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油
W/O型
例外:一价银皂类,作为乳化剂形成 例外:一价银皂类,作为乳化剂形成W/O型乳状液 型乳状液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五、双界面张力
一个界面膜必有两个面,故有两个界面张力,即γ膜-水 和γ膜-油,在形成乳状液时,界面会倾向于向界面张力 高的一边弯曲以降低其面积,从而降低表面自由能。
因而,当γ膜-油>γ膜-水时,得到O/W型乳状液, 当γ膜-油<γ膜-水时,得到W/O型乳状液。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六、乳化剂溶解度的影响
定温下,将乳化剂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之 比定义为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比较大时,容易得到O/W型乳状液, 分配系数越大,O/W型乳状液越稳定。 分配系数比较小时,则为W/O型乳状液,分配 系数越小, W/O型乳状液越稳定。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七、润湿性
对于固体粉末作为乳化剂的稳定乳状液时,只 有润湿固体的液体大部分在外相时,才能形成 较为稳定的乳状液。 当接触角θ<90°时,固体粉末大部分被水润湿, 则易形成O/W型乳状液; 当θ>90º时,固体粉末大部分被油润湿,则形成 W/O型乳状液; 当θ=90º时,形成不稳定的乳状液。
如果分散相均为大小一致的不变形的球形液滴, 最紧密堆积的液珠体积只能占总体积的73.02%, 如果大于74.02%,乳状液就会破坏变型 若水的体积小于26%,只能形成W/O型乳状液 若水的体积大于74%,只能形成O/W型乳状液 若水的体积介于26%-74%之间,则O/W型和W/O 型的两种乳状液都有形成可能。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四、楔子理论 楔子理论
乳化剂在界面层,呈“大头”朝外, “小头”向里的几何构形,使表面积最 小,界面吉布斯函数最低,界面膜更牢 固。
水 油
一价碱金属皂类,形状 亲水端为大头,作为乳化 剂时,容易形成O/W型乳 状液;
O/W型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二价碱金属皂类,极性 基团为小头。 作为 乳化剂,容 易形成W/O型乳状液。 大头朝外,小头向内, 表面活性剂可紧密排列, 形成厚壁,使乳状液稳定。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二、聚结速率理论
1957年Davies提出了的一个关于乳状液类型的 定量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油、水和乳化剂一起振荡或 搅拌时,形成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油滴的聚结 和水滴的聚结两种竞争过程的相对速度。 搅拌停止后,油滴和水滴都会发生聚结,其中 聚结速度快的相将形成连续相,聚结速度慢的 相被分散。
因此,如果水滴的聚结速度远大于油滴的 聚结速度,则形成O/W型乳状液,反之形成 W/O型乳状液。 如果两相聚结速度相近,则体 积分数大的相将构成外相。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三、乳化剂的分子构型
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处发生单分子层吸附时,极性 端伸向水相,非极性端则伸入油相。若将乳化剂比成 两头大小不同的“楔子”,那么截面小的一头总是指 向分散相,截面大的一头总是伸向分散介质。 经验表明:Cs+、Na+、K+等一价金属离子的脂肪酸盐 作为乳化剂时,容易形成O/W型乳状液,因为这些金 属皂的亲水性是很强的,较大的极性基被拉入水相而 将油滴包住,因而形成了O/W型乳状液。
§7.4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7.4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乳状液是一个复杂的多分散体系,影响其类型 的因素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相体积 二、聚结速率 三、乳化剂分子构型 四、楔子理论 五、双界面张力 六、乳化剂的溶解度 七、润湿性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一、“相体积”理论 相体积”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而Ca2+、Mg2+、Al3+、Zn2+等高价金属皂则易生成W/O 型乳状液,因为这些金属皂的亲水性比Na+、K+等脂肪 酸盐弱。 这些活性剂分子的非极性基(共有两个碳链)大于极性基, 分子大部分进入油相将水滴包住,因而形成了水分散 于油的W/O型的乳状液。 只有定向楔排列才能是最紧密堆积,故一价金属皂得 O/W型,而用高价金属皂则得W/O型乳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