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3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ppt课件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 ,不要随意改变实验条件 或使用不合适的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 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净
。
烧杯
用于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 可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
净。
烧瓶
用于需要加热但不需要搅拌的 反应,可直接加热或用水浴加
热。
锥形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溶液的计算
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学生自我检测题目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自我检测
01
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判断。
化学方程式的自我检测
02
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溶液的自我检测ຫໍສະໝຸດ 03包括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计算。
THANKS
等。
02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电子、质 子与中子等基本概念。
元素周期表
周期、族、列与行的概念,常见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性质。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如何根据元素的性质写出化学式,化 合价原则。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各物质的状态符号。
酸碱盐及氧化还原反应
性质。
19世纪和20世纪,化学家们 开始研究分子和原子结构,发 现了许多化学键和化学反应机
理。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 在,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
洗涤剂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化学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 了很多重要的材料和能源,例如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 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净
。
烧杯
用于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 可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
净。
烧瓶
用于需要加热但不需要搅拌的 反应,可直接加热或用水浴加
热。
锥形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溶液的计算
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学生自我检测题目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自我检测
01
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判断。
化学方程式的自我检测
02
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溶液的自我检测ຫໍສະໝຸດ 03包括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计算。
THANKS
等。
02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电子、质 子与中子等基本概念。
元素周期表
周期、族、列与行的概念,常见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性质。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如何根据元素的性质写出化学式,化 合价原则。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各物质的状态符号。
酸碱盐及氧化还原反应
性质。
19世纪和20世纪,化学家们 开始研究分子和原子结构,发 现了许多化学键和化学反应机
理。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 在,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
洗涤剂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化学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 了很多重要的材料和能源,例如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超级资源(共22套)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汇总 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 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4.知道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6.了解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和化 学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3
活动与探究实验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54
1.点燃前探究蜡烛的颜色、状态、硬 度、密度
(1)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 气味。 (2)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 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55
(1)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 明,有轻微气味,用小刀可切割,指 甲可划出痕迹,质地较软。中心有细 线拧成的烛芯。
实验现象
变化前 变化时发 变化后 的物质 生的现象 的物质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有新物 质生成
二氧化碳 气体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1)概念: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3)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 出气体、生成沉淀。 (4)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变化后 有无新 物质生 成
无新物质生 成
实验1-1(2)
1.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 放在研钵内。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 胆矾发生的变化。
胆矾的研碎
实验现象
变化前 的物质
蓝色块状 的胆矾
变化时 发生的 现象
由块状 变粉末
变化后有 变化后 无新物质 的物质 生成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ppt

化学与生活
学生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化妆 品等,以及化学在环境保护中 的作用。
化学史与科学家故事
学生将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和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门德列 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
02
化学基础知识
元素与化合物
总结词
理解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
详细描述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式存在,而化合物可以以纯净物的形式存在。
学生反馈与改进建议
学生意见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的方式,了 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 和建议。
家长反馈
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在 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的反馈。
教师反思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反思课 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并积 极寻求改进措施。
个别辅导与跟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和跟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 高学习效果。
化学式与化合价
总结词
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与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它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各组成元素 之间的比例关系。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价态,它是原子得失电 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结果。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总结词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其中的能量变化
详细描述
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了解其成分和危害 有助于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水污染的来源与治理
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了解其成分和危害有助 于采取措施治理水污染。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物可以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回 收利用实现资源化。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ppt课件

解题步骤展示
选取典型例题,详细展示解题步骤,帮助学生掌 握解题方法。
互动环节设置及实施方式
提问互动
01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邀请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
02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团队协
作能力。
实验演示
0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练习反馈
通过练习反馈,让学生及 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要点一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要点二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阅读教材等,要求学生 按时完成。
CHAPTER 05
实验设计及演示说明
实验目的和原理介绍
掌握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关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物
特点
强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实验探究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 践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化学能与能源、化学与生活等模块 的核心知识。
难点
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技能的培 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知识点梳理清晰
通过系统梳理九年级化学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 知识体系。
实验环节生动有趣
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多样化
选取典型例题,详细展示解题步骤,帮助学生掌 握解题方法。
互动环节设置及实施方式
提问互动
01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邀请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
02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团队协
作能力。
实验演示
0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练习反馈
通过练习反馈,让学生及 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要点一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要点二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阅读教材等,要求学生 按时完成。
CHAPTER 05
实验设计及演示说明
实验目的和原理介绍
掌握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关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物
特点
强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实验探究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 践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化学能与能源、化学与生活等模块 的核心知识。
难点
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技能的培 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知识点梳理清晰
通过系统梳理九年级化学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 知识体系。
实验环节生动有趣
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多样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

判断其化学性质,如 可燃性、稳定性(如
导电性、导热性等
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讲授新课
二 初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与探究 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 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 质还是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一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合作探究
通过对酒精性质的了解,我们知道物质本身有许多固 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不 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全部优质课课件

吹气
2019/9/14
xxx
33
【自学指导2】
阅读课本P14-16,观察实验,回答下列
问题:
白色浑浊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变 越多 。
白色浑越浊旺越多,说明气体越多中复二燃氧化
碳
2019/9/14
。 xxx
熄灭
34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空气
少
呼出的气体 多
少
多
多
少
2019/9/14
xxx
现象
石灰石和盐酸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 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等 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总结
思考: 两个实验中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 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归纳总结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此类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
九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 切。 •3、了解什么是化学。
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变化
火柴燃烧
水结成冰
灯泡通电发光
实验探究
1-1 蒸发液态水
变化前的物质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 白玉为床,金作 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C.①③④⑤
B.②④⑥ D.③④⑥
2019/9/14
xxx
33
【自学指导2】
阅读课本P14-16,观察实验,回答下列
问题:
白色浑浊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变 越多 。
白色浑越浊旺越多,说明气体越多中复二燃氧化
碳
2019/9/14
。 xxx
熄灭
34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空气
少
呼出的气体 多
少
多
多
少
2019/9/14
xxx
现象
石灰石和盐酸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 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等 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总结
思考: 两个实验中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 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归纳总结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此类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
九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 切。 •3、了解什么是化学。
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变化
火柴燃烧
水结成冰
灯泡通电发光
实验探究
1-1 蒸发液态水
变化前的物质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 白玉为床,金作 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C.①③④⑤
B.②④⑥ D.③④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教学课件(整套优质课件)

含碳量
钢 0.03%~2%
性能
硬而韧
不锈钢 (Fe、Ni、Cr)
锰钢
铁 合
(Fe、Mn、C)
金
…
生铁 2%~4.3% 硬而脆 生铁与钢性质上的差异是由含碳量决定的
讲授新课
②铜合金
黄铜(Cu 、Zn)
铜合金 青铜(Cu、Sn)
白铜(Cu、Ni)
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编钟 寅 生 刻 白 铜 墨
光绪元宝五文黄铜样币 盒
讲授新课
想一想
为什么镁、锌、铁、铜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相同浓 度的盐酸反应的现象会不一样呢?
金属活动性(金属的活泼程度)不一样 镁>锌>铁>铜
讲授新课
小结
1.大多数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 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熔点/℃ 327 321 271 232 183
70
启示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的熔点
讲授新课
小结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
1.更大的硬度 2.较低的熔点 3.更高的强度(韧性好、耐拉伸、耐弯曲) 4.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所以,尽管目前人类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 但人们为适用各种用途而将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 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讲授新课
③铝合金
硬铝(Al Cu Mg Si) 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
想材料
超硬铝合金 火箭外壳、飞船等
讲授新课
镁、铝合金 (Mg—Al) 10~30%
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火箭等
讲授新课
二 合金的性质
【实验8-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和铝的光泽和颜 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九年级化学化学实验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质量。试验数据下列表。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质量/g 14.4
184.1
216.6
(1)该试验中测得水质量为___1_.8g,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g4。.4 (2)由该试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6_∶_。1 (3)装置Ⅱ和装置Ⅲ顺序能否颠倒?___不_(能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长总质量不小于蜡烛失去质量, 其原因是__由__于__忽__略__了__氧__气__质__量_____。 (5)该试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质量? __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理空由气是中_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被__第吸_18_页取____
下列相关该装置用途说法中正确是( ) D
A.用排水法搜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 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
2、如右图所表示气体搜集装置,如
用它搜集氢气,气体应从 A 管 进, B 管出; 如搜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B 管 进, A 管出。
第31页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装置
co
co和co2
co
第32页
CO还原氧化铜操作顺序:
验纯以后再通气 通气以后再点灯 由黑变红先撤灯 继续通气直到冷
第33页
综合开拓题
写出A-E处化学方程式
木
炭B
氧化铜C
大理
A
石和
稀盐
酸
干燥剂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