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
答案
试题一
1. 问题:什么是地壳?
答案:地壳是地球的最外部固态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

2. 问题:什么是地震?
答案: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地壳内部岩石的断裂和错动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3. 问题:什么是太阳能?
答案: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上产生的能量。

试题二
1. 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食物?
答案:我们需要食物是因为食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2. 问题:什么是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一种生物通过捕食其他生物获取能量。

3. 问题: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能量?
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获取能量。

试题三
1. 问题:什么是空气污染?
答案: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现象。

2. 问题: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可以减少机动车使用,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减少工业排放和燃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3. 问题:什么是水资源?
答案: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试题与答案

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3、(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8、(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9、摆的摆动快慢及摆绳的(长度)有关。

10、(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11、(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12、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试验的多种现象。

13、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14、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15、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16、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

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填“轻”或“重” “沉”或“浮”)17、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18、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

比如(铁)、(铜)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热的不良导体),有(塑料、木头)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

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

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试题一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动物细胞器,并简要解释其功能。

答案解析:常见的动物细胞器包括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

质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保护细胞和调节物质进出的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种复杂网络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物质运输。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试题二题目: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过程。

答案解析: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凝固、液化和汽化。

凝固是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水分子间距离减小,形成冰。

液化是指固态的水由外界加热或压力减小而变为液态,过程中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汽化是指液态的水由外界加热或压力减小而变为气态,过程中水分子脱离液体,形成水蒸气。

试题三题目:请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线在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并且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弯曲。

试题四题目: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节日和其来历。

答案解析:常见的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来历与中国的传统祭祖活动有关。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用于纪念和悼念已故的亲人。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也是龙舟竞渡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为了庆祝秋天的丰收而设立的,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试题五题目:请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与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化学反应,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过程,也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以上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的简要内容。

2020年人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

试卷内容
本文档提供了2020年人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试卷共包含多道题目,覆盖了五年级科学课程的不同知识点。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答案解析
以下是试卷中每道题目的答案解析:
1. 选择题答案解析
- 选项A:错误
- 选项B:正确
- 选项C:错误
- 选项D:错误
正确答案为B,因为...
2. 填空题答案解析
- 答案1:太阳
- 答案2:鸟类
- 答案3:氧气
解析:...
3. 解答题答案解析
- 问题1:请简要解释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答案: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

- 问题2:列举三种常见的可回收垃圾。

答案: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废玻璃瓶和废金属罐等。

请注意,以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因个人理解和记忆有所差异。

建议同学们在完成试卷后与教师核对答案。

注意事项
- 本试卷仅供学习和练习使用,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 如有任何疑问或错误发现,请及时与教师沟通。

- 在答题过程中,要充分理解题意,认真作答,尽量不要草率回答。

以上是2020年人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的相关内容。

祝同学们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________,背着太阳的一面是_______。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___环境的变化。

3、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5、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6、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8、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土豆在清水中是沉的,把土豆切成三分之一大小,放入清水中()。

A.肯定沉 B.肯定浮 C.可能浮也可能沉 D.先浮后沉2、如图,将盛满水并用气球皮密封起来的试管加热之后,发现气球向外突起,这说明()。

A.有水进入试管内B.试管变小了C.试管内水的体积增大了D.有空气进入试管内3、()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4、冬天我们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才感觉暖和,主要原因是()。

A.羽绒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B.羽绒服能吸收外界的热量C.羽绒服能阻止热量散发 D.羽绒服既能提供热量,又能阻止热量散发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B.冬季C.夏季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的速度是一样的7、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解决了难题。

A.光的直射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8、人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 )。

(精)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精)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C. 鸟D. 蜘蛛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3. 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A. 塑料B. 盐C. 橡皮D. 纸4.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发芽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最顶端。

()5.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

5. 恒星是由气体和尘埃云聚集形成的,并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能量。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2.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5. 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花园里看到了一只蝴蝶,它有翅膀、触角和六条腿。

请问蝴蝶属于哪种动物类别?2. 小红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块金属,它可以在水中漂浮。

请问这块金属是什么物质?3. 小华在实验室里做了一项实验,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请问这是什么现象?4. 小李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发现植物在阳光下生长得更快。

请问为什么植物在阳光下生长得更快?5. 小王在夜晚观察星空,发现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请问星星的颜色与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关系?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2.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五年级人教版科学试卷下册【含答案】

五年级人教版科学试卷下册【含答案】

五年级人教版科学试卷下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态变化中的升华?A. 冰融化成水B. 水沸腾成蒸汽C. 雪直接变成水蒸气D. 水蒸气冷凝成水滴4. 下列哪种物质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A. 塑料B. 水资源C. 煤炭D. 石油5. 下列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石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是自转。

(×)2. 鸟类是卵生动物。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4. 植物的根吸收的是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地球上有三个主要的岩石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3.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

5. 地球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流入河流和湖泊等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些部分组成?3.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4. 请解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 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只蝴蝶,它经历了哪些生命周期阶段?2. 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循环过程?3. 请举例说明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4. 描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 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被砍伐,会对当地气候产生什么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2、地球运动主要有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3、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__的不同。

4、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5、土壤是沙、小石子、________、腐殖质、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6、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7、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8、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做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月球是地球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2、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A.轻的容易浮B.轻的容易沉C.沉浮情况一样3、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A.水分B.脂肪C.蛋白质4、运动鞋的鞋底都有花纹,这是为了()。

A.美观B.减小摩擦C.增大摩擦5、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不是适应环境表现的例子是()A.北极狐白色的皮毛B.人到中老年时头发逐渐变白C.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而改变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6、潜望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光的直射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7、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8、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A.影响 B.不影响 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9、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人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D )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A )等于(C )。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D )。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软木塞浮在(B )上,塑料块浮在(C )上,葡萄在(D )上,铜砝码漂浮在(A )上。

A、水银B、油C、水D、糖浆5、(B )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B )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牛顿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

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浮在浓盐水中在浓糖水中沉在浓碱水中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

(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13页右中图)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14页下图)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就浮起来了。

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

小到与它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就不再上浮,也不下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以后,(C )会增大,而(D)不变。

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 C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B ),物体就(D )了。

A、增大B、缩小C、膨胀D、收缩3、(D )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D )。

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D )的合金,当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D )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

A、铜 B 、铋C、钢D、锑4、热总是从较(B )的一端传向较(D )的一端。

A、粗B、热C、细D、冷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B ):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C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A):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二、多项选择题。

1、大多的(ABC )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B、固体C、气体D、物体2、有(ABCDEF)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A、运动B、吃食物C、取暖器取暖D、晒太阳E、烤火F、加穿衣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

这两种金属就是(BD )。

ABCDA、铜B、锑C、钢D、铋4、(AD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BC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B、木头C、塑料D、铁三、填空题。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四、判断题。

1、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4、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

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 )6、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8、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9、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

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五、看图填空题。

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

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45页上图)原来,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胀大),就会向四面延伸,有了这些缝隙。

留出了延伸的余地。

冬天冰天雪地,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收缩)。

每一块水泥路面都(收缩),缝隙处被拉大。

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热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所以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块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D)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A )等于( C )。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D )。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水受热以后,(C )会增大,而(D)不变。

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5、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C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B ),物体就(D )了。

A、增大B、缩小C、膨胀D、收缩二、多项选择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 )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2、大多的(ABC)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B、固体C、气体D、物体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

这两种金属就是(DB )。

ABCDA、铜B、锑C、钢D、铋4、(C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D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B、木头C、塑料D、铁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3、(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7、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 )9、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11、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12、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

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 )五、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

(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13页右中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