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双曲线专题 (优秀经典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双曲线专题 (优秀经典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双曲线专题一、学习目标: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2.熟悉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能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题目.二、知识点梳理定 义1、到两个定点1F 与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小于21F F )的点的轨迹2、到定点F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e ee (>1)的点的轨迹标准方程-22a x 22b y =1()0,0>>b a -22a y 22bx =1()0,0>>b a 图 形性质范围a x ≥或a x -≤,R y ∈R x ∈,a y ≥或a y -≤对称性 对称轴: 坐标轴 ;对称中心: 原点渐近线x a by ±=x b a y ±=顶点 坐标 ()0,1a A -,()0,2a A ()b B -,01,()b B ,02 ()a A -,01,()a A ,02()0,1b B -,()0,2b B焦点 ()0,1c F -,()0,2c F()c F -,01,()c F ,02轴 实轴21A A 的长为a 2 虚轴21B B 的长为b 2离心率1>=ace ,其中22b a c += 准线准线方程是c a x 2±=准线方程是ca y 2±=三、课堂练习1、双曲线方程为2221x y -=,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2,02⎛⎫ ⎪ ⎪⎝⎭B 、5,02⎛⎫⎪ ⎪⎝⎭C 、6,02⎛⎫⎪ ⎪⎝⎭D 、()3,01.解析:C2.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若曲线C 2上的点到椭圆C 1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C 2的标准方程为( )A . ﹣=1B .﹣=1C .﹣=1D .﹣=12.解析A :在椭圆C 1中,由,得椭圆C 1的焦点为F 1(﹣5,0),F 2(5,0),曲线C 2是以F 1、F 2为焦点,实轴长为8的双曲线, 故C 2的标准方程为:﹣=1,故选A .3.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 A.14 B.35 C.34 D.453.解析C :依题意得a =b =2,∴c =2. ∵|PF 1|=2|PF 2|,设|PF 2|=m ,则|PF 1|=2m .又|PF 1|-|PF 2|=22=m . ∴|PF 1|=42,|PF 2|=2 2. 又|F 1F 2|=4,∴cos ∠F 1PF 2=422+222-422×42×22=34.故选C.4.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0)、F 2(,0),P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PF 2,|PF 1|•|P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1 B.﹣=1 C.﹣y 2=1D.x 2﹣=14.解析C :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 由题意得||PF 1|﹣|PF 2||=2a ,|PF 1|2+|PF 2|2=(2)2=20.又∵|PF 1|•|PF 2|=2, ∴4a 2=20﹣2×2=16 ∴a 2=4,b 2=5﹣4=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y 2=1.故选C .5.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焦距为10,点P (2,1)在C 的渐近线上,则C 的方程为( )A.x 220-y 25=1B.x 25-y 220=1C.x 280-y 220=1D.x 220-y 280=1 5.解析A :设焦距为2c ,则得c =5.点P (2,1)在双曲线的渐近线y =±ba x 上,得a =2b .结合c=5,得4b 2+b 2=25, 解得b 2=5,a 2=20,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 220-y 25=1. 6.等轴双曲线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C 与抛物线y 2=16x 的准线交于A ,B 两点,|AB |=43,则C 的实轴长为( )A. 2 B .2 2 C .4 D .86.解析C :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x 2-y 2=a 2,根据题意,得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4,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16-y 2=a 2,因为|AB |=43,所以16-(23)2=a 2,即a 2=4,所以2a =4,所以选C. 7.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x 24-y 212=1上一点M 的横坐标为3,则点M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7.解析:双曲线的右焦点(4,0),点M (3,15)或(3,-15),则点M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4.8.以知F 是双曲线221412x y -=的左焦点,(1,4),A 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 的最小值为 。

高中数学双曲线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双曲线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双曲线练习题及答案双曲线相关知识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A。

$\frac{x^2}{12}-\frac{y^2}{24}=1$B。

$\frac{y^2}{12}-\frac{x^2}{24}=1$C。

$\frac{y^2}{24}-\frac{x^2}{12}=1$D。

$\frac{x^2}{24}-\frac{y^2}{12}=1$3.设 $e_1,e_2$ 分别是双曲线 $-\frac{x^2}{a^2}+\frac{y^2}{b^2}=1$ 和 $-\frac{y^2}{a^2}+\frac{x^2}{b^2}=1$ 的离心率,则$e_1^2+e_2^2$ 与 $e_1e_2$ 的大小关系是 $1:$定义: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P$ 与双曲线焦点的连线段,叫做双曲线的焦半径。

2.已知双曲线标准方程 $\frac{x^2}{a^2}-\frac{y^2}{b^2}=1$点 $P(x,y)$ 在左支上PF_1│=-(e x+a)$;$│PF_2│=-(e x-a)$点 $P(x,y)$ 在右支上PF_1│=ex+a$;$│PF_2│=ex-a$运用双曲线的定义例1.若方程 $x^2\sin\alpha+y^2\cos\alpha=1$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则角 $\alpha$ 所在象限是()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练1.设双曲线 $\frac{x^2}{16}-\frac{y^2}{9}=1$ 上的点$P$ 到点 $(5,0)$ 的距离为 $15$,则 $P$ 点到 $(-5,0)$ 的距离是()A。

7 B。

23 C。

5 或 23 D。

7 或 23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是椭圆$\frac{x^2}{10}+\frac{5y^2}{32}=1$ 的两个顶点,双曲线的两条准线分别通过椭圆的两个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A。

$\frac{x^2}{6}-\frac{y^2}{4}=1$ B。

(完整版)《双曲线》练习题经典(含答案)

(完整版)《双曲线》练习题经典(含答案)

A.1
B.2
C.3
D.4
16.已知双曲线 C: ﹣ =1(a>0,b>0),以原点为圆心,b 为半径的圆与 x 轴正半轴的交点恰好
是右焦点与右顶点的中点,此交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方程是( C )
A. ﹣ =1 B. ﹣ =1 C. ﹣ =1 D. ﹣ =1
17.如图,F1、F2 是双曲线
=1(a>0,b>0)的左、右焦点,过 F1 的直线 l 与双曲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 C 过点 P(1,1),且其两条渐近线的方程分别为 2x+y=0 和 2x﹣y=0,则双曲线 C 的标准方程为( B )
A.
B.
C.

D.
x2
y2
x2 y2
4.已知椭圆 2a 2 + 2b 2 =1(a>b>0)与双曲线 a 2 - b 2 =1 有相同的焦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
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 A、B.若△ABF2 为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B )
A.4 B. C.
D.
18.如图,已知双曲线 ﹣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F1F2|=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
点,F2P 与 y 轴交于点 A,△APF1 的内切圆在边 PF1 上的切点为 Q,若|PQ|=1,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B ) A.3 B.2 C. D.
14.设双曲线 ﹣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以 F2 为圆心,|F1F2|为半径的圆与双曲
线在第一、二象限内依次交于 A,B 两点,若 3|F1B|=|F2A|,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C )
A.
B.
C.
D.2
15.过双曲线 x 2 y 2 1 的右焦点作直线 l 交双曲线于 A、B 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共有( C )条。 2

双曲线经典练习题总结(带答案)

双曲线经典练习题总结(带答案)

双曲线经典练习题总结(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椭圆x 216+y 29=1的顶点为顶点,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方程为( C )A .x 216-y 248=1B .y 29-x 227=1C .x 216-y 248=1或y 29-x 227=1D .以上都不对[解析] 当顶点为(±4,0)时,a =4,c =8,b =43,双曲线方程为x 216-y 248=1;当顶点为(0,±3)时,a =3,c =6,b =33,双曲线方程为y 29-x 227=1.2.双曲线2x 2-y 2=8的实轴长是( C ) A .2 B .22 C .4 D .42[解析] 双曲线2x 2-y 2=8化为标准形式为x 24-y 28=1,∴a =2,∴实轴长为2a =4.3.(全国Ⅱ文,5)若a >1,则双曲线x 2a 2-y 2=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C )A .(2,+∞)B .(2,2 )C .(1,2)D .(1,2)[解析] 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离心率e =a 2+1a. ∴c 2=a 2+1a 2=1+1a2.∵a >1,∴0<1a 2<1,∴1<1+1a2<2,∴1<e < 2.故选C .4.(2018·全国Ⅲ文,10)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则点(4,0)到C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D ) A .2 B .2 C .322D .22[解析] 由题意,得e =ca=2,c 2=a 2+b 2,得a 2=b 2.又因为a >0,b >0,所以a =b ,渐近线方程为x ±y =0,点(4,0)到渐近线的距离为42=22, 故选D .5.(2019·全国Ⅲ卷理,10)双曲线C :x 24-y 22=1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C 的一条渐近线上,O 为坐标原点,若|PO |=|PF |,则△PFO 的面积为( A ) A .324B .322C .22D .32[解析] 双曲线x 24-y 22=1的右焦点坐标为(6,0),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 =22x ,不妨设点P 在第一象限,由于|PO |=|PF |,则点P 的横坐标为62,纵坐标为22×62=32,即△PFO 的底边长为6,高为32,所以它的面积为12×6×32=324.故选A . 6.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被圆(x -2)2+y 2=4所截得的弦长为2,则C 的离心率为( A ) A .2 B .3 C .2D .233[解析] 设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ba x ,圆的圆心为(2,0),半径为2,由弦长为2得出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2-12= 3.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b a 2+b 2=3,解得b 2=3a 2. 所以C 的离心率e =ca =c 2a 2=1+b 2a2=2.故选A . 二、填空题7.(2019·江苏卷,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y 2b 2=1(b >0)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解析] 因为双曲线x 2-y 2b 2=1(b >0)经过点(3,4),所以9-16b 2=1(b >0),解得b =2,即双曲线方程为x 2-y 22=1,其渐近线方程为y =±2x .8.双曲线x 24+y 2k =1的离心率e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12<k <0__.[解析] 双曲线方程可变形为x 24-y 2-k =1,则a 2=4,b 2=-k ,c 2=4-k ,e =ca =4-k2.又因为e ∈(1,2),即1<4-k2<2,解得-12<k <0. 三、解答题9.(1)求与椭圆x 29+y 24=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 =52的双曲线的方程;(2)求实轴长为12,离心率为54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析] (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9-λ-y 2λ-4=1(4<λ<9),则a 2=9-λ,b 2=λ-4,∴c 2=a 2+b 2=5,∵e =52,∴e 2=c 2a 2=59-λ=54,解得λ=5,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 24-y 2=1.(2)由于无法确定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还是在y 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或y 2a 2-x 2b 2=1(a >0,b >0).由题设知2a =12,c a =54且c 2=a 2+b 2,∴a =6,c =152,b 2=81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36-y 2814=1或y 236-x 2814=1.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如果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那么双曲线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为( A )A .52B .54C .2D .2[解析] 由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32,得a 2-b 2a 2=34,∴a 2=4b 2.∴a 2+b 2a 2=5b 24b 2=54.∴双曲线的离心率e =52. 2.双曲线x 2-y 2m =1的离心率大于2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C )A .m >12B .m ≥1C .m >1D .m >2[解析] 本题考查双曲线离心率的概念,充分必要条件的理解. 双曲线离心率e =1+m >2,所以m >1,选C .3.(多选题)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y 2=1上的一点,F 1、F 2是C 的两个焦点.若MF 1→·MF 2→<0,则y 0的取值可能是( BC ) A .-1 B .0 C .12D .1[解析] 由双曲线方程可知F 1(-3,0)、F 2(3,0), ∵MF 1→·MF 2→<0,∴(-3-x 0)(3-x 0)+(-y 0)(-y 0)<0, 即x 20+y 20-3<0,∴2+2y 20+y 20-3<0,y 20<13, ∴-33<y 0<33,故选BC . 4.(多选题)将离心率为e 1的双曲线C 1的实半轴长a 和虚半轴长b (a ≠b )同时增加m (m >0)个单位长度,得到离心率为e 2的双曲线C 2,则( BD ) A .对任意的a ,b ,e 1>e 2 B .当a <b 时,e 1>e 2 C .对任意的a ,b ,e 1<e 2 D .当a >b 时,e 1<e 2[解析] 由条件知e 21=c 2a 2=1+b 2a2,e 22=1+⎝ ⎛⎭⎪⎫b +m a +m 2,当a >b 时,b +m a +m >ba ,∴e 21<e 22.∴e 1<e 2.当a <b 时,b +m a +m <ba ,∴e 21>e 22.∴e 1>e 2.所以,当a >b 时,e 1<e 2;当a <b 时,e 1>e 2. 二、填空题5.(2019·课标全国Ⅰ理,16)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F 1A →=AB →,F 1B →·F 2B →=0,则C 的离心率为__2__.[解析] 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y =±ba x ,∵F 1B →·F 2B →=0,∴F 1B ⊥F 2B ,∴点B 在⊙O :x 2+y 2=c 2上,如图所示,不妨设点B 在第一象限,由⎩⎪⎨⎪⎧y =b ax x 2+y 2=c2a 2+b 2=c 2x >0,得点B (a ,b ),∵F 1A →=AB →,∴点A 为线段F 1B 的中点,∴A ⎝⎛⎭⎪⎫a -c 2,b 2,将其代入y =-b a x 得b 2=⎝⎛⎭⎫-b a ×a -c 2.解得c =2a ,故e =ca=2.6.已知双曲线x 29-y 2a =1的右焦点为(13,0),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y =±23x __.[解析] 由已知得9+a =13,即a =4,故所求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 =±23x .三、解答题7.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过点P (42,-3),且点Q (0,5)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析] 因为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F 1(-c,0)、F 2(c,0).因为双曲线过点P (42,-3), 所以32a 2-9b2=1.①又因为点Q (0,5)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所以QF 1→·QF 2→=0,即-c 2+25=0. 所以c 2=25.② 又c 2=a 2+b 2,③所以由①②③可解得a 2=16或a 2=50(舍去). 所以b 2=9,所以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x 216-y 29=1. 8.(2020·云南元谋一中期中)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c,0).(1)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c =2,求双曲线的方程;(2)以原点O 为圆心,c 为半径作圆,该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过A 作圆的切线,其斜率为-3,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解析] (1)由题意,ba =1,c =2,a 2+b 2=c 2,∴a 2=b 2=2,∴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2=1.(2)由题意,设A (m ,n ),则k OA =33,从而n =33m ,m 2+n 2=c 2,∴A (32c ,c 2), 将A (32c ,c 2)代入双曲线x 2a 2-y 2b 2=1得:3c 24a 2-c 24b 2=1,∴c 2(3b 2-a 2)=4a 2b 2,且c 2=a 2+b 2,∴(a 2+b 2)(3b 2-a 2)=4a 2b 2, ∴3b 4-2a 2b 2-a 4=0,∴3(b a )4-2(ba )2-1=0,∴b 2a 2=1从而e 2=1+b 2a 2=2,∴e = 2.。

高中数学《双曲线》大题50道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双曲线》大题50道及答案解析

1.在①m>0,且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C的焦距为6,③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问题:已知双曲线C:﹣=1,_____,求C的方程.2.已知双曲线C的右焦点F,半焦距c=2,点F到直线的距离为,过点F作双曲线C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设AB,CD的中点分别为M,N.(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2)证明:直线MN必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的坐标.3.设双曲线Γ的方程为:x2﹣=1.(1)设1是经过点M(1,1)的直线,且和Γ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l的方程;(2)设11是Γ的一条渐近线,A、B是11上相异的两点.若点P是Γ上的一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记为Q,Q关于点B的对称点记为R.试判断点R是否可能在Γ上,并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双曲线I:,A,B分别为I的左,右顶点.(1)以A为圆心的圆与I恰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写出此圆的方程;(2)直线L过点A,与I在第一象限有公共点P,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B,求直线L的方程;(3)I上是否存在异于A、B点M、N,使+2=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Ⅰ)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焦点坐标为,,且渐近线方程为,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Ⅱ)在圆x2+y2=3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y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该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6.设离心率为3,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E:(a>b>0)的左焦点为F,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C的准线经过点F,且抛物线C的焦点在x轴上.(I)求抛物线C的方程;(Ⅱ)若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满足OM⊥ON,求|MN|的最小值.7.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于2018年9月在上海徐汇西岸举行,某高校的志愿者服务小组受大会展示项目的启发,会后决定开发一款“猫捉老鼠”的游戏,如图:A、B两个信号源相距10米,O是AB的中点,过O点的直线l 与直线AB的夹角为45°,机器猫在直线l上运动,机器鼠的运动轨迹始终满足:接收到A点的信号比接收到B点的信号晚秒(注:信号每秒传播v0米).在时刻t0时,测得机器鼠距离O点为4米.(1)以O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求时刻t0时机器鼠所在位置的坐标;(2)游戏设定:机器鼠在距离直线l不超过1.5米的区域运动时,有“被抓”的风险.如果机器鼠保持目前的运动轨迹不变,是否有“被抓”风险?8.已知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F(c,0)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设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P为C异于A1,A2一点,直线A1P与A2P 分别交y轴于M,N两点,求证: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D经过两个定点.9.已知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F2作垂直于x轴的垂线,在x轴上方交双曲线C于点M,且∠MF1F2=30°.(1)求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θ;(2)过点F2的直线l和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求△AF1B的面积最小值;(3)过双曲线C上任意一点Q分别作该双曲线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它们分别交两条渐近线于Q1,Q2两点,求平行四边形OQ1QQ2的面积.10.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在双曲线上,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与双曲线的右焦点重合.(Ⅰ)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F做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设l1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l2与抛物线的交点为D,E,求|AB|+|DE|的最小值.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每天都有更新!11.已知椭圆=1(a>b>0}),点A、点B分别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点P是椭圆上不同于点A和点B的任意一点.(1)求证:直线PA的斜率与直线P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并求出定值;(2)试对双曲线=1写出具有类似特点的正确结论,并加以证明.12.如图,若F1,F2是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1)若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16,求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2)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1|•|PF2|=32,试求△F1PF2的面积.13.已知双曲线过点(3,﹣2)且与椭圆4x2+9y2=36有相同的焦点.(1)求双曲线标准方程;(2)若点M在双曲线上,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MF1|=2|MF2|,求△MF1F2的面积.14.设双曲线=1,其虚轴长为2,且离心率为.(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过点P(3,1)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只曲线分别交于点A、B,在线段AB上取点M使得=,证明:点M落在某一定直线上;(3)在(2)的条件下,且点M不在直线OP上,求△OPM面积的取值范围.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点(1,)在双曲线C上.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动点Q关于原点O对称,且四边形PF1QF2的周长为.(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每天都有更新!(2)在动点P的轨迹上有两个不同的点M(x1,y1)、N(x2,y2),线段MN的中点为G,已知点(x1,x2)在圆x2+y2=2上,求|OG|•|MN|的最大值,并判断此时△OMN的形状.16.已知双曲线=1(b>a>0)渐近线方程为y=±x,O为坐标原点,点在双曲线上.(Ⅰ)求双曲线的方程;(Ⅱ)已知P,Q为双曲线上不同两点,点O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求的值.17.设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2.(1)若A、B分别为此双曲线的渐近线l1、l2上的动点,且2|AB|=5|F1F2|,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2)过点N(1,0)能否作出直线l,使l交双曲线于P、Q两点,且•=0,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已知双曲线,(1)求以双曲线的顶点为焦点,焦点为顶点的椭圆E的方程.(2)点P在椭圆E上,点C(2,1)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D,直线CP和DP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试问直线CP和DP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9.已知双曲线C:﹣=1(a>0,b>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2,0)和(2,0),点P(3,)在双曲线C上.(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每天都有更新!(Ⅱ)过点A(0,2)的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E、F,若坐标原点O 与E、F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求直线l的方程.20.已知双曲线的左右两个顶点是A1,A2,曲线C上的动点P,Q 关于x轴对称,直线A1P与A2Q交于点M,(1)求动点M的轨迹D的方程;(2)点E(0,2),轨迹D上的点A,B满足,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21.已知圆M:(x+1)2+y2=,圆N:(x﹣1)2+y2=,动圆D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D的轨迹为曲线E.(1)求曲线E的方程;(2)若双曲线C的右焦点即为曲线E的右顶点,直线y=x为C的一条渐近线.①求双曲线C的方程;②过点P(0,4)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且λ1+λ2=﹣时,求Q点的坐标.2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经过第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斜率为k,且e≥k.(1)求m的取值范围;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每天都有更新!(2)设条件p:e≥k;条件q:m2﹣(2a+2)m+a(a+2)≤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23.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一点,且||PF1|﹣|PF2||=2,顶点在原点且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焦点的抛物线为L.(Ⅰ)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和抛物线L的标准方程;(Ⅱ)过抛物线L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M、N两点,问直线的斜率等于多少时,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经过抛物线L的焦点?24.若抛物线的顶点是双曲线x2﹣y2=1的中心,焦点是双曲线的右顶点(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过点C(2,1)交抛物线于M,N两点,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C恰为弦MN的中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已知双曲线过点A(1,1),它的焦点F在其渐近线上的射影记为M,且△OFM(O为原点)的面积为.(Ⅰ)求双曲线的方程;(Ⅱ)过点A作双曲线的两条动弦AB,AC,设直线AB,直线AC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1)(k2+1)=﹣1恒成立,证明:直线BC的斜率为定值.26.已知双曲线C:﹣=1(a>0,b>0)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交于点M,双曲线C的离心率e=,F是其右焦点,且|MF|=1.(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过点A(0,1)的直线l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P、Q,且P 在A、Q之间,若=λ且,求直线l斜率k的取值范围.27.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是,其一条准线方程为x=(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设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A,B,点D为该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直线AD与其左支交于点E,若=λ,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28.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2,坐标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其中A(a,0),B(0,﹣b).(1)求双曲线的方程;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每天都有更新!(2)若B1是双曲线虚轴在y轴正半轴上的端点,过B作直线与双曲线交于M,N两点,求B1M⊥B1N时,直线MN的方程.29.已知椭圆C与双曲线﹣=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点P是椭圆C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椭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30.已知两点A(0,﹣1),B(0,1),P(x,y)是曲线C上一动点,直线PA、PB斜率的平方差为1.(1)求曲线C的方程;(2)E(x1,y1),F(x2,y2)是曲线C上不同的两点,Q(2,3)是线段EF 的中点,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交曲线C于G,H两点,问E,F,G,H是否共圆?若共圆,求圆的标准方程;若不共圆,说明理由.31.双曲线S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e=,直线x﹣3y+5=0上的点与双曲线S的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于.(1)求双曲线S的方程;(2)设经过点(﹣2,0),斜率等于k的直线与双曲线S交于A,B两点,且以A,B,P(0,1)为顶点的三角形ABP是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k的值.32.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OB的面积为(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过点D(﹣1,0)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E,F,若在x轴上存在一点P(x0,0)使得△PEF是等边三角形,求x0的值.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y2=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P(x0,y0),Q(x0,﹣y0)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个动点.(1)求直线A1P与A2Q交点的轨迹E的方程;(2)过坐标原点O作一条直线交轨迹E于A,B两点,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连AC交轨迹E于点D,求证:AB⊥BD.34.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实轴长为2(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设直线l是圆O:x2+y2=2上动点P(x0,y0)(x0y0≠0)处的切线,l 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证明∠AOB的大小为定值.35.已知曲线Γ上的点到F(1,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3的距离小2,过F 的直线交曲线Γ于A,B两点.(1)求曲线Γ的方程;(2)若,求直线AB的斜率;(3)设点M在线段AB上运动,原点O关于点M的对称点为C,求四边形OACB 面积的最小值.36.已知点在双曲线上,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过点(0,1)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个不同点,若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坐标原点,求实数k的值.37.已知点是椭圆C:的一个顶点,椭圆C的离心率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已知点P(x0,y0)是定点,直线交椭圆C于不同的两点A、B,记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点P的坐标,使得k1+k2=0恒成立.38.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点(4,2)在C上.(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且直线l与双曲线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39.已知命题P“双曲线﹣=1上任意一点Q到直线l1:bx+ay=0,l2:bx﹣ay=0的距离分别记作d1,d2则d1,d2为定值”是真命题(1)求出d1•d2的值(2)已知直线l1,l2关于y轴对称且使得椭圆C:+=1上任意点到l1,l2的距离d1,d2满足为定值,求l1,l2的方程(3)已知直线m与(2)中某一条直线平行(或重合)且与椭圆C交于M,N 两点,求|OM|+|ON|的最大值.40.椭圆与双曲线有许多优美的对称性质.对于椭圆+=1(a>b>0)有如下命题:AB是椭圆+=1(a>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不过原点的弦,M为AB的中点,则k OM•k AB=﹣,为定值.那么对于双曲线﹣=1(a>0,b>0)则有命题:AB是双曲线﹣=1(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不过原点的弦,M为AB的中点,则k OM•k AB=定值.(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41.如图,已知双曲线,过点P(0,﹣1)的直线l分别交双曲线C的左、右两支于点A,B,交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于点D,E(点D在y轴的左侧).(1)若,求直线l的方程;(2)求的取值范围.42.已知双曲线C1:x2﹣=1(b>0),A(x A,b2)是C1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点,曲线C2是以点C(0,b2+1)为圆心过点A的圆上满足y>b2的部分.曲线Γ由C1上满足y≤b2的部分和C2组成.记F1,F2为C1的左、右焦点.(1)若△CF1F2为等边三角形,求x A;(2)若直线AC与Γ恰有两个公共点,求b的最小值;(3)设b=1,过A的直线l与Γ相交于另外两点P、Q,求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等轴双曲线E:(a>0,b>0)的左顶点A,过右焦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E交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1)求双曲线E的方程;(2)若直线l:y=kx﹣1与双曲线E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M,N两点,与双曲线E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Q两点,求的取值范围.44.已知曲线,Q为曲线C上一动点,过Q作两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分别是P1和P2.(1)当Q运动到时,求的值;(2)设直线l(不与x轴垂直)与曲线C交于M、N两点,与x轴正半轴交于T点,与y轴交于S点,若,,且λ+μ=1,求证T为定点.45.设双曲线的左顶点为D,且以点D为圆心的圆D:(x+2)2+y2=r2(r>0)与双曲线C分别相交于点A,B,如图所示.(1)求双曲线C的方程;(2)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圆D的方程;(3)设点P为双曲线C上异于点A,B的任意一点,且直线PA,PB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M,N,求证:|OM|•|ON|为定值(其中O为坐标原点).46.设双曲线Γ的方程为:x2﹣=1.(1)设1是经过点M(1,1)的直线,且和Γ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l的方程;(2)设11是Γ的一条渐近线,A、B是11上相异的两点.若点P是Γ上的一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记为Q,Q关于点B的对称点记为R.试判断点R是否可能在Γ上,并说明理由.47.已知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为,且过点.如图,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动点P(x0,y0)(y0≥1)在C的右支上,且∠F1PF2的平分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M(m,0)(﹣<m<)、N,设过点F1,N的直线l与C交于D,E两点.(Ⅰ)求C的标准方程;(Ⅱ)求△F2DE的面积最大值.48.直线上的动点P到点T 1(9,0)的距离是它到点T(1,0)的距离的3倍.(1)求点P的坐标;(2)设双曲线的右焦点是F,双曲线经过动点P,且,求双曲线的方程;(3)点T(1,0)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Q,试问能否找到一条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2)中的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满足|QM|=|QN|,若存在,求出斜率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9.已知双曲线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且过点,其离心率为e,抛物线C2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为(I)求抛物线C2的方程;(II)O为坐标原点,设A,B是抛物线上分别位于x轴两侧的两个动点,且=12.(i)求证:直线AB必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P的坐标;(ii)过点P作AB 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求四边形ACBD面积的最小值.50.火电厂、核电站的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塔是一种大型薄壳型建筑物.建在水源不十分充分的地区的电厂,为了节约用水,需建造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以使得冷却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其中冷却后可重复使用,大型电厂采用的冷却构筑物多为双曲线型冷却塔.此类冷却塔多用于内陆缺水电站,其高度一般为75~150米,底边直径65~120米.双曲线型冷却塔比水池式冷却构筑物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水量损失小,且冷却效果不受风力影响;它比机力通风冷却塔维护简便,节约电能;但体形高大,施工复杂,造价较高(以上知识来自百度,下面题设条件只是为了适合高中知识水平,其中不符合实际处请忽略.图1)(1)图2为一座高100米的双曲线冷却塔外壳的简化三视图(忽略壁厚),其底面直径大于上底直径.已知其外壳主视图与左视图中的曲线均为双曲线,高度为100m,俯视图为三个同心圆,其半径分别为40m,m,30m,试根据上述尺寸计算主视图中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m 为长度单位米).(2)试利用课本中推导球体积的方法,利用圆柱和一个倒放的圆锥,计算封闭曲线:,y=0,y=h,绕y轴旋转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为(用a,b,h表示)(用积分计算不得分,图3、图4)现已知双曲线冷却塔是一个薄壳结构,为计算方便设其内壁所在曲线也为双曲线,其壁最厚为0.4m(底部),最薄处厚度为0.3m(喉部,即左右顶点处).试计算该冷却塔内壳所在的双曲线标准方程是,并计算本题中的双曲线冷却塔的建筑体积(内外壳之间)大约是m3(计算时π取3.14159,保留到个位即可)(3)冷却塔体型巨大,造价相应高昂,本题只考虑地面以上部分的施工费用(建筑人工和辅助机械)的计算,钢筋土石等建筑材料费用和和其它设备等施工费用不在本题计算范围内.超高建筑的施工(含人工辅助机械等)费用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现已知:距离地面高度30米(含30米)内的建筑,每立方米的施工费用平均为:400元/立方米;30米到40米(含40米)每立方米的施工费用为800元/立方米;40米以上,平均高度每增加1米,每立方米的施工费用增加100元.试计算建造本题中冷却塔的施工费用(精确到万元)高中数学《双曲线》大题50题答案解析1.在①m>0,且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C的焦距为6,③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问题:已知双曲线C:﹣=1,_____,求C的方程.【解析】选①.因为m>0,所以a2=m,b2=2m,c2=3m,所以a=,c=,因为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c,所以a+c=+=3+,解得m=3,故C的方程为﹣=1;选②.若m>0,则a2=m,b2=2m,c2=3m,所以a=,c=,所以C的焦距为2c=2=6,解得m=3,则故C的方程为﹣=1;若m<0,则a2=﹣2m,b2=﹣m,c2=﹣3m,所以c=,所以C的焦距为2c=2=6,解得m=﹣3,则C的方程为﹣=1;选③.若m>0,则a2=m,所以a=,因为C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所以2a=2=4,解得m=4,则C的方程为﹣=1;若m<0,则a2=﹣2m,所以a=,因为C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所以2a=2=4,解得m=﹣2,则C的方程为﹣=1.2.已知双曲线C的右焦点F,半焦距c=2,点F到直线的距离为,过点F作双曲线C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设AB,CD的中点分别为M,N.(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2)证明:直线MN必过定点,并求出此定点的坐标.【解析】(1)由题意可得c=2,c﹣=,b2=c2﹣a2,解得:a2=3,b2=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y2=1;(2)证明:设F(2,0)设过F的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ky+2,A(x1,y1),B(x2,y2),则有中点M(+2,),联立直线AB与双曲线的方程:整理可得:(k2﹣3)y2+4ky+1=0,因为弦AB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所以k2﹣3≠0,y1+y2=,所以x1+x2=k(y1+y2)+4=,所以M(,);(i)当k=0时,M点即是F,此时直线MN为x轴;(ii)当k≠0时,将M的坐标中的k换成﹣,同理可得N的坐标(,﹣),①当直线MN不垂直于x轴时,直线MN的斜率k MN==,将M代入方程可得直线MN:y﹣=(x﹣),化简可得y=(x﹣3),所以直线MN恒过定点P(3,0);②当直线MN垂直于x轴时,=可得k=±1,直线也过定点P(3,0);综上所述直线MN恒过定点P(3,0).3.设双曲线Γ的方程为:x2﹣=1.(1)设1是经过点M(1,1)的直线,且和Γ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l的方程;(2)设11是Γ的一条渐近线,A、B是11上相异的两点.若点P是Γ上的一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记为Q,Q关于点B的对称点记为R.试判断点R是否可能在Γ上,并说明理由.【解析】(1)①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x=1,显然与双曲线Γ相切,只有一个交点,符合题意,②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与双曲线Γ相切时,设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1=k(x﹣1),即y=kx﹣k+1联立方程,消去y得:(4﹣k2)x2﹣2k(1﹣k)x﹣[(1﹣k)2+4]=0,∵直线l和双曲线Γ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4k2(1﹣k)2+4(4﹣k2)[(1﹣k)2+4]=0,化简得:80﹣32k=0,∴,∴直线l的方程为:y=,即5x﹣2y﹣3=0,③当直线l与双曲线Γ的渐近线平行时,也与双曲线Γ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双曲线Γ的渐近线方程为:y=±2x,∴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y﹣1=2(x﹣1)或y﹣1=﹣2(x﹣1),即2x﹣y﹣1=0或2x+y﹣3=0,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x=1或5x﹣2y﹣3=0或2x﹣y﹣1=0或2x+y﹣3=0;(2)假设点R在双曲线Γ上,不妨设直线l1方程为:y=2x,设点A(x1,2x1),B(x2,2x2),点P(x0,y0),∵P关于点A的对称点记为Q,∴点Q(2x1﹣x0,4x1﹣y0),∵Q关于点B的对称点记为R.∴点R(2x2﹣2x1+x0,4x2﹣4x1+y0),∵点R在双曲线Γ上,∴,∴﹣=1,∴,又∵点P(x0,y0)在双曲线Γ:x2﹣=1上,∴x02﹣=1,∴上式化为:4(x2﹣x1)•x0﹣2(x2﹣x1)•y0=0,又∵x1≠x2,∴4x0=2y0,∴y0=2x0,又∵x02﹣=1,∴,∴0=1,此式显然不成立,故假设不成立,所以点R不可能在双曲线Γ上.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双曲线I:,A,B分别为I的左,右顶点.(1)以A为圆心的圆与I恰有三个不同的公共点,写出此圆的方程;(2)直线L过点A,与I在第一象限有公共点P,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B,求直线L的方程;(3)I上是否存在异于A、B点M、N,使+2=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双曲线I:,A(﹣2,0),B(2,0),由题意可得以A为圆心的圆经过B,则圆的半径r=4,圆的方程为(x+2)2+y2=16;(2)直线L过点A(﹣2,0),且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k>0),联立双曲线方程消去y,可得(5﹣4k2)x2﹣16k2x﹣16k2﹣20=0,可得x A+x P=,可得x P=,y P=k(x+2)=,可得AP的中点T坐标为(,),由题意可得k TB=﹣,即为=﹣,解得k=(负的舍去),则直线L的方程为y=(x+2);(3)假设I上存在异于A、B点M、N,使+2=成立.设M(x1,y1),N(x2,y2),由+2=,可得x2=2﹣2x1,y2=﹣2y1,将M,N的坐标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1,即﹣=1,又﹣=1,解得x1=2,y1=0,与B重合,故不存在.5.(Ⅰ)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焦点坐标为,,且渐近线方程为,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Ⅱ)在圆x2+y2=3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y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该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析】(Ⅰ)依题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其方程为:,且①,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②.又∵a2+b2=c2…③,由①②③可得.得双曲线方程为:;(Ⅱ)设轨迹上任一点M的坐标为(x,y),点P的坐标为(x0,y0),则依题意可知D点坐标为(0,y0),∵PD的中点为M,∴,即,∵点P在圆x2+y2=3上运动,,得4x2+y2=3,经检验所求方程符合题意,∴点M的轨迹方程为.6.设离心率为3,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E:(a>b>0)的左焦点为F,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C的准线经过点F,且抛物线C的焦点在x轴上.(I)求抛物线C的方程;(Ⅱ)若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满足OM⊥ON,求|MN|的最小值.【解析】(I)离心率为3,实轴长为1,即e==3,a=,可得c=,F(﹣,0),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可得=,即p=3,可得抛物线的方程为y2=6x;(Ⅱ)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t,设点M(x1,y1)、N(x2,y2),则x1=,x2=,将直线l的方程与抛物线C的方程联立,得y2﹣6my﹣6t=0,由韦达定理得y1+y2=6m,y1y2=﹣6t,∵OM⊥ON,∴k OM•k ON=•=﹣=﹣1,即t=6,由△=36m2+24×6>0恒成立,则|MN|==•=6≥12,当且仅当m=0时,|MN|取得最小值12.7.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于2018年9月在上海徐汇西岸举行,某高校的志愿者服务小组受大会展示项目的启发,会后决定开发一款“猫捉老鼠”的游戏,如图:A、B两个信号源相距10米,O是AB的中点,过O点的直线l 与直线AB的夹角为45°,机器猫在直线l上运动,机器鼠的运动轨迹始终满足:接收到A点的信号比接收到B点的信号晚秒(注:信号每秒传播v0米).在时刻t0时,测得机器鼠距离O点为4米.(1)以O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求时刻t0时机器鼠所在位置的坐标;(2)游戏设定:机器鼠在距离直线l不超过1.5米的区域运动时,有“被抓”的风险.如果机器鼠保持目前的运动轨迹不变,是否有“被抓”风险?【解析】(1)设机器鼠位置为点P,由题意可得﹣=,即|PA|﹣|PB|=8<10,可得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且2c=10,2a=8,即有c=5,a=4,b=3,则P的轨迹方程为﹣=1(x≥4),时刻t0时,|OP|=4,即P(4,0),可得机器鼠所在位置的坐标为(4,0);(2)设直线l的平行线l1的方程为y=x+m,联立双曲线方程﹣=1(x≥4),可得7x2+32mx+16m2+144=0,即有△=(32m)2﹣28(16m2+144)=0,且x1+x2=﹣>0,可得m=﹣即l1:y=x﹣与双曲线的右支相切,切点即为双曲线右支上距离l最近的点,此时l与l1的距离为d==,即机器鼠距离l最小的距离为>1.5,则机器鼠保持目前运动轨迹不变,没有“被抓”的风险.8.已知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F(c,0)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设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P为C异于A1,A2一点,直线A1P与A2P 分别交y轴于M,N两点,求证: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D经过两个定点.【解析】(1)设C:,因为离心率为2,所以c=2a,.所以C的渐近线为,由,得c=2.于是a=1,,故C的方程为.(2)方法一、设P(x0,y0)(x0≠±1),因为A1(﹣1,0),A2(1,0),可得直线A1P与A2P方程为,.由题设,所以,,,MN中点坐标,于是圆D的方程为.因为,所以圆D的方程可化为.当y=0时,,因此D经过两个定点和.方法二、设P(x0,y0)(x0≠±1),因为A1(﹣1,0),A2(1,0),可得直线A1P与A2P方程为,,由题设,所以,.设P(x,y)是圆D上点,则,即于是圆D的方程为.因为,所以圆D的方程可化为.当y=0时,,因此D经过两个定点和.9.已知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F2作垂直于x轴的垂线,在x轴上方交双曲线C于点M,且∠MF1F2=30°.(1)求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θ;(2)过点F2的直线l和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求△AF1B的面积最小值;(3)过双曲线C上任意一点Q分别作该双曲线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它们分别交两条渐近线于Q1,Q2两点,求平行四边形OQ1QQ2的面积.【解析】(1)双曲线的a=1,c=,可令x=c,解得y=b=b2,设M(c,b2),由∠MF1F2=30°,可得b2=2c tan30°=,解得b=,则双曲线的方程为x2﹣=1,可得双曲线的方程为y=±x,即有tanθ=||=2,可得夹角θ=arctan2;(2)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可得A(,2),B(,﹣2),可得△AF1B的面积为×2×4=4;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过点F2的直线l设为y=k(x﹣),联立双曲线方程2x2﹣y2=2,可得(2﹣k2)x2+2k2x﹣3k2﹣2=0,设A(x1,y1),B(x2,y2),又x1+x2=﹣>0,x1x2=﹣>0,可得k2>2,可得△AF1B的面积为S=•2c•|y1﹣y2|=•|k(x1﹣x2)|=•|k|•=|k|•,设t=k2﹣2(t>0),可得S=4•=4•>4,综上可得△AF1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3)设Q(m,n),可得2m2﹣n2=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Q到直线y=x的距离为d=,由平行于直线y=﹣x的直线y=﹣(x﹣m)+n,联立直线y=x,可得Q2(,),|OQ2|=|n+m|,即有行四边形OQ1QQ2的面积为d•|OQ2|=|n+m|•=•|2m2﹣n2|=•2=.10.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在双曲线上,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与双曲线的右焦点重合.(Ⅰ)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F做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设l1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l2与抛物线的交点为D,E,求|AB|+|DE|的最小值.【解析】(Ⅰ)由题意可得,即,所以双曲线方程为x2﹣3y2=3b2,将点(2,1)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b2=3,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c2=a2+b2=12,所以,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Ⅱ)由题意知,l1,l2与坐标轴不平行,设直线l1的方程为,。

双曲线基础题(含答案)

双曲线基础题(含答案)

双曲线基础题一、单选题1.已知动点(),P x y2=,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双曲线的左支D .双曲线的右支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0,5F −,()20,5F ,双曲线上一点P 与1F ,2F 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221916x y −=B .221169x y −=C .221916y x −=D .221169y x −=3.已知平面内两定点()13,0F −,()23,0F ,下列条件中满足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 ) A .127PF PF −=± B .126PF PF −=± C .124PF PF −=±D .22126PF PF −=±4.已知双曲线22:1169x y C −=的两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110PF =,则2PF =( ). A .16B .18C .4或16D .2或185.若双曲线22:1916x y E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13PF =,则2PF 等于( ) A .11B .9C .5D .36.设双曲线22:4640C x y −+=的焦点为12,F F ,点P 为C 上一点,16PF =,则2PF 为( ) A .22B .14C .10D .27.已知双曲线C :221169x y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点P 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则21PF PF −=( ) A .-8B .8C .10D .8.若方程22122x y m m−=+−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2m −<<B .2m >−C .0m ≥D .2m ≥9.已知方程22111x y k k−=+−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0,+∞)C .[0,+∞)D .(﹣∞,﹣1)∪(1,+∞) 10.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的值为( ) A .4B .-4C .-14D .1411.若方程22154x y m m +=−+表示的图形是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5B .m <-4C .m <-4或m >5D .-4<m <512.“102a <<”是“方程22121x y a a+=−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3.若双曲线221y x m−=的一个焦点为()3,0−,则m =( ). AB .18 C.D .814.椭圆22214x y a +=与双曲线22212x y a −=有相同的焦点,则=a ( )A .1−B .1C .1±D .215.若方程2244x ky k +=表示双曲线,则此双曲线的虚轴长等于( ) A.B.CD16.双曲线221916x y −=的左顶点与右焦点间的距离为( )A .2B .4C .5D .817.若椭圆22125x y m +=与双曲线221515x y −=的焦点相同,则m 的值为( )A .3±B .4C .6D .918.已知椭圆221(1)x y a a +=>和双曲线221(0)x y m m −=>有相同焦点,则( )A .2a m =+B .2m a =+C .222a m =+D .222m a =+19.与双曲线22154x y −=有公共焦点,且短轴长为2的椭圆方程为( )A .2212x y +=B .22154x y +=C .22110x y +=D .221134x y +=20.若椭圆22125x y m +=与双曲线221515x y −=的焦点相同,则m 的值为( )A .3B .6C .9D .1221.双曲线2214x y −=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AB .2 CD .122.等轴双曲线的一个焦点是()10,6F −,则其标准方程为( )A .2211818x y −=B .22199y x −=C .2211818y x −=D .22199x y −=23.等轴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大小为( ) A .π4B .π3C .π2D .2π324.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C .3 D25.等轴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焦距为4,则C 的一个顶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1B .32C .2D .1226.双曲线2214y x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12y x =± B .2y x =± C.y =D.2y x =±27.双曲线2228x y −=的渐近线方程是( )A .12y x =±B .2y x =± C.y = D.y x =28.已知双曲线()222:1016x y C b b−=>的焦距为10,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916y x =±B .169y x =±C .43y x =± D .34y x =?29.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A.y =B.y =C.2y x =±D.y x = 30.若直线31y x =−与双曲线22:1C x my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9B .9C .13D .331.双曲线22143x y −=的离心率是( )A .32B .54C2D .5232.若双曲线C 两条渐近线方程是y x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是( ). ABC .2D33.已知直线20x y −=双曲线22221y xa b−=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 .2 CD34.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1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BC .2D二、解答题35.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a =A ()5,2−; (2)焦点在y 轴上,焦距是16,离心率43e =; (3)离心率e =M ()5,3−. 36.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经过点),()3,2; (2)焦点为()0,5−,()0,5,经过点⎝; (3)a b =,经过点()3,1−; (4)经过(3,−和9,54⎫⎛ ⎪⎝⎭两点.37.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53,两顶点间的距离为6;(2)以椭圆22159x y +=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38.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曲线标准方程.(1)虚轴长为16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过点()1,3P −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9.求双曲线22494x y −=−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40.求下列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渐近线方程: (1)2277x y −=; (2)2228x y −=−. 4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焦距为(-5,2),且焦点在x 轴上; (2)焦点为(0,-6),(0,6),且过点A (-5,6).42.m ,n 为何值时,方程221x y m n+=表示下列曲线:(1)圆; (2)椭圆; (3)双曲线?43.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22173x y m m−=−−,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曲线C 是椭圆; (2)曲线C 是双曲线.。

高三数学双曲线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双曲线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双曲线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均和圆C:x2+y2-6x+5=0相切,且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圆C的圆心,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A.-=1B.-=1C.-=1D.-=1【答案】A【解析】由x2+y2-6x+5=0知圆心C(3,0),半径r=2.又-=1的渐近线为bx±ay=0,且与圆C相切.由直线与圆相切,得=2,即5b2=4a2,①因为双曲线右焦点为圆C的圆心,所以c=3,从而9=a2+b2,②由①②联立,得a2=5,b2=4,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选A.2.若实数满足,则曲线与曲线的()A.离心率相等B.虚半轴长相等C.实半轴长相等D.焦距相等【答案】D【解析】,则,,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虚半轴长为,焦距为,离心率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虚半轴长为,焦距为,离心率为,因此,两双曲线的焦距相等,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基本几何性质,属于中等题.3.(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2)如图,为坐标原点,动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两点(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的面积恒为8,试探究:是否存在总与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若存在,求出双曲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 ;(2)存在【解析】(1) 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所以根据即可求得结论.(2)首先分类讨论直线的位置.由直线垂直于x轴可得到一个结论.再讨论直线不垂直于x轴,由的面积恒为8,则转化为.由直线与双曲线方程联立以及韦达定理,即可得到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试题解析:(1)因为双曲线E的渐近线分别为和.所以,从而双曲线E的离心率.(2)由(1)知,双曲线E的方程为.设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C.当轴时,若直线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又因为的面积为8,所以.此时双曲线E的方程为.若存在满足条件的双曲线E,则E的方程只能为.以下证明:当直线不与x轴垂直时,双曲线E:也满足条件.设直线的方程为,依题意,得k>2或k<-2.则,记.由,得,同理得.由得, 即. 由得,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即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因此,存在总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且E的方程为.【考点】1.双曲线的性质.2.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3. 三角形的面积的表示.4.设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双曲线上存在一点使得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3【答案】B【解析】因为是双曲线上一点,所以,又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有,,即解得:(舍去),或;所以,所以故选B.【考点】1、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5.已知A1,A2双曲线的顶点,B为双曲线C的虚轴一个端点.若△A1BA2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等于.【答案】2【解析】由题意可知,解得,即,所以.则.【考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A.B.C.D.【答案】A【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因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坐标也为,所以,解得,故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即,因此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故选A.【考点】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点到直线的距离7.已知双曲线="1" 的两个焦点为、,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满足,(1)求的值;(2)抛物线的焦点F与该双曲线的右顶点重合,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点F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求弦长|AB|.【答案】(1) (2)16【解析】(1)根据题意,又,,,又|P F|•|PF|="|" F F|=, |P F|<4,得在区间(0,4)上有解,所以因此,又,所以(2)双曲线方程为=1,右顶点坐标为(2,0),即所以抛物线方程为直线方程为由(1)(2)两式联立,解得和所以弦长|AB|==168.设F是抛物线的焦点,点A是抛物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一个公共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答案】【解析】由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为,不妨设点在第一象限,则有,代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得,则,所以双曲线离率为.故正确答案为.【考点】1.抛物线;2.双曲线.9.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M(1,m)(m>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y2=1的左顶点为A,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M平行,则实数a的值为()A.B.C.D.【答案】A【解析】由于M(1,m)在抛物线上,∴m2=2p,而M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5,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到抛物线的准线x=-的距离也为5,∴1+=5,∴p=8,由此可以求得m=4,=,而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根据题意得,双曲线的左顶点为A(-,0),∴kAM=,∴a=.10.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值为()A.4B.3C.2D.1【答案】C【解析】由双曲线方程可知渐近线方程为,故可知。

双曲线练习题及答案

双曲线练习题及答案

运用双曲线的定义
例 1.若方程 x2 sin y 2 cos 1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则角 所在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练习 1.设双曲线 x2 y 2 1 上的点 P 到点 (5,0) 的距离为 15,则 P 点到 (5,0) 的距离是( ) 16 9
双曲线相关知识
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1:定义: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P 与双曲线焦点的连线段,叫做双曲线的焦半径。 2.已知双曲线标准方程 x^2/a^2-y^2/b^2=1 点 P(x,y)在左支上 │PF1│=-(ex+a) ;│PF2│=-(ex-a) 点 P(x,y)在右支上 │PF1│=ex+a ;│PF2│=ex-a
A.7
B.23
C.5 或 23
D.7 或 23奎奎 奎奎奎 奎奎
例 2. 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是椭圆 x 2 + 5y2 =1 的两个顶点,双曲线的两条准线分别通过椭圆的两个
10 32
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A) x 2 - y2 =1 (B) x 2 - y2 =1 (C) x 2 - y2 =1 (D) x 2 - y2 =1
课 1、[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 x2 4 y2 ,


0 时,化为
x2

y2
1, 2
5 10 20 , 4
4


0
时,化为
y2

y2
1 , 2
5 10 20 , 4
4
综上,双曲线方程为 x2 y2 1 或 y2 x2 1
ππ 3 3
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习题一、 单选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56分 )1. 命题甲:动点P 到两定点A 、B 距离之差│|PA|?|PB|│=2a(a ?0);命题乙; P 点轨迹是双曲线,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2.3.4.5. 如果方程x 2sin ??y 2cos ?=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那么角?的终边在 [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6.7. 若a ·b ?0,则ax 2?ay 2=b 所表示的曲线是 [ ] A .双曲线且焦点在x 轴上 B .双曲线且焦点在y 轴上 C .双曲线且焦点可能在x 轴上,也可能在y 轴上 D .椭圆 8. 9. 10. 11. 12.13. 已知ab ?0,方程y=?2x ?b 和bx 2?ay 2=ab 表示的曲线只可能是图中的 [ ] 14.二、 填空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1.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1.平面内到两定点E 、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EF |的点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一条直线 C .一条线段 D .两条射线 2.已知方程x 21+k -y 21-k =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1B .k >0C .k ≥0D .k >1或k <-13.动圆与圆x 2+y 2=1和x 2+y 2-8x +12=0都相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的一支 B .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4.以椭圆x 23+y 24=1的焦点为顶点,以这个椭圆的长轴的端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是( )A.x 23-y 2=1 B .y 2-x 23=1 C.x 23-y 24=1D.y 23-x 24=1 5.“ab <0”是“曲线ax 2+by 2=1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5,0)、F 2(5,0),P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PF 2,|PF 1|·|P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x 22-y 23=1 B.x 23-y 22=1 C.x 24-y 2=1D .x 2-y 24=17.已知点F 1(-4,0)和F 2(4,0),曲线上的动点P 到F 1、F 2距离之差为6,则曲线方程为( ) A.x 29-y 27=1 B.x 29-y 27=1(y >0) C.x 29-y 27=1或x 27-y 29=1 D.x 29-y 27=1(x >0) 8.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在左支上过F 1的弦AB 的长为5,若2a =8,那么△ABF 2的周长是( ) A .16B .18C .21D .269.已知双曲线与椭圆x 29+y 225=1共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之和为145,双曲线的方程是( )A.x 212-y 24=1B.x 24-y 212=1 C .-x 212+y 24=1 D .-x 24+y 212=1 10.焦点为(0,±6)且与双曲线x 22-y 2=1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A.x 212-y 224=1 B.y 212-x 224=1 C.y 224-x 212=1 D.x 224-y 212=1 11.若0<k <a ,则双曲线x 2a 2-k 2-y 2b 2+k 2=1与x 2a 2-y 2b 2=1有( )A .相同的实轴B .相同的虚轴C .相同的焦点D .相同的渐近线12.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53的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则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54xB .y =±45xC .y =±43xD .y =±34x13.双曲线x 2b 2-y 2a 2=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 2D.3214.双曲线x 29-y 216=1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 3 B .3 C .4 D .2二、填空题15.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且经过点M (3,2)、N (-2,-1),则双曲线标准方程是________. 16.过双曲线x 23-y 24=1的焦点且与x 轴垂直的弦的长度为________.17.如果椭圆x 24+y 2a 2=1与双曲线x 2a -y 22=1的焦点相同,那么a =________.18.双曲线x 24+y 2b =1的离心率e ∈(1,2),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椭圆x 24+y 2a 2=1与双曲线x 2a2-y 2=1焦点相同,则a =________.20.双曲线以椭圆x 29+y 225=1的焦点为焦点,它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2倍,求该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B2. C3. A4. D5. B6. C7. B8. B9. C 10. A 11. C 12. A 13. B 14. D 二、填空题1. 10 2.23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答案)1、[答案] D2、[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1+k )(1-k )>0,∴(k -1)(k +1)<0,∴-1<k <1.3、[答案] A [解析] 设动圆半径为r ,圆心为O , x 2+y 2=1的圆心为O 1,圆x 2+y 2-8x +12=0的圆心为O 2,由题意得|OO 1|=r +1,|OO 2|=r +2, ∴|OO 2|-|OO 1|=r +2-r -1=1<|O 1O 2|=4,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动圆圆心O 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4、[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且a =1,c =2, ∴b 2=3,双曲线方程为y 2-x 23=1. 5、[答案] C [解析] ab <0?曲线ax 2+by 2=1是双曲线,曲线ax 2+by 2=1是双曲线?ab <0. 6、[答案] C [解析] ∵c =5,|PF 1|2+|PF 2|2=|F 1F 2|2=4c 2, ∴(|PF 1|-|PF 2|)2+2|PF 1|·|PF 2|=4c 2,∴4a 2=4c 2-4=16,∴a 2=4,b 2=1. 7、[答案] D [解析]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P 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焦点, 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其方程为:x 29-y 27=1(x >0)8、[答案] D [解析] |AF 2|-|AF 1|=2a =8,|BF 2|-|BF 1|=2a =8, ∴|AF 2|+|BF 2|-(|AF 1|+|BF 1|)=16,∴|AF 2|+|BF 2|=16+5=21, ∴△ABF 2的周长为|AF 2|+|BF 2|+|AB |=21+5=26.9、[答案] C [解析] ∵椭圆x 29+y 225=1的焦点为(0,±4),离心率e =45,∴双曲线的焦点为(0,±4),离心率为145-45=105=2, ∴双曲线方程为:y 24-x 212=1.10、[答案] B [解析] 与双曲线x 22-y 2=1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x 22-y 2=λ(λ≠0),又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 ∴方程可写为y 2-λ-x 2-2λ=1.又∵双曲线方程的焦点为(0,±6),∴-λ-2λ=36.∴λ=-12. ∴双曲线方程为y 212-x 224=1.11、[答案] C [解析] ∵0<k <a ,∴a 2-k 2>0.∴c 2=(a 2-k 2)+(b 2+k 2)=a 2+b 2.12、[答案] D [解析] ∵c a =53,∴c 2a 2=a 2+b 2a 2=259,∴b 2a 2=169,∴b a =43,∴a b =34.又∵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a b x ,∴所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34x .13、[答案] C [解析] 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则渐近线方程为:y =±x ,∴b a =1,∴b 2a 2=c 2-a 2a 2=1,∴c 2=2a 2,e =ca= 2. 14、[答案] C[解析] ∵焦点坐标为(±5,0),渐近线方程为y =±43x ,∴一个焦点(5,0)到渐近线y =43x 的距离为4.15、[答案] x 273-y 275=1 [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又点M (3,2)、N (-2,-1)在双曲线上,∴⎩⎨⎧ 9a 2-4b 2=14a 2-1b 2=1,∴⎩⎨⎧a 2=73b 2=75.16、[答案]833[解析] ∵a 2=3,b 2=4,∴c 2=7,∴c =7, 该弦所在直线方程为x =7,由⎩⎪⎨⎪⎧x =7x 23-y 24=1得y 2=163,∴|y |=433,弦长为833.17、[答案] 1 [解析] 由题意得a >0,且4-a 2=a +2,∴a =1.18、[答案] -12<b <0 [解析] ∵b <0,∴离心率e =4-b2∈(1,2),∴-12<b <0. 19、[答案]62 [解析] 由题意得4-a 2=a 2+1,∴2a 2=3,a =62. 焦点为(0,±4),离心率e =c a =45,∴双曲线的离心率e 1=2e =85,∴c 1a 1=4a 1=85,∴a 1=52,∴b 21=c 21-a 21=16-254=394,∴双曲线的方程为y 2254-x 2394=1.20、[答案]y2254-x2394=1 [解析]椭圆x29+y225=1中,a=5,b=3,c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