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第2课时)》教材以印度为主题,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数据,生动地展示了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印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印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印度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此外,学生对英语地理术语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

2.英语地理术语的正确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的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调查研究和地理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交际法:利用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用英语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关于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资料。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印度的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印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8.3 印度7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8.3 印度7

《印度》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根据地图或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的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

2.能力目标:①通过印度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②阅读地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简要分析工业发布与原材料的关系;③阅读地图,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教学重点】1.阅读地图,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阅读地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简要分析工业发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教学难点】1.简要分析工业发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解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纪录片、宣传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另眼看印度(二)文化活动一①播放视频《恒河沐浴》,引导学生分享从视频中感受到的文化活动二:请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印度文化吗?播放视频《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活动一①分享视频感受:宗教对印度人的生活、社会等影响很大。

②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80%的印度居民信仰印度教活动二:数学、医学、建筑、歌舞、瑜伽用直观的视频让学生感知文化的魅力建构梳理8.3 印度——多彩的人文检测导课堂达标读“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示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__(邻国),②__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__(首都),④____________(城市),⑤____________(城市).(2)根据图示农矿资源的分布判断有针对性地投放典型测试题,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一方面检查老师教的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学的情况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8.3 印度3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8.3 印度3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了解文明古国,根据材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3、运用图表材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
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海陆位置:
(1)东面:印度东临湾。
(2)西面:印度西临海。
(3)南面:印度南面濒临洋。
海陆位置:亚洲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
3学生查找标注出印度邻国:
西北部:①巴基斯坦
东北部:②尼泊尔、③中国
东 部:④孟加拉国、⑤缅甸
南部隔海相望:⑥斯里兰卡
1【读图查找】让学生上讲台为学生讲课,讲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及地形分布特点
通过通过字母和数字标记,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从而了解印度的地形和邻国。
衔接

过渡
学习了印度的河流,我们知道了印度河流的分布特点,恒河被印度人称为“母亲河”,印度教教徒更是将其尊为“圣河”,每天前来沐浴的教徒川流不息,遇有重大节日,他们深信在恒河沐浴能洗涤罪恶,纯洁灵魂。印度有着很多风俗惯和宗教信仰,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学习印度这文明古国。
1多媒体展示印度多彩的服饰图片
5.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书(本70页)
【教师强调】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6印度的习俗与禁忌
图片欣赏:学生欣赏神奇国度的神奇的美。
学生欣赏:西游记片段——玉兔精妖娆歌舞《天竺少女》。
思考:看完图片和视频《天竺少女》后,你都有哪些感想呢?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2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2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节《印度》,教材从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等方面对印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

但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特殊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业发展、工业布局以及人口状况,掌握印度的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业发展、工业布局以及人口状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对经济和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邻国等基本信息。

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数据,分析印度的农业、工业、人口等发展状况。

3.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经济、文化、社会特点。

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印度的看法,促进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

2.地图:印度地图、南亚地图。

3.资料:印度农业、工业、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和案例。

4.投影仪:用于展示地图、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印度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邻国等信息。

简要介绍印度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第1课时)》教材以印度为主题,通过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各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对印度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业和工业部门、城市分布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印度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增强对印度的了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业和工业部门、城市分布等。

2.教学难点:印度的气候特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相关地图、图片等资料。

2.准备印度的气候特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及其原因的相关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任务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业和工业部门、城市分布等,让学生对印度有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印度的发展状况。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巩固学生对印度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未来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第1课时)(新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第1课时)(新版)

《印度》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印度的位置、人口与环境,树立区域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印度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印度地形、河流的特点;宗教对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印度文明、人口等方面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回来已有些时日,近日他们想故地重游再去天竺国看看,续写一部《西游记后传》。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再去昔日天竺(印度)走一走吧!环节二:新知学习学习任务一:明确地理位置——悟空组教师:出示印度位置图,描绘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

学生: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教师: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

学生: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教师:找出印度周围的国家。

学生:西临巴基斯坦,北临尼泊尔、不丹,东临孟加拉国和缅甸,东南和斯里兰卡隔海想望,西南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邻国众多。

学习任务二:认识三大地形——沙僧组教师:出示印度地形图,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

学生: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教师提示: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教师:出示沿80°E线印度的地形剖面图,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描述地势特征。

学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教师:歌诀记忆学生:北喜山,南德干,中恒原;高原平原坦,印度多耕田。

学习任务三:了解文明古国——唐僧组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三节 印度》 精品教案1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三节  印度》 精品教案1

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主要的地形区。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印度的古代文明及风俗特点,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多媒体展示“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片全国各地举行了盛大集会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泰姬陵是印度的著名古迹,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视频:同学们,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喜悦心情的方式各不相同,印度的人们喜欢伴着优美的歌声跳出快乐,印度舞蹈历史悠久,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舞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印度是世界上公认的传统舞蹈的发源地,现在,我们就一起探究文明古国—印度!)P70纱丽蕴藏着印度女性最美丽的情怀公交车开车门招揽生意摩的骆驼车大象是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攀爬列车都是被禁止的危险行为。

在印度,反而成为了一种特色。

10年,①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 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B.印度C.孟加拉国D.缅甸2. 读“印度的地形图”,印度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盆地、高原B.山地、平原、高原C.山地、平原、盆地D.山地、平原、盆地3. 位于印度西北部的国家是()A.尼泊尔B.孟加拉国C.巴基斯坦D.斯里兰卡4.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5. 古印度是下列宗教的发源地的是()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犹太教6. 下列经纬线中,经过印度国土的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本初子午线7.目前,给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A.农村劳动力少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D.劳动力流失8. 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高原、南部是平原B.全年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流入孟加拉湾D.东临阿拉伯海二、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印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对印度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印象,如印度的咖喱、舞蹈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了解印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数据等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印度的宗教信仰、种姓制度以及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资料,直观展示印度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印度的舞蹈、美食等文化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印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a.地理位置:通过地图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家接壤。

b.自然环境:介绍印度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和人口的影响。

c.人文特点:讲解印度的宗教信仰、种姓制度、语言文字等人文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多元文化。

d.经济发展:分析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印度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
授课教师:
一,学习目标
1、据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主要的邻国。

(重点)
2、据图说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并依此说说印度的地势特征。

(难点)
3、结合资料及媒体,知道印度的一些特殊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知识。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主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生活动:依据自己对《西游记》故事的了解,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依据学生回答,总结相关信息,得出“唐玄奘西天取经”确有其事,进而得出“西天”即“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总结印度名称的由来,然后过度到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印度。

2、媒体展示世界地图
问:大家能不能找到印度这个国家?它位于哪个大洲?
答:
问:那么这个位置应该属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的哪一分区?(回顾亚洲地理分区的知识)答:
总结: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属于南亚,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3、媒体展示印度政区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北回归线,以及穿过印度最北和最南部的两条纬线,说说印度的纬度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在图上找出相关纬线,用自己的话描述印度的纬度位置。

教师总结:印度大部分位于10°N——30°N,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属于热带和北温带。

4、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绘出喜马拉雅山脉,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印度的海陆位置。

学生: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总结归纳印度的海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5、展示印度地形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的地形。

北部:山地,主要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
中部:平原,恒河平原为主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为主
依此得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

6、展示印度政区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看看它们分布于印度的沙漠方位。

学生:在图上圈出相应国家,判定其方位。

教师归纳:巴基斯坦位于印度西北部;中国,尼泊尔,不丹位于印度北部;孟加拉国,缅甸位于印度东北部。

7、自主学习p70“文明古国”完成相关练习。

(多媒体展示)
(1)、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肥沃的平原,平原
孕育了灿烂的古印度文明。

早在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
家。

(2)、古印度人在、、、等方面成就卓著。

列如:古印度人发明了世界上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
字符号。

(3)、印度是教和教的发源地。

历史上,佛教不断向外传播
如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盛行于,地区。

(4)、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以上的居民信仰印度教。

印度
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宗教在、和个人生
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中知道印度是个文明古国,宗教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印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8、课堂检测
读图填写下列标号中相对应的名称
国家: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
海洋: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半岛:D ___________
河流:E ___________
山脉:F ___________
三、后20分钟活动:观看视频《神秘的印度》,从更多的视角让学生更加只管地了解印度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印度
1、地理位置
2、地形和地势特征
3、文明古国
五、教学反思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4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肥沃富饶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印度文明,它凝聚了东方的智慧,散发着精神的魅力,印度与中国地缘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本节课首先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故事引入,紧接着读图分析了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主要的陆上邻国等。

还学习了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及其分布特点。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
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在衣、食、住、行个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通过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