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网损

合集下载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作者:樊晓文来源:《科技传播》2012年第17期0 引言当今电力系统正经历着自上而下的改革,传统的生产及经营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为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三者独立的运营模式。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建立电力商品市场,引入科学的竞争机制,以降低电力商品的价格已成为必然。

网损,作为电力运输费用的重要一环,其费用的分摊是考察电力价格是否合理的基础,也是提高输电系统运行透明度、保障电力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1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网损计算就是电能经各级电压电网的输变电设备传输到终端电力用户所产生的电力损耗的计算。

在现今的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提供输变电设备,负责将发电公司生产出的电能传输到广大用户。

同时电网公司为了回收成本、创造效益,要向电力供、用双方收取费用,这笔费用被称为输电费用。

输电过程中造成的电力损耗也是输电费用的一部分。

网损分摊实际上就是网损费用的分摊问题,是输电费用分摊的子问题。

电网在运行时,输电网络所引起的损耗不仅与传输的功率量、传输距离有关系,而且与电网系统所处的运行状态也密切相关。

所以电力用户在使用相同的电量时,无法确切的知道使用该电量所带来的电量损耗,这就给电量损耗的分摊带来了不便。

一般来说,进行大量的电量传输时网损约占总发电量的5%~10%,但是使用不同的网损计算、分摊方法会造成用户所占分摊比例的巨大差异,且对电力公司正常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公平合理的对网损进行分摊即有助于改善电力公司与用户之间友好关系,又有助于提高电网公司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常见的网损分摊方法2.1 平均网损分摊法平均网损分摊法是一种取决于用户所用用电量的分摊方法,就是不考虑电网性能、结构,传输距离长短,用户所处地理环境,仅仅考虑总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总的网损系数进行,从而进行网损分摊。

平均网损分摊法是最早被电力联营市场所采用一种分摊方法,其具有简单明了,方便计算的特点,如今仍然被西班牙,英格兰等国家使用。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方法0 引言当今电力系统正经历着自上而下的改革,传统的生产及经营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为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三者独立的运营模式。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建立电力商品市场,引入科学的竞争机制,以降低电力商品的价格已成为必然。

网损,作为电力运输费用的重要一环,其费用的分摊是考察电力价格是否合理的基础,也是提高输电系统运行透明度、保障电力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1 网损计算和网损分摊网损计算就是电能经各级电压电网的输变电设备传输到终端电力用户所产生的电力损耗的计算。

在现今的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提供输变电设备,负责将发电公司生产出的电能传输到广大用户。

同时电网公司为了回收成本、创造效益,要向电力供、用双方收取费用,这笔费用被称为输电费用。

输电过程中造成的电力损耗也是输电费用的一部分。

网损分摊实际上就是网损费用的分摊问题,是输电费用分摊的子问题。

电网在运行时,输电网络所引起的损耗不仅与传输的功率量、传输距离有关系,而且与电网系统所处的运行状态也密切相关。

所以电力用户在使用相同的电量时,无法确切的知道使用该电量所带来的电量损耗,这就给电量损耗的分摊带来了不便。

一般来说,进行大量的电量传输时网损约占总发电量的5%~10%,但是使用不同的网损计算、分摊方法会造成用户所占分摊比例的巨大差异,且对电力公司正常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公平合理的对网损进行分摊即有助于改善电力公司与用户之间友好关系,又有助于提高电网公司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常见的网损分摊方法2.1 平均网损分摊法平均网损分摊法是一种取决于用户所用用电量的分摊方法,就是不考虑电网性能、结构,传输距离长短,用户所处地理环境,仅仅考虑总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总的网损系数进行,从而进行网损分摊。

平均网损分摊法是最早被电力联营市场所采用一种分摊方法,其具有简单明了,方便计算的特点,如今仍然被西班牙,英格兰等国家使用。

虽然很多专家对平均网损分摊法进行了改进,将电力质量,传输的地理环境考虑进去,但是平均法依然不能有效的反应不同情况下的电网长期运营的效益情况,无法提供有效的竞争机制,因此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在使用这种方法。

降低网损的措施

降低网损的措施

降低网损的措施什么是网损网损是指在电力输电过程中,由于电流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电阻,从而导致电能的损耗。

网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高网损会导致电网效率低下,并且会增加供电成本。

因此,降低网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降低网损的重要性降低网损有以下重要性:1.提高电网效率:电网损耗的降低可以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电能的浪费。

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2.降低供电成本:电网损耗的减少可以降低供电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3.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高网损会导致电压不稳定、线路过载等问题,降低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通过降低网损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降低网损的措施降低网损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措施:1. 优化输电线路设计优化输电线路设计可以减少线路的电阻、电感等参数,从而减少电能损耗。

具体措施包括:•选用低电阻、低电感的导线材料;•优化线路的走向,减少线路长度;•减少线路的分支,降低线路复杂度。

2. 优化变电站运行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化变电站的运行可以降低电网损耗。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变电站的配置,使得电力分布更加合理;•优化变电站的运行参数,如调整变压器的容量、调整变电站的运行模式等;•采取合理的维护措施,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使用高效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都有一定的损耗,使用高效电力设备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具体措施包括:•选用高效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损耗;•选用高效逆变器,减少逆变器的损耗;•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4.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维护和检测是降低网损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线路、设备的问题,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测线路的电阻、电感等参数,及时发现线路的问题;•定期检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定期检测各种电力设备的功率因数,及时发现设备的能耗问题。

5. 采用新技术和智能化控制采用新技术和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网损。

PSASP7.0 网损计算分析(电力系统综合分析)

PSASP7.0   网损计算分析(电力系统综合分析)

运用psasp7.0计算网损,具体步骤如下:
1、新建工程;
2、画单线图,并输入元件参数;
3、方案定义,潮流计算作业定义,并进行潮流计算;具体的同第一题的计算步骤。

4、定义网损作业,点击计算,进行网损计算,并输出结果。

如下图,点击“功能控制”----“网损分析”,进入网损分析页面;最右端有三个快捷键,从上往下依次是“定义网损作业”、“作业计算”、“网损作业报表输出”。

最后的报表有txt和excel两种格式,保存在TEM文件夹中。

具体的步骤如下:
1.PSASP 7.0计算10kV配电网网损分析
1)新建单线图:
2)搭建电路图:
3) 输入各个元件相应的参数:5km的架空线LGJ-120/25 r=0263,x=0.348;变压器S7-1000/10 UK=5.5 PK=11.6
4)搭建好的电路图如下:
5)方案定义:
6)定义潮流计算作业。

7)潮流计算结果如下:
8)定义网损作业:
9) 单击计算,得计算过程信息:
2.PSASP 7.0计算WSCC 9节点网损计算分析
1)搭建电路图,并输入相应的参数(包含发电机、母线、变压器、交流输电线路、负荷等数据):
2)潮流计算:
3)网损分析:
输入24小时的发电、负荷量,计量关口设置等量:。

关于电力系统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关于电力系统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关于电力系统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2国网周口供电公司河南省 4660003河南工学院河南省 453000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对末端电网降低线损使用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经济运行电力作为当前社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它是保障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关键。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行以及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加急,日益凸显出降低电力系统线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能否有效的降低电力系统的线损不仅是衡量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重要指标,同时更是电力企业在降低电能损失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

1关于电力系统中线损的概述1.1电力系统线损的定义电力系统线损指的是,电能在输送的时受到电网线路材质、传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电能中电压与有功、无功电能出现耗损的情况。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前电网中电力系统理论的线损率一般达到5%至7%。

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2014年全国发电总量55000亿度来计算,2014年我国因电力系统线损而造成的电能损失保守估计有2750亿度。

如此巨大的电力浪费不仅致使电力企业流失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致使我国的能源出现重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对电力系统线损的研究十分必要。

1.2降损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意义鉴于电力系统线损每年所造成的巨大电能损失,随着我国整体用电量的不断攀升,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那么电力系统线损造成的能源浪费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用电的紧张程度。

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电力系统降损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电网传输过程中电力的损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国家电网正不断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电力系统线损问题,一方面通过加快新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另一方面农村老旧电网改造不断提速,旨在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在保障用户优质电能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线损最大程度降低的目的。

电力系统新建变电站降低网损率计算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新建变电站降低网损率计算方法分析

支路 损 耗 主要 由节 点 的电压 差决 定 。节 点压 差 算法 如下 :
u一 ( ( R+i X )- - ( R + 一
[ J ] . 电力 系 统 自动 化 , 2 0 0 6 , 3 0 ( 6 ) : 3 0—3 4 , 4 7 .
E 7 2 牛卫平 , 刘 自发 , 张建华 , 等. 基 于 GI S和 微 分 进 化 算 法 的 变 电 站选址及定容[ J ] . 电力 系 统 自动 化 , 2 0 0 7 , 3 1 ( 1 8 ) : 8 2— 8 6 .
Vo 1 . 3 2 NO . 5
oc t . 2 O1 3
河 北 电力 技 术
H EBEI E LECT RI C PoW ER
第 3 2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P 2 R + Q2 X + ( P 2 X —Q2 R)
开始 装载研 究分析 电网计算 模型到研究态 I ,设置 该模 型的操作方案
P l 2 + j Q 1 z P 2 l + j 0 2 l
DT S一 体化 设 计 E J ] . 电 网技 术 , 2 0 0 4 , 2 8 ( I 8 ) : 6 2 —6 5 .
E 2 ] 钱 锋, 唐 国庆 , 顾 全. 基于 C I M 标 准 的 多 级 电 网 模 型 集 成
参考文献 :
[ 1 ] 潘凯岩 , 寇 强, 郑 涛, 等. 基 于公共信息模 型的 E MS / DMS /
机、 1 个 负荷 的系统 。此时 线性 网络 可 以简 单化 1 个 等值 阻抗 。可用单 机 无穷 大 系 统来 简化 说 明 网损 率 跟 电 网负荷 的相关性 。单机无 穷大 系统如 图 7 所示。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一、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小功率损耗在一条电阻为R 的输电线上,输送相同有功功率P ,对应于不同的功率因数, 产生的有功功率值不同。

若功率因数由1cos ϕ提高到2cos ϕ,则线路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率为212cos %[1()]100%cos L P ϕϕ∆=-⨯ 例如,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到0.9时,线路中功率损耗可减少39。

5%.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首先应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其次是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是指未设置任何无功补偿设备时负荷自身的功率因数.在电力系统负荷中,异步电动机占相当大比重,是系统中主要需要无功功率的负荷。

它所需无功功率可用下式表示220000()()()N N NP Q Q Q Q Q Q Q P β=+-=+- (7—1)式中P N ——异步电动机额定有功功率;Q 0—-励磁无功功率;Q N --异步电机额定负荷(P N )运行时异步电动机所需的无功功率; P ——电动机的机械负荷;β-—电动机的受载系数。

由式(7—1)可见,异步电动机励磁无功功率Q 0与受载系数无关,而式中第二项则与受载系数的平方成正比.在额定无功功率Q N 中,Q 0约占60%~70%,第二项无功功率只占少部分。

因此,随着受载系数的降低,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相应降低.若以Q 0=0。

7Q N 计算,则β由1下降为0。

5时,cos ϕ由0。

7下降为0.54.根据上面的分析,欲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首先在选择异步电动机容量时,应尽量接近它所带的机械负荷,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即电动机长期处于轻负荷下运行,更应避免电动机空载运转。

另外,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容量的用户尽量使用同步电动机,并使其过激运行,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从而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如果能对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通以直流励磁,就可改作同步机运行。

此外,变压器也是电力网中消耗无功功率较多的设备,应合理地配置其容量。

电力系统网损分摊的虚拟等值节点法

电力系统网损分摊的虚拟等值节点法
2 网损分摊数学模型的建立
采 用高 斯消 去法 化简 网络 。 ( 1) 输电线路采用 L 型等值模型的网络, 如图 1。
图 1 2 机系统图
- 15 -
( 2) 将 支路 电容 的充 电功 率并 到负 荷上 , 并后 的 网络 如图 2。
此时 , Pl′1+jQl′1=Pl1+jQl1+jQc1+jQc2, Pl′2+jQl′2=Pl2+jQl2+ jQc3+jQc4。
现有的实用方法中功率大小比例分摊法不区分各用户对网损的贡献程度灵敏度分析方法不能保证全网网损与分摊给各用户的网损之和相等文献34认为全网各个节点的注入功率或汲取功率的功率因数完全一致没有考虑有功网损与线路无功功率的关系
第 27 卷第 3 期 2007 年 9 月
FUJIAN DIANLI YU DIANGONG
( 3) 进 一步 化 简网 络 , 引 入虚 拟 节点 v1、v2, 化 简 后的 网络 ( 即等 值网 络) 如 图 3。
图 4 多机系统等值电路图
计 算公 式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1loss
ΔZ = Z +Z + +Z Z′ 1loss
… 1loss 2loss
nloss
loss
Z2loss
ΔZ = Z +Z + +Z Z′ 2loss
proposed method is tested in IEEE 39 bus system. The reasonability and veracity of this new allocation process
are illustrated in the resul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精 确算法
功率损耗累加法:在计算时段内对各个 采用时刻作潮流计算,再将个时刻损耗 功率乘以相应的采用间隔时间,累加得 到系统损耗电量。目前该方法是电力系 统网损计算中采用最广泛的,常作为各 种方法比较的基准。 动态潮流法:主要采取个时刻的功率值 并进行拟合来求取时域表达式。该方法 较为精确但计算量太大。
网损的分析 方法
1 近似算法
2 精确算法
3 概率算法
常用的近 似算法
均方根电流法:将时间平均分为若干小 段并假设电流不变,计算方均根电流并 作为等效电流计算网损。 平均电流法:利用均方根和平均电流之 间的等效系数,根据平均电流计算网损。 以上算法对于出口处仅装设电流表时较 为有效,但是实际中因未考虑符合曲线 等因素而影响计算结果,计算效果不够 理想。 节点等效功率法:将计算时段内随时间 变化的各节点注入功率处理为节点等效 功率,仅用一次潮流计算来确定各项损 耗电量。
数学-物理分析:将系统网损表达未网络 结构,交易量等多个参数的变量形式, 后根据数学表达式分摊到各母线
按比例分摊类:包括不区分使用程度和 采用比例共享原则的潮流追踪方法
总结
方法一有利于激励用户降低网损, 但是不能保证全网的网损和分摊给个用 户网损之和相等,不利于电力市场的合 理性。 方法二计算复杂,只能做到某一方 面的优越性,并且不利于网损分摊的透 明性,不利于被广泛采用,现在尚未有 采用该方法的国家或地区。 方法三在一些国家采用,但是该方 法不区分各用户对网损的共享程度,因 此提出了比例共享原则的潮流跟踪网损 的分摊方法。但是该方法任然有很大的 局限性。
概率算法
网损概率分布函数法不仅可以计算 网损,还反应了实际系统注入功率 波动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还可以表 示网损功率变化的数字特征。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是线性化逐次 算法,该方法采用线性化的网损经 验公式来计算各时段的网损功率, 然后求取该时段内的网损功率概率 分布曲线
网损的分 摊方法
灵敏度分析:利用灵敏度分析计算出每 个用户的网损修正系数,从而对用户发 出&消耗的电能进行修正
输电服务-网损
罗丹
网损
网损:在电网运行时在变压 器及线路上产生的电能损耗 。
变压器参数
节点注入功率
网 损
线路参数
其他因素
为什么要进行 网损分析
由于电力市场的实行,输电损 耗的这一问题日益重要。
网损的大小综合反映了电力系统的规 划设计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 降低网损有利于节约电能,提高经济 效益 网损分析有利于解决用户和电力公司 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