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科书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总共17节课。

为了学习这一单元,我们应该让学生们了解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

当然,我们应该是一个正派的、真正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你不能去想它。

你需要好好学习。

正如俗话所说,向成千上万的人学习,学习成为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学习第二单元,学生可以欣赏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能积极思考。

一般来说,学生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努力学习,能够背诵课文并从中学习真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学习。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秀学生帮助贫困学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第12345课教学六大内容:声法启蒙(节选1)、声法启蒙(节选2)、儿童语言延续(节选1)、增光先文(节选1)、增光先文(节选2)、弟子规则(节选1)、弟子规则(节选2)、儿童学习杂文(节选2),《中国改良杂品》(节选)千首诗(一),千首诗(二)千首诗(三)“千首诗”(四)“神童诗第一首诗”(一)“神童诗第一首诗”(二)“绥远诗”(阅读)“世说新语”(王荣认识李)格言和格言课时22222222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5-67-89-1011-1213-14七所学校八分912345678声音和法律启蒙度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一年级,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完整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 “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 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1、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1》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2.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展示朗读1.学生自读故2、朗读句子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2.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发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3、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2.思考有什么收获3.读诗句4、知行合一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

第17课孙武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孙武的战法,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3.能够阅读并背诵《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并大体上懂得意思。

4.通过学习,了解孙武其人其事,激发学生对孙武的敬佩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一)课文分析这篇课文简单介绍了孙武“迂回奔袭”的战法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课文内容短小精悍,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孙子兵法》的重要历史意义,教师可借助参考资料给学生作出说明和讲解。

(二)教学活动➢读一读选取《孙子兵法》中的几句名言,让学生先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于句子的意思,只做引导,学生理解即可。

这几句名言的解释是: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释义: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虑的。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释义:出兵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释义:彼,对方。

殆,危险。

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会失败。

➢说一说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战国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军事家——孙膑。

这项活动的安排,在于让家长参与进来,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与学校共同来教育学生,又可以在亲子活动中缩短与孩子的距离,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构建起学习型家庭。

第18课管仲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管仲,知道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作出了哪些贡献?3.了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结交真正的朋友。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一)教材分析管仲出生在今安徽省的颍上。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供养老母亲,他与鲍叔牙合伙做买卖,后来当兵来到齐国,经鲍叔牙大力推荐,当上了齐国的相国。

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也因此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课件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课件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zxxek 11级分类:小学教育被浏览3076次2013.06.02zxl3233188采纳率:41% 11级2013.06.02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续小儿语》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增广贤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年级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版教学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上册)单位:丈八丘小学主备人:王利章时间: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能够背诵学过的古诗文,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

二、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诵读原创经典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六、教学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山东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教案全册

山东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教案全册

山东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教案全册学年下学期传统文化学科备课设计人: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1、2、3第 1周第 1课时总第 1课时课题名称:《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一、简介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二、范读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堂总结学年下学期传统文化学科备课设计人: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1、2、3第 2周第 1课时总第 2课时课题名称: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声律启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晚照:晴空:宿鸟: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弯弓: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达成目标的策略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指读释读、讲解重点点拨朗读背诵朗读评价分组朗读比赛师生对读练习背诵熟读课文收集课外资料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户:窗:巨海:长江:泽:岌岌:淙淙:故国:他邦: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4、尝试背诵。

五、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

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

山—水湖—海多—大—天—先—晴—宽—易—横—前—文—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2、对二字。

千山——七嘴——天南——鸟语——万紫——山清——和风——花红教师归纳: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去掉中间的连线,就变成了四字词语。

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三字对瓜子脸—葡萄牙教师归纳: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四的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5、五字对:白日依山尽——6、七字对:两个黄鹂鸣翠柳——7、游戏:我说*——我对*六、总结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声律启蒙》,还有《笠翁对韵》《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七、熟练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二)续小儿语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复习:集体朗读1、《弟子规》2、《小儿语》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认读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3)熟练朗读课文(4)学习“解析”理解大体意思(5)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课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

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6、小组合作学习“解析”集体朗读“解析”7、学生自由读解析。

8、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

9、练习背诵课文(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图中小朋友的做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说和做?2、指名说一说2、自我评价:涂一涂:能熟练朗读课文的涂一颗星;能背诵课文的涂二颗星;能说出课文含义的涂三颗星。

增广贤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做人的道理,感悟父母及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二)。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

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

增广贤文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增广贤文》(节选二),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做人的道理,感悟父母及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增广贤文》(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1、反哺之孝、跪乳之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这样的小故事吗?2、讨论交流: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他们?分小组表演一下。

四、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四角星涂红。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同学们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就将五角星涂红。

如果你表演得真实精彩,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2、师小结。

弟子规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

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弟子规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

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师小结。

弟子规3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二)。

2、看“温馨点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读好书吗?上面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弟子规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二),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1、讨论交流: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好方法?跟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吧。

2、师补充介绍一些名人读书方法。

如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三到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