一起感受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
第一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写的一篇散文,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之情。
文章开篇即指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里黄鹤楼具有历史感和诗意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作者借景抒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壮美人世的追求之情。
全文如行云流水,情感真挚动人,令人为之倾倒。
第二篇:《庐山谣》王勃的《庐山谣》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滕王阁序》中写到:“我观庐山之美,登高而招,想美人,于是有《庐山谣》。
”在这首诗中,王勃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笔下,庐山被描绘得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与他内心的情感相得益彰。
王勃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展现出壮美的意境和深远的内涵。
第三篇:《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典范。
在他的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语句,以及对鹳雀楼高耸在山峰之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赞美,王之涣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一种高远、空灵的审美情感。
第四篇:《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占用的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看到月光时的内心感受。
李白在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语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寂静夜晚思考人生的心情和对生命的追求之情。
这首诗朴实无华,寥寥数语却触动人心,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篇:《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春天清晨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写景抒情散文是以写景为主,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散文。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以供大家参考。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篇一:青龙桥站作者:冰心在特大号的机车徐徐推行之中,火车渐渐上山,两旁青崖摩天,近逼车窗,如绿绒的屏障,旋转重叠。
悬崖上的羊群游牧,仰视小极,如鸟栖树巅。
山下流泉之间,大石罗布,令人想起唐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句。
众石错杂之间,扁生小树,也有山田和人家,在微阴的天色之中,一层层的远远点缀开去,极青翠清远之致。
这时忽然穿过居庸关三百八十五公尺余长的山洞,车上点起灯来,窗户间微微觉着烟气,五分钏之后,又豁然开朗,纤回曲折,其间穿过五桂头及石佛寺两个小山洞,便到了青龙桥车站。
在停车倒车头的数分钟之间,我们下车散步。
阳光已出,仰首回顾正在关山重叠之中,长城奇观,悉在眼前!雄伟高厚的城墙,飞龙一般的越岭蜿蜒,每三十六丈便有座墩台,想像着当年城头拒胡,烽火烛天,戌卒无声的满山攀走之状,使人热血潮沸!车站布置清幽,山峡之间,丁香花丛里,黯绿色的詹天佑先生的铜像,巍然矗立,如在沉静的眺望欣赏着自己劳瘁的工作。
重复上车,循着转折的V字形路线,倒转而下,又入八达岭的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尺余的山洞,此洞为世界著名巨工之一。
过此便是康庄,忽然降下到一片广漠的平原,回望八达岭上远远起伏的一线长城,如在天上!不经过“天险”的关沟不能理会所谓之“康庄大道”之意,此时我们已身在塞外了!康庄是个大站,自西北来的货物悉屯于此。
自此而北,一望平坦,黄沙茫茫,天末的微云远树,引人起苍凉之感。
十二时许过怀来站。
城墙跨在山半,状颇别致。
一时许到土木堡站,系明正统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乜先入寇,英宗被俘之处。
景泰初侍臣死难者受祀城内之显忠祠,有文臣王佐以下,武臣张辅以下共六十六人。
这是民族的古迹,车上除了我以外,都下车步行进城而去。
我们专车卸入岔道,我自已下来,坐在车下阴凉处一块大石上,蝉声聒耳,远望车站墙下,有些人在那里吃瓜乘凉。
名家写景优美散文

名家写景优美散文名家写景优美散文(精选20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以下是店铺整理名家写景优美散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名家写景优美散文篇1赏雨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
秋雨中,我领略到了一种烟雾般的渺茫,一种水晶般的清爽。
那是一位腼腆的小女孩,羞涩地却又如此静谧地倾听我的心事。
当我孤独时,陪我说话。
她的声音如南宋女词人的低吟浅唱。
走在小巷中,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当我忧愁时,倚楼听秋雨,不禁叹道:“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躺在床上听雨,虽没“倚楼听秋雨”的情调,却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是一种撩人心弦的天籁之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缥缈的又是极现实的,像泉水的叮咚作响,像母亲的慈爱唠叨,像贝多芬在演奏乐曲,像朋友在倾诉心事。
月光斜射进屋中,这轮明月如“清泉石上流”般纯净、自然。
此时我似乎听到了李商隐在秋雨中唱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唱出了多少离人的心声,慰藉了多少孤独的心灵!淋雨我喜欢在秋雨中扔掉伞,大胆地淋雨。
秋天的雨凉丝丝的,像喝过薄荷茶,喉口的感觉,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种淡淡的凄凉,淡淡的忧愁像薄纱般蒙住心灵。
时常在我忧愁时,淋到秋雨,会感觉它也如此忧愁,有个伴,心里也好受些。
淋雨,让我全身解脱,零距离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它为我的思想增添美感,脑海中总会跳出一些诗文来点缀她;它为我的感情渲染色彩,心里常会跃出一些感受来修饰它。
于是它便成为了我心中独一无二的。
思雨不知不觉地,秋雨为我的心灵增添了一抹叫多愁善感的颜色。
看到师生离别,就感觉眼泪欲出,却见老师还笑容洋溢。
我想老师心里一定也很难受,毕竟相处了三年,谁喜欢离别呢?仔细想来,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人生在所难免的。
收集名家写景散文

收集名家写景散文
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写景散文作品:
1. 鲁迅《故乡》:通过描写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和感受,展现了故乡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情感。
2. 郭沫若《山海经》:以山海经中的山川地理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浩渺的宇宙景象。
3. 钱钟书《围城》:以上海老城厢为背景,描绘了繁华都市中的独特风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4. 龙应台《野火集》:通过对台湾自然风光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5. 余华《活着》: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对大地、天空和田野的描绘,展示了农村的宁静与生机。
6. 老舍《茶馆》:以北京茶馆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内外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旧时北京的繁华与喧嚣。
7. 茅盾《子夜》:以北方冬季的冰雪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冰天雪地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8.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以上海滩为背景,通过对城市风光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旧时上海的繁华与变迁。
以上是一些著名作家的写景散文作品,它们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让读者领略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魅力。
经典名家写景的散文

经典名家写景的散文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摘抄: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评:余光中将文字酿成美酒,他笔下的雨意蕴丰富而悠长,读之醉了,不仅还要从头再读。
2、朱自清《荷塘月色》摘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评: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初中生拿来读非常好。
他笔下的荷塘是最美的月下荷塘,多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其境界。
3.张爱玲《花落的声音》摘抄:玫瑰花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
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
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的躺在那儿,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评:普通的落花,被才女张爱玲写得惊世骇俗,惊世骇俗中又透露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4.迟子建《春天是一点点化开的》摘抄: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即使是北国寒冷的春,迟子建也写出了美感,写出了深意。
4.林清玄《月到天心》摘抄: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评: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况味。
林清玄写月同是写心灵,写如何发现美。
看看《月到天心》生活的烦恼也会变淡。
5.冰心《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摘抄: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评:冰心是温暖而乐观洋溢的,她笔下的春天万般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6.张抗抗《牡丹的拒绝》摘抄: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关于名家写景散文精选3篇经典名家写景散文精选

关于名家写景散文精选3篇经典名家写景散文精选一些名家写的散文也是很有韵味的,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看看这些散文,能提高我们的文笔。
今天WTT就与大家分享:关于名家写景散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名家写景散文精选篇一:南游杂感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着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马》、《老张哲学》、《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正因为这些反映人民生活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但文革中不幸自沉于北京昆明湖。
一九六二年的上半年,我没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不是因为生病,也不是因为偷懒,而是因为出游。
二月里,我到广州去参加戏剧创作会议。
在北方,天气还很冷,上火车时,我还穿着皮大衣。
一进广东界,百花盛开,我的皮大衣没了用处。
于是就动了春游之念。
在会议进行中,我利用周末,游览了从化、佛山、新会、高要等名城。
广东的公路真好,我们的车子又新又快,幸福非浅。
会议闭幕后,游兴犹浓,乃同阳翰笙、曹禺诸友,经惠阳、海丰、普宁、海门等处,到汕头小住,并到澄海、潮安参观。
再由潮汕去福建,游览了漳州、厦门、泉州与福州,然后从上海回北京。
回到家里,刚要拿笔,却又被约去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于是,就又离家十来天。
这已是五月中了。
从北而南,从南而北,这次跑了不少路,到了不少地方。
若是一一述说,很够说三天三夜的,也许难免罗唆。
在路上,无暇为文,只零碎地写了一些短诗。
现在,我想写点南游的感想,或不至过于琐碎。
公园在各地游览中,总是先逛公园,即由此说起吧。
看了南北十几座名城,得到这个印象:凡是原来有的公园,都整整齐齐,采饰一新,而且添加了新的设备。
几乎所有的公园里,都特为儿童们开辟了游戏场。
我最爱立在这些小乐园外,看胖娃娃们打秋千,溜滑板,骑五彩的木马。
真好看!我在幼年时,没有享过此福。
看到这些幸福的娃娃,我不由地就想到中国的明天。
写景抒情散文名家名篇

写景抒情散文名家名篇
《桃花源记》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由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所著。
这篇散文以描绘桃花盛开的山谷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通过描写山谷中的桃花、流水、村舍和村民的生活,陶渊明表达了对清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体现了一种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
另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是《岳阳楼记》,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
这篇散文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楼上的风景和楼下的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和人文风情的深厚感情。
范仲淹通过对楼上楼下的景色、历史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社会风云变幻的感慨,体现了一种对故乡情怀的抒发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这些名篇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这些名家名篇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写景抒情艺术,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写的借景抒情散文
北方冬天的景
冬
冬天,是一面寒夜里的镜子,透出一丝冰冷。
在如斯季节里,印象总是特别深刻。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到:“冬天。
”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冬天怀着好奇,我也总是对冬天怀着特别的感情。
对冬天的好奇,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到我和它是冥冥中由生命线把我们牵扯到了一起了,它就像是一块磁铁,而我只是轻质小球,它一靠近,我就会被它牵引过去。
可当它路过后,我便失去生气,只能像泄了气的小球。
或许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吧,我应该是喜欢冬天的。
但我对它总是摸不着头脑,一到冬天,便会莫名其妙地被触动。
在我看来,冬天是记忆来临的高峰期,在冬天的日子里总会莫名地被绳索牵动起我记忆的齿轮。
我的这种谬论,是得到我朋友印证的。
所以在冬天的日子里,我重视特别留意每样事物。
在冬天,我的心总是特别沉,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但偶尔也会有心情雀跃的时候。
在冬天,有时我连自己也会捉摸不透。
冬天,总是会晕晕沉沉,或许是冬眠的日子吧。
但我却又不愿
放弃我的生命。
这么美好的日子用沉睡度过,却不去感受它,太浪费了,这样我也会不甘心。
毕竟一年只有一个冬天。
但冬天却没什么好的消遣,都怪我总是沉思。
不过,沉思中有时也有新的发现。
如果一定要在四季中除去一个季节,除了冬季,不管什么季节消失我都无所谓,我不喜欢四季如春的地方。
因为那实在是太单调了,在我的感觉中,春、夏、秋三季节似乎是一样的,上天是要让冬天来点缀它们,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了冬天怎么办,虽然如果真的没有冬天,地球照样转,人照样也要活,但我一想到,真有点胆战心惊了。
我是如此钟爱冬天,但它对于我来说总是像梦一场。
梦始时分是秋天,梦醒时分是春天。
秋末不知不觉地踏入了冬天,然后不知不觉地踏过冬天,踏进了春天。
我总是感到很快地度过了冬天,但尽力回想起来,却没什么特别快乐的事。
冬天,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季节,一个让我对它有一份特别钟爱的感情的季节。
大海
轮船缓缓移动着,天也跟随着一起移动。
这时候对海阔天空这个词才真正有一些理解。
风迎面吹过来,沁入心底,凉凉的,把酷暑的炎热一点点带走。
海水卷起一层层浪花,那一朵朵浪花,就像欢快孩童相互追赶着,尽情的在浩瀚的海面上撒欢。
风从远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尘土和污垢,肆意撒向海面,海浪把它们卷起,神奇的变幻出新的面容,而又保持着自己蔚蓝的颜色,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干净。
海上常常飘来一堆堆浪渣,大海悄悄把它吞没了,毫无声息,仍然荡着微微的波,笑迎着飞来的一切。
坐在轮船上,就像从海的头顶上经过,海水把我们托得高高的,欢欣鼓舞的把我们送过一程又一程,回过头马上又将自己被轮船揉乱的头发整理的顺顺滑滑,不留下一丝痕迹。
安安静静的了望着天空。
百川向大海奔流,大海高兴的迎接着,挽着她们的手,欢快的向辽阔中心奔去,河水在大海中立刻有了一个博大的心怀。
涓涓的溪流,日日夜夜想成为大海里的一员,因此向着大海终身奔流不息,是大海那无限的宽广产生了吸引力,让溪水那么执着。
大海接受着种种打击,接纳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的历史的变迁,却没有留下任何历史的痕迹,没有留下一个人的脚印,她世世代代不变,年年月月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模样,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用浩瀚的胸堂接受世间的千变万化、万事万物,用一样的眼光看着世间冷暖,用一样的脚步走过春夏秋冬。
经过大海时,眼望着海水与天相接的地方,你看,天是那样低,水是那样蓝,蓝蓝的海水就荡漾在心里,心跳缓缓的,悠悠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心中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一片,宽了、静了,渐渐的觉得人活着是多么好。
从大海来到陆地,看着对面走过来的人是那么和善,那么亲切,路边炸油饼的锅里,那黄澄澄的油饼在舞蹈,散发出阵阵香味,菜农们堆放在路边的那一框框蔬菜青翠欲滴,叶面上还滚动着水珠儿,充满了新鲜活力,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有意义。
辽阔的大海,真是魅力无穷,宽容就是这大海的胸襟,就是这大海的气魄,就是大海的灵魂。
它接纳了世间许多的风风雨雨,它荡涤了一切想侵蚀她的尘埃污垢,始终用一面平镜对着每天都有千变万化的天空。
人生常常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其实那一切的不如意,就像是海上的漂流物,接受它,容纳它,吞没它。
能宽容一切,一切就改变了,一切就平静了,一切就过去了。
人生何必太苛求,珍惜了眼前的拥有,眼前的拥有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谅解了错误,错误不会回过头来再把你带走,宽容了别人也就宽容了自己。
人常常对着生活笑笑,生活也就常常笑对你。
从大海上回来后,大海那辽阔气势常在脑海里闪现,面对大海,皱起的眉头慢慢散开。
蓝色
蓝色,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也许有很多人喜欢它,我也不例外。
浩瀚的海洋有着深蓝的胸怀,广阔的天空漂着湛蓝的遐想,可爱的海豚带着粉蓝的活力,迷人的水晶嵌着宝蓝的高贵。
这一切都在我脑海中不断涌现.
对于蓝的喜欢,说不上为什么。
就是一种感觉,让人舒服,自由。
从小就喜欢看天空。
记忆中,乡村的天空占据着我的孩提时代。
那时候,家门口是向着天空,无垠的蓝色填充着我的双眼,那里有太多遐想。
为什么天是蓝的?那蓝色的尽头是何处?它的背后又是什么
呢?我不知道,但无知切为蓝色增添几分神秘感。
偶有几片浮云漂过,百在蓝的衬映下显的更加空明,晶莹。
后来离开了乡村,来到了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尽管头顶上方也有天空,去感觉,已不是从前的那片天,多了些灰暗,少了些透明,多了些瑕疵,少了些晶莹。
也许是年龄的增长,对于蓝天的幻想也随之减少,忙碌在学海中,努力向前赶路,却经常忘了抬头远望,上方原来还有一片迷人的天空。
也许,当自己徘徊迷茫之时,仰头看看天,静下心想想,这样便不会迷失方向。
我喜欢用蓝色装点自己的生活,哪怕周围尽是黑暗,也要有一丝能看见的蓝,有人说,蓝色象征着犹豫,深沉,可自己并不是这样,因为蓝色中总有灿烂的阳光出现,生活就需要光明。
我喜欢它,喜欢它的纯净,它的静谧,它的自由。
一抹蓝色在跳跃。
你看见了吗?那时一种希望,生活的希望。
但愿,天天,天蓝。
[名家写的借景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