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网络监控岗位技能认证标准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1.2职业定义
设计、组装、管理和维护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给企业职工提供计算机技术咨询与支持,熟练掌握多种Internet应用,保证企业信息安全。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中级网络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和高级网络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两个等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6基本文化程度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本培训主要对象为局域网网络技术人员,网络设计与安装人员,网络维护人员,网络故障检测与修理人员,企业电脑技术支持人员,各类各级学校的机房管理员。
1.7.2申报条件
学历: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四级(以下之一):
(1)从事本职业(模块)两年以上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
(3)大专(高职)相关专业毕业
三级(以下之一):
(1)获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四级证书
(2)大专(高职) 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
(4)从事本职业(模块)五年以上
1.7.3鉴定方式
三级
二、工作要求
2.1 各等级“职业功能”及“工作内容”一览表
2.2
工作要求
2.2.1 工作要求表(四 级)
2.2.2工作要求表(三级)。
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培训手册

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培训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材的章节包括:第一章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第二章 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第三章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四章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难点: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计算机监控场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材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安装与配置:指导学生如何安装和配置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系统的了解。
4. 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讲解如何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练习。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简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描述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步骤。
3. 根据提供的案例,分析并解决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熟练操作NS2024计算机监控系统,并进行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网监测培训课件

,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故障等。
03
系统优化建议
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表现,提出针对三网监测系统的优化建议,包括
硬件升级、软件优化、网络优化等。
06
三网监测系统性能评估及优化建议
三网监测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吞吐量
响应时间
并发用户数
错误率
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标,单位 为请求/秒或事务/秒。通过测试 系统的最大吞吐量,可以评估系 统的处理能力。
三网监测技术应用场景
三网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行业的网络管理部门。通过 对网络性能、故障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安全 性,保障用户体验和业务发展。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网络性能监测、故障预警和定位、网络安全监测、业务质量 保障等。同时,三网监测技术还可以为网络优化和升级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
系统软件架构
系统软件架构不合理,如过多的层级、不合理的缓存策略 等,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三网监测系统性能优化建议
优化网络结构
采用合理的网络结构,减少网络延迟和拥堵。使用负载 均衡设备,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网络吞吐 量。
升级硬件资源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资 源,确保服务器性能足够支持系统运行。考虑使用SSD 等高性能存储设备,提高IO操作速度。
提高对网络故障的判断、处理能力,提升运维水平;
熟悉三网融合技术的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增强参训人员在三网监测领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 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培训对象
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相关从业人员; 对三网融合、三网监测技术感兴趣的在校学生、技术爱好者。
02
《华为IP数据工程师HCNA认证》课程标准

《华为IP数据工程师HCNA认证》课程标准课程编号:51751082课程名称:华为IP数据工程师HCNA认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适用专业:通信技术课程负责人:制订时间:课程名称:华为IP数据工程师HCNA认证适用专业:通信技术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课,为必修课程。
该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
实施本大纲以前,学生应具有计算机硬件和原理基本知识,熟悉WINDOWS 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了解常用的广域网与局域网技术。
其他专业、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部和某些短训班也按照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相关课程衔接如下:前导课程:《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华为IP数据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掌握局域网端口技术2.掌握VLAN,STP,VRRP等协议与配置3.理解IP路由原理4.掌握RIP/OSPF原理与配置;5.了解MPLS/VPN;6.了解网络安全技术;7.了解局域网安全技术/NAT/VPN/IPSEC等技术。
8.掌握DHCP/DNS/NTP/FTP/TFTP/SMTP/POP3/HTTP等协议与配置。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除了要求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外,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
知识目标:理解网络理论基础。
熟悉局域网技术。
熟悉广域网技术。
理解路由技术。
了解常用安全技术。
能力目标:掌握华为VRP配置平台。
掌握交换机相关配置。
掌握STP、VRRP配置。
掌握广域网相关配置。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
掌握RIP相关配置掌握OSPF配置掌握NAT配置掌握ACL配置掌握防火墙配置。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通信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为依据设置。
总体设计思路为:以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通信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本课程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
浙江电信企业信息化岗位技能认证标准-数据管理讲义

2.4 信息数据管理
2.4.1 岗位技能认证标准四级
基础知识与信息规划与管理基础知识四级标准相同
专业技能
一、1.能够检查并分析数据管理制度的执
- 30 -
2.4.2 岗位技能认证标准三级
基础知识与信息规划与管理基础知识三级标准相同
专业技能
一、(一) 1.能够贯彻执行企业信息数据管理总体 1.IT标准数据
- 31 -
- 32 -
2.4.3 岗位技能认证标准二级
基础知识与信息规划与管理基础知识二级标准相同
专业技能
一、 1.能够组织制定企业信息数据管理总体工 1.IT标准数据
- 33 -
- 34 -
2.4.4 岗位技能认证标准一级
基础知识与信息规划与管理基础知识一级标准相同
专业技能
一、(一) 1.能够审核企业信息数据管理总体工作思
- 35 -
- 36 -。
网络安全技能等级认定L1培训教材说明

网络安全技能等级认定L1培训教材说明一、目的为提高网络维护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实现认证上岗,集团公司开展了网络维护人员技能等级认证工作。
二、L1角色定位和职责概述L1:例行工作执行者工作职责:根据相关指导手册,承担安全监控、安全事件预处理、执行安全作业维护计划等工作;承担安全平台建设随工工作。
三、技能与知识要求(一)基础知识1、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相关基础知识。
具体包括:windows、unix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OSI七层模型、TCP/IP 协议等。
2、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及相关技术。
具体包括:安全域的概念和划分的基本原则;网络安全攻击种类和方法,攻击步骤;常见安全漏洞、病毒木马、僵尸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病毒防御基础知识;IP地址探测技术、端口扫描技术;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和方法等。
(二)流程规范了解《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技术规范与指南》、《中国移动安全事件管理办法》、《中国移动远程接入管理办法》、《中国移动网络互连管理办法》、《中国移动安全域管理办法》等。
熟悉《中国移动帐号口令管理办法》、《中国移动通用设备功能及配置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移动客户信息保密管理办法》、《中国移动系统安全验收管理办法》、工程随工管理要求等。
具体包括:1、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中网络安全工作目标、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保障目标、安全风险处理原则等要求。
2、熟练掌握《中国移动安全维护作业模板》,了解更改账号口令、系统日志安全检查、防火墙访问策略执行检查、系统漏洞扫描等日常安全工作执行周期和工作内容。
3、掌握中国移动账号口令管理办法,掌握账号管理原则,账号的创建、变更、删除等流程及要求;掌握公司工程期间帐号口令管理要求。
4、掌握《中国移动通信机房管理办法》、《中国移动通信机房安全规范》中关于机房人员出入规定等机房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传输专业教材

中国电信保护岗位认证传输专业教材纲领中国电信保护岗位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基础理论类教材纲领 (4)一、课程介绍. (4)二、教材知识点散布及掌握要求. (4)(一) SDH原理 4 (二)波分原理. 5(三) ASON原理 6(四)规范与规程.7网络监控类教材纲领 (13)一、实操要求. (13)(一) 5 级认证明操要求 (13)(二) 4 级认证明操要求 (13)(三) 3 级认证明操要求 (14)(四) 2 级认证明操要求 (15)(五) 1 级认证明操要求 (16)设备保护类教材纲领 (18)一、课程介绍. (18)二、教材知识点散布及掌握要求. (18)(一)平时保护操作 (18)三、实操要求. (19)(一) 5 级认证明操要求 (19)(二) 4 级认证明操要求 (20)(三) 3 级认证明操要求 (21)(四) 1 级、 2 级认证明操要求 (21)其余类教材纲领 (23)一、课程介绍. (23)二、教材知识点散布及掌握要求. (23)(一) IP 网络基础 (23)(二)软互换技术 (23)(三) MSTP原理 (24)(四) CDMA2000 1x网络技术 (24)参照教材 (26)一、典型网管和设备. (26)二、仪表功能及应用. (26)基础理论类教材纲领一、课程介绍基础理论类教材包含: SDH原理、DWDM原理、ASON原理、规范与规程等;合用于网络监控和网络保护岗位保护人员。
二、教材知识点散布及掌握要求(一) SDH原理1、SDH概括SDH产生的技术背景PDH原理;与 PDH对比 SDH有哪些优势SDH的缺点所在2、SDH信号的帧构造和复用步骤SDH信号 STM-N的帧构造SDH的复用构造和步骤映照、定位和复用的观点3、开支和指针开支指针4、SDH设备的逻辑构成SDH网络的常有网元SDH设备的逻辑功能块5、SDH网络构造和网络保护机理基本的网络拓扑构造链网和自愈环复杂网络的拓扑构造及特色6、光接口种类和参数光纤的种类光接口种类光接口参数7、准时与同步网同步观点同步方式SDH同步准时参照信号根源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SDH的引入对网同步的要求SDH网的同步方式SDH设备的同步方式8、传输性能误码性能可用性参数颤动漂移性能(二)波分原理1、波分复用技术概括波分复用光传输技术DWDM原理WDM设备的传输方式开放式与集成系统WDM系统构成WDM的优势2、WDM传输媒质光纤的构造光纤的模式光纤的种类光纤的基本特征3、DWDM重点技术光源光电检测器光放大器收复用器和光解复用器光监控信道4、DWDM光传输系统的技术规范ITU-T 有关 WDM系统的建议传输通道参照点的定义光波长区的分派(三) ASON原理1、ASON基本观点ASON的产生和优势ASON的基本观点ASON的特色2、ASON的功能构造ASON网络保护和恢复ASON路由协议ASON信令协议ASONLMP协议3、网络资源的发现和业务的成立ASON网络资源和拓扑发现智能光网络中业务成立的过程5、智能光网络的功能特征Mesh组网端到端的业务配置SLA传统和智能网络及业务的优秀交融流量工程(四)规范与规程1、波分系统规范:(合用于网络监控和网络保护岗)设备及系统保护规范:公则;光放大器站; WDM重生站和终端站; OADM站;备盘及器械管理; ODF架的保护系统性能测试:投入业务测试;按期测试;预警体制故障办理:退网管理:系统优化:网管系统保护: WDM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管理系统的关系;利用网管进行系统保护;网管系统自己保护;质量管理:公则;质量统计剖析传输专业对数据专业的配合管理:公则;数据业务在 WDM网络上的开通;传输与数据故障配合办理;传输与数据计划性中止配合办理;按期沟通制度及查核2、当地网、长途光缆传输设备保护规程:(合用于网络保护岗)保护工作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值班和交接班制;设备和通道保护责任制;保护作业计划;电路组巡;监控和网管操作管理制;重要阻断报告制;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盘备件及仪表工具管理;工程随工和查收制设备的管理:公则;设备管理;设备的更新;代维设备的管理PDH传输系统的保护:公则;数字段;数字通道;阻碍办理;各种光电设备的保护;监控系统;协助系统;光缆线路测试保护配合;业务接口SDH传输系统的保护:公则;重生段和复用段;通道;同步与准时;阻碍办理;定期测试;光接口;网管系统;协助系统;配套设备的保护:公则;电源和地线;配套设备的保护质量管理:公则;质量监察检查;质量统计剖析;质量查核评定机房管理和安全保密:一般要求;机房工作安全和保密规则;无人站和无人值守机房的管理保护管理原则及组织方式:3、长途线路保护规程:(合用于网络保护岗)保护工作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保护制度;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品备件及仪表工具的管理线路设备管理:公则;线路设备的管理;代维线路的管理;线路设备大修和改造;线路设备应急迁改的管;带业务割接的管理;退网管理线路设备保护:通则;主要保护技术指标及要求;预警体制;直埋线路和管道线路保护;架空线路和水线保护;长途线路的防备;硅芯管道的保护;海缆线路保护阻碍办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质量管理:公则;质量监察检查;质量统计剖析及质量查核评定安全和保密:安全规定;保密规定4.企业企业机房管理达标规范(合用于网络监控和网络保护岗)1)总则 ( 目的、意义 ) ;2)机房基础管理 :门卫与门禁制度; 机房进出制度; 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 消防安全制度 ( 设备与检查 )3)机房作业:内外设备及基础设备的保护、测试、改造;设备管理与用电安全;设备的安全作业;操作行为规范4)机房环境:整体要求(洁净、安全、防尘、防静电、防雷、防火、隔热、温度、湿度、照明、绝缘)5)详细要求:机房供电、信号线路达标;专业机房设备安装、运转达标要求6)平时管理规范细则:运转成本管理(电力及动力花费,各种机房的标准);部门分工(运转保护、工程建设、安全捍卫),管理检查制度(安全巡视、保护巡检);绩效考评5、企业大客户服务标准(合用于网络监控和网络保护岗)1 )整体要求:客户群的差别化分类指标(电路保护等级、客户服务等级、网络等级、网络质量要求、故障修复时限)2 )详细内容: 7 种模式级别对应关系及要求①电路保护等级为 AAA级,客户服务等级为VIP-SL1 ,网络等级为 A,网络质量要求为端到端电路可用率不低于99.99%。
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

第一章资源基础管理一、资源数据管理1.主要通信网络结构1.1.交换网图1-1交换网典型拓扑结构目前交换网络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本地CE通过CN2网络连接到SS。
传输网络通常有SDH 网和波分网,均由SDH 设备或波分设备通过光纤连接成环形、链形。
图1-2传输网典型拓扑结构图例为数据网络中比较典型的IP 网,该拓扑图主要由出口路由器GSR12000、核心路由器NE40EX16和宽带接入设备5200G 、ME60以及大二层交换机S9306构成,业务主要通过大二层交换机接入。
图1-3数据网典型拓扑结构图1-4无线网典型拓扑结构无线网络中比较典型的网络为CDMA核心网和无线网,CDMA核心网络主要由MGW、MSCe等构成;CDMA无线网主要由BTS、BSC等构成。
1.5.电缆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电缆网络主要由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通过电缆、电缆接头连接而成;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均起到分配电缆现对的功能。
1.6. 光缆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图1-5电缆网典型拓扑结构光缆网络主要由ODF 、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终端盒通过光缆、光缆接头连接而成;ODF 、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终端盒均起到分配光缆纤芯的功能。
1.7. 管道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管道网络主要由人(手)井、引上、管孔、子孔等构成。
管孔和子孔用来穿放缆线,同时起到保护作用;人(手)井和引上用来改变缆线路由,同时起到引出的功能。
图1-6光缆网典型拓扑结构图1-7管道网典型拓扑结构1.8.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及相互关系图1-8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的相互关系核心网主要承担路由及MPLS功能;承载网主要负责数据的汇聚及分流;接入网主要负责末梢设备的接入。
2.网络资源设施基础知识(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1)机柜机柜(机架)安装在通信机房,用于装置通信设备。
一般一个机柜由单面或双面(A、B)构成,每面均有一个或多个子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网络监控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标准
1、总体要求
1.1 岗位名称:数据网络监控管理岗位。
1.2 岗位描述:从事数据信息服务网络日常监控、系统组织、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1.3 岗位技能等级:本岗位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数据网络监控岗位、四级数据网络监控岗位、三级数据网络监控岗位、二级数据网络监控岗位、一级数据网络监控岗位。
1.4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岗位相应层级工作的人员。
1.5 认证考核方式:分为基础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基础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
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模拟操作、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两门考试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一级和二级认证尚须通过综合评审。
1.6 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基础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30,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考评员;操作技能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7 认证考核时间:各等级的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20-180分钟;各等级的操作技能考核时间为60-120分钟。
1.8 认证场所:基础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操作技能考核在配备有相关模拟设备的场所。
2、基础知识
2.1 法规知识
(1)电信法规:电信条例、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和管理规定;
(2)有关数据网络及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3)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
(4)企业有关规章制度。
(5)其他法规:劳动法、产品质量法、经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2.2 岗位规范知识
(1)数据网络监控管理岗位规范。
(2)企业及客户的权利、义务、责任。
2.3 数据网络专业知识
(1)数据网网络组织、管理和运行状况。
(2)数据网络管理系统组织、应用和管理。
(3)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数据网络原理
(4)数据通信网新技术发展。
(5)数据通信网络运行评价体系及应用。
(6)数据通信网络结构及设备的基本原理。
(7)数据通信网络维护规程。
(8)数据通信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
2.4 计算机网络知识
(1)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知识。
(2)INTERNET、增值业务网以及数据库知识。
(3)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4)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知识。
(5)各种服务器的安装、设置、维护知识。
2.5 数据业务基础知识
(1)数据业务的分类、使用、资费标准。
(2)数据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趋势。
(3)数据业务开通流程。
2.6 其它知识
(1)应用文写作一般要求。
(2)数据业务专业英语词汇。
3、技能要求
本标准对五、四、三、二、一各级别的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了低级别的要求。
3.1 五级数据网络监控
3.2 四级数据网络监控
3.3 三级数据网络监控
3.4 二级数据网络监控
3.5 一级数据网络监控
4.认证考核配分比重表
4.1 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配分比重
4.2基础知识配分比重
4.3操作技能配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