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复习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复习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复习巩固八十一第1题【单选题】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绿色植物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气碳C、吸收二氧气碳产生有机物D、吸收二氧气碳放出氧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电子消毒柜放电时将空气中的少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 ,再利用臭氧消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C、O2和O3都由氧元素组成D、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B、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使气温升高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过大气层照射在地球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主要通过(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 ,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CO2是光合作用的唯一原料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 ,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CO2是光合作用的唯一原料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 ,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微生物氧化分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B、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C、提倡乘坐公交或步行的方式出行D、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在碳循环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______”,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氮、磷、硫和碳等在生态系统中能______循环.【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物质D、J的化学式:D______,J______.“气体C→B”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作用.______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要实现“H红色固体J”的转化,物质I必领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单元教案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单元教案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单元教案版科学学科第
练习:1. 化肥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求:
(1)碳酸氢铵中N元素、H元素和C元素,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大?
(3)50kg的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多少kg?
答案:(1)N:H:C:O=14×1:1×5:12×1:16×3
=14:5:12:48
...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受热分解产生
C ,② ,O 2可以用① 木炭粉 ② f g b a c d e 湿润的 紫色石
有二氧化碳、氢气等(
量新制的
(1)A中的试管(填“能”或“不能”)把水加人浓硫酸中。

【解题思路】蜡烛熄灭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A是消耗了氧气,即可燃物没有。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八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B、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C、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A、生物呼吸B、物质燃烧C、光合作用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如图,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练习题四十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练习题四十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练习题四十
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人类
B、细菌、真菌
C、哺乳动物
D、绿色植物
【答案】:
【解析】: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变黑,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氧化铜(CuO),也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C)。在下列试剂中,只要一步反应即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是( )
A、C
B、CO2
C、O2
D、H2
【答案】:
【解析】: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位于浙江台州,是我国第一家玻璃雕刻艺术馆,其玻璃(主要成分是SiO2)工艺品栩栩如生,如图是一块雕刻了精美图案的玻璃,小铭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玻璃雕刻过程中用到的是氢氟酸,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该反应的类型是( )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
【解析】:
下列哪种金属氧化物溶于水不能得到相应的碱( )
A、Na2O
B、CaO
C、K2O
D、CuO
【答案】:
【解析】:
有两种可溶性化合物A、B,它们有如下一系列转化关系,试推断A、B的化学式______。
【答案】:
【解析】:
某固体可能含有硝酸钙、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原固体中一定有的是______,可能有的是______。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A、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氧化镁D、生成白色固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C、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2SO4、BaCl2、KNO3、NaClB、Na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D、NaCl、AgNO3、NaNO3、HCl【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O→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B、②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铜来完成C、三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三个反应都能加入盐酸来完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甲、乙、丙、丁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乙→H2O;②乙+丁→CO2;③丙+乙→CO2+H2O。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师大版知识
点练习十二
第1题【单选题】
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微生物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混合物中逐渐滴加X溶液,产生的气体或沉淀质量与X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符合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解析】:。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有误A、①④⑦B、①②④C、②③④D、⑤⑥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B、海水中溶解氧增加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B、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B、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C、提倡乘坐公交或步行的方式出行D、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环节( )A、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植物体内B、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摄食植物使碳进入到动物体内C、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工业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得到补充D、大雨使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C、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分解者在生物圈的依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稳定
D、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如图所示,对这个模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C表示分解者
B、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则储存能量最多的A
C、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2条食物链
D、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BC生物之间的关系仅为捕食关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______作用、燃料的______、及微生物的______作用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______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②造成台风灾害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⑤寒潮多发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 ,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如图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A是氧气,C是______。

B、D为自然界氧循环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D为______,B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______.
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作用中,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绿色植物的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都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完成的.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一生态园内种植大量樱桃树,每年5月进入樱桃采摘季,下面是围绕樱桃树开展的讨论。

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A、B两个生理过程对维持自然界的______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如图乙是反映樱桃树内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______。

生态园为了生产樱桃品质好、产量高、果实大、糖分多,采用大棚栽培、侧枝环剥、花期放蜂等栽培技术,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选取其中1项栽培技术简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的分解作用。

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