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答案
北语20春《古代汉语》作业1.doc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的“贯”表示的意思是( )。
A.钱币B.照顾C.作风D.离开【参考答案】: B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句中介词“于”的用法是( )。
A.引进处所B.引进比较对象C.引进原因D.引进主动者【参考答案】: B3.“驱而之薛”中的“之”可以理解为( )。
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称代词D.到某地区【参考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
A.五年卒亡其国B.故不如先斗秦赵C.梁以此奇籍D.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参考答案】: D5.关于律诗的对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颔联一般不用对仗B.中间两联一般用对仗C.尾联一般用对仗D.首联从不用对仗【参考答案】: B6.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
A.第三句句尾B.第二句句尾C.第五句句尾D.第一句句尾【参考答案】: D7.下列各句,用有古字的是( )。
A.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B.子路共而立C.在天者莫明于日月D.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参考答案】: B8.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感”的意思是( )。
A.使人心动B.让人感激C.感伤D.触动【参考答案】: C9.下列各句,属于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是。
A.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D.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参考答案】: BC10.下列句子中的“号”,当“名称”讲的是( )。
A.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B.何不号于国中C.事业不同,名声异号D.赐号称王【参考答案】: CD11.下列作品属于屈原的是( )。
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参考答案】: ABCD12.选出江淹的作品( )。
A.《恨赋》B.《别赋》C.前赤壁赋D.《春赋》【参考答案】: AB13.下列句子中的“奔”,当快跑讲的是。
A.将奔走之B.猛浪若奔C.得间奔真州D.文君夜亡奔相如【参考答案】: AB14.“老臣病足”中的“病足”指病情严重到了脚上。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2.《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它为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昺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形容词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 春在线作业 1-0004 试卷总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穆公访诸蹇叔”的“诸”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于之 正确答案:A
9.许慎对“六书”中的“指事”所下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D.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正确答案:C
10.“姜氏欲之,焉避害?”里“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 A.疑问代词,作状语 B.指示代词,作宾语 C.指示代词, 作状语 D.疑问代词,作定语 正确答案:A
6.传统的“六书”包括:会意、形声、假借和 A.象形 B.谐声 C.指事 D.转注 正确答案:AC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B.一般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 C.一般认为《左传》是解释《春秋》的 D.《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 正确答案:ABCD
8.“天雨雪,武卧齧雪”中“齧”的词义是“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而臣衰,窃爱怜之”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D.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结构,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既
B.即
C.休
D.亦
正确答案:ABC
2.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是
A.转注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正确答案:AD
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今之从政者殆而!”中的“殆”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BCD
7.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词性是发语词
D.表示将发表议论
正确答案:AB
8.含有介词“乎”的句子()()()()
A.昼游乎江河
北语20新上《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

(单选题)1: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句中“朝”的用法是( )。
A: 动词使动用法
B: 名词使动用法
C: 名词意动用法
D: 名词用如动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表示的语气是( )。
A: 感叹
B: 设问
C: 反问
D: 陈述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
A: 第三句句尾
B: 第二句句尾
C: 第五句句尾
D: 第一句句尾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
A: 学而
B: 为政
C: 里仁
D: 公治长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驱而之薛”中的“之”可以理解为( )。
A: 指示代词
B: 疑问代词
C: 人称代词
D: 到某地区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
A: 卫君
B: 子
C: 政
D: 奚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关于“震”和“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振”是振动,“震”是雷震。
[北语]20春《汉语写作》作业1
![[北语]20春《汉语写作》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9634fe5f581b6bd97e19ea30.png)
一、单选题 1.“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汉书艺文志 B.新论 C.庄子外物 D.世说新语 正确答案:C
2.请示的特点不包括 A.隶属性 B.权威性 C.期复性 D.呈请性 正确答案:B
3.以下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A.请示 B.命令 C.剧本 D.决定 正确答案:C
4.诗歌产生弹性美的方式不包括 A.象征手法 B.谐音双关 C.词语嫁接 D.摆事实、讲道理 正确答案:D
6.组成行政公文文本格式主要有 A.落款 B.眉首 C.版记 D.主体 正确答案:BCD
7.会议纪要具有以下特点 A.行文关系多向性 B.纪要性 C.备查性 D.决议性 正确答案:ABCD
8.外贸合同的特点有 A.约束性 B.合法性 C.交易性 D.专业性 正确答案:ABD
D.叙述技巧 正确答案:B
8.写作过程四要素中的写作载体就是 A.读者 B.作者 C.作品 D.世界 正确答案:C
9.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到什么时候才得以确立 A.魏晋 B.晚清 C.晚明 D.东汉 正确答案:B
10.写作过程四要素中的写作客体就是 A.读者 B.作者 C.作品 D.世界 正确答案:D
2.小说情节的创造有以下几种方式 A.虚构 B.组合
C.改造 D.截取 正确答案:ABCD
3.小说的技巧主要包括 A.表达技巧 B.结构技巧 C.抒情技巧 D.叙述技巧 正确答案:ABD
4.从写作的实质出发,写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规范性 B.综合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正确答案:ABCD
5.文体从表现手段的角度来分,有 A.说明文体 B.记叙文体 C.议论文体 D.抒情文体 正确答案:ABCD
5.写作过程四要素中的写作受体就是 A.读者 B.作者 C.作品 D.叙体的色彩。 A.第二人称 B.第三人称 C.第一人称 D.旁白 正确答案:C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A
17.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上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8.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9.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2)20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使新义成为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正确答案:B
2.行行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正确答案:A
13.“技经肯綮之未尝。”中“綮”的意思是筋骨聚结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朝菌不知晦朔”中“晦朔”是一个复音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6.关于“对”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附音词
D.合成词
正确答案:B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中的“蓬蒿”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正确答案:C
4.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古代汉语作业1答案与评分参考.

古代汉语作业1 答案与评分参考一、简答。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六书:古人认为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3、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4、通假字:就是本字的替代字,即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5、通假与假借的主要区别。
有两点:(1)通假是“本无其字”,假借是“本有其字”;(2)通假是暂时借用,假借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占用。
6、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词义程度的差异;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7、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几种情形?三种情形:(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
8、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或用“繁衍派生”说)。
9、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断本义时,要注意那些事项?要注意:参照甲骨文、金文;参证古代文献;进行综合考察。
10、引申义和假借义的主要区别。
引申义:与本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联系。
二、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
20个词,每词1分,共20分。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形容:形体、毛色。
2、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天然的机理,指千里马具有的禀赋。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国都。
4、多性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摔跟头,垮台。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兵器。
6、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羹:带汁的肉食。
7、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
专利:垄断财货。
厌:满足。
8、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病:伤,受伤。
9、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难走的地方。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北语]20春《古代汉语》作业2
![[北语]20春《古代汉语》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e1091feacf84b9d528ea7ab7.png)
20春《古代汉语》作业2
一、单选题 1.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 A.说文解字 B.词诠 C.经传释词 D.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正确答案:D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引经 B.夸饰 C.倒置 D.代称 正确答案:B
3.“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A.词义转移 B.词义缩小 C.词义扩大 D.词义不变 正确答案:B
三、判断题 1.齐桓公是“பைடு நூலகம்秋五霸”之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老臣病足”中的“病足”指病情严重到了脚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姜氏欲之,焉辟害的“辟”子后来写作“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正确答案:C
5.从诗经起,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是 。 A.浅显 B.曲折 C.晦涩 D.口语化 正确答案:D
6.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间益逐鸟 B.牧采取射 C.初齿网休 D.众若眉而 正确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答案:错误
2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答案:错误
23.“其可再乎”表示感叹语气。
答案:错误
24.“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可以翻译成:“没有怨恨,没有恩德,不知道拿什么报答”
答案:错误
25.“虽然,必告不谷。”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答案:错误
20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32分)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介词“于”的用法是( )。
A.引进处所
B.引进比较对象
C.引进原因
D.引进主动者
答案:B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鼻涕
答案:B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9.下列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非我也,岁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答案:AB
10.下列句子中的“报”,当“判决罪人”讲的是。
A.辟报故不穷审
B.报而罪之
C.睚眦之怨必报
D.欲求报其父仇
答案:正确
17.“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8.“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中的两个使字,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答案:正确
19.“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的“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分数表示法。( )。
答案:正确
20.“秦师遂东”中的“遂”是副词,意思是接着就。
B.其身果而辞顺
C.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D.艮为果蓏
答案:AB
三、判断题(共12道试题,共48分)
14.“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答案:正确
15.“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答案:正确
16.“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
D.夸饰
答案:D
3.“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
A.卫君
B.子
C.政
D.奚
答案:D
4.下列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往之女家
C.管仲以其君霸
D.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答案:A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见”可以解释为( )。
A.看见
B.见解
C.见识
D.出现
答案:A
6.“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答案:A
7.在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
A.威望
B.缤纷
C.蒹葭
D.觱发
答案:A
8.“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
A.鼻涕和眼泪
B.眼泪
C.眼泪和鼻涕
答案:AB
11.下列属于连绵词的是( )。
A.单于
B.早晨
C.玻璃
D.匍匐
答案:ACD
12.下列句子中的“央”字,表示中间,中心,正中之意的是( )。
A.我知天下之中央
B.中央之地位混沌
C.宛在水中央
D.年寿未究,而遭祸央
答案:ABC
13.下列句子中的“果”,表示“果断”之意的是( )。
A.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