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灾难

合集下载

天灾与人祸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的对比

天灾与人祸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的对比

天灾与人祸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的对比天灾与人祸: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的对比自古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灾难不仅来自自然的天灾,也来自自身的人祸。

而天灾与人祸之间对比鲜明,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异,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应对这些灾难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似之处天灾和人祸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伤痛。

无论是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还是战争、恐怖袭击、犯罪等人为灾难,都可能导致无辜的生命丧失和大量财产的损毁。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们都要经历恢复重建的过程,付出巨大的代价。

二、差异之处1. 灾难原因:天灾通常是自然界的力量或规律导致的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而人祸则是由人类的某种行为或意图引发的,如恶意破坏、恐怖袭击等。

天灾可以说是自然界的无情,而人祸往往是人类自身的过错。

2. 预防和预测:尽管无法完全避免,但对于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然而,人为灾难通常更具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因为他们是来自人类内部的,不易通过常规手段进行防范。

3. 协作与救援:在面对天灾时,人们常常更容易形成社会合力,众志成城。

各个国家、机构和个人会自发地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各种资源和救援力量。

而在人祸面前,因涉及到复杂的政治、经济和人性问题,救援和协作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困难。

4. 恢复与重建:天灾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恢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但是,人祸常常导致的伤害和损失可能会更加深远和持久,因为它直接侵害到了社会的道德、信任和文化基础。

总之,天灾和人祸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灾难,无论是从发生原因、预防预测、救援协作还是恢复重建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自身的灾难意识,学会预防和应对各种灾难,并且在灾难面前保持勇敢和团结,共同度过难关。

而对于社会来说,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灾难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健全灾后重建的长效机制。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例子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例子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例子1.汽船爆炸苏丹纳号是密西西比河边轮汽船,通常航行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

这艘船还是很先进的,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安全设备,不过,在1865年4月27日,这艘船在航行距田纳西州孟菲斯约7英里的地方却发生了爆炸,据了解,当时船上大约2300名乘客,其中包括获释的联邦战俘、平民和船员,死亡人数估计在1500至1800名乘客之间。

经过调查,原来是锅炉内的水位造成了这场灾难,除此之外,该船也出现了超载,而且事故发生前几天,四台锅炉中的一台已经泄漏,但并没有引起船员的重视,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不幸的灾难。

2.约翰斯敦洪水约翰斯敦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部的一个繁荣小镇,它以钢铁生产而闻名,由于土坝年久失修,在1889年,倾盆大雨加上湖水的压力导致大坝灾难性的倒塌,一场可怕的洪水接踵而至,据报道,有2209人死于这场大洪水,此外,估计财产损失约为1700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后来,美国红十字会领导了救援工作,他们从捐款中筹集了大约370万美元,这次大洪水事件,完全是人为工程故障和维护不利造成的。

3.大桥倒塌加拿大的魁北克大桥的跨度约为548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悬臂桥,事实上,这座桥在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中仍有它的名字,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这座桥在历史上曾经两次倒塌,第一次发生在1907年8月29日,在倒塌期间,工人们正在修理悬臂出现倒塌,据悉,有55人死于溺水。

之后经过了维修,工程师们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这座桥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结果到了1916年9月11日,这座桥的中央跨度再次坍塌,造成13名工人死亡,这两场灾难的总损失估计为2200万美元,该事件向人类展示了工程故障和监管不当的灾难性后果。

4.泰坦尼克号沉没泰坦尼克号沉没是有史以来,人为导致最严重的事故之一,在1912年,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从英国南安普敦启航到美国纽约,船员们对泰坦尼克号的安全非常放心,他们只携带了20艘救生艇,这对于2200名乘客中的一半来说还不够。

全球人为十大生态灾难

全球人为十大生态灾难

4. 中国 西藏 中国·西藏
• 威胁:都市化带来的污染和酸雨,使西藏 城内的古建筑受到破坏。此外,过度开发 使西藏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 介绍: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这里有独 特的高原雪域风光。
5.秘鲁 秘鲁 昌昌城 考古地区
• 威胁:全球温度的升高,这一地区的雨水 和风导致城内建筑开始逐渐被侵蚀。 • 介绍:昌昌城建立于公元12世纪,这是世 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砖城。
2. 空气污染
• 1984年,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的一间杀 虫剂工厂储气罐阀门失灵,大量有毒气体 泄漏,造成1万人死亡。博帕尔灾难留下的 伤口长久在人们心上发痛,敲响工业灾害 的警钟。
3. 海洋污染
世界最大的原油泄漏 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 战争。当时萨达姆故 意向波斯湾倾倒多达 100万加仑(约合 3785.4立方米)的石 油,造成当地鸟类和 鱼类的大量死亡。
7. 极地冻土侵蚀
• 两极冰冠在夏季融化,冬季再生,但极地 的永久冻土在此过程中却受到侵蚀。气候 变暖,海冰融化带走了其中的泥土等沉淀 物,没有海冰保护海岸线,越来越强烈的 海洋风暴不断侵蚀大片冻土。
8. 工业采矿
•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发掘稀有 金属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要为 此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过度开采会腐 蚀土壤,导致泥石流灾害,还会破坏生态 平衡。而且,开采造成的破坏几乎不可修 复。
8.尼泊尔 尼泊尔 加德满都谷地
• 威胁: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染是其遭到破 坏的主因,大量城市周边的污染物威胁加 德满都。 • 介绍: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以 精美的建筑艺术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 征。 •
9. 坦桑尼亚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 威胁: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不断上升, 乞力马扎罗山顶上厚达150英尺的积雪正在 一点一点融化。有科学家预言说:“所有 的冰层将在2020年融化掉。”当地政府担 心,当“雪帽”被摘掉时,当地的旅游业 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 介绍:屹立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边境线上 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大陆最高的山。山 上的雪形成于大约11000多年前。

人为的生态灾难的例子

人为的生态灾难的例子

人为的生态灾难的例子
人为的生态灾难的例子包括:
1. 有害气体泄漏:最严重的是博帕尔气体悲剧,始于印度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用于杀虫剂的无色气体甲基异氰化物的泄漏,导致5000多人死亡,50000多人致残,1000多人失明。

另外,洛杉矶也曾发生气体泄漏事件,在112天内向大气中释放了50亿立方英尺的甲烷,虽然并未立即导致死亡,但释放出的甲烷数量惊人。

2.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日到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外,人为的生态灾难还有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海湾战争等。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案例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案例

人为因素导致工程灾害案例1、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致53人遇难4月29日12时24分,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一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

据央视新闻,5月6日上午,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第七次新闻发布会举行。

会议通报,经过紧急救援,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已经结束。

截至5月6日3:03,事故现场被困、失联人员已全部找到,其中获救10人,遇难53人。

2、1973年3月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地平线广场公寓楼群的一座公寓发生坍塌。

这起事故共造成14名建筑工人死亡,34人受伤。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座公寓尚未竣工。

虽然在设计上并不存在缺陷,但施工时存在重大失误。

施工方过早拆除22层混凝土支柱的模板,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座大楼完全坍塌。

3、1986年3月15日新加坡新世界酒店坍塌事故33死新世界酒店所处大厦的正式名称是联益大厦,由商人黄康霖以低成本建造,于1971年落成,楼高六层,另设一层地下停车场。

新世界酒店是该大厦3楼至6楼的租户,2楼为一家夜总会,1楼则为一家银行。

1986年3月15日,该大楼在上午11点25分迅速解体,不到60秒时间内轰然倒塌,50人被埋在碎石下,最后只有17人生还。

这起事故是新加坡在二战后发生的最严重灾难,像一场大地震,震动了整个新加坡。

4、日泰国皇家广场酒店坍塌事故137死227伤1993年8月13日,泰国呵叻府的6层皇家广场酒店在不到10秒内轰然倒地,共造成137人死亡,227人受伤。

救援行动持续了20多天,直到9月3日。

这是泰国历史上最致命和灾难性的人为事故之一。

5、韩国三丰百货倒塌事故502死937伤1995年6月29日,韩国汉城(今称”首尔”)瑞草区的三丰百货发生倒塌事故,五层楼在20秒之内全数崩解,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该事故是韩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也是世界上建筑自行倒塌的伤亡极其重大事故之一。

到底什么是灾祸?

到底什么是灾祸?

到底什么是灾祸?灾祸是指自然环境或人类行为带来的严重灾害和苦难。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时常受到各种各样的灾祸的困扰。

那么,灾祸到底是什么?为何灾祸会发生?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为大家解析灾祸的本质和原因。

一、自然灾害:大自然的力量无法忽视1.地震: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破坏、人员伤亡等现象。

一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活跃度较高,地震频繁,就会面临更大的灾祸风险。

2.洪灾:洪水是指地面上下降的降雨水流量超出陆地、河道和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引发洪水灾害。

洪水常常导致人员死亡、房屋破坏、农田受损等。

气候变化、河道改道、过度开发等因素都会增加洪水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3.台风:台风是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风暴,台风带来的暴风雨、风暴潮和强烈的风力会给受影响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

从东南亚到东亚沿海地区,都面临着台风带来的灾祸威胁。

二、人为灾害:人类行为引发的灾难1.战争: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灾祸,战争导致的死伤、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都是无法修复的。

战争往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结果。

2.环境污染:人类工业、交通和生活方式的进步,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长期接触污染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3.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过度伐木、过度开垦、过度捕捞等活动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

这种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综上所述,灾祸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的力量所致,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预测和处理。

人为灾害则是人们自身行为的恶果,只有通过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和改善人类行为,才能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灾祸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灾害应对与应急能力,减少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人为灾难

人为灾难

(一)现场环境评估和自身防护
确保伤员和施救者的安全。
危险因素:车辆、危险物质、火灾、灰尘
以及伤员的血液和体液等。
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措施。
(二)事故类型评估和伤员分拣
评估伤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进一步的支援,如EMSS、消防、警察等 确认损伤机制和能量 分拣,确定伤员救治和后送顺序。
(三)现场急救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包扎。 休克复苏。 骨折固定。
(四)现场救援人员之间的协调
警 消 医 其
察 防 疗 他
(五)各部位伤现场急救特点
颅脑伤 胸部伤 腹部伤 脊椎损伤 肢体损伤
(六)交通事故的预防
高危人群 法律执行 改进车辆设计、制造工艺 道路、环境进行整治
核事故指核设施内部的核材料、放射性产物、废 料和运入运出核设施的核材料所发生的放射性、 毒害性、爆炸性或其它危害性事故,意外向环境
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导致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
意外的过量照射,威胁人员生命和健康。
辐射事故指封闭型或开放型放射源丢失、被盗以
及辐射状指控制失灵或操作失误导致工作人员或
发生火灾时的处置 报警与救火同时进行。
切断通向火场的电源、燃气源,同时应转
移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转移不 了的应设法降温冷却。 如果被大火围困,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 乱,根据火势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以便争
取时间尽快脱离危险区。
自救方法
不要为穿衣、找钱财而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迅速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脱离险境 如楼梯虽已起火,但火势不很猛烈时,可披 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者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
4级:主要在设施内的事故 指有少量场外释放, 公众受规定限值级照射;反应堆芯放射屏障重大 损坏或一个工作人员受致死性照射 5级:有场外危险的事故 指场外有限释放,很可 能要求实施计划的干预;堆芯放射屏障严重损坏 6级:严重事故 指场外明显释放,很可能要求实 施计划的干预 7级:特大事故 指场外大量释放,有广泛的健康 和环境影响

如何看待人为原因导致的灾难以及如何处理?

如何看待人为原因导致的灾难以及如何处理?

如何看待人为原因导致的灾难以及如何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灾难的发生已经无法避免,而人为因素却成为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如何看待人为原因导致的灾难以及如何处理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居民应该遵守安全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为原因引起的灾难是由于居民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措施。

比如,火灾可以通过避免吸烟、不乱扔烟蒂和着火物品来预防,同时要保证室内的消防设施得到及时维护。

二、政府应加强监管和规范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监管和规范,特别是对于那些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的场所,例如学校、医院和酒店等。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施予以规范、改造或关闭,以便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

三、全社会应该注重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既是预防人为因素灾难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基本任务。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安全意识教育都应始终贯穿其中。

年轻人更应该注重自我保护意识,平时多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

四、落实责任,加强处罚力度当人为原因导致灾难的发生时,必须确定责任人并对其追究责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设立明确的惩罚制度,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的处罚,以提醒公众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同时也起到惩罚作用。

五、创新科技,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预警系统也不断升级。

政府应该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使预警系统更加灵敏和准确,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为灾难损失的最小化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虽然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处理。

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受到意外的过量照射的意外事故。
核事故分级
0级:偏离 就安全方面考虑无危害 1级:异常 指偏离规定功能范围 2级:事件 指场内明显污染或一个工作人员受 过量照射,具有潜在安全后果的事件 3级:严重事件 指有极小量的场外释放,公众 受小部分规定限值照射,场内严重污染或一个 工作人员有急性健康效应。其效应接近事故且 丧失纵深防御措施
危险化学品
易 燃 易 爆 毒 害 腐 蚀 放射性
爆炸品 压缩和液化气 易燃液体 易燃自燃和遇湿易 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化物 毒害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2005年3月29日,一辆载有35吨液氯的槽罐车 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导致液氯大量泄漏,死亡28 人,350人中毒。大量农作物被毁。
损伤机制 1.直接伤害
(1)火焰烧伤 (2)热烟灼伤
2.间接伤害
(1)浓烟窒息 (2)中毒 (3)砸伤、埋压 (4)刺伤、割伤
救援原则 脱离热源 开放气道 冷水湿敷 包扎、止血、固定 补液 镇静镇痛 中毒急救
灭 火
冷却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
化学抑制灭火法
核事故指核设施内部的核材料、放射性产物、废 料和运入运出核设施的核材料所发生的放射性、 毒害性、爆炸性或其它危害性事故,意外向环境
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导致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
意外的过量照射,威胁人员生命和健康。
辐射事故指封闭型或开放型放射源丢失、被盗以
及辐射状指控制失灵或操作失误导致工作人员或
非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
去污洗消
1.体表污染的去污洗消 2.皮肤去污 3.污染伤口的处理 4.体内污染的医学处理
谢 谢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包扎。 休克复苏。 骨折固定。
(四)现场救援人员之间的协调
警 消 医 其
察 防 疗 他
(五)各部位伤现场急救特点
颅脑伤 胸部伤 腹部伤 脊椎损伤 肢体损伤
(六)交通事故的预防
高危人群 法律执行 改进车辆设计、制造工艺 道路、环境进行整治
危害特点 突发性 群体 快速性和高度致命 危害极大 治疗困难和矛盾突出
救援原则
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负责 国防、司法、环保、消防、卫生、交通等 职能机构 系统工程
应急处置
绿色抢救通道 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源 控制污染区 抢救受伤人员 确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受染区居民防护或撤离 对受染区洗消 通信、物资、气象、交通、防护保障
主要教学内容
1
灾情特点 损伤机制 救援原则
2 3
第一节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人类文明的副产品。 1889年9月纽约发生第一起致死性交通事故 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000 万。 WHO: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严重的人类健 康问题!
“中国特色”的交通事故
校车 渣土车 酒驾
煤矿救护队
第四节
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
大量人流在拥挤空间活动时,由于某种
因素发生秩序混乱,导致人群互相推挤 踩踏,造成伤亡的事件。
2006年1月12日中午,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活 动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造成了362人死亡 2010年7月24日,德国杜伊斯堡“爱的大游行” 电子音乐狂欢节,当天参加活动的人近140万, 发生恐慌性踩踏事件,造成19人死亡,至少340 人受伤 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元宵灯会踩踏事故, 造成37人死亡,24人受伤
伤情特点
致伤因素多、损伤机制复杂
伤情严重,死亡率高
诊断难度大,治疗矛盾多
现场医疗救援要点
环境评估 请求支援 确认损伤机制 初期评估:气道、呼吸、循环、意识、暴露 保护气道、颈椎,给氧 控制外出血 建立静脉通道,输液 后送,记录医疗文件,通报接收医院 整个救援过程牢记“不伤害”原则
自救方法
如楼梯火势相当猛烈时,可利用绳子或床 单滑下
逃离火场不要乘电梯,防止电梯的电路等
被火烧坏而被困在电梯内遇险
如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应退居室内,
采取防烟堵火措施
第三节


我国煤炭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事故频发,造成 大量矿工伤亡 美国煤矿工人死亡人数仅为0.03人/百万吨煤, 我国这一数字为2.04 我国生产了全世界35%的煤,但矿难造成的死 亡人数却占世界矿难总死亡人数的80% 煤炭被称为“带血的黄金”
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
孙海晨
人为灾难
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或社会活动导致的灾难 人为因素与灾难发生的关系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
非主动的
人为灾难的发生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缓
慢的,都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人为灾难
多是人类文明的副产品,如交通事故、矿难、危 险化学品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等 在很多自然灾难的发生中也有人为因素参与,如 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资源破坏、环境污染, 这些因素加重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 特殊的人为灾难:恐怖袭击、屠杀、种族灭绝等, 也称为人为计谋的灾难
劫机、投毒等。制造爆炸事件是恐怖分子进行恐
怖活动最常见的方法,包括自杀式爆炸和汽车炸
弹爆炸等
恐怖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造恐
怖气氛,威胁社会稳定
致伤机制
直接作用伤:高温高压气体,高速飞散碎

间接作用伤:门窗玻璃和物件破碎、房屋
倒塌等造成的损伤,如抛坠伤、压伤,或 由于人群拥挤造成的踩踏伤等
常见矿难
塌 方 瓦斯爆炸 透 水
损伤机制 砸伤 挤压伤 坠落伤 切割伤 爆炸伤 溺水窒息
伤情特点
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受伤者以井下矿工为主,年轻、文化素质偏低
损伤类型主要骨折,颅脑伤,内脏伤,软组织伤,
烧伤等。还常发生窒息、中毒、溺水等
救援原则 井下和井口保健站、矿医疗站、矿务局总 医院三级急救医疗网 先救后送、边救边送 自救互救
(一)现场环境评估和自身防护
确保伤员和施救者的安全。
危险因素:车辆、危险物质、火灾、灰尘
以及伤员的血液和体液等。
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措施。
(二)事故类型评估和伤员分拣
评估伤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进一步的支援,如EMSS、消防、警察等 确认损伤机制和能量 分拣,确定伤员救治和后送顺序。
(三)现场急救处理
第二节


火 灾
火灾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常见灾难类型 全球每年发生火灾约600万起,造成数万 人死亡和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我国每年发生火灾超过1万起,造成1000
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灾情特点
火焰、烟气蔓延迅速 空气污染、通气不畅、视线不良 人物集聚,杂乱拥挤 心理紧张、行为错乱 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场特点
爆炸与燃烧的双重作用
物体破坏和人员伤亡 爆炸现场的潜在危险性
救援原则
评估现场安全形势 伤员紧急疏散 现场救护 转 送
第七节
核与辐射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发生火灾时的处置 报警与救火同时进行。
切断通向火场的电源、燃气源,同时应转
移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转移不 了的应设法降温冷却。 如果被大火围困,应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 乱,根据火势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以便争
取时间尽快脱离危险区。
自救方法
不要为穿衣、找钱财而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迅速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脱离险境 如楼梯虽已起火,但火势不很猛烈时,可披 上用水浸湿的衣裤或者被单由楼上快速冲下
核与辐射事故的特点
突发性和快速性 损伤多为复合伤、照射种类多样 社会心理影响大 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救援原则 辐射监测
体表污染:产生α、β的放射性核素。 内污染: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超过自然 存在量。
辐射防护
公众卫生防护 救援人员的防护 应急人员防护
现场急救
4级:主要在设施内的事故 指有少量场外释放, 公众受规定限值级照射;反应堆芯放射屏障重大 损坏或一个工作人员受致死性照射 5级:有场外危险的事故 指场外有限释放,很可 能要求实施计划的干预;堆芯放射屏障严重损坏 6级:严重事故 指场外明显释放,很可能要求实 施计划的干预 7级:特大事故 指场外大量释放,有广泛的健康 和环境影响
致伤因素
撞击 挤压 碾挫 烧伤、烫伤
伤情特点
伤情比较严重
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反复踩踏,伤情不断加重
救援原则
保持镇静,维护秩序
紧急呼救 伤情判断


平时培养处事冷静的态度和秩序意识
人员疏散演习
逃生通道的畅通
集体活动周密组织
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
医学救援
迅速转运 防护措施
呼吸防护 皮肤防护 眼睛防护 食品防护
支持治疗 健康宣教


法制建设 安全监管体系 重点防范 应急准备 构建化学品安全的网络信息体系
第六节
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与每个人相关,虽不常见,但肯定某时
在某处发生
恐怖分子利用多种手段制造恐怖事件,如爆炸、
灾情特点 常见,发生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损 失大,后果严重 驾驶人、车辆和道路环境三方面因素相关
疲劳驾驶,超速驾驶,酒后驾驶,思想麻痹, 违规驾驶 机械故障和设计缺陷 道路设计施工缺陷,恶劣天气造成路面结冰、 能见度降低
可以预防和减少的灾难
损伤机制 撞击 碾压 切割/剌伤 跌落 挥鞭伤 安全带伤 方向盘伤 烧伤/爆炸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