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生环境保护课件ppt

1 2 3
发展方向
环境友好型技术将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综合 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将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应用 场景。
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友好型技术 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挑战与机遇
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发展仍面临成本高、技术难度 大等挑战,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 展空间。
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 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 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 发展构成威胁。
环境保护的意义
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 空气、水、土壤等污染对人体的
危害。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 于促进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绿
空气质量。
节能减排实践
03
分享如何在学校实践节能减排,例如关灯、关电器等,减少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
发起环保倡议,呼吁身边人参与环保行动
发起倡议
介绍如何倡议,引起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参与。
宣传推广
分享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海报等方式宣传推广环保倡议,扩 大影响力,让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
空气污染与治理
总结词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 大危害,治理空气污染是刻不容缓的任 务。
VS
详细描述
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工业 排放等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导致空气 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治理空气污染的 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源、改变能源结构、提 高排放标准等。
土壤污染与治理
总结词
环境污染的危害性PPT

放射性物质污染
遗传效应
放射性物质会破坏DNA,导致基因突变和遗传缺陷,增加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风 险。
生态系统破坏
放射性物质污染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生物数量减少、种群灭绝 等。
04
土壤污染危害
重金属污染
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高浓度的重金属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危害人体健康
支持核能发展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方式,应加 强研究和利用。
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向低碳、 清洁的能源结构转变。
THANK YOU.
破坏生态环境
有机物污染土壤会分解成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 水体。
农药污染
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农作物药 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
产量。
危害人体健康
农药残留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 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农药污染土壤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
05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2023
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目 录
• 环境污染概述 • 大气污染危害 • 水污染危害 • 土壤污染危害 •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 环境治理与建议
01
环境污染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对生 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类型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等。
二氧化碳污染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生活环 境和地球生态平衡。
酸雨
二氧化碳排放会形成酸雨,对森林、水体和土壤造成腐蚀,危害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教程(ppt 37页)(共36张PPT)

27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PPT课件

于是,2007年,我们宣布白鳍豚已经灭绝,国外媒体说,这是第 一个由人类行为导致灭绝的鲸类动物
最后一只白鳍豚“淇淇”
今天孩子们能见到的白鳍豚……
• 闪光的“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 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 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 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被称为“水中熊猫”。成体 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 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 500公斤
水体酸化 土壤酸化 破坏生态 腐蚀建筑物
工业酸性 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
水质下降
工业废水
危害人类健康 生活用水
破坏生态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
调整能源 结构 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 达标排放
• ①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 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 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 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 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 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 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 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 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 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 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 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酸雨区面 积扩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世界上 是罕见的。
• 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 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 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 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 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最后一只白鳍豚“淇淇”
今天孩子们能见到的白鳍豚……
• 闪光的“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 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 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 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被称为“水中熊猫”。成体 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 据称,最高的记录竟达 500公斤
水体酸化 土壤酸化 破坏生态 腐蚀建筑物
工业酸性 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
水质下降
工业废水
危害人类健康 生活用水
破坏生态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
调整能源 结构 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 达标排放
• ①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 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 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 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 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 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 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 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 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 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 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 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酸雨区面 积扩大之快、降水酸化率之高,在世界上 是罕见的。
• 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 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 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 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 洲地区酸雨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PPT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例1: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① 苏州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太大。② 苏州河流量较小,自净能力 差。
例2:如何使太湖水域污染情况改善,使湖水变清、变美,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 建设水循环工程。生态清淤,截污、挡污; ② 在环太湖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 ③ 减少农业、工业、城市污染的排放量; ④ 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 ⑤ 退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平地覆盖着深厚的 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放牧、挖
药材等破坏植被,致使北方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③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11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 处于内
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 ② 过度放牧; ③ 过度
开垦; 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 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 林体系
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 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 c. 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 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d. 退耕还林、还牧; 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 f. 禁止采伐发菜等
13 农业污染 A. 主要内容: ①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 壤污染;② 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 ③ 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④ 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的烟 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等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不仅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还会污 染土壤,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 正确施用化肥: 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 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③ 大量施用农药的危害: a. 增加了害虫抗药性,提高了 农业成本;b. 污染了土壤和水源;c. 杀灭害虫天敌,也 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
例1: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① 苏州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太大。② 苏州河流量较小,自净能力 差。
例2:如何使太湖水域污染情况改善,使湖水变清、变美,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 建设水循环工程。生态清淤,截污、挡污; ② 在环太湖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 ③ 减少农业、工业、城市污染的排放量; ④ 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 ⑤ 退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平地覆盖着深厚的 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放牧、挖
药材等破坏植被,致使北方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③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11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 处于内
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 ② 过度放牧; ③ 过度
开垦; 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 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 林体系
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 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 c. 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 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d. 退耕还林、还牧; 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 f. 禁止采伐发菜等
13 农业污染 A. 主要内容: ①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 壤污染;② 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 ③ 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④ 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的烟 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等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不仅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还会污 染土壤,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 正确施用化肥: 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 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③ 大量施用农药的危害: a. 增加了害虫抗药性,提高了 农业成本;b. 污染了土壤和水源;c. 杀灭害虫天敌,也 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
环境保护课件(34张)

企业的环保责任
实现绿色生产,减少污 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个人的环保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 放。
社会参与与监督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和参与,以及媒体和 NGO的监督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通过吸附、吸收、冷凝、燃烧等方法处理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水污染治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包括格栅、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 质。
化学处理技术
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
社会参与支持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推广绿色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良好氛围。
生态恢复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理污染等
科研技术支持
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发展生态恢复 技术和方法,提高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科技 含量和效果。
政策与法规支持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与恢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污染防治法》;
02
环境污染与危害
空气污染
01
02
03
04
空气污染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 动、生活垃圾等。
空气污染物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等。
体健康等。
水污染防治措施
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 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广
实现绿色生产,减少污 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个人的环保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 放。
社会参与与监督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和参与,以及媒体和 NGO的监督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通过吸附、吸收、冷凝、燃烧等方法处理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水污染治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包括格栅、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 质。
化学处理技术
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
社会参与支持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推广绿色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良好氛围。
生态恢复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理污染等
科研技术支持
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发展生态恢复 技术和方法,提高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科技 含量和效果。
政策与法规支持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与恢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污染防治法》;
02
环境污染与危害
空气污染
01
02
03
04
空气污染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 动、生活垃圾等。
空气污染物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等。
体健康等。
水污染防治措施
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 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广
《生态环境》PPT课件

1 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的定义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 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 的最大负荷量。
其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 的特性和净化能力、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等有关。
环境容量的含义
环境容量是指自然环境或其他环境要素,对 污染的承受量或容纳能力。
2)计算各因素指标达到区域、全国平均水平或原设 计能力时,所能相应增加的污染物削减量。
3)计算和分析各因素指标在平均控制水平下污染物 削减量比值,从而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计算各 因素指标在本规划区条件所应达到的水平下污染物 的削减量比值,从而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
(2)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2)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设计
城镇水污染控制对策有以下7个方面: 1)改革生产工艺,改造生产设备,尽量采用清洁工
艺。
2)改变产品品种,控制会产生严重污染的各项产品 的生产,对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关、 停、并、转、迁或改变产品方向。
3)积极发展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4)城镇污水集中处理。 5)加强水污染源治理。 6)污水资源化,厂内再循环和城镇污水资源化。 7)改革排污方式和去向。
城镇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1)城镇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城镇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 素。它包括地质、地形、气候、矿藏、 动植物等条件的状况及特征。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改 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容易使人们轻 视自然条件在城镇环境容量中的地位和 作用,但其基本作用仍不可忽视。
2)城镇要素条件
精选ppt512城镇固体废物现状调查城镇固体废物的现状调查应从原辅材料消耗产生工业废物的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分析工艺过程分析和固体废物的产出运输堆存处理等主要环节入手就各类城镇固体废物的性质数量以及对周围环境中大气水体土壤植被以及人体的危害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调查以筛选出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质
中国环境治理ppt

环境监管与执法措施与政策
加强环境监管
严格执法
政府应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建立 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 及时发现和处理。
对环境违法行为应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震慑。
中国环境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 引言 • 空气污染治理 • 水污染治理 • 土壤污染治理 •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环境监管与执法
01
引言
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 段,对于保障人类生存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可持续发展
06
环境监管与执法
环境监管现状及问题
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环境监管体系在不断完善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
体系和监管机制。
监管力度加大
政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 度不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
监管能力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管手 段不断更新,监管能力不断提 升。
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管存在一些问题,如监 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
水污染治理政策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
厉打击。
水污染治理成效与挑战
治理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水污染治理取得显 著成效,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VS
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污染治理面临新的 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 等带来的新问题。同时,部分地区仍存在 监管不到位、企业违法排污等现象,需要 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与挑战
空气污染治理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逐年 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
1
生态环境的概念
•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
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态
3. 草原退化加剧
环 境
4. 森林资源锐减
污
5.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染 的
6. 地下水位下降
现
7.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状
8. 大气污染严重
6
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
• 1. 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灾害频繁 • 2. 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3. 生态环境污染导致居民健康危
机与“早亡”
7
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
3
目录
1
标题
2
标题
3
标题
生态环境污染的因素 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 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
4
生态环境污染的因素
• 1. 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生态化程 度不高
• 2. 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及水域 、湿地的不适当的开垦
• 3. 人口压力 • 4. 工业化压力 • 5. 市场压力
5
1. 水土流失严重
生
2. 沙漠化迅速发展
8
结论
生态环境污染会给生态 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 由生态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 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 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 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 示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 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生态环境污染的 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 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 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 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 题。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 题不容忽视。所以要不断利 用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先 进的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进 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9
THANKS
for looking
10
渐扩大。
• 生态污染即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 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 害因子进入生态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 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1. 环境保护法 • 2.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领导,重视生态建设 • 3. 全面实施植被分类经管 • 4. 深化改革,推动生态科技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 5. 适当调整税收结构,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 6. 深化林草业体制改革 • 7. 完善农业生态投入机制和保护体系 • 8.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生态环境污染
•
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
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
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
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2
生态污染的概念
•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
1
生态环境的概念
•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
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态
3. 草原退化加剧
环 境
4. 森林资源锐减
污
5.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染 的
6. 地下水位下降
现
7.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状
8. 大气污染严重
6
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
• 1. 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灾害频繁 • 2. 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3. 生态环境污染导致居民健康危
机与“早亡”
7
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
3
目录
1
标题
2
标题
3
标题
生态环境污染的因素 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 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
4
生态环境污染的因素
• 1. 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生态化程 度不高
• 2. 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及水域 、湿地的不适当的开垦
• 3. 人口压力 • 4. 工业化压力 • 5. 市场压力
5
1. 水土流失严重
生
2. 沙漠化迅速发展
8
结论
生态环境污染会给生态 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 由生态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 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 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 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 示生态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 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生态环境污染的 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 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 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 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 题。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 题不容忽视。所以要不断利 用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先 进的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进 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9
THANKS
for looking
10
渐扩大。
• 生态污染即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 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 害因子进入生态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 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1. 环境保护法 • 2.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领导,重视生态建设 • 3. 全面实施植被分类经管 • 4. 深化改革,推动生态科技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 5. 适当调整税收结构,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 6. 深化林草业体制改革 • 7. 完善农业生态投入机制和保护体系 • 8.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生态环境污染
•
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
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
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
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2
生态污染的概念
•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