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水平科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 理

高二级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科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Na-23 Mg-24 Al-27Cl-35.5 Fe-56 Zn-65 Cu-64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 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B. 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 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D. 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2.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3. 100mL3mol·L-1的硫酸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Na2CO3固体B.3mol·L-1的硫酸C.CH3COOK溶液D.KNO3溶液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 =2 H2O(g) △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H=-241.8 kJ/mol B.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H=+566.0 kJ/mol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N2和3molH2,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
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A.清末新政以教育为第一要务B.各政治派别的救国主张趋向一致
C.科技救国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时代变革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A.王安石是不世出的全才B.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C.王安石对后世影响深远D.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梁启超曾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他宣扬王安石变法的功绩,是迎合了当时时代潮流的表现,说明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故选D;A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材料中的变化是时代背景影响的结果,而非梁启超的个人立场决定的,排除B;根据“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说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说法有待商榷,排除C。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公民”一词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主要使用者是政客,其他人士很少使用,这一现象说明“公民”一词只是政客用来政治表达的工具,政客们借此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反映出当时政治权力斗争激励,A项正确;“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公民政治不发达,排除B项;“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民众参与政治意愿不强烈,排除C项;“公民”一词使用者主要是政客,其他人是使用率不高,说明公民政治进展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9.1912年民国成立后,唐群英、张昭汉、沈佩贞等60余人以中华民国女界代表的名义,上书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提出将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议案被否决后,女界中激进分子于3月19日以“武装的状态”闯入参议院的议事厅。因有众多警卫把守,求见议长未果,遂将议院会场门窗玻璃击破,并将欲阻止其行动的一个警卫兵踢倒在地,唐群英等坚持几个小时才散去。这表明
2022至2023年高二后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免费试卷(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

选择题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从实质上说明了A. 周朝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B. 商与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C. 宗法制与礼乐制存在因果关系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D【解析】由材料“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宗法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分封制作为宗法制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材料所述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即互为表里。
故D项正确。
材料只涉及到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并没有体现出其存续问题,排除A项。
商与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的问题,排除C项。
选择题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
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
这说明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的发现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但无法得出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牛耕技术历史悠久,并非主要说明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D选项错误,文献史料也有历史价值,并非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选择题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
这反映出秦律A. 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B. 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C. 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D. 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来看,说明秦朝试图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保障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反映出秦律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
2022至2023年高二上册阶段测试历史题开卷有益(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

选择题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的是A. 姬发B. 刘彻C. 赢政D. 刘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被称为秦始皇,故C项正确;A项当时还没有“皇帝”,排除;BD项晚于C项,排除。
选择题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征辟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
由题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可知应为科举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考察内容重德行,决定权掌握在地方长官手中,并不平等,公开。
九品中正制是由中正官对当地的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划分为九等,根据品级进行授官的制度,也不一定公开、平等。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也是不公开的。
选择题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马克思主义产生D. 中国清王朝被推翻【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这是“制度创新”的表现,故选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制度创新,排除A;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没有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排除C;中国清王朝被推翻,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
选择题在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公民大会B. 政治军事机构C. 陪审法庭D. 五百人议事会【答案】A【解析】在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故A正确;公民大会不是军事机构,B错误;陪审法庭负责司法,C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常务事情,D错误。
选择题下列美国1787年宪法的条文中明显体现“制衡”原则的是A.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B. 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D.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答案】D【解析】国会掌握立法权,并不能明显体现与其它机构“制衡”原则,故A错误;总统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与“制衡”原则无关,故B错误;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也未体现与其它机构“制衡”原则,故C错误;总统与国会之间制衡,符合题意,故D正确。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理

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一次联考试卷理科数学第一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 全集U =R , 集合{}2|20N A x x x =∈-≤, {}2,3B =, 那么=)(B C A U A .∅ B .{}0 C .{}1 D .{}0,1 2.复数21iz =+,那么2z =〔 〕 A .2- B .2 C .2i - D .2i 3.在等比数列{}n a 中,1344a a a ==,那么6a =〔 〕 A .6 B .8± C .8- D .8 4.函数)sin(ϕω+=x A y 的局部图象如下图,那么 A. )6sin(2π+=x y B. )62sin(2π-=x y C. )3sin(2π+=x y D. )32sin(2π-=x y 5.522⎪⎭⎫ ⎝⎛+x x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 〕A .10B .20C .40D .806.双曲线14222=-y a x 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332±=,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72 B.133 C.53 D.213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假如输入的1a =-,那么输出的S = A .2 B .3 C .4 D .58.变量x ,y 满足22221x y x y y x +⎧⎪--⎨⎪-⎩≤≥≥,那么3z y x =-的取值范围为〔 〕A .[]1,6B .[]2,6C .[]2,5D .[]1,2第4题9.某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3,其三视图如下图, 图中均为正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6 B .163C .83D .810.x ,y 均为正实数,且1x +2+1y +2=16,那么x +y 的最小值为( ) A .24 B .32 C .20 D .2811.过抛物线22y px =〔0p >〕的焦点作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向y 轴引垂线交y 轴于D ,C ,假设梯形ABCD 的面积为32,那么p =〔 〕 A .1 B .2 C .3 D .412. 假设不等式0log 42<-x x a 对任意)41,0(∈x 恒成立,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561, B .⎪⎭⎫ ⎝⎛12561, C . ⎪⎭⎫ ⎝⎛25610, D .⎥⎦⎤ ⎝⎛25610, 第二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设函数2log ,0()4,0xx x f x x >⎧=⎨≤⎩,那么[(1)]f f -= 14.曲线)1ln(2+=x y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15.不共线向量a ,b 满足a b =,且()2a a b ⊥-,那么a 与b 的夹角为16.函数22)(),)(1)(3()(-=++++=x x g m x m x m x f ,假设对任意R x ∈,有)(x f >0 或)(x g >0 成立,那么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总分值10分〕函数222)(22-++-=ax a x x f (1)当1=a 时,解不等式2)(<x f(2)假设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 以及任意实数x ,不等式2)(a x b x f -->恒成立,务实数b的取值范围。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水平科)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水平科)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九卿8.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基础的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度C.皇帝制 D.三公九卿制9.郡县制起源于()A.春秋后期B.战国后期C.西周D.秦朝10.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在地方进行监察的是()A.刺史B.郡守C.郡丞D.太尉1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殿阁大学士B.内阁成员的法定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2.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C.西方殖民者的侵扰D.倭寇骚扰和沿海人民对明清统治的反抗13.雅典民主制确立确立于以下哪个时期()A.梭伦时期B.亚里士多德时期C.克里斯提尼时期D.伯利克里时期14.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A.法律只维护高级贵族的利益B.法律规定罗马实行君主专制C.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D.罗马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15.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法律内容B.适用范围C.公正程度D.阶级实质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17.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A.西班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18.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B.国王的权力C.平民的权力D.教会的权力19.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科学的进步 B.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C.市场扩大的需要 D.手工劳动发展的必然趋势20.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马路上用电灯照明 D.人们用电话互相联系21.斯大林曾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文)试题

【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
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
这主要反映了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分封制度逐渐崩溃C.华夷秩序最终确立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2.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
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
这反映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4.《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的结论。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A.人定胜天的世界观B.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和谐统一的生态观D.精耕细作的发展观5.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
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
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6.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
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还有部分雇佣关系。
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它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 文(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文(含解析)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题,总分48分)。
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只是提到“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并不能表明甲骨文是当时唯一的文字资料,排除A;由材料“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体现了西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选B;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郡县的信息,排除D。
2.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
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宴,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
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A.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 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D.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重视水利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获得更好收成,是注重精耕细作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2.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C.“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D.“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5.“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其导致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7.秦朝三公九卿设置中,“百官之首”为()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8.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基础的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郡县制度C.皇帝制D.三公九卿制9.郡县制起源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后期 C.西周 D.秦朝10.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在地方进行监察的是( )A.刺史B.郡守 C.郡丞D.太尉1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殿阁大学士B.内阁成员的法定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2.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C.西方殖民者的侵扰D.倭寇骚扰和沿海人民对明清统治的反抗13.雅典民主制确立确立于以下哪个时期()A.梭伦时期B.亚里士多德时期C.克里斯提尼时期D.伯利克里时期14.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A.法律只维护高级贵族的利益 B.法律规定罗马实行君主专制C.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D.罗马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15.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法律内容B.适用范围C.公正程度 D.阶级实质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17.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A.西班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18.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B.国王的权力 C.平民的权力D.教会的权力19.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科学的进步B.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C.市场扩大的需要 D.手工劳动发展的必然趋势20.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马路上用电灯照明D.人们用电话互相联系21.斯大林曾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它”是指()A.第一国际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2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4.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①清朝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以下不属于洋务企业中的民用工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26.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7.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D.科学补习社2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9.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社会性质ﻩ B.中外关系ﻩC.政局和政策 D.人民生产积极性30.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31.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最主要的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C.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D.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32.苏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A.单一公有制B.部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D.与国际加强政治文化交流33.斯大林模式确立于()A.19世纪末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4.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为什么会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A.世界市场的作用B.美国生产力最强C.供需矛盾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5.罗斯福新政本质是( )A.社会性质的调整与改变B.资本主义社会供需矛盾的调整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矛盾的调整36.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37.欧共体开始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是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38.二战后初期确立的布雷顿森体系本质为()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稳定国际汇率和国际贸易C.以美元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贸易组织39.“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香港、澳门问题D.台湾问题40.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赫鲁晓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B.斯大林模式的僵化C.美国的“和平演变”D.中苏关系的恶化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的繁荣ﻩ B.科举制度的推行ﻩC.学校体系的完备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42.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
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中书省ﻩ 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43.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个王朝是( )A.汉朝ﻩB.唐朝C.北宋D.明朝44.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ﻩC.男耕女织ﻩD.精耕细作4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46.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专制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 D.地主土地私有制47.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主要的是()A.公民政治的盛行B.小国寡民C.君主制的盛行D.物产丰富,农业发达48.“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来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49.“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
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
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
”“它”是()A.《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0.经济学界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它体现的经济思想盛行于(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二战后初期51.1837-1886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从521万亩增加到935万亩,产量从260万担,增加到567万担。
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内销几乎没有增长,外销增长了5倍多。
由此可见( )A.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52.“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使有识之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未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3.“到1922年下半年,苏俄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47万家。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ﻩD.斯大林体制的确立54.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