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近亲结婚的范围有哪些
【法律常识】近亲结婚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近亲结婚造成的危害有哪些一、近亲结婚影响几代人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
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其子女就可能因为是突变纯合子而发病。
因此,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
近亲婚配使子女中得到这样一对纯合或相同基因的概率增加,这一相关系数称为近婚系数。
易患遗传性疾病通常我们所熟知的白化病,血友病等,在近亲结婚的后代里面普遍存在。
遗传物质只能在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中传递,并且受累个体可能在受精卵时期即已获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终身。
近亲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高,隐性遗传病被显性化的概率就高。
二、近亲结婚造成的危害根据专家估计,每个正常人身上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的隐性等位基因,近亲通婚会使得这些隐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机会,并且产生遗传上的异常。
人类的核基因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在近亲通婚的情况下,两个相同有问题的基因结合到一起的机会远远大于非近亲通婚的人。
近亲通婚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从以下婚配模式来计算:如果在一级表亲和二级表亲之间有一级隔代表亲和一级隔山表亲通婚,则近亲指数就是1/32,其他类型依次类推。
假设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1/1000:非近亲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1000000(百万分之一);二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128000一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32000兄妹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8000与非近亲结婚相比,二级近亲的风险增大8倍;一级近亲的风险增大31倍;兄妹通婚的风险率则是正常随机婚配的125倍。
如果按照专家的提示,每个人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10几个隐性的有害基因的话,近亲通婚后代患病的风险还会更高。
比如糖原储积症这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可能类型很多,其基因由17个以上的外显子构成,不同外显子发生突变的人结婚后代不会产生异常,而两个完全相同的外显子的配对,通常是产生于近亲通婚。
有人说不同民族之间通婚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这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
规定的近亲属关系包括哪些

Talents are the most profitable commodity, and companies that can manage talents are the ultimate winner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规定的近亲属关系包括哪些1、刑诉中,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民诉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以及外孙子女。
3、行政诉讼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一、近亲属关系包括哪些1、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3、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4、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中的近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司法解释规定,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其中一条是申请人须是中国人的近亲属,这里包括:父母、子女、配偶、亲生兄弟姐妹、爷爷奶奶。
二、当事人的家属可以做证人吗当事人的家属也可以作为证人,但因为存在近亲属的利害关系证明效力差,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可以作为定案根据。
下列人员不得作为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近亲属法律范围包括哪些人

近亲属法律范围包括哪些人在我国,诉讼类型不同其实对于近亲属的范围规定也不一样。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要求近亲属就包括了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但要是在刑事诉讼中,则近亲属主要就是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所以不同的情况下近亲属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一、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参考法条: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第12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参考法条:2012新修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三、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刑事诉讼法关于“近亲属”的规定(第82条)是:“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民事通则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近亲属的范围,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显然,刑事法与民事法关于“近亲属”的规定不统一,刑法上的近亲属概念的范围比民法上近亲属概念的范围窄的多。
与刑事法相比,民事法将近亲属的范围扩大到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的范围也未限定于同胞兄弟姐妹。
民典法律婚姻篇离婚

民典法律婚姻篇离婚一、对婚姻另一半的要求如何规定一、对婚姻另一半的要求如何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结婚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禁止条件,共五项。
(一)男女双方都须自愿《民法典》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二)须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民法典》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男性22岁,女性20岁,是目前中国结婚的法定年龄,是法律规定的较低结婚年龄线。
法定结婚年龄是强制性的,违反法定结婚年龄是违法的。
虚假报告婚姻年龄属于欺骗登记机关或结婚低于法定年龄的事实是非法婚姻。
(三)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民法典》一千零四十一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已有配偶的,不予登记。
即要求结婚的人,只能是未婚男女,丧偶或离婚的男女。
只有无配偶的人,才具有结婚的条件。
要求复婚的,也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再婚而又均离异的人。
如果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复婚,则构成重婚。
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此类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四)禁止婚姻的血缘关系《民法典》一千零四十八条一款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这是结婚的禁止条件。
直系亲属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即父母和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
附带血液相对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在三代之内,血缘亲属包括:兄弟姐妹、姨姑舅伯和孩子、表亲堂亲等。
(五)禁止结婚的疾病《民法典》一千零四十八条第二款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禁止结婚的疾病有以下三个方面:1、患麻风病未经治愈者不得结婚。
2、患性病未经治愈者不得结婚。
性病是指梅毒、淋病等多种形式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
3、患有其它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男女不得结婚。
我国婚姻登记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中国要求这些人需要满足相关的登记年龄和登记条件。
涉及疾病的双方或近亲属,中国法律规定此类婚姻不予登记。
各国近亲结婚标准

近亲结婚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涉及到法律、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亲结婚的法律标准的一般情况:
1. 中国:中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得结婚。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
2. 美国:美国的近亲结婚法规因州而异。
一些州允许近亲结婚,而另一些则对近亲结婚有限制或禁止。
通常,近亲结婚主要是指近亲的婚姻,如兄妹、父女、母子等。
3. 欧洲国家:欧洲各国的法规也有所不同。
一些国家对近亲结婚有限制,而另一些则没有特别的法规。
例如,德国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近亲结婚是禁止的。
4. 印度:印度法律对近亲结婚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涉及直系血亲的婚姻。
在印度,近亲结婚可能需要获得宗教领袖或社区的许可。
5. 中东国家:一些中东国家根据伊斯兰法规限制近亲结婚。
具体规定可能因国家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国家的一般情况,具体法规可能会有修改或变化。
在考虑近亲结婚时,个人应当详细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可能需要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
此外,一些地区的宗教法规也可能对近亲结婚有所规定。
各国近亲结婚标准

各国近亲结婚标准近亲结婚,亦称近亲通婚、近亲婚姻,是指血亲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之间结婚的行为。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近亲结婚的法律及道德标准存在着差异。
各国对于近亲结婚的允许或限制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等。
尽管近亲结婚在一些国家被视为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近亲结婚被视为自然而合理的行为。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持血缘关系和家族财产的相对集中。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疾病的研究,一些国家逐渐开始调整自身的政策来限制近亲结婚。
在国际上,近亲结婚的合法性和标准各不相同。
其中一些国家完全允许近亲结婚,而一些国家则限制亲缘关系的程度。
下面将列举一些国家近亲结婚的标准以及一些特殊情况。
1. 美国:在美国,近亲结婚的合法性和限制程度因州而异。
大多数州都允许表兄弟姐妹间的婚姻,但一些州则限制到了堂兄弟姐妹间。
此外,美国联邦法律也对禁止近亲结婚做出了规定,包括了堂兄弟姐妹的婚姻在内。
2. 英国:在英国,近亲结婚受到法律限制。
法律规定了近亲结婚的亲缘关系的程度,包括了直系亲属和堂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
近亲结婚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英国制定了法规来减少这种风险。
3. 日本:在日本,近亲结婚并未受到法律的限制,但在社会和道德层面上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行为不可取。
此外,根据日本婚姻法第733条,当一方已经婚配或有亲属关系时,婚姻无效。
4. 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近亲结婚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各州和地区都有规定近亲结婚的禁止程度,通常包括直系亲属、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
除了以上列举的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也存在类似的近亲结婚限制。
这些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后代免受遗传疾病的侵害。
尽管各国对近亲结婚的法律和规定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是限制近亲结婚的范围,以保护后代的健康。
这种趋势是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对遗传疾病风险的认识。
通过限制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遗传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姻亲关系是指什么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姻亲关系是指什么一、什么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
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2、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
即自己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不能结婚。
3、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即男性不能和兄弟姐妹的女儿结婚;女性不能和兄弟姐妹的儿子结婚。
反过来就是不能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结婚。
二、三代以内直系旁系血亲、近姻亲计算方法1、直系血亲。
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已身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包括已身从出的的直系长辈血亲和从已身所出的直系晚辈血亲。
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你们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在计算直系血亲时,以已身为一代,然后由己身向上或向下数,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数至祖父母为三代;向下数至子女为二代,数至孙子女为三代,依此类推。
2、旁系血亲。
指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包括:在辈分上相当于或高于父母的旁系长辈血亲,在辈分上同自己相当的同辈旁系血亲,在辈分上相当于或低于子女的旁系晚辈血亲。
3、在计算旁系血亲时,须根据旁系血亲之间的同源关系确定世代,同源于父母的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依此类推。
所谓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已身相对而言)的旁系血亲。
无论辈分是否相同,只要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都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辈分相同的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辈分不同的有伯、叔、姑与侄子,舅、姨与外甥子女。
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了。
计算旁系血亲代数的具体方法是:从两个旁系亲属分别往上数至双方同源血亲,其本身为一代,如果两边数目相等,则任何一边的数目即为他们的代数;如果两边数目不相等,则以大的数目为其代数。
4、近姻亲关系。
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民法典关于“亲属、近亲属及家庭成员”规定的精讲讲义

民法典关于“亲属、近亲属及家庭成员”规定的精讲讲义重点法条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亲属和近亲属及家庭成员范围问题的规定。
条文释义《民法典》首次对亲属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在自然人的社会关系中配偶或者有血缘关系的或者有姻亲关系的人均为亲属。
在亲属当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八种关系人为近亲属;上述近亲属中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人组成家庭成员。
《民法典》对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各自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我国的亲属立法始于1950年5月1日颁行的《婚姻法》,此后通过1953年全国范围的贯彻婚姻法运动,使旧的婚姻家庭制度彻底崩溃,新婚姻家庭制度迅速建立起来,自主婚姻显著增加,民主和睦的家庭大量涌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980年9月10日修改的《婚姻法》,使我国的亲属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修改的目的,是将《婚姻法》调整的重点由改革婚姻家庭制度转移到稳定婚姻家庭关系、保障和发展婚姻家庭建设上来。
2001年仅对《婚姻法》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在有限的程度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保证婚姻法基本原则实施的措施,增加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增设了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制度,明确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确认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明确规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定条件,增加规定了违反法律的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
《民法典》颁布之前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与婚姻立法一起,发挥了调整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婚姻法及其他亲属法规范存在缺陷和不足。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婚姻法》无法概括亲属法律的全部内容。
调整亲属关系的法律的名称局限于调整婚姻关系,使本来属于亲属法律内容的收养问题,由于《婚姻法》命名的不适当,在立法时又使用了《收养法》的名称,本应是《婚姻法》下属的一个法律与婚姻法成了相并列的法律,损害了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亲结婚的范围有哪些
近亲结婚常见的就是表兄妹及堂兄妹之间的结婚,超过就不算了,就不在民法典禁止结婚之列了。
像你这种关系算起来是5代旁系血亲,是可以结婚生育的,这样算:
1.—
2.你外公父亲—
3.你外公—
4.你母亲—
5.你
1.—
2.她外婆父亲—
3.她外婆—
4.她母亲—
5.她
不能近亲结婚的范围:
1、父母和子女之间、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之间、姥姥、姥爷和外孙子、外孙女之间,当然不能结婚。
2、和自己的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母不能结婚。
3、和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不能结婚。
4、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
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5、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儿结婚。
6、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和姊妹的儿子结婚。
二、近亲结婚造成的危害
法律规定
近亲结婚的话题是遗传咨询开设以来最多内容之一。
我国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中第一章、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有明确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反对意见
有人羡慕国外的自由说:“人家国外就不管你是否近亲,你愿意就可以到教堂举行婚礼,……。
”他不能算是对自由的含义有明确的认识。
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专门从事近亲通婚研究的AlanBittles教授曾经称赞地说:“中国的民法典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法,政府立法对人口质量关心。
英国就没有这样的法,这是一个遗憾。
”
还有人说:“我们家族世世代代没有过遗传病,我坚信我们根本不会得遗传病。
”但是提问的人毕竟还是拿不准,想问一下如何进行遗传病的检测,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愿意花钱去检测,请教您我们到哪家医院检测最好?”对此,不用谈民法典,让我们用科学的计算来表明为什么不提倡近亲通婚。
遗传疾病
根据专家估计,每个正常人身上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的隐性等位基因,近亲通婚会使得这些隐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机会,并且产生遗传上的异常。
人类的核基因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在近亲通婚的情况下,
两个相同有问题的基因结合到一起的机会远远大于非近亲通婚的人。
近亲通婚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从以下婚配模式来计算:
如果在一级表亲和二级表亲之间有一级隔代表亲和一级隔山表亲通婚,则近亲指数就是1/32,其他类型依次类推。
假设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1/1000:
非近亲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1000000(百万分之一);
二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128000
一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32000
兄妹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8000
与非近亲结婚相比,二级近亲的风险增大.8倍;一级近亲的风险增大31倍;兄妹通婚的风险率则是正常随机婚配的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