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传染病

合集下载

禽病学

禽病学

禽病学禽病得病因分类一、传染病1 病毒病:新城疫(ND)、禽流感(AI)、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减蛋综合征-1976(EDS-76)、鸡痘、鸭瘟(DP,DVE)、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细小病毒病。

2、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鸡败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传染性滑膜炎(M、synoviae,MS)、火鸡支原体病(M、meleagridis,MM)。

3、衣原体:鹦鹉热,鸟疫:非鹦鹉禽类引起得人类感染。

4、螺旋体病:疏螺旋体、密螺旋体。

5、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禽大肠杆菌,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结核杆菌病,伪结核,李氏杆菌,绿脓杆菌。

6、真菌:曲霉菌,鸭对黄曲霉特别敏感;念珠菌病,冠癣。

二、寄生虫病:1、原虫病:球虫病,鸡、火鸡、鸭、鹅、鸽;白细胞原虫病:卡氏病,沙氏;毛滴虫病:上消化道粘膜溃疡、坏死;组织滴虫:黑头病,盲肠肝炎。

2、蠕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

蜘蛛昆虫:禽羽虱、螨病、软蜱病。

三、家禽肿瘤性疾病1、马立克氏病(MD):幼禽特有。

2、禽白血病(ALV):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般就是老年鸡。

3、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反转录病毒引起。

4、其它肿瘤性疾病:食管癌、原发性肝癌、肾癌、小肠癌、卵巢癌、皮肤癌等等。

四、家禽普通病:(一)营养疾病1、营养及代谢障碍:饥饿、缺水。

2、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

3、维生素缺乏。

4、矿物质缺乏:各种微量元素缺乏。

5、其它代谢疾病:痛风、脂肪肝综合症、腹水。

(二)中毒病农药:有机磷;氟中毒,砷,汞。

药物:磺胺、喹乙醇、痢菌净。

呋喃唑酮2~4/万;喹乙醇:促生长剂:禽25~35ppm,猪50ppm;速丹:3 ppm预防鸡环虫,对鸭非常敏感。

食盐:家禽对钠、氯比较敏感。

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比O2大300倍,表现:尸僵不良,血液不凝固。

18其他家禽传染病【40页】

18其他家禽传染病【40页】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禽和带菌禽。 传播途径:消化道。 易感动物:自然条件下鹌鹑易感性最高,鸡、
火鸡、鸽均可自然感染,以幼禽多发。 流行特点:常与球虫病、沙门氏菌病等并发
或继发, 均可呈地方流行性。
症状
急性: 幼鹑易发,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且 死亡率可达100%。
ü 幼鸡及幼火鸡,表现消瘦、贫血及下痢, 粪便可能带血,具有一种特殊的恶臭味。
皮肤斑点状出血 皮肤点状出血
病理变化 肝脏土黄色及斑点出血与点状坏死
五 诊断
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常用肝脏病料制成悬液加 等量氯仿处理后接种于1日龄SPF雏鸡 或鸡胚卵黄囊,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用 已知抗血清做病毒中和试验鉴定分离的 病毒 血清学诊断:病毒中和试验、ELISA
防制
1.防止引入病鸡,坚持卫生消毒措施 2.免疫接种:种鸡在13~14周龄时饮水 免疫ClAV弱毒冻干苗,能有效预防子代 ClAV的爆发。但不能在产蛋前3-4周实 施免疫接种,以防止通过种蛋传播疫苗 病毒 3.尚无特异的治疗办法,通常采用抗生 素控制继发感染
复习题
• 鸡传染性贫血的病理变化? •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制?
溃疡性肠炎
• 本病是由肠道梭菌引起多种幼禽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禽以肝、脾坏死, 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
病原体
• 肠道梭菌,G+大杆菌,两端钝圆,于菌 体近端可见芽胞。
• 本菌芽胞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可耐煮沸 3min,70℃3h。对链霉素等敏感。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家禽的其他传染病
鸡传染性贫血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
• 鸡传染性贫血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 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而造 成的免疫抑制为特征。

第五节家禽主要传染病

第五节家禽主要传染病

第五章家禽主要传染病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脑脊髓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贫血、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白血病、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禽巴氏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禽曲霉菌病、鸭瘟、小鹅瘟等病的简介、病的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和公共卫生等内容。

重点掌握常见、多发传染病的病的发生、诊断方法及具体防制对策。

自学内容: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细小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症和多病因呼吸道貌岸然病。

基本要求:l、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病性特点;2、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3、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症状和病变;4、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简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5、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针对性的防制措施;6、掌握症状病变类似的家禽传染病的鉴别诊断;重点、难点:重点按每个家禽传染病分述,难点为类似症状和病变的家禽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学时:12学时。

第一节禽流感(2学时)重点: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病变;2、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一、简介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它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爆发高致病力禽流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在我国的有些省市的一定范围内爆发,给我国养禽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强该病的防制已刻不容缓。

二、病的发生1.病原禽流感病毒(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的成员。

禽流感病毒呈球形、杆状或长丝状及多形性,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为有囊膜的RNA病毒。

病毒表面有一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前者对红细胞有凝集性,称血凝素(HA),后者有将吸附在细胞表面上的病毒粒子解脱下来的作用,称神经氨酸酶(NA)。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养殖技术-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家禽传染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及时处理,切断家禽传染病致病源、宿主和环境三个环节的传播途径,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并落实疫病的净化和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

1、完善动物防疫法制体系健全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出台其配套实施细则,逐步与国际接轨,依法管理禽病防制,按动物防疫法要求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坚持依法灭病。

2、改革兽医卫生管理体制国家成立兽医局,建立国家官方兽医体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设立首席兽医官。

规范兽医职业从业行为,解决兽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兽医工作的政府行为与兽医服务的市场行为的矛盾,改变从畜产品产业链的养殖加工、流通到国际贸易呈部门分割、分段的管理方式,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为养殖业的服务水平,促进兽医工作的统一实施。

3、加大动物疫病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实行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对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建立资金、物资和技术等贮备,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所需各项资金。

4、实施动物保护工程认真规划,集中力量控制和消灭一些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病,认真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

5、建立动物防疫兽医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饲养场清洁,注意消毒控制和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病原传入;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

6、控制家禽传染病传播途径搞好禽舍环境卫生,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做好饲养管理用具、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防止病原传播;做好消毒、杀虫、防蝇、灭鼠工作,消灭传染病传播媒介;严格处理尸体;病死动物尸体的处理,应选择地势干燥,距住地、禽舍、水源、道路、河流、牧地较远的地方深埋或焚烧。

7、增强易感家禽的抵抗力加强家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实行科学养禽,增强家禽抗病能力;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按最佳免疫途径实施免疫接种;坚持实行定期预防免疫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

《家禽的传染病》课件

《家禽的传染病》课件

案例分析:介绍家禽传染病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实践经验:分享在防治家禽传染病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隔 离等方面的措施 交流互动:鼓励听众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家禽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总结建议:总结实践经验,提出防治家禽传染病的建议和措施,为听众提供参考和借鉴
保持鸡舍清洁,定期消毒
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湿度
定期清理粪便,防止污染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抵抗 力
消毒方法:使用 消毒剂、紫外线、 高温等方法进行 消毒
隔离措施:将病 禽与健康禽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检查:定期 对禽舍、饲料、 饮水等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加强管理:加强 饲养管理,提高 禽群的抵抗力和 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发现病禽及时隔离,防止传染 加强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疫苗接种:家禽传染 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家 禽的免疫力
药物使用:家禽传染 病的治疗措施之一,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进行治疗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疫苗,按 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接 种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家 禽 传 染 病 概 述 03 常 见 家 禽 传 染 病 04 家 禽 传 染 病 诊 断 与 防 治 05 家 禽 传 染 病 预 防 与 控 制 06 案 例 分 析 与 实 践 经 验 分 享
家禽传染病: 指家禽感染病 原体后引起的 疾病,具有传
染性
分类:根据病 原体不同,可 分为病毒性、 细菌性、寄生
虫性等
病毒性传染病: 如病、 沙门氏菌病等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4-传染性喉气管炎)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4-传染性喉气管炎)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四节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一、概述: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以危害育成鸡和成年蛋鸡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本病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并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剖检病变为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坏死和大面积出血(即主要侵害上呼吸道)。

(注:IB是以危害雏鸡为主;IB病变部位主要在支气管和肺。

)二、病原学:(1)ILTV属于疱疹病毒科,α-型疱疹病毒亚科、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禽疱疹病毒I型。

(注:狂犬病毒也属于疱疹病毒科。

)(2)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基因组长度约为155kb,。

(3)病毒的糖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注:NDV也是只有1个血清型;血清型少对预防有利),但不同毒株的毒力不同,其对鸡和鸡胚的致病性有差异,在细胞培养物和鸡胚绒毛尿囊膜形成的蚀斑大小和形态也不尽相同。

(5)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及其渗出物中,能够在鸡胚和许多禽类细胞上增殖。

•(通过离心,取含有病毒的液体)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使鸡胚在接种后2-9d死亡(毒力强的死亡时间短,毒力弱的死亡时间长),胚体变小,绒毛尿囊膜增生和坏死,形成灰白色的斑块病灶。

(即:病毒接种鸡胚培养后尿囊膜增厚、水肿、充血、出血。

)注:正常鸡胚尿囊膜应该是白色、透明、很白的一层膜。

•病毒在鸡胚细胞培养上生长时,引起核染色质变为和核仁变圆,胞浆融合,成为多核巨细胞(通过衍射,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好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实际上它是因感染病毒,由多个细胞坏死后包浆发生融合形成的核内包涵体,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细胞)。

•病毒还可以在鸡白细胞培养上生长,引起以出现多核巨细胞为特征的细胞病变。

养禽场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养禽场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养禽场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对策养禽场是养殖家禽的场所,为了保证家禽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传染病的防控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养禽场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对策,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控对策1. 定期排查:定期对鸡群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注意观察鸡群的运动情况、食欲和精神状态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和隔离。

2. 严格隔离:对发现病鸡应立即与健康鸡隔离,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不要将带有病菌的器具或鸡只与健康鸡混养。

3. 定期消毒:养殖环境的消毒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关键。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包括鸡舍、喂食器、饮水器和笼具等。

4. 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基础。

比如,加强饲料消毒,保持禽舍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等。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对策1. 健康鸡来源:选择健康的鸡苗进行养殖,避免从疫区或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地区购入鸡只。

2. 喂食卫生: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避免交叉感染。

饲料容器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3. 环境卫生: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积水,避免病原菌滋生。

4.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鸡群的具体情况,定期接种疫苗,提高抗体水平。

三、鸡腺病毒病的防控对策1. 严格隔离: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发现感染鸡应及时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维持良好的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对鸡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病毒滋生。

3.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保证饮水质量。

饲料和水源容器要经常清洗和消毒,避免污染。

4.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群体疫情和免疫水平,定期接种合适的疫苗,提高鸡只的抵抗力。

四、鸡传染性肠炎的防控对策1. 良好的饲料卫生:提供卫生合格的饲料,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料容器。

2. 强化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清洁和消毒饮水器、食盆等器具。

3. 饮水卫生:保持饮水器和饮水系统的清洁,避免因饮水受到污染而引起的疾病传播。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3-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3-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一、概述: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以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少,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为特征。

二、病原学: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

(注: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也属于冠状病毒病。

)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含有3种病毒特异性蛋白: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纤突蛋白(S,对于决定病毒毒力强弱有重要作用)。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较多,目前报道过的至少有27个不同的血清型。

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有关。

病毒的抵抗力:(总体不强)可以使用鸡胚分离病毒,病毒能在10-11胚龄的鸡胚中生长,导致鸡胚萎缩。

大多数病毒株在56˚C 15min失去活力;但对低温抵抗力很强,在-20˚C时可存活7年。

一般消毒剂,均能在3-5min内将其杀死。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NaOH(pH12)1h,而在pH7.8时最为稳定。

血凝活性:IBV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C下处理3h后,可具有血凝活性,并且这一活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利用该特性,有些实验室建立了鉴定IBV毒株或监测抗体水平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但该方法目前尚缺乏规范标准。

三、流行病学:鸡是IBV的自然宿主,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比较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发病最严重。

本病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饲料、饮水、鸡舍、笼具感染)。

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特别是天气寒冷且潮湿的时候易发生)。

饲养管理不良等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卫生状况不良,存在大量大肠杆菌、支原体的鸡舍易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传染病
鸡传染性贫血自然发病多见于_____周龄鸡,主要的传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造成免疫抑制,加重和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7.禽曲霉菌病的主、次要病原体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侵害4~12日龄的雏鸡,其病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任何过分依赖疫苗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有害的,必须坚持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
试述马立克氏病与淋巴白血病的鉴别诊断。(8分
马立克氏病
淋巴白血病
发病高峰:
8.鸡白血病是鸡的血细胞性的一群疫病的总称,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髓细胞瘤、纤维瘤和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等。控制和消灭鸡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9.雏鸭肝炎,典型临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剖检则典型病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以扑杀发病鸡群、受威胁鸡群紧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低致病性禽流感以疫苗预防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为主。
5.近年来,我国鸡群中新城疫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控制该病?
在免疫鸡群常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其症状因日龄不同而有差异,幼龄鸡和育成鸡首先表现呼吸道症状,鸡群有明显的呼吸音,有的鸡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气,在此症状出现后不久即有以神经症状为主的鸡出现,病鸡食欲减退或停止,下痢,发病后2~3d,死亡率增加,大约在1周后开始下降;成年鸡症状轻,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产蛋量明显下降,软壳蛋增多,少数鸡发生死亡,有的成年鸡唯一症状就是产蛋量突然下降,软壳蛋增多,经2周左右,产蛋量开始回升。病变必须多剖检病鸡才可能看到腺胃乳头出血等特征病变,病鸡肠道与盲肠扁桃体的变化不明显,但一经发现则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直肠与泄殖腔粘膜可见出血,经常见到继发感染疾病的病变。
8.禽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禽副伤寒。其中禽副伤寒有公共卫生意义,其已知的毒力因子有毒力质粒、内毒素以及肠毒素等。()
9.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急性败血性传
染病,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盲肠形成栓子。()
10.鸭瘟的病理变化为食道和泄殖腔粘膜发生坏死,其上可能有淡黄色假膜覆盖,肝脏肿大,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2)有呼吸道或腹泻症状,死亡率较低
(3)泄殖腔充血、出血、啄肛
病变:(1)卵泡有充血水肿、出血现象
(2)十二指肠粘膜弥漫性出血
(3)腺胃乳头水肿,轻挤有液体流出
原因:1、可能由于免疫失败造成的
a.疫苗本身保护率有限
b.疫苗质量和使用方法不当
c.接种疫苗时已处于潜伏期
d.接种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
e.致病毒株发生了变异,与疫苗的血清型不相符
C.病毒可分为A、C两个型,我国以A型分离株较多
D.属痘病毒、血清型很少
10.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________。
A.整个呼吸道有粘性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混浊,有时见干酪样渗出物
B.支气管呈卡他性炎症,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C.鼻腔和窦粘膜发炎,表面有大量粘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D.喉头和气管粘膜出血并有干酪样坏死
过去曾称为真性鸡瘟的疾病是__________。
A.新城疫B.呈隐性感染的禽流感
C.亚洲鸡瘟D.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禽流感
8.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__________。
A.气管粘膜增厚和混浊,表面有结节样病灶,内含干酪样物
B.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
C.喉和气管粘膜出血和坏死,并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
1.新城疫的主要症状、病变?如何防制?(9分)
4.谈谈您对禽流感的认识?
病原:A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主要有鸡、火鸡、鹌鹑、鸭、鹉及野禽等多种禽类,其中火鸡最常暴发流行,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传染。
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以H5、H7亚型最为常见;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最为常见。
8.如果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证明从鸡群中分离到的是新城疫病毒,那么,就可得出结论,鸡群的死亡是由新城疫引起的。(×)
9.鸡大肠杆菌败血症的病理变化有气囊、心包和肝脏表面出现纤维素渗出,这是由于病鸡心脏收缩压下降引起的。(√)
10.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的中、下段形成栓子。(√)
低致病性禽流感
症状:发病突然,呼吸困难,拉稀,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病率高,病死率不高,因继发感染严重程度不同,病死率有一定变化。
病变:气管粘膜严重出血,肺出血、水肿,可见继发感染带来的其他病变。
鉴别诊断:以流行病学、症状、病变作初步诊断。确诊,分离病毒作血清型鉴定,并以6~8周龄SPF鸡作致病试验,根据是否出现死亡及死亡率高低判定病毒毒力。
2~7月龄
4~10月龄
发病最低限:
>1月龄
>3月龄
症状:
全麻痹或不全麻痹

大体病变:肝肾肿瘤
常见
常见
皮肤肿瘤
常见

神经肿瘤
常见

法氏囊肿瘤
少见
常见
法氏囊萎缩
常见
少见
心脏肿瘤
常见
少见
肠道肿瘤
少见
常见
cell形态
多形性
单一或淋巴cell
cell数量
T cell多
B cell多
产蛋鸡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的主要症状和病变有哪些?原因何在?如有该病发生,怎么办?症状:(1)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
8.以下禽病中可经卵垂直传播的有()。
A.产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综合征(EDS76)B.鸭瘟
C.鸡白痢D.禽脑脊髓炎
8.以下禽病可经卵垂直传播的是________。
A.鸡新城疫B.鸭瘟
C.禽传染性脑脊髓炎D.鸡伤寒
9.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的特点是________。
A.属疱疹病毒,在鸡胚中繁殖后在绒尿膜上产生痘斑
B.血清型众多,型与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力低
6.简述畜禽传染病预防用疫苗的种类与特征,试评价疫苗在畜禽传染病防制中的作用。
疫苗:(1)弱毒疫苗:①低毒力的野外分离物;②人工致弱;③异源毒株;特点:①用弱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②可采取自然感染的途径免疫接种;③可产生分泌型抗体;④免疫在机体内有毒力恢复的潜在危险;⑤疫苗不稳定,不易保存和运输,有效期相对较短;⑥接种剂量较小,类似一次轻型感染过程;⑦产生免疫应当较快,但维持时间短,与灭活苗配合使用效果好。(2)灭活疫苗:①用灭活的病原微生物及毒素制成;②安全,在制备过程中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其他生物学因子;③不能产生分泌型抗体,致细胞免疫能力弱;④灭活时可能损害或改变保护性抗原决定簇;⑤可能产生毒性或潜在的有害免疫反应;⑥只能皮下或肌注,使用不便,疫苗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有效期为1年。接种剂量较大,产生免疫应答慢,但免疫力的维持时间较长,与弱毒苗配合使用效果好。(3)基因工程苗,①基因缺失苗;②活载体疫苗;③亚单位苗;④核酸疫苗
D.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并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衣原体病具有广泛的宿主,畜禽中较为易感的是()。
A.马属动物B.羊、牛、猪
C.火鸡D.鹦鹉和鸽
3.在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疾病(List A)中的禽类疾病是()。
A.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B.新城疫和真性鸡瘟
C.新城疫和欧洲鸡瘟D.新城疫和禽流感
用IV系苗2-5羽份接种,同时注射油乳剂苗0.5-1ml。
8.禽曲霉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主要侵害4~12日龄的雏鸡,其病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在肺和气囊发生炎症或小结节
9.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复制为典型的细胞结合病毒的复制方式,感染从细胞到细胞的传递通过形成细胞间桥完成。MDV感染后,在体内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3种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生产性感染;潜伏性感染;转化性感染
10.法氏囊病的主要症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鹅的里氏杆菌感染被称为鹅流感。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________________和抽搐。慢性病例为________________,病变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共济失调;斜颈;
2、与平时的饲养管理有关
喂霉败腐烂饲料,使机体处于抵抗弱的状态,若此时接种I系苗或接种强毒苗可能会造成发病。
如有该病发生,则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若有产蛋前发病:70日龄以前,则用IV系苗肌注2-4羽份,且一个鸡换一针头,接种之日起,饲料中添加左咪唑。
70~130日龄,由用I系苗肌注,2-3羽份。
若产蛋期内发病,由不可用I系苗接种,防止污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
症状:体温升高,肉髯水肿,脚鳞紫变,拉黄绿色稀粪,垂翅,脚软,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均很高。但该病的传播效率似不及低致病性禽流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