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合集下载

感知觉ppt课件

感知觉ppt课件

2
Outline
• 感觉知觉概述
– 什么是感觉/知觉 – 感觉/知觉的种类
• 感觉知觉的规律
– 感觉规律 – 知觉规律
3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 1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 1· 1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 感觉
• 物体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引 起的心理活动就是感觉。 • 感觉的日常概念与学科概念
• 刻板印象
–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28
第三节
感觉的一般规律
• 3.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人体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感觉能力)--绝对感受性、相对感觉阈限, 用感觉阈限度量。 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3.1.1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体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感 觉能力。E=1/R
• 生理基础
• 分析器 » 感受器(感觉器官)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6
1·3 感知觉的生存意义
• 开端与基础 • 维持和调节正常的心理活动
– 感觉剥夺(Sensation deprivation)
1954年, Bexton,Heron,Scott, 加拿大一所大学,每天 24 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眼 -- 眼罩,散射光, 无图形视觉;手--纸板做的棉手套,限制触觉;头--U 型泡沫橡胶枕头,单调的嗡嗡声限制听觉。 心理障碍: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连续而清晰地思考、 幻觉、神经质、恐怖起来。 ----- 人在日常生活中漫不 经心地接受的刺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 要。
9
听觉
• 适宜刺激
– 音高(声波频率引起的心理量16-20000HZ)尖----低 沉 – 音强(振幅0-120分贝)响----弱 >130分贝=》痛觉 160—耳膜穿孔,170—强音致死,声音的保护标准为 90db – 音色: (声波混和特性)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知觉的概述

感知觉的概述
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
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
3、嗅觉
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 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就是嗅觉
4、味觉
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基本味觉:酸 甜 苦 咸 食物温度在20-30度时,味觉敏感性最高 舌尖-甜 舌中-咸 舌后-苦 舌两侧重-酸
对他人的知觉:通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

来认识其整体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人际知觉是人与人交往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错觉
三、感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
感知觉概述
经常听到小可妈妈批评他,这么大,都上 幼儿园的孩子了,还总是穿错鞋子,我就 不知道,你怎么就这么笨呢?左脚和右脚 明明就不一样,穿反了肯定也很不舒服, 你用眼睛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哪个应该穿 左脚,哪个应该穿右脚。可是我就不知道 为什么,你就这么准,一穿上就绝对是反 的,怎么就穿不对一次呢?小可拿着鞋看 来看去也看不懂怎么回事?小可还小,方 位知觉还差,何况妈妈又没教他怎么观察, 应该观察哪儿呀?
加以提高的。
知觉的规律
1 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1、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2、对象的活动性 3、对象的特征
知觉的整体性
把认知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其关健性的部分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识经验有关,经验越丰
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 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二 内部感觉

感觉与知觉——精选推荐

感觉与知觉——精选推荐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本章要点:·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分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构成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人类才能进行更高级的知觉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学生对有关客观事物的感知效果,是十分必要。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之中,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它们以不断变化着的光、声、味、温度、硬度等等各种属性作用于人们。

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到刺激,就使人脑对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别属性产生反映。

如看到了水果的颜色、嗅到了氨水的气味、尝到了糖的甜味……。

这种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人不仅能感觉到人身体以外的事物状况,而且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外表和内部的种种情况,如饥、渴等。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感觉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阶段。

例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已经有了以感应性为主要反映形式的感觉萌芽。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也存在着独立的感觉阶段。

此外,在实验室的特殊条件下,也可以人为地使人产生单纯的感觉。

与其他的心理现象一样,感觉具有二重性:从感觉的来源和内容来看,感觉是客观的,它反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从感觉的形成和表现来看,它是主观的。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感觉是在具体的人的头脑中形成、表现和存在着的。

所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感觉都烙上了个体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经验的痕迹,体现着个性心理的影响。

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主体自发地形成的,也不是客体机械地移植注入的。

其次,人的感觉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时,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感觉既能被人意识到,同时也受人的意识的调节。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二讲 感觉和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感觉 2、知觉 3、感知觉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
➢ 什么不是感觉?
•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这里的“感觉”指的一种 情绪,一种爱慕。
• 我感觉这件事要这样 发展……
这里的“感觉”指的是一 种意识,是对感觉的认识。
➢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最敏感。 听分析器也是人重要的信息通道,接收10% 以上的信息。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你站对位置了吗?
在对另一半说情话前,得先搞清楚自己 是不是站对了位置。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 ,人类的左耳接收诸如“我爱你”等甜言蜜 语,比右耳来得敏锐,因此如果想对情人示 爱,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为 肤觉。
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皮 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 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 觉。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不同,如 指尖对刺激位置感觉的精确度是后背的10 倍。
肤觉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方 面是:触摸。通过触摸,你可以和他进行交 流,这个人是你渴望给予或接受安慰、支持 、爱和热情的人。
某种感觉能力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发展另外一 些感觉能力而得到补偿。例如盲人一般具有较好 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 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旷野等 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阅读”盲文。
➢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定义: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闪光融合现象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 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 人的感官。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 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 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 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 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 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因此,要了解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从感觉、知觉开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时,首先认识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等个别属性。

客观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大脑便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所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物体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物体同时被反映的。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

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

因此,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感觉和知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

首先,感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间接经验,都是先通过感知觉获得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觉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感知觉,没有直接的经验,就不能认识世界,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

其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感觉和知觉

2、拮抗理论 黑林提出的四色说。人眼对光反应 的视觉基本单位是成对组织的,有红、 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 三队,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
第三节 听觉
• 一、听觉刺激 •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 振幅和波形。 •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20—— 20000赫兹。
2、时间知觉的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3、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个人的兴趣和情绪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映。 •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 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在现实中,我们 总是要把通过感觉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 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并加以理解。
•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 的知觉); •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 3、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
•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 觉过程; •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 搜集到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 一过程往往受先前经验的影响。 • 1、先前经验可能是错误的; • 2、个体没注意到信息的偏差; • 3、个体抓住最显著的个案信息
• • • •
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社会刻板效应。
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感觉的种类
心理学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 觉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01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02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时间 知觉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 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中活动。
运动 知觉
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问题,是人 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 参照系。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例 如,鸟在飞,鱼在游,火车在动,河水在流 动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 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社会 知觉
是关于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社
会知觉包括:
(包括对他
人和自我的知觉)、


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 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多,感知条件不佳、 客观刺激不清晰、视听觉功能减退、强 烈情绪影响、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 等都能引起错觉。现代心理学将错觉分 为以下七种: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鼻腔 上部的嗅细胞所引起的,一般嗅觉的感 受性很高。
味觉是溶解于液体的化学物质作用
于舌头和软腭上的味蕾所引起的。
人基本的味觉有

种。
肤觉包括痛觉、触觉、压觉、温度觉, 这些感觉的感受器呈点状不均匀分布于 全身,痛觉是有机体的“报警系统”,它 提供着刺激物带来的危害信号。
部器官的工作状态。当人体的内部器官处
于健康、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

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 性,又可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和错觉。
01 空间知觉 02 时间知觉 03 运动知觉 04 社会知觉 05 错 觉
空间 知觉
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 和距离的信息,空间知觉
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 在移动,我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
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
作机体觉。引起机体觉的适宜刺激是机体
机 体
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接受机体觉刺激 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的内壁。机体 觉在调节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内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 外部感觉


视觉觉

味觉觉
听 听觉觉
嗅觉觉
肤 觉
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通道,人 类 80% 到 90%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同 时,视觉在参与知觉物体的大小、方位、形 状和距离等过程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视觉 是可见光波刺激分析器而产生的。
听觉是由振动频率在 16~20000 赫兹 的声波作用于内耳的柯蒂氏器官的毛细胞 产生的。
运动 觉
2. 内部感觉
平衡 觉
机体 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叫作运
动觉。引起运动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和姿 势的变化,接受刺激的运动觉感受器位于肌肉、
运 韧带、关节等的神经末梢。凭借运动觉,我们可 动 以行走、劳动,还可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完成 觉 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凭借运动觉与触觉、压觉
等。错觉产 生原因有周围抑制论、恒常性、误用论 等。
众志成城
全民抗疫
等的结合,我们可以认识物体的软硬、弹性、远 近、大小、滑涩等特性。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
平 衡 觉
叫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
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 颤等,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 前庭器官,即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平衡觉的作用在于调节机体运动、维持身
体的平衡。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