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游戏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小游戏

石头剪刀布小游戏石头剪刀布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小游戏,通常由两个人一起玩。
游戏的目标是在每一轮中选择一个手势(石头、剪刀或布),以击败对手并赢得比赛。
规则和玩法如下:1. 玩家之间进行交替操作,每一轮都会同时展示出双方的手势。
2. 石头、剪刀和布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石头战胜剪刀,剪刀战胜布,布战胜石头。
如果双方选择相同的手势,则这一轮为平局。
3. 在每一轮中,玩家必须在心中选择一个手势,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展示出来。
一般来说,玩家会同时大声数到三,然后展示他们的手势。
4. 当双方展示出自己的手势后,根据手势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胜负。
如果一方的手势战胜了对方的手势,那么他就赢得了这一轮。
如果双方选择相同的手势,则为平局。
5. 游戏通常是按照固定的回合数进行的,例如五轮或十轮。
在所有回合结束后,比较双方的胜利次数,胜利次数多的一方即为游戏的赢家。
一些术语和技巧:1. 心理战术:在选择手势时,可以尝试使用心理战术来迷惑对手。
例如,你可以先连续选择剪刀几次,然后突然改变策略选择布,以期望对手会选择石头。
2. 观察对手:观察对手的习惯和模式,以便更好地预测他们的下一个手势。
有些人可能有明显的偏好,例如倾向于选择石头。
3. 快速决策: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是游戏中的关键。
过于犹豫可能会导致被对手击败。
4. 灵活变化策略:根据对手的选择和游戏进展,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策略。
如果对手经常选择剪刀,可以多选择布来获得优势。
通过尝试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你可以提高自己在石头剪刀布游戏中的胜率,并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挑战。
记住,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观察、决策和灵活变化策略,希望你能够在玩游戏时有所收获!。
石头、剪子、布——将游戏引入程序设计

2014-02百花园地初二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市采用的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主要是进行VB程序设计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VB这门编程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培养一定的编程思想,由于课程时间安排紧凑,在教学中就更要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时间,充分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2.2.2中,要通过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掌握条件语句,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一个重、难点。
条件语句是VB程序设计中的基本语句之一,其反映的是程序三大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中的选择结构,主要用于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设置给定的条件,并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根据判断的结果来控制程序的流程。
在条件语句设置给定条件时,通常将条件表达式分为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前者以<、<=、>、>=、=、<>等符号表示条件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者以and、or、not来表示条件与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已经学习过部分逻辑关系,但由于本身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以及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不足,结合程序设计语句教学,结果大部分学生在条件设置、程序判断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课本(选修)第八章第3节中,要求讲授条件语句中的IF语句,该节课程要求让学生在掌握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了解选择结构,课本上的概念较多,实践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IF语句,对程序选择结构能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我将课外游戏的内容引入课堂,尝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我以前的条件语句课程设计时,一般先进行情境的创设,如,以“明天爸爸妈妈带一家人前往尚湖公园,只要不下雨(条件)”为例,用“不下雨”这个条件进行判断,明天爸爸妈妈是不是带一家人去公园玩,让学生了解,这个就是条件、这个就是判断,再以“在尚湖公园入口要买票,学生半票,成人全票,老人免票(条件)”为例,重申条件和判断,并提出条件并不一定是2选1,还可以多选1。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石头,剪子,布》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石头,剪子,布》含反思教案名称:石头,剪子,布教学目的:1. 同学能够从游戏中体会到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 同学能够通过游戏培育自信念和胆识。
3. 提高同学对于规定的理解和遵守本领。
4. 培育同学与他人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本领。
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内容:1. 游戏讲解:老师给同学讲解游戏规定,并予以示范。
2. 游戏分组:按班级分组,每组3—5名同学。
3. 游戏进行: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与其他组进行对战,胜者获得积分。
4. 游戏结束:进行至规定时间后,积分最高的班级获得胜利。
教学步骤:1. 游戏讲解:老师向同学介绍游戏规定,例如“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然后给同学做出示范。
2. 游戏分组:老师将同学按班级分组,并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对战。
3. 游戏进行:同学开始进行游戏,每组进行两局比赛。
胜者得一分,平局则无分。
4. 游戏结束:进行肯定时长后,积分最高的班级获得胜利。
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老师示范游戏流程和规定,帮忙同学理解游戏的过程和要领。
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学问传递,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同学的爱好和参加度。
3. 合作教学:游戏过程中需要同学相互搭配,培育同学的合作本领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本次游戏教学旨在通过游戏形式帮忙同学学习把握规定,提高同学搭配和沟通本领,并让同学感受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从实际教学中来看,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同学的参加度和爱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老师也需要侧重引导同学遵守游戏规定,加强同学的意识和胆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建议老师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同学进行反思,总结游戏的收获和不足,帮忙同学形成反思意识和习惯,推动教学提升。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
两个玩家先各自握紧拳头,然后其中一人或者两人一起共同念出口令,在说最后一个音节的同时,两个玩家出示自己心中想好的手势。
石头比剪子大,剪子比布大,而布比石头大,如果参加游戏的双方做出了一样的手势,这个时候就判定为平局。
拓展资料: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认为石头剪刀布这种看似公平的游戏存在明显的缺陷。
也就是说,只要聪明的选手掌握了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概率定律,就会继续抓住先机,把胜利的天平倾斜给自己。
加拿大多伦多的国际石头剪刀布协会总结出来一条规律。
一般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男性总是倾向出拳头,而女性总会倾向出剪刀。
参加游戏获胜的人,总是倾向在胜利之后保持现状,输家则会倾向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
剪子石头布

用VB写的小游戏---石头剪子布编一个程序,让你和计算机玩“石头剪子布”游戏,你可以任选石头剪子布中的一种,计算机也随机产生3种物件之一,根据“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的规则判定胜负。
根据题目要求,程序界面如图所示。
一、设计“游戏”程序界面由题目要求,这个游戏用了5个Label控件,分别显示游戏程序界面中的提示性标题和游戏结果(因为“结果”是由计算机判定的,人是不能填写的,所以使用:Label控件);用两个Image控件,分别显示计算机和你的选择(物件);用于5个命令按钮二、设置对象属性三,编写代码:随堂讲义:(1)简单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If 条件表达式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说明:条件表达式的要求与块If 条件语句语句中的相同;语句个语句2都分别可以是若干条语句(语句之间用“:”号隔开);简单条件语句必须写在一个程序行内。
(2)条件语句的功能:如果条件成立,那么就执行语句1,否则就执行语句2。
(3)简单条件语句的省略形式If 条件表达式Then 语句省略格式的功能是:当If后发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的语句,若不成立,则执行条件语句的下有一个程序行。
有些题目需要判断双重或多重条件,仅用关系符号已经不够用了,下面介绍几个逻辑符号:And(与)Or(或)Not(非)And可以连接若干个条件。
当所有条件都成立时,总的条件才能成立,其中有一个条件不成立,总条件也不能成立。
Or也可以连接若干个条件。
只要当其中一个条件成立时,总条件就可以成立,所有的条件都不成立时,总条件才不成立。
Not表示与所设的条件相反的条件。
单击“剪子”按钮产生的事件过程(Command1_Click()),程序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Randomize Timera = 1Image2.Picture = LoadPicture("g:\剪子.jpg")b = Fix(Rnd * 3) + 1If b = 1 Then 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g:\剪子1.jpg")If b = 2 Then 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g:\石头.jpg")If b = 3 Then 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g:\布.jpg")c = b - aIf c <> 2 And c <> 0 Then Label4.Caption = "你输了!"If c = 2 Then Label4.Caption = "你赢了!"If c = 0 Then Label4.Caption = "不输不赢!"Command1.Enabled = FalseCommand2.Enabled = FalseCommand3.Enabled = FalseCommand4.Enabled = TrueEnd Sub分别用数字1、2、3表示剪子、石头、布。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石头、剪刀、布》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石头、剪刀、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教学内容:1. 游戏规则和玩法的介绍。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
3. 分析游戏胜负规律,总结经验。
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和玩法的介绍。
- 介绍石头、剪刀、布游戏的规则和胜负条件: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
- 说明游戏的玩法:两人同时出拳,根据规则比较胜负。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
- 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个出拳者和一个判断者。
- 指导学生进行游戏实践,观察每次比赛的胜负结果。
3. 分析游戏胜负规律,总结经验。
- 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胜负规律。
- 鼓励学生讨论和总结经验,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准确率和胜率。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石头、剪刀、布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 游戏规则和玩法的介绍: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快速了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为后续的游戏实践做好准备。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分析游戏胜负规律,总结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胜负规律,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我观察到学生们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有了更好的理解,他们积极参与游戏,与伙伴们互动合作,体验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游戏实践中,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游戏的胜负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胜负。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出拳策略,增加准确率和胜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在游戏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不合作或不服输的情况,这时我需要及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游戏的胜负,培养他们正确的竞争意识。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石头、剪刀、布》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石头、剪刀、布》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
2.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3.提升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1.游戏规则板书。
2.石头、剪刀、布的图片。
3.幼儿园活动室或室外场地。
三、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介绍•学习目标: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注重团队合作和竞争。
•提问引导:你们都玩过《石头、剪刀、布》吗?知道游戏规则吗?•游戏规则介绍:老师将游戏规则板书在黑板上,并配合图片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示范:老师和一位幼儿进行游戏示范,注重讲解胜利条件和失败条件。
2. 游戏练习•学习目标: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游戏练习说明: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练习,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代表比赛。
•操作指导:–步骤一: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完成游戏。
–步骤二:进行多轮比赛,每轮比赛结束后,落败的一方退出比赛,胜利的一方进行下一轮比赛。
–步骤三:最后确定胜利者。
•教师角色:引导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关注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表现。
3. 反思与总结•学习目标:提升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反思讨论:回顾游戏过程,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讨论,总结团队合作时的互助精神和竞争中的规则遵守。
•提问引导:–你们在比赛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协作的?–你们觉得比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小结:老师对幼儿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团队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性。
四、教学效果评估•老师观察每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表达,评估幼儿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游戏规则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幼儿通过反思与总结环节发言和表达,评估他们对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扩展活动一:让幼儿尝试设计新的比赛规则,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扩展活动二:导入相应的手势动作,让幼儿与“石头、剪刀、布”的手势动作相配合,增加游戏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通过《石头、剪刀、布》游戏活动,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身体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石头,剪子,布》小班游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石头,剪子,布》游戏2. 年龄段:3-4岁幼儿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石头,剪子,布”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游戏规则介绍:石头、剪子、布三种手势的输赢关系,以及游戏的基本规则。
2. 游戏玩法讲解:如何进行游戏,包括石头、剪子、布的出拳方式,以及胜负的判断方法。
3. 游戏技巧分享:如何观察对手的出拳习惯,提高自己的胜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活跃气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教学讲解(10分钟):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可以通过示例或者动画形式进行讲解,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3. 游戏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游戏的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2. 通过问答或者测试的方式,检查幼儿对游戏规则和玩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PPT或者动画演示:用于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2. 教学卡片或者贴纸:用于标记石头、剪子、布的手势,方便幼儿学习和实践。
3. 计时器:用于控制游戏实践的时间。
六、教学拓展活动1. 创意石头、剪子、布: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独特的石头、剪子、布形象,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2. 石头、剪子、布故事会: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关于石头、剪子、布的故事,并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叙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者误伤。
2. 提醒幼儿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力度,避免伤到自己和他人。
八、家庭延伸活动1.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小游戏《石头剪刀布》
专业班级:10级信管安全
学号:101115010
姓名:朱录雅
指导教师:张志宏
完成时间:2011年6月16日
功能简述:
在vs2005环境下,通过触发按钮事件,添加图片,显示图片,隐藏图片并进行相应的赋值,通过if else语句,Randomize函数实现相应条件完成游戏的操作。
界面设计:
应用visual basic开发工具,新建一窗体,用picture box显示图片,并将其image属性设置为相应图片。
添加按钮,实现相应任务。
图片一界面设置
程序设计:
(1)启动调试按钮,选择想要的单选按
钮。
If RadioButton1.Checked Then TextBox1.Text="石头"
If RadioButton2.Checked Then TextBox1.Text="剪刀"
If RadioButton3.Checked Then TextBox1.Text="布”
图片二
(2)单击pk按钮,系统调用Randomize()函数随机产生选项,
与你pk。
Randomize()
Select Case Int(3*Rnd())
Case0:TextBox2.Text="石头"
Case1:TextBox2.Text="剪刀"
Case2:TextBox2.Text="布"
(3)按照石头剪刀布的规则,游戏会根据胜负,出现不同提示。
If TextBox1.Text=TextBox2.Text Then
PictureBox2.Visible=True
MsgBox("你俩平手哦再来一局")
PictureBox2.Visible=False
Else If TextBox1.Text="石头"And TextBox2.Text="布"Then
PictureBox3.Visible=True
MsgBox("你输了加油哦")
PictureBox3.Visible=False
Else If TextBox1.Text="布"And TextBox2.Text="石头"Then
PictureBox1.Visible=True
MsgBox("你赢了好厉害哦")
PictureBox1.Visible=False
图片三
图片四
图片五
存在的问题:
游戏程序相对简单,运用的按钮不是很多,画面不太生动。
只追求了游戏的可行性,没能很好的做好界面的美观。
心得体会:
复杂的程序不能很好的写出来,想把画面做的相对复杂一点,却有心无力,暴露出很多学习的漏洞。