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之我见的论文

合集下载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

数控车床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数控车床论文[摘要]: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关键词】:润滑、定期润滑、定期调整浅析机床数控系统的技术维护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为了保持机床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对数控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电子原器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有些机械部件如导轮及导轮轴承等也是如此。

为了保持机床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对数控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概括地说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各部件的特点,确定各自保养规则。

如明确规定哪些部件需要经常清洁、校验(如CNC系统的光电输人机或电报机头的清洁)哪些部件需要定期润滑调整(如轴承、丝杠、传动齿轮的定期润滑支流伺服电动机电刷和换向器应每半月检查一次等)。

二、定期润滑数控机床上需要定期润滑的部位均有说明,主要有机床导轨,丝杠,螺母、传动齿轮等处,一般用油枪注人,轴承和滚珠丝杠如有保护套式的可以经半年后拆开来注油。

三、尽a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因为在加工车间的空气中大都含有油污,灰尘甚至金属颗粒,一旦它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印制线路或原器件上,极易导致器件绝缘性下降,甚至导致原器件上,极易导致器件绝缘性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线路的损坏。

有的操作者在夏天为了使数控系统超负荷工作,而打开数控柜的门来散热,这样会导致数控系统的加速损坏。

正确的方法应是设法降低设备外部环境温度,除非进行必要的维护,不能随便打开柜门,更不允许在使用时敞开柜门。

四、定期调整丝杠螺母、导轨及电极丝挡块,进电块等,根据使用时间,间隙大小或沟槽深浅进行调整,部分数控线切割机床采用锥形开槽式的调节螺母,则需要适当地拧紧一些,凭经验和手感确定间隙,保持转动灵活,滚动导轨的调整方法为松开工作台一边的导轨固定螺钉,拧调节螺钉看百分表的反映使其紧靠另一边,挡丝块和进电块如使用日久,摩擦出沟痕,须转动或移动一下,以改变接触位置即可。

数控车削实践心得体会

数控车削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数控车削作为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在我国,数控车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人有幸参与了数控车削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对数控车削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数控车削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数控车削概述数控车削是利用计算机数控系统对车床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加工的一种先进加工方法。

数控车削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数控车削加工精度高,可以达到0.001mm,甚至更高。

2. 高效率:数控车削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3. 易于实现复杂形状加工:数控车削可以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如螺纹、曲线、曲面等。

4. 操作简便:数控车削操作简单,只需编写好加工程序,即可实现自动化加工。

5. 节能环保: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能耗低,对环境友好。

三、实践过程1. 学习数控车削基础知识在实践之前,我首先学习了数控车削的基本知识,包括数控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对数控车削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编写加工程序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我开始学习编写加工程序。

编程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坐标系选择、刀具路径规划、加工参数设置等。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编程技巧。

3. 车削实践在编写好加工程序后,我开始进行车削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遵循以下步骤:(1)安装工件:将工件安装在卡盘上,确保工件与卡盘的接触良好。

(2)调整机床参数:根据加工程序,调整机床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刀具参数等。

(3)装夹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机床刀架上。

(4)启动机床:启动机床,运行加工程序,进行车削加工。

(5)检查工件:加工完成后,检查工件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4. 总结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1)熟悉机床性能:在操作机床之前,要熟悉机床的性能,了解机床的极限参数,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机床损坏。

数控论文引言数控加工工艺论文

数控论文引言数控加工工艺论文

数控论文引言数控加工工艺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摘要:结合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开发,探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

在课程内容的开发方面,运用成组技术的相似性原理,提出以“复合零件法”和“复合路线法”进行教学载体的选择,完成了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值得类似课程开发的借鉴。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控工艺;教学载体;学习情境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受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种类型教育已呈现出独自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工学结合,这点已被职业教育、企业及社会认同。

从高等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技术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结合国家、省级和地方等级别的数控类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以及现代制造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等方面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探索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企业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的途径,改革与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不仅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且切合实际。

国内高职院校已有开发类似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都比较明确,但课程开发的学习情境设计环节还有所欠缺。

文章结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重点培育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的改革为实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的探讨1.1 课程开发要紧扣专业改革与建设开发和改革一门课程一定要立足于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而定。

以此推论,课程是要分担或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确定课程的性质,即该门课是一般课程、主干课程还是核心课程。

若课程的建设脱离专业建设,则课程只是孤立的培训教本。

以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例。

2004年,社会紧缺数控机床操作工60万人,教育部已将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之一,从2005年安徽区域的2年制数控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建设至2008年就结束了2年制的招生。

对数控车削加工的探讨

对数控车削加工的探讨

对数控车削加工的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工艺获得了极大进步。

数控机床具备极高的自动化水平,属于高科技产品。

在宏观上来看,数控机床的发展程度,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

当前,数控机床凭借其高精度及自动化优势,成为了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

本文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入手,讲述数控车削加工的内容及工艺,并针对数控车削加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技术;数控车削加工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189-02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分析与普通的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具备极高的精准性,属于高效率自动化设备,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远高于普通机床。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主要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工具、夹具,调整设计;2)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内容的选择与确定;3)分析数控车削加工零件图纸;4)设计加工工序;5)计算并优化加工轨迹;6)编写、校检、修改数控车削加工程序;7)进行首件试加工,处理现场存在问题;8)数控加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等。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要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直接关系着零件加工的质量及效率,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是根据零件设计图纸对零件加工的要求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零件加工过程中在数控机床上采用的方式,安排好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次序,选择合适的进给路线与切削用量,最终保证零件加工符合设计的要求,确保加工工艺合理、实用。

2.1零件设计图纸的分析零件设计图纸的分析主要含零件设计图纸尺寸标注方法的分析、零件几何要素分析、零件精度与技术要求分析三个主要方面,其中:零件设计图纸尺寸标注方法的分析,是指在零件设计图纸进行尺寸标注。

零件设计图纸标注的方法要方便编程、有利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编程原点统一;零件精度与技术要求分析,是指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的重点在于零件精度与技术要求的分析,科学合理的零件加工方法、装夹方式与切削用量的确定都是建立在零件的精度及零件表面粗糙程度的基础之上,确保零件精度与技术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数控机床发展的现状,阐述和分析了如何提高数控车床运行中的有效性,为准确加工合格的产品提供了一道技术保障,通过对目前最常见的数控车床的生产工艺进行比较与研究,讲述了如何才能合理的理顺工艺的顺序。

关键词数控车床;程序编制;车削加工中图分类号th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2-0134-02数控车削在加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程序编制、工艺分析、装刀、对刀、装工件、半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

数控车削的加工是不是能有效地实现,主要就在于对数控车削全部工艺过程的合理分析。

1 数控车削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数控车削的加工首先要选择其要加工的零件,这是整个加工过程的关键内容,然后就要对所要加工的零件图纸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整个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才能准确的调整和选择具体的加工工具和夹具,对于切削用量也要进行具体的选择。

最后才是工步和工序的具体设计、加工轨迹的优化和计算以及编写整个数控加工的工艺技术制度及文件。

笔者在实践中曾观察过一些一线的数控车削的技术工人,发现总是有很多的使用者都是依据一个比较传统的路线进行工艺的分析。

其路线是:确定加工内容→研究图纸→选择工具→选择切削用量→划分和拟定工序→优化加工轨迹→编制技术文件。

然而经过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如果依据上述路线,工步、工序的设计很多时候都是很难符合所需零件形位的公差要求,经常会导致一些产生次品的出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以下的观点。

2 数控车削的加工技术的改进经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上述的加工路线做了如下的一些调整。

笔者感觉比较合理数控车削的工艺分析步骤为:确定加工内容→研究图纸→划分和拟定工序→选择工具→选择切削用量→优化加工轨迹→编制技术文件。

2.1 零件的图纸分析零件的图纸分析属于制定整个数控车削工艺的关键之所在。

要对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一个全面的摸底和评估,对具体的尺寸进行标注分析,对轮廓几何的要素和部件的加工技术和精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车削加工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加工技术,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旋转切削刃进行精密加工工艺。

这种工艺应用广泛,例如在机械零件加工、汽车零件加工、航空航天零件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深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了解,本文将对其原理、工艺特点以及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数控车削加工的原理数控车削加工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旋转切削刃的切入切出轨迹,在由精密控制系统控制旋转刀具和旋转工件期间,以非常高效和准确的方式切割材料,从而精密的完成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

二、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1. 具有良好的加工精度,能够加工出高精度的工件。

2. 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速度和工艺性能,可适应不同工件的要求。

3. 可以对复杂的形状进行加工,不受常规工具的限制。

4. 可以进行多种立体加工,将一些复杂的形状在三维环境下加工成工件。

5. 可以进行长周期的连续加工,而且可靠性强。

三、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影响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和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加工出来的工件有稳定的质量、快速的加工速度、高效的生产效率。

1. 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性质是决定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不同材料的硬度和韧性特性不同,需要在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切削参数。

材料越硬,加工难度越大,刀具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2. 设备选择设备选择是另一个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

不同的数控车削加工设备有不同的处理能力,操作熟练程度也会影响最终的加工质量。

3. 加工环境加工环境是影响加工精度的另一个因素。

加工环境中产生的光、温、震动等因素都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高精度加工时,需要保持温度和光线等因素尽量稳定,以确保加工精度。

4. 物理和化学参数螺纹角、工件直径、转速、切削宽度等物理参数自然会影响到加工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此外,切削液、切削油等物化参数也是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这会直接影响到工具的磨损和寿命。

数控车床加工论文

数控车床加工论文

数控车床加工【摘要】分析零件图样是工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的编制及加工结果。

在数控车削中,程序贯穿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

由于每个人的加工方法不同,编制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椭球;工艺;程序;走刀路线椭球长半轴30mm,短半轴20mm。

一、加工工艺的分析首先,分析零件图样是工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的编制及加工结果。

分析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以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如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看图得出为椭球两配合,单件,材质为45#钢,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均为1.6,现有毛坯规格?50mm,长130mm一件。

加工工分析如下:(1)从已知条件去选择机床cka6136/6140均可,如现在以fanuc 0i mate数控系统为例,准备相应的刀具和加工程序。

(2)有毛坯规格和配合件对同轴度不难看出,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采取一次装夹全部完成的方法。

这对装夹的要求较高,通过计算得出。

(3)刀具的选用:刀号01,刀具名称90°外圆车刀,型号yg8 a320,数量1;刀号02,刀具名称切槽刀,刀宽3mm,数量1;刀号03,刀具名称切断刀,5*20mm,数量1;刀号07,刀具名称麻花钻及钻套,ф12mm*50mm,ф16mm*30mm,数量各1;刀号08,刀具名称中心钻及钻夹头,a3 ф1~13mm,数量各1;刀号04,刀具名称内螺纹车刀,m20*1.5mm*30mm,数量1,刀号05,刀具名称外螺纹车刀,m20*1.5mm,数量1;刀号06,刀具名称内孔车刀,ф16mm,数量1。

(4)具体的加工步骤如下:第一,装夹毛坯伸出长度不低于98mm,夹紧并找正。

先用08号刀具钻出中心孔,再用07号刀具预制ф16mm,深度不小于22 mm的孔,达到技术要求。

第二,分别对06,04,03号刀具零点设置在轴线和毛坯右端面的交点处,粗精加工内孔及内螺纹,达到技术要求。

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毕业论文

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毕业论文

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6)第1章工艺方案分析 (7)1.1零件图 (7)1.2加工分析 (7)1.3加工工艺方案 (8)1.4重点工序操作要点分析 (8)1.44工序8操作要点 (9)第2章工件的装夹 (10)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0)2.2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10)2.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10)2.4装夹方式的选择 (10)2.5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10)第3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12)3.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12)3.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12)3.3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13)3.4确定切削用量 (14)第4章典型轴类的加工 (15)4.1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5)4.2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17)第5章主要加工工艺卡片 (19)第6章工件加工程序 (27)六、小结 (40)第7章致谢 (41)八、参考文献 (42)前言数控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一门基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问世以来,数控技术大幅度推进了制造技术与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课程在我国已成为各大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机床、夹具、材料、数字控制、电机、检测等等。

特别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它们是集设备、信息、物流、能量流与一体的综合的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而是一门综合设计、工艺、制造及自动控制的多科学交叉型的科学技术。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同时又是用于产品制造的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目前,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我国在用机床的主流,在数控铣削钟,对于非圆曲线、曲面、圆角、倒角的加工,挡机床存容量较小时,如何使技工程序变得简洁对实现加工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相对普通程序编制更加容易和灵活,本文通过实例介绍数控车削加工编程中运用程序来解决有规则曲面车削加工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之我见的论文【摘要】数控车床的使用的目的旨在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但是合格的零件的加工必须要依靠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

本文针对当前数控车床使用者的工艺分析的不合理来进行对比,讲述合理的工艺分析的顺序问题。

【关键词】数控车床车削加工工艺工艺分析车削
一、问题的提出
数控车削加工主要包括工艺分析、程序编制、装刀、装工件、对刀、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而数控车削的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顺利完成的保障。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采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二)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三)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四)
切削用量选择;(五)工序、工步的设计;(六)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七)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笔者观察了很多数控车的技术工人,阅读了不少关于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文章,发现大部分的使用者采用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零件图分析、夹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划分工序及拟定加工顺序、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顺序来进行工艺分析。

但是笔者分析了上述的顺序之后,发现有点不妥。

因为整个零件的工序、工步的设计是工艺分析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工序、工步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能否加工出符合零件形位公差要求的零件。

工序、工步的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导致零件的形位公差达不到要求。

换言之就是工序、工步的设计不合理直接导致产生次品。

二、分析问题
目前,数控车床的使用者的操作水平非常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很多操作上的难题,但是他们的理论水平不是很高,这是造成工艺分析顺序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造成工艺分析顺序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工量具设备不足。

三、解决问题
其实分析了工艺分析顺序不合理的现象和原因之后,解决问题就非常容易了。

需要做的工作只要将对零件的分析顺序稍做调整就可
以。

笔者认为合理的工艺分析步骤应该是:
(一)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二)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三)工序、工步的设计;(四)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五)切削用量选择;
(六)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七)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本文主要对二、三、四、五三个步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零件图分析
零件图分析是制定数控车削工艺的首要任务。

主要进行尺寸标注方法分析、轮廓几何要素分析以及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

此外还应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合理性,选择工艺基准。

1.选择基准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

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又有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

2.节点坐标计算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

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

3.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
对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进行分析,是零件工艺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二)工序、工步的设计
1.工序划分的原则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常用的工序的划分原则有两种。

(1)保持精度原则。

工序一般要求尽可能地集中,粗、精加工通常会在一次装夹中全部完成。

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则应将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2)提高生产效率原则。

为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换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应将需要用同一把刀加工的加工部位都完成后,再换另一把刀来加工其他部位,同时应尽量减少空行程。

2.确定加工顺序
制定加工顺序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
(1)先粗后精。

按照粗车半精车精车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

(2)先近后远。

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
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

此外,先近后远车削还有利于保持坯件或半成品的刚性,改善其切削条件。

(3)内外交叉。

对既有内表面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件,应先进行内外表面的粗加工,后进行内外表面的精加工。

(4)基面先行。

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应优先加工出来,定位基准的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越小。

(三)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1.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数控车削加工中尽可能做到一次装夹后能加工出全部或大部分代加工表面,尽量减少装夹次数,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

对于轴类零件,通常以零件自身的外圆柱面作定位基准;对于套类零件,则以内孔为定位基准。

数控车床夹具除了使用通用的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四爪卡盘、液压、电动及气动夹具外,还有多种通用性较好的专用夹具。

实际操作时应合理选择。

2.刀具选择
刀具的使用寿命除与刀具材料相关外,还与刀具的直径有很大的关系。

刀具直径越大,能承受的切削用量也越大。

所以在零件形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尽可能大的刀具直径是延长刀具寿命,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数控车削常用的刀具一般分为3类。

即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和成型车刀。

(四)切削用量选择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主轴转速s(或切
削速度υ)及进给速度f(或进给量f )。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对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确定数控车床的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以及刀具的耐用度去选择,(下转第90 页)
(上接第81 页)也可结合实际经验采用类比法来确定。

一般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首先考虑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最后再根据刀具允许的寿命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υ。

增大背吃刀量可减少走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增大进给量有利于断屑。

精车时,应着重考虑如
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加工效率,因此宜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尽可能地提高加工速度。

主轴转速s(r/min )可根据切削速度υ(mm/min)由公式s=υ1000/πd(d为工件或刀/具直径 mm) 计算得出,也可以查表或根据实践经验确定。

三、结语
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设备,欲充分发挥其高性能、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特点,除了必须掌握机床的性能、特点及操作方法外,还应在编程前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和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得到最优的加工方案。

参考文献
[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周鹏.《消费导刊?理论版》 2009年第1期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探讨》.信丽华.朱建军.《上海工程
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