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重点

一、运动系统:1 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3部分。
2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
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即四肢骨)三部分。
按不同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共51块。
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1块,尾椎1块。
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结合而成。
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锥孔。
颈椎有横突孔,第1颈椎又称寰椎,第2颈椎又称枢椎,第7颈椎又称隆椎。
4 肋。
真肋,假肋…浮肋。
5 胸骨。
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
6 上肢骨。
每侧32块,共64块。
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
内尺外桡。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
7 下肢骨。
每侧31块,共62块。
包括髋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内胫外腓(细长)。
8 颅骨。
分为脑颅骨、面颅骨。
脑颅骨8块:不成对的额骨、枕骨、蝶骨、筛骨,以及成对的颞骨、顶骨;面颅骨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不成对的3块…犁骨,舌骨,下颌骨9 颅前、中、后窝。
翼点:颞窝最薄处在额、顶、颞、蝶4骨的会合处肠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
10 4对鼻旁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11 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又分为纤维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连接。
间接连接又称关节或滑膜棍节。
关节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半月板、关节唇等结构。
12 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接形成脊柱。
脊柱构成人体的中轴,胸段与12对肋骨和胸骨形成骨性胸廓。
脊柱从侧面观察可见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13 胸廓。
◆胸廓由12个胸椎骨、12对肋骨、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共同构成。
有保护和支持功能,参与呼吸运动。
14上肢骨连接。
肩关节是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接构成。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人体解剖学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个部分。
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来研究人体结构,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而局部解剖学则更深入地研究人体的各个局部区域,如腹部、四肢等。
二、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主要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骨通过骨连接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并保护内脏器官。
同时,骨骼还参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三、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主要由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组成。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可以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进行控制;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自动收缩来推动血液循环;平滑肌则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的中枢,主要由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组成。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感觉、运动和各种生理功能。
五、内脏器官内脏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主要负责执行各种生理功能,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排除废物和繁殖后代等。
六、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并排除废物;淋巴系统则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主要负责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运输免疫细胞。
七、皮肤和附属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起到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和感觉等作用。
皮肤上还附有许多附属器官,如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
这些附属器官也具有各自的功能,如防止水分散失、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等。
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外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研究方法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
二、人体组织结构1. 组织的分类: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上皮组织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连接;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能力;神经组织传导和调控信息。
三、人体器官系统1. 骨骼系统: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血液生成。
2. 肌肉系统: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3. 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构成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至全身各个部位。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5.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路和泌尿器官,负责排泄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7.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等,负责繁衍后代。
8.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传导和处理信息。
9. 内分泌系统:由各个内分泌腺和分泌物组成,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功能。
四、人体腹部主要器官1. 肝脏:是最大的内脏器官,参与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
2. 胆囊:贮存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3. 胃:负责食物的储存和初步消化。
4. 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5. 胰脏:分泌胰液,参与消化和血糖调节。
6. 脾脏:参与免疫、造血和储备血液功能。
7. 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
五、人体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
3.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结构。
六、人体循环系统1.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功能解剖学重点

功能解剖学1.脊髓的位置(上端下端),构成。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三腰椎下缘平面)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有前角,中间带,后角。
白质则由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短的固有束构成2.间脑的组成间脑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五部分3.下丘脑包括哪些结构,后丘脑包括那些结构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视上核和室旁核等主要核团。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4.端脑的分页,功能定位,功能定位的特点端脑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功能定位第一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损伤表现: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瘫痪。
第一躯体感觉区:1.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3.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受损表现: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视区: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味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嗅区:(海马旁回)钩附近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产生失读症书写中枢:受损产生失写症纹状体的构成:包括豆状核和尾状核,豆状核包括苍白球和壳。
5.内囊(分部,包含的纤维束,损伤表现)①位置: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之间②区分:内囊前肢、膝、后肢③通过的纤维束前肢:丘脑前辐射、额桥束膝:皮质核束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④损伤表现:对侧半身瘫痪、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6.脑干的组成,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特殊内脏核脑干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
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 7.小脑分叶,内部的核团,各页小脑的功能(1)绒球小结叶:古小脑、前庭小脑(2)前叶:旧小脑、脊髓小脑(3)后叶:新小脑、大脑小脑球状核、顶核、栓状核、齿状核绒球小结叶:通过与前庭神经核的往返纤维联系保持身体平衡,维持体态姿势。
解剖课知识点总结

解剖课知识点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机体的结构、形态和组织的相关知识。
在临床医学中,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内部器官位置的基础。
在解剖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下面将对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人体组织学人体组织学是解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组织结构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在人体的器官表面和内部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器官免受外部侵害。
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细胞、纤维和基质,起着支持和保护器官、连接组织和传递营养的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们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重要组织。
2.人体器官人体器官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它们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的作用。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
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内分泌腺,它们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生殖和分泌性激素。
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它们通过协调运动来维持人体的姿势和完成各种活动。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它们通过传递和处理信息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3.人体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它起着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的作用。
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二部分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
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系统解剖学每章知识重点

系统解剖学每章知识重点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构造、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每一章的角度出发,系统解剖学每章的知识重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学科内容。
第一章神经系统解剖学1.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右半球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大脑半球表面有很多褶皱和沟回,这些褶皱和沟回增大了大脑表面积,便于发挥复杂功能。
•小脑:位于脑干之下,与大脑、中脑和延髓相连。
小脑主要调节神经肌肉活动和身体的平衡协调。
•脑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底部,连接小脑和脊髓。
脑干主要是调节各种基础生理机能,如心跳、呼吸等。
•延髓:是脑干延伸下来的一段,负责呼吸、消化、心血管活动等生命活动的调节。
1.2 外周神经系统•脊髓:是连接大脑和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
脊髓包括30根神经节(上行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下行神经)。
•周围神经:负责将来自脊髓和大脑的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第二章循环系统解剖学2.1 心脏•心脏结构:心脏由心房、心室、心瓣膜和心包组成。
心脏内有心肌,心肌负责心脏的收缩。
•循环系统:心脏搏动时,将氧合血和非氧合血通过动脉和静脉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2.2 血管系统•常见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其中,动脉和静脉是连接心脏和全身各个部位的大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血管。
•循环系统:血液从心脏经过动脉进入各个器官和组织,在毛细血管内发生物质交换,然后经静脉回到心脏。
第三章呼吸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结构: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腔等器官。
它们一起完成了人体的呼吸功能。
•气体交换: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碳 dioxide 被排出体外。
第四章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结构: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这些器官协调起来完成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消化过程:食物先进入口腔,通过咀嚼、混合、分泌消化酶等过程,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最终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解剖学各章重点总结

解剖学各章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解剖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解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后续章节内容非常重要。
第二章:组织学组织学是解剖学的基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组织的分类和结构,包括四种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学好组织学对于理解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第三章: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骨骼系统的构成、骨骼的分类和解剖特点,以及骨骼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深入研究骨骼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骨骼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四章: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解剖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肌肉的分类和结构,以及肌肉系统的功能和运动机制。
了解肌肉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肌肉的作用和运动的原理。
第五章: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理解循环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血液的运输和循环以及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六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呼吸道和肺脏等组成部分。
研究呼吸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七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食物消化和吸收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组成部分。
了解消化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第八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的废物排泄和体液平衡系统,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等组成部分。
研究泌尿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体液平衡和排泄废物的过程。
第九章: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人体的生殖和繁殖系统,该章节详细介绍了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殖器官和性激素等。
了解生殖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殖过程和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就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与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与盆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与足尖向前的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与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与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就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就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与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就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质:就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与包含物。
核糖体就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细胞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就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与转录的场所。
第三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与腺上皮。
被覆上皮的特点
a、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b、细胞具有极性,它的一面朝向体表或中空器官的内腔,称游离面;另一端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称基底面。
c、被覆上皮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透过基膜供给。
2、被覆上皮种类及结构特点
A:单层上皮
①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麟状上皮)
顶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垂直切面
为梭形。
衬于心、血管与淋巴管腔面称内皮。
衬于胸膜、心包膜与腹膜表面称间皮
②单层立方上皮
由立方状细胞构成。
有分泌与吸收功能。
分布于肾小管、小叶间胆管与
甲状腺滤泡。
③单层柱状上皮
由棱柱状细胞核与杯状细胞,其中杯状细胞可分泌粘液,起润滑与保护作用。
分布于胃、肠、子宫。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棱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组成。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对呼吸道有自洁作用。
B:复层上皮
①复层扁平上皮
表层:靠近游离面为数层扁平细胞;
中间层:有多边形细胞。
基底面:有基底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有旺盛的分裂繁殖能力可以不断地补充衰老死亡与损伤脱落的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分布于:皮肤表皮、食道与阴道等器官腔面。
②变移上皮
属于复层上皮,主要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与膀胱的腔面。
3、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特殊结构)
由细胞膜与细胞质共同形成
①微绒毛
分布于小肠的叫纹状缘;分布于肾小管的叫刷状缘。
②纤毛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能进行单方向节律性摆动,有自洁作用。
4、腺上皮与腺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为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激素。
小测试:
一、判断题
1.内皮与间皮属于单层扁平上皮。
( )
2.单层立方上皮由棱状细胞构成。
( )
3.单层柱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杯状细胞,有吸收与分泌的功能。
( )
4.变移上皮分布于肾、肾盏、输尿管与膀胱的腔面。
( )
二、选择题
被覆上皮的特点就是( )
A、细胞分游离面与基底面
B、有丰富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C、细胞外基质内有大量纤维
D、细胞少,外基质多
三、简述题
1、简述被覆上皮的特点与分类
2、简述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与分布
3、简答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第二节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及特点
①成纤维细胞就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大而扁平有许多突起。
具有合成纤维与基质的功能,在组织受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巨噬细胞细胞形态多样,胞质内有许多溶酶体、吞饮小泡与吞噬体。
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就是重要的免疫细胞。
③浆细胞胞核小而圆,染色质排列成车轮状,能合成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④肥大细胞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能合成肝素、组胺、白三烯。
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与白三烯与过敏反应有关。
⑤脂肪细胞在HE切片上脂滴被溶解后细胞呈戒指形,有合成与储存脂肪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种类及特点
①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②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富有弹性。
③网状纤维起支架作用。
3、致密结缔组织主要还就是成纤维细胞,基质少。
常构成:肌腱、基膜;韧带、真皮。
4、软骨的分类
①透明软骨分布于肋软骨、气管、关节面。
②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②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
5、骨组织
由骨质与骨细胞构成,骨组织形式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有三种排列方式:
1)环骨板2)骨单位中央管就是血管与神经的通道3)间骨板
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由大量的针状、片状的骨小梁组成,呈疏松海绵状,空隙内有红骨髓、神经与血管。
6、血液
流动于心、血管内的液态的结缔组织,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调节、防御与缓冲功能。
2、血象:检测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分类百分比与血红蛋白的含量。
3、红细胞的特点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与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色,有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功能。
4、白细胞的分类
中性粒细胞
1)就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
2)胞核呈弯曲杆状或分叶形;
3)胞质内浅红色颗粒有杀菌作用,浅紫色为嗜
天青颗粒,消化细菌与异物。
4)有很强的趋化性,就是体内重要的防御细
胞。
第三节肌组织
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有力而不持久,随意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与大血管的近心端(有节律,不易疲劳,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中空性器官与血管的管壁内,收缩缓慢而持久,就是不随意肌。
1、肌节:指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半个明带一个暗带外加半个明带组成,就是肌原纤维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神经组织
1、尼氏体
指神经元胞体与树突内的斑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构,强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构成,就是神经元合成蛋白与神经递质的主要场所。
2、神经元的分类:
多级神经元:
一个轴突、多个树
突。
双极神经元:
一个轴突与一个
树突。
假单级神经元:在胞体不远处分为两支,一支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
另一支成为周围突。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轴突或长树突)及其周围包裹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4、神经末梢:指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她们终止于其她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小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成熟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呈双凸圆盘形
B、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C、胞质充满血红蛋白
D、胞质充满紫色颗粒
2、杯状细胞( )
A、仅见于肠的黏膜上皮中
B、游离面有纤毛
C、游离面有微绒毛
D、分泌物有润滑与保护作用
3、能释放肝素的细胞就是( )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脂肪细胞
4、肌节就是指( )
A、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B、相邻两条M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C、M线与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
D、暗带+明代
二、判断题
1、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与细胞器( )
2、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
( )
3、血小板参与止血与凝血的过程。
( )
4、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
三、名词解释
内皮间皮肌节神经元尼氏体神经纤维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